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百兩銀子不翼而飛
韋一笑跟隨在張濤身后,像一只小貓一樣虔誠。
“天后很快就要遷都了……”張濤輕輕地說道,。
遷都?
韋一笑眉頭驟然一緊,。
自高宗皇帝起,,兩圣就經(jīng)常去洛陽辦公。
目前神都洛陽的上陽宮,,在武承嗣監(jiān)工下,,已經(jīng)接近尾聲。
長安城中,,曾經(jīng)屢屢放出要遷都的消息,,不過一直沒有下文。
很多官員私下里都認(rèn)為,,女帝不可能遷都洛陽,,這里面牽涉到很多問題。
長安城畢竟是高祖建國之基業(yè),,況且目前又無強(qiáng)敵壓境,,根本沒有遷都的必要。
倘若女帝提出遷都洛陽,,必然招致大臣們的一致反對,。
“張公公,這遷都一事,,事關(guān)重大,,天后真的會遷嗎?”韋一笑問道,。
遷都洛陽并不是把皇宮搬過去,,這里面牽涉到行政機(jī)構(gòu)、官員安置,,各種物資,,以及財(cái)產(chǎn)的再次分配等等。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天后肯定會遷都,,這只是時間問題,韋大人可以提前布局……”張濤又道,。
他知道女帝喜歡洛陽的上陽宮,,而且女帝,最終會在洛陽明堂(萬象神宮)稱帝,,母儀天下,!
女帝只要狠下心來,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了的,。
即使所有官員都反對,,女帝一人扭轉(zhuǎn)乾坤,從不在意別人的目光,。
韋一笑的心臟,,不規(guī)則地跳動著……
張濤是女帝身旁紅人,想必遷都洛陽一事,,他肯定已經(jīng)獲悉了,。
如果真的確定遷都,那倒是可以發(fā)一筆不小的橫財(cái),。
“公公此話當(dāng)真,?”韋一笑又一次試探性地問道。
“這件事千真萬確,,鐵板釘釘,!韋大人大可拿出家產(chǎn),去洛陽收購一些房產(chǎn)和地皮,,保管你賺得盆滿缽滿,!”張濤笑道。
如果定都洛陽的話,,那么洛陽城的地價(jià),、商鋪一定飛漲,而長安城的房價(jià),,則會大幅下跌,。
現(xiàn)在正是抄底洛陽地皮、房產(chǎn)的時候,!
韋一笑喜不自勝,。
“在下對于張公公的景仰,,猶如驚濤拍岸,,奔騰不息;山高水長,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既然張公公這么說了,,我回家馬上變賣家產(chǎn),去洛陽購置房產(chǎn),!”韋一笑應(yīng)道,。
張濤心想,聽我的話,,保準(zhǔn)你錯不了,。
只要遷都洛陽的消息一放出來,地皮和房產(chǎn),,立即就會翻漲,。
可惜張濤本金不夠,要是有錢,,絕對去洛陽投資,。
告別了韋一笑之后,張濤身上的衣服還未干,,于是決定回屋換一身衣服,。
他推開房門,發(fā)現(xiàn)有松動的痕跡,。
難道自己早上出去沒鎖門,?
屋里倒是沒什么變化,一如往昔……
等等,!
木柜的門,,怎么打開了?
張濤心中惶恐,,木柜里,,放著女帝賞賜給自己的三百兩銀子。
“天哪,!”
銀子竟然不翼而飛了,!
張濤打開柜門,看到里面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
是誰偷了我的銀子?
張濤惱羞成怒,。
自己來到大明宮還沒滿月,,哪有仇家,究竟是誰干的,?
難道是小六子這個太監(jiān),?
前幾天他還向張濤借錢,,兩人為此還打了一架,小六子心懷不滿,。
十有八九就是他,!
估計(jì)賭紅了眼,竟然來偷張濤的銀子,!
張濤跑出屋外,,來到隔壁小六子的屋子。
“小六子在嗎,?小六子在嗎,?”
張濤在門外喊道,可是無論他如何叫嚷,,門都沒有開,。
可惡!
這事也怪自己警惕性太差,。
小六子一定是惦記著自己的銀子,,而張濤根本不會想到,他會闖進(jìn)來偷銀子,。
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現(xiàn)在找不到小六子,也無法對質(zhì),。
看來只有等他出現(xiàn)了,,才能弄個水落石出。
張濤回到屋里,,換了一身干凈的衣衫,,正準(zhǔn)備刮掉點(diǎn)胡渣子,卻發(fā)現(xiàn)找不到剃刀了,。
今天可真是奇怪了,?
銀兩被偷可以理解,但是自己的剃刀,,難道也被偷了,?
這剃刀不值錢,但對于張濤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胡子不及時剃掉的話,自己不是太監(jiān)的身份,,就有可能會暴露,。
此事非同小可。
銀兩丟失倒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剃刀丟失,,麻煩就大了,!
太監(jiān)長胡子,容易讓人起疑,。
這可如何是好,?
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中午,,女帝一般下午會去延英殿,,張濤必須在那待著。
于是,,張濤顧不得多想,,急忙出了門。
在經(jīng)過一個造型雅致的水榭時,,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
一個俏麗的女子,坐在木欄上,,微風(fēng)吹過她的發(fā)梢,,散發(fā)著女人的馨香。
兩三只水鳥飛去來兮,,泛起陣陣波光粼粼,。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此情此景,,張濤脫口而出道。
什么,!
“你會吟王勃的詩,?”上官婉兒猝然回頭,看著張濤,。
王勃一身才氣,,《滕王閣序》也是高考大綱范圍內(nèi)需背誦的詩句,張濤當(dāng)然知道,。
“略懂,,略懂……”張濤自謙道。
“你居然會背王勃的詩句,!”上官婉兒再一次驚嘆道,。
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曾頒布禁令,,不許太監(jiān)識字,。
后來在唐高宗晚期,這項(xiàng)禁令逐漸開放,。
在這大明宮中,,除了高公公,、魏公公、周公公等幾位大太監(jiān)識字外,,一些小太監(jiān)及宮女,,根本不識字。
而上官婉兒才情卓絕,,尤其喜歡吟詩作賦,,特別敬重才子。
所以,,當(dāng)她聽到張濤脫口而出王勃的詩句時,,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p> 張濤一時興起,,又背誦起一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才情縱橫,,只是可惜天妒英才,!這首詩意境悠遠(yuǎn),不愧是傳世的佳作……”
什么,?
這個小太監(jiān),,竟然還能點(diǎn)評王勃的詩句?
他不過是一個點(diǎn)香的小太監(jiān),?
怎么弄得自己像個大才子,?
上官婉兒除了連續(xù)震驚之外,對張濤的好感,,躍升上一個新的臺階,!
以詩會友,以詩窺人,。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的詩,都是這種空靈蘊(yùn)藉之美,?!鄙瞎偻駜翰挥勺灾鞯卣f道。
這大明宮中,,雖然太監(jiān)與宮女不少,,但是會吟詩的,當(dāng)屬鳳毛麟角,。
張濤只是背誦了幾句王勃的詩,,就讓上官婉兒有一種,覓得知音的感覺,。
想不到知音人遠(yuǎn)在天邊,,近在眼前,。
“小濤子,,我剛才隨意寫了幾句詩,你能否幫我看一下,?”
說完,,上官婉兒拿起石桌上的一張紙,來到張濤身旁,。
什么,?
讓張濤指點(diǎn)詩句……
他一下子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