第六章 計劃展開
劉琮很清楚,,蔡瑁才是最難對付的角色,若能把其引開,,趁他不在的這段時間里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倒是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計劃。
“那就有勞舅舅了,,等舅舅功成歸來,,我定然大擺宴席替您接風(fēng)?!眲㈢淳频?。
蔡瑁在此時也放下心中懷疑,,心里還嘀咕著傅巽與蒯越兩人的猜測是不是多余了,畢竟在他印象里,,劉琮仿佛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一切之事皆需要他來做主。
不過他在離開荊州之前,,還是囑咐過此二人,,要看住劉琮。
畢竟劉琮身為荊州之主,,雖權(quán)勢皆掌握在蔡瑁手中,,但也有不少人忠于劉琮。
而劉琮也要借此次機會,,來一舉展開翻盤的計劃,。
...
蔡瑁離開襄陽后,劉琮只覺得壓力都小了不少,,他趕走了身邊的下人,,畢竟這些人都是蔡瑁派來盯著他的爪牙。
“主公,,文將軍到了,。”
聞此消息,,劉琮來不及穿鞋,,忙向府外跑去。
文聘正領(lǐng)著一人在府外靜靜等候,,此人雖胡須鬢白,,可眼神堅毅,他便是后來揚名天下尊為五虎上將的黃忠黃漢生老將軍,。
黃忠神情凝重,,一臉不快,來到襄陽城并非他之本意,,他本想安心守在長沙,,遠離這繁瑣的朝政之事。
劉荊州病逝,,蔡瑁張允等人假借先君之名,,立二公子劉琮為荊州牧,此等行為他早已心中不滿,,可惜他只是區(qū)區(qū)一個中郎將,,與先君之侄劉磐共同鎮(zhèn)守長沙,襄陽之事他也無力去管,他也不想去管,。
文聘來到長沙郡請他前來之時,,他本是一口回絕,可劉琮指名道姓讓他前來,,君之命,,他又豈敢不從。
“仲業(yè),,老夫不過是一介武夫,,這主公召我前來,究竟所為何事,?!秉S忠向文聘問道。
“漢升兄,,您且放心,,主公召您自有打算?!?p> 黃忠滿腹疑惑,,卻也不再多問,不過他也不奢望這被“譽為”豚犬的主公劉琮能有什么作為,。
只見府內(nèi)劉琮匆忙趕來,,見到那老將剛毅的神情,,他便知曉此人是名將黃忠,,他忙迎上前:“文將軍,黃老將軍,,你二人前來,,吾心安矣!”
黃忠望著眼前尚顯稚嫩的劉琮,,連鞋子都忘了穿,,他有些驚訝地問道:“主公,您這是,?”
劉琮這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為了見到黃忠,他連鞋子都忘了穿:“不礙事,,不礙事,,能見到黃老將軍,實乃我之幸也,!”
求賢若渴,,聞之不如見之,在親眼見到主公劉琮后,,黃忠這才明白,,自己所聽到的,,不過是謠傳罷了,正如文聘與自己所講,,他們的主公,,可不像世人口中的那般無能。
倏然,,黃忠跪拜在地,。
這一幕,就連劉琮也沒反應(yīng)過來:“黃老將軍,,您這是,。”
黃忠語氣頗有些哽咽:“主公,,漢升能得到主公如此器重,,是漢升三生有幸,承蒙主公不棄,,臣定當(dāng)赴湯蹈火,,在所不辭?!?p> 黃忠年事已高,,可一直不受重用,雖先君劉表對其有知遇之恩,,可因為襄陽城內(nèi)有蔡瑁張允等人把持大權(quán),,他作為一個中郎將隨先君之侄劉磐前去鎮(zhèn)守長沙已是最為幸運。
本以為自己在長沙度過后半余生,,可誰曾想到,,剛剛繼位荊州牧的劉琮慧眼識珠,看到了他,,還把他召見到襄陽城內(nèi),。
對黃忠來說,年邁之時能得到劉琮這般器重,,心中又怎能不感動,。
“黃老將軍萬不可如此?!眲㈢Π腰S忠扶起,,“有黃老將軍輔佐我,天下大事何愁不成,!快,,來府內(nèi)說。”
一入府內(nèi),,劉琮便著人擺好宴席,,黃忠歸入自己麾下,他當(dāng)然要慶祝一番,。
“來,,這一杯我敬黃老將軍!”
“主公,,您這真是要折煞老夫了,。”黃忠連忙站起身回敬道,。
幾杯酒下肚,,劉琮回到正題:“黃老將軍,我請您前來,,是有要事與您相商,。”
黃忠放下手中的酒杯,,鄭重其事:“在路上,,文將軍已把主公的打算皆告訴了我,若要對付蔡瑁,,必須得從他的親信下手,。”
“老夫在先君手下為官多年,,也知道蔡瑁與哪些人交好,,特別是蒯越與傅巽兩人,此二人皆為名士,,若能從此二人下手,,分而破之,解決蔡瑁也就不在話下,。”
劉琮怎會不知此二人,,單從對后世的記憶來看,,正因為蒯越與傅巽兩人在荊襄之地名望甚高,更有蔡瑁執(zhí)掌兵權(quán),,與此二人共同合謀,,來逼迫他交出荊州,否則,,單憑蔡瑁一人之力,,還無法做到。
“前些時日,在議事廳時,,我已折損了傅公悌的顏面,,只怕現(xiàn)在去與他說,他不會幫我,?!眲㈢老窀蒂氵@種名士,最重面子,。
折損了面子,,即便劉琮貴為荊州之主,傅巽也不會給他絲毫面子,,更不用說傅巽常與曹操有書信往來,,早已一心向曹了。
黃忠思索一會后,,道:“這傅公悌先前是朝廷的尚書郎,,他想投降曹操,無非是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是借著朝廷的名義起兵南征來討伐荊州,,他是想再當(dāng)回自己的尚書郎,那剩下的突破口,,便在于蒯越了,。”
他的想法與劉琮不謀而合,,蒯越,,從劉琮獲得的記憶來看,是荊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頗具名望,先父劉表單騎入荊之時,,正是與蒯越蒯良兩兄弟商討如何定鼎荊襄,。
‘士兵貴精不貴多,盛世仁義亂世權(quán)謀’這一計策便是蒯越提出來的,。
有如此能為之人,,若是當(dāng)真到了曹操麾下,只怕是更加不好對付,。
“可是蒯越是親曹派之人,,當(dāng)初先君親信黃祖之時,遏制了他的勢力,,導(dǎo)致他一直心存不滿,,恐怕要讓他輔佐主公,,還是有些困難?!蔽钠覆⒉豢春?。
但黃忠卻持有不同看法:“這蒯異度雖一直有意投降曹操,可他畢竟是與先君一同打下荊襄之地的,,把自己拼命打下的江山就這么拱手送人,,任憑誰都無法接受?!?p> 這一點也與劉琮心中想的一樣,,畢竟據(jù)他了解,這位名士蒯越在投降曹操之后,,也沒有什么大作為,,心中不得志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