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鳴動九霄
身為第六名的房玄齡的畫面播放完畢,,緊接著就是第五名的盤點。
音樂,、畫面漸漸出現(xiàn),。
可是這一次的音樂卻不如以前那樣一出來就慷慨激昂,反而是悠揚之中帶著一絲悲壯的感覺,。
一座古老的城墻外面,,古道荒蕪。
而在城墻之上,,澟風(fēng)呼嘯,,旌旗在無聲飄揚。
鮮血布滿了整個大地,,用滿目瘡痍來形容卻是再合適不過,。
這種亂世之中的滄桑,就這樣直接凸顯在眾人的眼前,。
畫面一轉(zhuǎn),,一副軍中景象。
在軍隊的中央,,站著一位中年男子,。
他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仿佛若神仙一般。
他手執(zhí)羽扇,,靜佇遠眺,,目光仿佛已盡穿越時空,迷失在無窮的歷史之中,。
臉上對于亂世的不忍也讓人無法忘卻,。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p>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p>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p>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p> “十大名相第五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隨著旁白聲的出現(xiàn),,一首千古名詩被緩緩讀出。
畫面也隨著詩詞不斷變化,。
從一座茅草屋,,到大軍之中,再到朝堂之中,,最后停留在一座平原之上,。
而其中的人,也從青年慢慢的成長為中年,,最后已是略顯老態(tài),。
“光和四年,諸葛亮出生在瑯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p> “諸葛氏世代望族,,在瑯琊之地威勢不小?!?p> “他三歲喪母,,八歲喪父,自小就隨叔父輾轉(zhuǎn)各地,,最終定居荊州,隱于隆中,?!?p> “當(dāng)時正處于亂世之中,各地割據(jù),,豪杰四起,。”
“諸葛亮二十歲時,,劉備被曹操所敗,,投奔荊州劉表,屯兵于新野,?!?p> “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二人,其中臥龍指的便是諸葛亮,?!?p> “劉備手下謀士徐庶被迫入曹營,臨走之前,,便向劉備大力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
“此時正值諸葛亮二十七歲,,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討論天下之事?!?p> “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tǒng)一天下應(yīng)走鼎足三分,,聯(lián)吳抗曹的道路,?!?p> “這場問答流傳后世,,影響深遠,,被后人稱之為【隆中對】,?!?p> “從此,,劉備的事業(yè)才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p> “諸葛亮提出了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這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lǐng)?!?p> “劉備得孔明,就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時局危在旦夕?!?p> “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p>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也為劉備取得了立足之地,。”
“之后,,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在蜀中建立漢國,,至此稱帝,?!?p> “而諸葛亮,就成為了蜀漢的丞相,?!?p> “不久,,劉備病逝白帝城,,托孤與諸葛亮,?!?p> “在病榻之上,,劉備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并讓后主劉禪【事之如父】”
“自此之后,,整個蜀漢諸葛亮可謂是大權(quán)在握,無人可擋,?!?p> “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guān)系,對當(dāng)?shù)亟?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政治上,,他推行廉政,、制定律法,?!?p> “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俊?p> “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shè)來抓,。”
“通過他的努力,,廉政成為整個蜀漢的標志?!?p>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chuàng)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
“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jié)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p> “諸葛亮立法公開、執(zhí)法公平,,有異于同時代封建的法律思潮,。”
“劉備在成都稱帝,。而益州舊為劉璋所統(tǒng)治,所以法令廢弛,,地方派系坐大自強?!?p> “面對這種情況,,諸葛亮認為這不是苛法峻刑所留下的民怨,而蜀漢是建立在律令長期廢弛,,導(dǎo)致官民混亂君臣無道,紊亂了【綱紀】,?!?p> “諸葛亮認為【三綱不正,,六紀不理,則大亂生矣】”
“只有任法才能改變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p> “諸葛亮一再告誡、反復(fù)強調(diào)【夫一人之身,,百萬之眾,,束肩斂息,,重足俯聽,,莫敢仰視者,法制使然也,?!俊?p> “因此,,諸葛亮入蜀之初便與法正,、劉巴,、李嚴,、伊籍等人依據(jù)和增刪秦漢舊律,,共同制訂了蜀國的法典《蜀科》,。”
“諸葛亮在軍事上也是大有作為,?!?p> “諸葛亮善于治軍?!?p> “在治軍方面諸葛亮提出治軍以明,、以信為本,?!?p> “他用明確的道德要求和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讓軍隊形成了穩(wěn)定的戰(zhàn)斗力,?!?p> “在治理軍隊時,,諸葛亮認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言出必行,?!?p> “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p> “因為諸葛亮的言出必行,蜀漢軍隊的戰(zhàn)斗意志堅不可摧,?!?p> “此外,,諸葛亮在經(jīng)濟,、發(fā)明、繪畫,、書法、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可謂是一個全才般的人物,?!?p> “諸葛亮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催人奮進的一生,。”
“他始終代表著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代表著蜀國的光榮與夢想,。”
“對他來說,,皇位唾手可得,,但他選擇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他生長在世家望族,,又少年得志,,對于勞動人民談不上多少感情,但他愛民如子,,安撫百姓,。”
“對待李嚴這樣的政敵,,他堅持走司法程序,,僅僅把他免官為民,,并且繼續(xù)任用李嚴的兒子,?!?p> “對待外敵,諸葛亮領(lǐng)兵從不燒殺擄掠,,只消滅敵方軍隊,,與百姓秋毫無犯?!?p> “在國力,、兵力、運輸能力都遠遠不及魏國的情況下,在糧草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卻能與【據(jù)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jù)牢城,,擁精銳】的司馬懿、曹真,、張郃等當(dāng)世之名將在相斗之中屢占上風(fēng),。”
“不僅如此,,諸葛亮【提步卒數(shù)萬,,長驅(qū)祁山】,卻能夠在敵國境內(nèi),,來去自如,、想攻就攻、想退就退,?!?p> “以蜀軍徒步之士卒讓曹魏飛馳之鐵騎聞風(fēng)喪膽,!”
“面對歷史車輪的無情碾壓,,諸葛亮憑借超卓的個人能力將蜀漢國祚延長了四十年,并且經(jīng)濟上富強,、軍事上主動,、外交上平等?!?p> “最終天不假年,,沒能逆轉(zhuǎn)乾坤?!?p>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p>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p>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p> “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在文學(xué)之上,,諸葛亮更是留下了【出師表】,、【誡子書】這樣的千古名篇?!?p>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p> “后人贊之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俊?p> “一代名相,,五次北伐之際病逝五丈原?!?p>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p> “諸葛亮死后,,蜀漢的軍士和百姓都異常悲痛,紛紛在路邊祭奠他,?!?p> “各地多上書請立諸葛亮廟,但朝堂以此違背禮制不納,,于是百姓在四時的節(jié)日于道路上私祭諸葛亮,。”
“后主劉禪最后更是為諸葛亮開先例,,單獨立廟,。”
“蜀漢滅亡之后,,蜀中百姓便在成都為諸葛亮修建了多座武侯祠,,香火千年不絕?!?p> 旁白聲到此突然停止,,背景音樂也是戛然而止,視頻中卻是傳出另一首歌,。
有緣有情有義,,肝膽相照。
是非忠奸善惡,,分道揚鑣,。
江山美人,,競待折腰。
文韜武略,,臥龍鳳雛,,那堪寂寥。
結(jié)伴結(jié)盟結(jié)交,,難結(jié)同好,。
借風(fēng)借火借箭,羽扇輕搖,。
榮辱興亡,,皆一肩挑,。
深謀遠慮,,都為今朝。
夢在燃燒?。,。?p> 問鼎三足怎落腳,,隆中對分曉,。
只盼來日登蜀道,再續(xù)出師表,。
不鳴則已,,一鳴動九霄。
不出則以,,一出比天高,。
隨著歌聲的結(jié)束,旁白聲再次出現(xiàn),。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p>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p>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十大名相第五位,。”
“實至名歸,!”

未翻身已碰頭
最后是小時候看的三國演義動畫片片頭曲之一的【夢在燃燒】,,寫的時候也在聽這首歌,,十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