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現(xiàn)場采訪
小李王村李存孝家院外,。
李存孝的大侄女登登的跑進院子里,。
“叔,、叔,,有一輛城里來的大白車開進村子里了,,車?yán)锶嗽诖蚵犇愫蜖敔斈?!?p> 小姑娘穿著白背心花褲子,,臉上被泥巴抹得一道一道的,。
李存孝正在院子里整理麻線,,一捆一捆的堆了大半人高,,聽到小姑娘的話,抬起頭,,朝屋里喊:
“爹,,城里有車進來,你約了收麻繩的貨商了,?不是說的明天,?”
李存孝的老爹老李頭直起身子:“不會吧,我是約的明天,,難道他們提前來,?”
父子倆不約而同的站起身,收麻繩的貨商可是他們的財神爺,,得出去看看,。
李存孝首先看到一輛白色面包朝他們開過來。
“二妞,,你咋看的,,那車上不是寫著宛都電視臺嘛!”
小姑娘委曲道,,“有倆字我不認(rèn)識……”
老李頭說,,“電視臺的車,打聽我們干什么,?”
李存孝腦子轉(zhuǎn)得快,,“爹,咱家不是剛開了麻繩廠嘛,,是不是來采訪咱的,?”
老李頭心跳加快,“采訪,?啥是采訪,?”
車子在院門前停下來。
車門打開,,走出來三個裝束時尚的人,。
為首的年輕人招手道:“大叔好,!存孝,不認(rèn)我了,?”
老李頭眼拙,,沒看出是誰。
李存孝一眼便認(rèn)出了,,這不是他的初中同學(xué)周道,?
李存孝一陣激動,居然不知說什么好:“周道,,三年不見了,,聽說你參加高考沒幾天,我正說等著去吃你的喜酒呢,!……這電視臺的車,,是咋會事?”
周道拍拍他的肩,,“進屋說?!?p> 然后向何景招招手,,示意扛了機子進來。
小王司機鎖了車門,,打開后備箱,,幫何景一起把機子弄出來,兩個人隨后跟了上來,。
看到后面兩個都聽周道指揮,,李存孝心中有數(shù),小聲說:“老同學(xué)你好厲害,,后面這些人都是你跟班,?”
周道笑道:“都是同事,我電視臺的同事,!”
李大嬸是個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一看來了貴客,也不等吩咐,,開鍋燒了半鍋水,,打了三大碗荷包蛋,再撒上白砂糖,,用一個大托盤端到了堂屋,。
周道三人都是有素質(zhì)人的,看到被盛情款待,,個個點頭表示感謝,。
二妞說:“奶我也要喝雞蛋茶,!”
李大嬸朝客人抱歉的笑了笑,抓起二妞的小胳膊就往灶房拽,,低聲喝斥道:“別鬧,,想吃奶奶給你煮雞蛋?!?p> 老李頭雖說近兩年發(fā)家致富了,,但生活卻相當(dāng)節(jié)儉,平時還是吧噠個旱煙,,此時拿用來招待客人的黑色長條“松”煙,,一根根的散。
周道上一世都不抽煙,,但他知道這一世,,你不吸煙也要接著,點著,,然后吸上兩口,,這才是對主人的尊重。
村里來了電視臺的采訪車,,小李王村的村民們一下子圍上來看稀奇,,這個時代,電視還沒有普及,,電視臺的采訪車更是稀罕物,。
很快,院子外擠滿了人,,有的探頭往里看,,膽子大的直接走到院子里。
攝像老何進來的時候給李存孝遞了張名片,,周道也遞給他一張,,李存孝對周道的這張名片特別在意,不舍得往兜里裝,,又怕汗?jié)窳?,他決定明天開始,見人都讓人看看這張名片:
周道,,宛都電視臺記者,,我哥們!
為了節(jié)省時間,,最主要是怕李存孝們對采訪推托,,周道紅口白牙的編了一套瞎話:
“李叔,我們昨天在縣里采訪,,從縣團委處了解到存孝是咱云河縣新長征突擊手,,又得知李叔你辦了麻繩廠,,所以縣里推薦我們來采訪你。
李叔放心,,采訪很簡單,,我把你要說的都寫在一張紙上了,一會你跟存孝好好看看,,用你們的話說就行了,。
采訪一上電視,對咱的麻繩廠銷售肯定有幫助,,就是資金不夠,,找信用社貸款鄉(xiāng)里也會開綠燈的?!?p> 老李頭聽了很激動,,點頭嗯嗯啊啊的應(yīng)著。周道心說,,趁熱打鐵,,否則下午就趕不上回大周莊了。
農(nóng)村光線充足,,空氣明凈,,何景調(diào)了調(diào)鏡頭,覺得還不錯,,他把一大碼成品麻繩當(dāng)作背景,調(diào)好角度,,司機小王臨時充當(dāng)主持人,,把話筒遞到老李頭前面。
老李頭很緊張,,臉憋得通紅,,屁也放不出一個。
周道充當(dāng)導(dǎo)演,,讓老李頭反復(fù)念稿子,,記熟了再脫稿說。
圍觀的人發(fā)出哧哧的笑聲,。
“老李頭說呀,!”
“看,老李頭急得尿褲子了,!”
“哈哈哈……”
老鄉(xiāng)們這么圍著,,采訪對象根本放不開,周道停下手中的稿子,,勸說道:“各位老鄉(xiāng),,大家先讓一讓,,先到院外等一等,等我們拍完了再進來,,怎么樣,?”
但周道說話太溫和,沒人聽,。有人反而笑得更響了,。
李大嬸見狀,手里拿把條帚,,趕豬一樣轟人:“聽電視臺的,,都先出去,拍完再進來,!”
人群開始慢慢往外退,,李大嬸覺得太慢,一條帚打在一個后生屁股上,,后生哎呀一聲跳著往外跑,,其他人從眾,一起涌出了院子,。
大嬸閂上門,。
“嬸子威武!”周道伸出大拇指,。
李大嬸經(jīng)這一夸,,反而有些羞澀,“這些鱉娃子們,,就是欠打,。”
院里清靜了,,老李頭終于沒那么緊張了,,在李大嬸的鼓勵下,按著周道設(shè)定的話素,,結(jié)結(jié)巴巴的開說了,。
當(dāng)然,這些何景沒錄,。
作為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攝像,,何景全神貫注的等著采訪對象完全放松的那一刻才會按下攝制鍵。
主要是,,膠卷太貴了,。
周道才不管他那么多,一邊指揮著老李頭和李存孝如何脫稿介紹致富經(jīng)驗,一邊摧促老何,,快錄,!錄完才有農(nóng)家樂!
鏡頭輪到李存孝的時候,,沒想到這家伙根本不用周道的稿子,,而是直接脫稿噴:
“……當(dāng)我們成為種糧大戶,終于年產(chǎn)量上萬斤后,,我們家就把眼光往長遠(yuǎn)處看了,,這是因為雖然畝產(chǎn)萬斤,但糧食增產(chǎn)受土地的限制,。我和我爹就想,,大家糧食都增產(chǎn)了,肯定需要更多的麻繩,、茓子,、麻袋。
我們結(jié)合自己的優(yōu)勢,,就辦了這個麻繩廠,,但是想法歸想法,這其中經(jīng)過了很多挫折……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能在致富路上帶頭起步……”
這尼碼一套一套的,,周道忽然覺得,這個鄉(xiāng)團委書記是個高手,,這套話一定是李存孝當(dāng)選“新長征突擊手”發(fā)言時背過的稿子,。
這也說明我們初中語文老師牛批,要不然咋教出來周道,、李存孝這倆學(xué)生都這么能說呢,。
當(dāng)然,最厲害的還是我周道,,是我周道年年上墻報影響了李存孝同學(xué)。
最后參觀了李存孝家的麻繩廠,。
其實所謂的麻繩廠,,就是李存孝家另一個院子,這個院子相對更加寬敞,,院子里擺了并排五六個老式紡繩車,,靠屋檐下搭一個敞篷,敞篷下掛著一排經(jīng)簿子,,這是一種老式紡麻線工具,,可以用來紡出細(xì)麻線。
而院子里紡繩車,則可以把細(xì)麻線合成加工成麻繩成品,。
這種露天的老式紡繩車,,指定在下雨天就得停工。
生產(chǎn)力還相當(dāng)?shù)拖卵健?p> 老李頭家這么忙乎一個季節(jié),,可能還沒有自己去倒賣液化氣一天掙得多吧,。
但李存孝同學(xué)的口才不錯,這是個新發(fā)現(xiàn),,可以培養(yǎng),,未來可期嘛!
拍完“車間”,,走出麻繩廠,,李大嬸在廚房里做的農(nóng)家炸雞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周道忽然想起自己下鄉(xiāng)時買的包還在車上,,喊小王打開車門,,拿出點心糖果,二妞眼都直了,,抓在手里,,三兩下把嘴巴塞得鼓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