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省里來電
送走李天宇,周道陷入了深思。
他把中夏日報上的征稿啟事重新看了一遍,,又詳細把時間盤算了一下,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五天時間能否獲得這筆獎金幾率極小,。
雖然極小并不代表沒有……然而,這卻成為他借來第一筆錢的理由,。
十塊錢,,進城一頓吃三毛錢一碗的素面條,可以撐上十三天,,當然,,前提是露宿街頭,還不能生病,。
雖說獎金誘人,,幾率極低,但這要看你寫的是什么樣的稿子,。
周道上一世對新聞相當熱愛,,只要在家里,,新聞聯(lián)播是必看節(jié)目,。
雖然內(nèi)容枯燥,但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動向,。據(jù)說國內(nèi)的很多商業(yè)大佬,,都有這個習慣。
當然,,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是有區(qū)別的,,即便是網(wǎng)絡時代,周道都有訂閱一份當?shù)貓蠹埖牧晳T,。
即使是看網(wǎng)絡新聞,,周道也會分辨新聞發(fā)布者的主體,不會拿自媒體的文章當新聞,。
此時,,他的大腦里快速播放八十年代曾經(jīng)有影響的新聞報道。
最后他把“目光”鎖定在《中師語文》的一篇課文上了,。
沒錯,,八十年代末一篇著名的通訊《買茓記》,。
當時的夜校老師專門講解了《買茓記》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這是宛都某縣的一個通訊員寫的,這個年代被稱為“土記者”,。入選《中師語文》,,主要是因為這位“土記者”無意間開創(chuàng)了新聞的另類寫法。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篇稿件最初就發(fā)表在中夏日報上,。
仔細算了下時間,《買茓記》發(fā)表的時間大約就是這個時間段,,這就給周道出了一道難題,,抄還是不抄?
以周道對新聞的熱愛,,還有后世人人自媒體的底子,,寫一篇通訊稿不是難事,但要獲獎就沒那么容易了,。
用網(wǎng)紅的路數(shù),?對不起,那類無厘頭語言根本無法進入官方新聞語言體系,,估計發(fā)表都難,。
新中國的新聞語素,基本在延安時代就已經(jīng)奠定了的,,你若不是大量閱讀官方新聞稿件,,寫出的“新聞”根本無法進入主流媒體的語境。
所以做為一個新聞愛好者的周道,,真正進行新聞寫作……還是個素人,。
直接照搬前世的獲獎新聞,當然是最保險的,。
當然這只是從稿件質(zhì)量上來講,。
鑒于原作者發(fā)表的時間大約就是這個時期,周道的這個決定當然存在極大的機會風險,。
重生一世,,如果一開始就因為抄襲出丑,那也太給重生者丟臉了,!
有沒有別的辦法,?
周道仔細的分析了《買茓記》獲獎的原因,無外乎契合了那個時代,,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新風貌,,這就像這個時代的一些獲獎小說一樣,與后世的同類作品比較,,文學和藝術水準都算一般,,但他率先的撲捉到這個時代的觀念變遷,,這才是獲獎的根本原因。
《買茓記》也屬此列,,如果從語言要素來講,,甚至可以說行文表達還有點幼稚,但他準確的反映了那個時代農(nóng)民生產(chǎn)生活的悄然變化,,而且還以一種全新的敘述方式,,自然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嗯,,我可以利用我對后世新聞大伽新聞語言的熟悉,,以一種全新的語言重新寫一篇《買茓記》,那些大華國通訊社大佬的文筆,,一準可以征服中夏日報的評委吧,!
說干就干。
周道起身去大隊部,。
敲門,。
此時的大隊部已更名為村委會,村委會的會計是周道的發(fā)小,,初中沒畢業(yè)就當上會計了,。
你要問他會不會算帳?當然不會,。他作帳一般是由小隊會計幫他做的,。
他雖然不會算帳,但他爹是村支書,。有這一條就夠了,。
過了一會,聽到有人應了聲:“誰呀,?”
“來生,,開門?!敝艿阑貞馈?p> 周來生顯然聽出周道的聲音,,打開沒有油漆的原木門扇,,有些驚訝的道:“道子,剛剛汪嬸不是打到你家了嗎,?這就結束了,?”
周道面色如常:“咋的?哥的笑話還沒看完,?她也就到我家吵吵而已,,剛剛也沒見你去勸架解圍,,你這村干部咋當?shù)模块e話少說,,給我撕幾張稿紙,,我急用?!?p> “寫應訴狀,?這么快就把你告上了?”
“混扯,,你就這么想看我惹上官司,?”周道一屁股坐在三斗桌前的椅子上,自己動手,。
“要你十張稿紙啊,,別舍不得?!?p> “你的話,,公共財物嘛,也有你一份,?!敝軄砩故谴蠓健?p> 周道將稿紙一卷,,轉(zhuǎn)身就走,。“你忙,,我先走了,,回頭再跟你細說?!?p> 周來生一臉黑線的站在門口:
“我還想問你跟羅小茵的事呢,,你這跑得也太快了吧……”
萬事俱備。
周道回到家里,,利用家里那張破舊的矮桌,,憑記憶把《買茓記》先在作業(yè)本上默寫了一遍,確認無誤后,,又用后世所學加了點題,,自認為增加了通訊的深度,最后用大周莊村委會的稿紙譽寫了一遍,。
所以要用村委會的稿紙,,是為了增加稿件的可信度。
按照前世的通訊員投稿規(guī)則,,一般報道地方新聞,,需要基層行政機構蓋章確認才能投稿,。
但《買茓記》是以第一人稱記錄作者的所見所聞,介于通訊與散記之間,,所以即使沒有加蓋公章,,也是可以的。
第二天一早,,周道騎上李天宇的自行車,,向城里出發(fā)。
他之所以直接進城,,是因為若在鎮(zhèn)上郵電所寄信,,信件需要在鎮(zhèn)上滯留一天,第二天才能運往市里郵電局,,這樣一算,,時間上就會又耽誤一天。
寄平信是不能考慮的了,,8分錢的郵票雖然最便宜,,但時間上一周兩周收到信是家常便飯,即是信件丟失也無法查詢,。
保險的方式是掛號信和航空信,,掛號信雖然比平信有保障但還是慢,所以周道果斷選擇最貴的航空信,。
花了5毛錢,,拿到航空信的回執(zhí),周道的心安了下來,。
算下來,,明天或最遲后天稿件就會寄到中夏日報,能夠趕到截稿日期前將稿件寄到報社編輯部,。
至于結果,,不用考慮。
臨近中午,,周道已是饑腸轆轆,,按說口袋里還有九塊五,完全可以在不要糧票的小飯館解決一頓,,但他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亂花錢的時候,,留著這筆借款還有更需要的時候用。
到了村口的水庫,,周道找到一個背靜處,跳到水里洗了一個痛快澡,。
庫水清澈見底,。
看著自己體態(tài)勻稱,、年輕健壯的軀體,周道心里暗暗寬慰,,上一世歲月蹉跎,,人到四十就一身毛病,重生一世,,一定要好好活過,。
……
接下來的時間,他要好好規(guī)劃一下未來,。
即便你有重生的金手指,,作為一個十七歲的高中生,真正能做的也有限,。更何況他所處的區(qū)域,,既不通江也不達海,更不是包郵區(qū),。國家的好政策,,此時都集中在南邊沿海那一帶,這里是政策陽光很難灑到的地方,。
要想改變命運,,還得從自身開始。
……
這一天周道剛剛躺在自家涼床上繼續(xù)“思考人生”,,忽然聽到周來生在院外喊:
“道哥,,道哥,在不在家,?快到村委會接電話,!”
周道一聽,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看來,,有好事了,。
拿起話筒,耳邊響起一片雜音,,稍候,,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來:
“您好,請問您是周道同志嗎,?”
“我是,,請問您是?”
“我是中夏日報編輯部的楊陽,,我負責向您核實一下稿件,。周道同志,新聞通訊《買茓記》是您寫的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楊陽繼續(xù)問:“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您的采寫經(jīng)過,?”
周道定了定神:“楊老師,是這樣的,,我們鄰村有一個葦茓編織廠,,我家每年一邊收小麥一邊去買葦茓,今天糧食大豐收,,去買葦茓的人特別多,,很多人當天都買不到貨。
因為有的種糧大戶麥收前就去訂了過去年景幾倍的貨,。
土地承包之后,,通過科學種田學習,我們附近的種糧大戶有兩家年總產(chǎn)過萬,,成了萬斤戶,。
聽了他們的拉話,我覺得作為新時代的農(nóng)村青年,,應當把這種農(nóng)村的新氣象記錄下來,,就寫了這篇通訊?!?p> 電話那頭傳來一聲滿意的嗯嗯聲,。
不滿意不行啊,這采寫經(jīng)過可是寫進后世經(jīng)典新聞教課書里的,,周道雖然用后世新聞大佬高逼格的敘述方式重寫了一遍,,但“采寫經(jīng)過”是共通的。
接著,,楊陽抬高了聲音道:“周道同志,,我們決定采用您的稿件,相應的稿酬,,我們會在見報后一周寄給您,,您的通訊地址是中夏省宛都地區(qū)云河縣紫陌鄉(xiāng)大周行政村三組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楊陽道聲再見,,就掛了電話。
一旁的的周來生聽得眼睛發(fā)亮,,等周道放下電話,,周來生還沒回過神來。
“這就完了,?”
周道糾正道:“什么完了,?這叫剛剛開始,!”
“不是,我是說,,剛剛給你打電話的是省里的領導,?道哥你什么時候有這層關系的,?我咋沒聽說過,?”
忽然呈現(xiàn)的討好表情,讓周道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