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剛蒙蒙亮,。
曠野上一片寂靜。
幾只野兔出沒于草叢中,,三兩個放牛娃拉著村里的老牛出來吃草,。
耕牛比人金貴,人可以瘦,,??刹恍小?p> 所以一大清早,,就要出來放牛,。
這個時候的青草,還帶著清晨的露水,,最嫩,。
膚施縣城的西邊,幾十公里外,。
平日里穩(wěn)若泰山的上郡大營,,忽然間沸騰了起來,。
只聽見一陣陣腳步聲,和伍長,、什長,、屯長的口令聲。
一隊隊步軍士卒披上銅甲,,拿上長戈,、長戟和鈹?shù)缺鳎诖鬆I外面的廣場上列隊集合,。
黑色大軍莊嚴肅穆,,軍容嚴正。
“傳下去,!不準問干什么,!不準問到哪里去!”
一位位百將低聲向各自麾下的屯長,、什長命令道,。
步兵五人為一伍,兩伍為一什,,五十人為一屯,,百人設一百將。五百人設一五百主,,千人設一二五百主,。
在廣場上集合的步卒,以千人隊為單位,,沉默不語,,到齊一隊便立刻悄無聲息地出發(fā),。
千人隊走上直道,,向著南邊的群山塬行去。
弩軍和工兵同樣以千人為單位,,跟在步軍的后面,。
上郡大營就在直道邊上不遠的地方,幾乎一出來就是直道,。
這條直道,,被稱為秦代的高速公路,能夠容得下兩輛駟馬戰(zhàn)車并馳,。
相當于雙向兩車道公路,。
可以雙向行駛馬車的雙車道,叫做道,;
只能單向行駛馬車的單車道,,叫做路,;
可以供手推獨輪車行進的,叫徑,;
供行人走的小路,,叫做蹊;
田間南北作業(yè)的小道,,叫做阡,;
東西向的小道,叫做陌,。
在秦代來說,,直道這樣一條從九原到咸陽,近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可是耗費無數(shù)民力,、財力、物力才修成的,。
步軍五人一排,,走出了長龍一般的隊形,但卻只是占了寬闊直道的一小半,。
很快,,另一半的路上,也熱鬧起來,。
上郡大營中的駟馬戰(zhàn)車出了營,。
駟馬戰(zhàn)車一出軍營,便奔馳起來,。
一千多輛戰(zhàn)車,,氣勢如龍,聲如雷霆,,在直道上揚起漫天煙塵,。
戰(zhàn)車的速度極快,很快就跑得沒了影,。
而數(shù)萬步軍組成的長龍,,則在直道上延綿十幾公里,浩浩蕩蕩,。
大軍開拔,,帶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威勢和壓迫。
直道旁的野兔,,嚇得鉆進草叢里一動不動,。
路邊放牛娃子的老牛,嚇得前蹄跪地,,瑟瑟發(fā)抖,。
此時,,膚施縣城剛剛打開城門。
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便押送著糧食,,從東城門出了城。
一千多披堅執(zhí)銳的秦軍步軍,,護在運糧隊的兩翼,,如臨大敵。
這支運糧隊的目的地,,不是某個縣城,,也并不是上郡大營。
而是膚施縣西南方向群山塬中的某處谷地,。
膚施縣的西城門口,,八十余名秦軍騎士,四騎一排,,二十多排,,佇立在戰(zhàn)馬身旁。
鐵甲在朝陽下,,閃耀著精光,。
精鐵長劍藏在劍鞘中,卻難以藏住騰騰殺氣,。
除了戰(zhàn)馬偶爾發(fā)出一些嘶鳴和喘聲,,再沒有任何聲響。
遠處,,三千步軍的臨時營地,,絲毫沒有動靜。
但蘇角從九原帶來的兩萬騎軍,,已經(jīng)一大早上就早早起來喂好了馬匹,。
兩萬騎兵,卻并不是只有兩萬匹戰(zhàn)馬的,。
騎兵是非常富裕的軍隊,,戰(zhàn)馬也是,。
一般來說,,超過五百人的騎兵隊伍,都會給自己準備足夠的備用馬匹,。
這個備用戰(zhàn)馬的數(shù)量,,一般在騎兵人數(shù)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備用的戰(zhàn)馬,,尋常用來駝載一些輜重,,例如:軍帳,、糧草、武器……
而蘇角帶回來的這兩萬騎兵,,有兩萬四五千匹戰(zhàn)馬,。
兩萬騎兵同樣靜靜等候著,隨時可以上馬出發(fā),。
嬴扶蘇在步軍主將涉間和前將軍蘇角的陪同下,,走出城門。
小米兒緊緊跟在嬴扶蘇的身后,。
按照上將軍蒙恬之前的部署,。
為了防止出現(xiàn)最壞的情況,上郡大營大軍,,要盡數(shù)沿著直道,,開進南邊的大山里。
兩萬步軍將在大軍全部開進群山塬之后,,立刻控制直道兩側的制高點,。
然后在直道上設卡,構筑壁壘,,以防備九原騎軍的突襲,。
實際上,群山塬和荒原交接的那一片地方,,原本就留著好幾年前被遺棄的秦軍壁壘,。
十幾年前,秦軍曾在這里,,防御北方騎兵的襲擾,。
那里曾經(jīng)沿著山塬,布置了三條壁壘防線,。
當年叱咤九原的趙軍騎兵,,到了這壁壘面前,也再無法向前一步,。
后來,,趙國式微,九原也就落入了匈奴手中,。
而匈奴騎兵盡管來去如風,,讓邊關黔首聞之色變,但對秦軍厚重的壁壘,,也是毫無對策,。
后來,秦軍北出壁壘,,擊退匈奴,。
徹底控制了膚施縣,、合陽縣等十幾個縣,匈奴在大河以南的活動區(qū)域越來越小,。
馮職就是在那段時間,,和匈奴惡戰(zhàn)過一場。
始皇帝三十二年,,嬴政聽了‘亡秦者胡也’的讖語,。令蒙恬將兵三十萬眾,北擊匈奴,。一舉收復了大河以南的全部區(qū)域,,還設立了榆中縣等十幾個縣。
第二年,,蒙恬又帶兵渡過大河,,收復舊趙國地的九原郡和云中郡。楊翁子則從西路,,擊敗匈奴,,奪取了北地郡。那一年,,蒙恬在陰山伏擊匈奴,,一戰(zhàn)斬首四萬余。
一戰(zhàn)之后,,匈奴遠遁大漠,,頭曼聞秦色變。
而蒙恬則沿著陰山和舊趙長城,,開始修筑秦長城,。
長城工事,其實就是壁壘戰(zhàn)法的一種進階,。
壁壘是一種半永備工事,,而長城則是一種永備工事。
直道和九原的秦長城修好之后,,原本在上郡群山塬上的壁壘,,就被廢棄了。
到了今天,,又將重新被修復,。
現(xiàn)在大軍開進山,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夠讓這些舊壁壘,,重新變成鐵桶一般的鐵壁,。
同時,,除了現(xiàn)在在膚施縣城的這五千步兵,。
涉間又調(diào)了五千精銳步卒,趕赴膚施縣城外,。
這一萬步軍,,將駐防膚施縣城。
蒙恬將自己的帥帳,,就設在了膚施縣,,就設在了馮府。
但涉間和蘇角,,卻不在膚施縣,,也不在群山塬的秦軍壁壘。
他們還有更加重要的任務,。
涉間將率領四萬步軍和一千輛駟馬戰(zhàn)車,,和蘇角的兩萬騎軍,沿著直道,,一路向南,。
這六萬多大軍,將開到咸陽以北的石門關外,。
那里是內(nèi)史郡和上郡交界的關隘,,由內(nèi)史郡管轄。
由于北地郡歸秦之后,,石門關就失去了以前抵御匈奴襲擾的作用,,轉(zhuǎn)變成了驛館職能。平日里,,只有三五十老兵守衛(wèi),。
進了石門關后,沿著涇水河谷南下,,到?jīng)芩舆叾际且宦吠ㄍ尽?p> 但涇水和渭水,,卻是咸陽的天然屏障。
從上郡想要南下咸陽,,石門關,、涇河、渭河,,是繞不過去的,。
當初嬴扶蘇對南下咸陽的提議一直猶豫不決,就是因為這小小的石門關和兩條河水,。
石門關其實沒什么,,只是小小的關隘。擋擋騎兵是沒問題的,以秦軍步兵之鋒銳,,想要攻破石門關,,易如反掌。
但是在石門關外,,卻還有一條狹長的山谷,,長約六公里。
嬴扶蘇和蒙恬,,都對這條山谷覺得有些不安,。
咸陽如果收到預警,必定會在這處峽谷布置伏兵,。
蘇角向蒙恬建議,,兩萬騎兵突襲,直接拿下石門關,,叩兵涇水河谷,,兵鋒直指咸陽。
但卻遭到了蒙恬和扶蘇的同時反對,。
支持帶兵南下咸陽的蒙恬,,也罕見地謹慎起來。
大軍南下說起來容易,,那是戰(zhàn)略上的,。
但在戰(zhàn)術上,蒙恬非常慎重,。
蒙恬直接向涉間和蘇角下了軍令:在長公子沒有歸來之前,,不許進入石門關外的狹長山谷。
而嬴扶蘇,,卻是不跟著涉間和蘇角南下的,。
他要北上!
十三萬九原騎軍,,不僅僅是北征大軍的主力,,同時也是整個秦軍最重要的部隊。
不容有失,。
蒙恬和馮職都推測,,這個甘武,是不知道始皇帝死訊的,。
這就意味著,,甘武未必和胡亥、趙高是一條心,。
而李斯也斷然不可能將賜死扶蘇和蒙恬這樣的大事,,說給這么一個還未加冠的年輕人。
那么嬴扶蘇就還有機會,爭取到九原大軍,!
哪怕只有一成的機會,,也一定要去試試。
涉間和蘇角深深向嬴扶蘇鞠了一躬,。
涉間說道:“公子此去,,定要萬分小心,!稍有不對,,立刻回上郡!切忌以身犯險,!”
嬴扶蘇點了點頭,。
涉間將軍素來沉穩(wěn),想事情也是周到的,。
加上蒙恬的布局,,嬴扶蘇有六七成的信心。
啟慌慌張張地從城里跑了出來,。
后面跟著兩個膚施縣的縣兵,,還推了輛車。
蘇角看見,,那車上,,拉了滿滿一車,都是黑色鐵環(huán),。
樣子和之前長公子賜于自己的鐵環(huán),,非常相似,只有略微區(qū)別,。
嬴扶蘇將這些鐵環(huán),,都分給了八十余名跟著自己的秦軍騎士。
從昨天夜里開始,,這八十余名騎士,,已經(jīng)成為了嬴扶蘇自己的親兵護衛(wèi)。
騎士們現(xiàn)場將緊急趕制的馬鐙,,固定在了馬鞍上,。
此時固定鐵環(huán)的,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隨便尋找的粗布,。
嬴扶蘇專門讓人找了上好的老牛皮,,這樣可以讓馬鐙更加牢固,不會突然掉落,。
蘇角看得一愣一愣的,,原來這兩個黑色的大鐵環(huán),是這么給騎兵裝上的。
可這兩個不起眼的鐵環(huán),,能有什么用呢,?
蘇角很是懷疑。
八十幾名秦軍騎士的動作很快,,三兩下就將馬鐙裝好,。
這八十幾名騎軍雖然人少,但是每個人都是鐵甲鐵劍,。
當初始皇帝本想給校尉以上的秦軍將領都裝備鐵劍,。
但被蒙恬拒絕。
這樣強大的劍和甲,,應該組建一支鐵軍,,而非分散開來,變成將軍們的玩具,。
所以,,蘇角看到那些鐵甲和鐵劍,也是心生羨慕,。
即便自己是統(tǒng)領數(shù)萬騎軍的前將軍,,也還是一身銅甲,用得也還是銅劍,。
將軍之中,,只有上將軍蒙恬和王離用了鐵劍罷了。
嬴扶蘇踩著馬鐙,,一躍上馬,。
身前的八十幾名騎士,也一同上馬,。
扶蘇對小米說道:“我們騎馬去很遠的地方,,你跟著這兩位將軍走?!?p> 但小米搖了搖頭,,抓著扶蘇的韁繩。
啟上來對小米說:“走吧,,咱們不會騎馬,,跟不上公子的?!?p> 他有些沮喪,,自己不會騎馬,不能跟著公子遠行,。
得跟著涉間將軍走,。
但小米卻搖了搖頭,,看向嬴扶蘇,又指了指其他人的戰(zhàn)馬,。
嬴扶蘇愣了一下,,立刻會意過來,一臉驚異:“小米兒會騎馬,?”
小米點了點頭,。
蘇角看著小不點的個頭,有些玩味,。
他示意手下牽來一匹戰(zhàn)馬,。
小米竟直接熟練地翻身上馬,然后騎著馬在城外兜了一大圈,。,。
馬術之熟練,,即便是蘇角,,也暗暗點頭。
“嘿,,這小兒,,不賴。有本將當年的風范,,哈哈哈哈,。”蘇角爽朗地大笑,。
嬴扶蘇也大為驚嘆,。
看小米騎馬的樣子,分明是非常熟悉的,。
可尋常的庶民,,哪里有機會學會這樣的馬術?
啟就不會,。
難道小米的身世,,還有故事?
嬴扶蘇存下心中疑惑,。
“時候不早了,,我上路了!兩位將軍也盡快上路吧,!一定記住,,我回來之前,只準開到峽谷外,。我和蒙恬將軍,,都覺得貿(mào)然過峽谷,,有些兇險?!?p> 說完,,嬴扶蘇踢了踢胯下馬肚子。
小紅馬甩開蹄子,,一路向北而去,。
扶蘇身后,小米和八十三名騎士,,緊緊跟上,。
蘇角看著扶蘇馬隊遠去的背影,從自己馬背上的包袱里,,掏出來扶蘇賜予的兩個大鐵環(huán),。
在啟的指導下,蘇角將鐵環(huán)系在了馬鞍上,,固定結實,。
他翻身上馬,學著長公子騎馬的樣子,,嘗試著將雙腳踩在兩個鐵環(huán)上,。
輕輕踢了踢馬肚子,胯下戰(zhàn)馬緩緩走了起來,。
“咦,?”蘇角忽然發(fā)出疑惑的聲音。
緊接著,,馬速越來越快,,飛馳起來。
涉間在一旁看著,,皺著眉頭,。
放馬跑了一大圈,蘇角穩(wěn)穩(wěn)馭馬停在涉間面前,。
馬停下時,,蘇角已經(jīng)滿臉驚喜!
涉間好奇地問道:“長公子好像很重視這鐵環(huán),,還專門讓我教那些工匠,,不得外泄。這鐵環(huán)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感覺沒什么不同?。俊?p> 但蘇角已經(jīng)急匆匆一個翻身下馬,,拉著涉間,,就往城門內(nèi)走去,。
涉間更疑惑了:“咱們不是要出發(fā)嗎?”
蘇角竟罕見地,,極為認真地說道:“這對鐵環(huán),,有些神異!你快隨我去見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