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路得了允諾,離開的時候滿面春風(fēng),。
宋缺目送其人離去之后,,起身走向博古架,從下往上數(shù)找到第三層的右側(cè)橫桿,。
握住橫桿只輕輕一扭,就聽到地下傳來一陣鎖鏈滑動的細小聲音,。
隨后再走到博古架東側(cè)站定,,伸手在墻壁上微微用力。
就看到墻壁忽然向內(nèi)翻轉(zhuǎn),,露出一個黑漆漆的向下臺階,,宋缺也不掌燈舉步就邁了進去。
憑著記憶摸黑前進,。
走了約有百二十步后,,轉(zhuǎn)過個彎,眼前視野便出現(xiàn)了些細碎的微光,。
定睛一看,。
微光是從片水面折射而出,水很淺,,約莫只有方圓三米,,站在旁邊能一眼望到水底。
這里便是將軍府中的一個密室,。
位置就在后院池塘的側(cè)下方,,密室通過連通器原理與池塘相連,營造工匠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身處密室中還能明顯感覺到有風(fēng)涌入,。
“也不知道這里到底是哪一任守關(guān)將軍所造?!?p> 宋缺搖搖頭丟開雜思,,向前兩步走到一方軟塌上坐好,借著水面折射的微弱光線閉上眼緩緩入定,。
好一會,。
感覺自己心神都沉靜下來,宋缺才從軟塌的幾案上拿起一物,。
那物表面光潔,,大體呈圓形,體積約有手掌大小,。
材質(zhì)似玉非玉,,指甲彈上去梆梆作響,。
這就是那青年離去前,賜予宋缺的兩件寶物之一,,其名喚作流云寶鑒,,是一樁記載著種種奇聞的異寶。
這些天除了處理公事,。
剩下的所有空閑,,宋缺都在翻閱流云寶鑒,著實從中了解到許多有關(guān)于修行的基本信息,。
流云寶鑒上記載,。
上古之時修行艱難,非遇天地驚變不可得入道之機,。
彼時修行之輩罕見,,非有大機緣幾乎不可能得遇天地靈機。
就算得遇天地靈機,,也無修行法可憑之入道,,雖得一身超凡異力,卻也逃不過生死大限,。
后有天資卓越之輩,,以大機緣大毅力大悟性,苦求百載終得破開生死關(guān),,一朝入道褪去了肉體凡胎,。
自此漸漸道昌。
時至今時今日,。
舉凡傳承有序的修行門庭,,大都會由師長提煉天地靈機,以供門人弟子入道叩關(guān),。
可如果沒有入那等修行門庭,。
卻又如宋缺這樣,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異人,。
便多半只能在百年之后,,淪為那茫茫塵世間的一抔黃土。
初一看到此類記載時,。
宋缺心中不是不遺憾的,,只是到底兩世為人,遺憾一陣也就慢慢釋懷了,。
“能成異人,,已是邀天之幸。”
宋缺輕輕放下流云寶鑒,,又從幾案上拿起另一物:
“更何況入道機緣也不是完全無有,,上古先人能憑空入道,我又比之差到哪里去,?要說機緣運道,,我宋缺可是生生活了兩世!”
如此給自己打氣后,,宋缺把目光看向手中物,。
此物是個長頸玉瓶,瓶上特意用文朝文字,,工工整整的書寫著兩個字,。
“靈露?!?p> 宋缺慎重的將玉瓶拿在手中。
流云寶鑒中有記載,,晝夜交替之時天地靈機涌動,,萬物皆能從中汲取一絲靈機。
若在晝夜交替之時,,取百花凝露封入長頸玉瓶,。
再將其置于高山之巔,日沐朝陽之紫氣,,夜浴冷月之幽華,,如此反復(fù)七日便可得一滴靈露。
靈露集日月之精華,,納天地之靈機,。
凡人服之,可明目提神,。
異人服之,,可增長異力。
至于入道之后的修行人,,彼輩已經(jīng)叩開生死關(guān),,往往都是直接吞吐日月精華,根本就不需要此靈露輔佐修行,。
“難怪秘境之外戰(zhàn)亂不休,。”
宋缺手拿玉瓶嘆息低語,。
這小小一滴靈露,,就需要常人七日之功。
如果只靠一人之力,,就算窮盡一生又能得了多少,?
想到這宋缺就不禁慶幸,,慶幸自己最后選擇留在這秘境之中,文朝秘境這般廣大的土地上,,還未曾聽聞過又第二個異人出現(xiàn),。
暫時放下靈露。
宋缺把手伸向幾案,,從上面拿起第三個物件,。
這便是宋家為了留下宋缺,借宋墨秋之口透漏出來,,并且成功打動了宋缺的東西——
一塊玉玨,。
“宋墨秋曾說,宋家祖上出過仙人,?!?p> 宋缺拿起那塊平平無奇的玉玨,摩挲著那上面一條天然生成的缺口:
“宋家先祖留下的手札,,的確幫我得了一次機緣,,眼下這玉玨同樣是其先祖所留,不知其中有什么玄妙之處,?”
宋缺翻來覆去的查看,,可怎么看這玉玨都無異常。
“手札,,祭壇,,玉玨......”
宋缺凝眉思索,試圖從有限所知中,,推演出可能會存在的線索:
“手札上除了祭壇和星象,,也就只記載了些吐納呼吸之......”
宋缺豁然張目:
“是了!那吐納呼吸之法,!”
想到就做,。
宋缺手握玉玨盤腿而坐,回憶著手札上所載吐納呼吸之法,,渾身筋骨放松,,靜靜等待著可能會出現(xiàn)的變化。
等了片刻,,毫無變化,。
宋缺皺眉睜開眼:
“莫非還差了什么?”
還差了什么,?
宋缺再次梳理線索后,,決意把五色祭壇,手札、玉玨等物全都配齊:
“希望能有用,?!?p> 喃喃自語中,宋缺服下靈露緩緩閉眼,。
......
嶺南府,。
桃源縣黃家堡。
黃家堡的修建明顯經(jīng)過高人指點,。
向內(nèi),,四方立著角樓,上有持弓射手警戒,。
向外,,方圓數(shù)里都無有密林,立于角樓上一眼就能望出數(shù)里開外,。
黃家堡的大門,。
是取用上好的鐵木所制,其上還用桐汁澆遍,,不但刀箭難傷還能隔絕火害,。
這樣一個塢堡。
也難怪桃源縣內(nèi)大大小小的流匪都繞著走,。
可這一日。
距離黃家堡十八里外的溪水邊,,悄悄聚攏了一批臉覆黃巾的蒙面人,。
“伊頭領(lǐng)?!?p> 敦實漢子拱手一禮:
“都打探清楚了,,黃氏來人,昨夜子時進的黃家堡,?!?p> “好!”
看上去有些瘦弱的伊春,,說起話來卻聲如洪鐘:
“桃源縣外派的鄉(xiāng)勇,,都被我等兄弟宰了個干凈。此刻縣城之中守備空虛,,正是將之拿下的好機會,!
你們聽我號令,酉時三刻圍困黃家堡,!
記住,,務(wù)必要光明正大!”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