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手翻山倒岳的神通,,當真算得上是仙人的手腕了。
只可惜現(xiàn)實當中不說沒人能夠做到,,可能做到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至少雷虎和秦路肯定都不行。
所以玩歸玩,,鬧歸鬧,,雷虎和秦路也沒忘了本心。
他們來這里不是為了殺鰲玩的,,而是為了找到最根本的穢蝕結(jié)晶,。
“干掉這頭大鰲之后,蝕災并沒有解除,?!?p> “不奇怪,你什么時候見過這么大的穢蝕結(jié)晶了,?!?p> “那結(jié)晶在哪?”
“我覺得……會不會是在肚子里,?”
雷虎盯著指魂針,。
指魂針指東指西指南指北,但是當它到了地方,,開始慢慢悠悠地旋轉(zhuǎn)的時候,,就要考慮這是不是在正上方,,還是在正下方了。
這指魂針之前雷虎在山洞里的時候查看過一次,,現(xiàn)在大鰲死了,,他又看了一次,所以做出了這番猜測,。
秦路覺得確實會有這種可能,。
但問題也來了:要怎么進去?
你要讓他一劍倒海劈斬個鰲頭或許還可以,,但是要把背負著這一座小島的龜殼給破開,,那根本就是癡心妄想了。
不過秦路的腦海里倒是產(chǎn)生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就是不知道現(xiàn)在那塊石碑還有沒有效,?”
雷虎恍然,。
秦路的意思是指向石碑許愿,然后讓它帶著自己一行進入穢蝕結(jié)晶所在的內(nèi)部,。
這種感覺就像是以彼之矛刺彼之盾,,本質(zhì)上來說是挺矛盾的一件事情,如果對方是個具有智慧的存在,,毫無疑問應該拒絕才對,。
但問題出在:蝕災本質(zhì)上并不是一種意念或者說意志。
它僅僅是神明對于這個世界的一種干涉和影響,。
從這點看,,秦路他們很可能會得到回應。
因為如果這真就是蝕災內(nèi)的法則,,那即便是會對穢蝕本身不利,,它也無從更改,就像是秦路他們之前在發(fā)廊中遇到的情況一樣,。
雷虎越想越覺得秦路提的這個法子或許頂用,,只不過唯一的問題在于:他之前已經(jīng)許過兩次愿了,再許愿的話會不會直接人就無了,。
而秦路走過來拍拍他的肩,,很是仗義地說道:“別擔心,這次換我來許愿,,讓它把咱倆都帶進去,。”
說試就試,。
跟動物們交代了一下,,秦路和雷虎就返回到了山下的洞窟當中。
豹子他們對于這個洞窟和里面的石碑都有一些陰影,,在聽說可以不用進洞之后都松了口氣,。但他們又不愿這么離去,,于是就遠遠地守在洞窟的外圍,緊張地聽著風聲,。
再一次進入這里,。
石碑與碑上的刻字都依舊。
秦路想到雷虎那剮心剖肺的模樣又稍微慫了一下,,但隨即又覺得,,這種模擬劇本再痛也有一個閾值,這才橫下心,,許愿道:“卡密卡密,,請讓我和邊上的這位元丹丘,一起到你的身邊來,?!?p> ---
『元丹丘,愛神仙,?!?p> 『朝飲潁川之清流,?!?p> 『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p> 『長周旋,躡星虹,?!?p> 『身騎飛龍耳生風?!?p> 『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p> 雷虎注視著窗外,,仿佛聽到這樣的吟詩聲。
“丹丘,,你又愣神了,。”
夫子的聲音將雷虎的視線從姆欄倚窗花的窗外挪回了室內(nèi),。
教導他學經(jīng)的趙夫子,,是父親為他請來啟蒙的授業(yè)老師。
但是雷虎從小就不愛學文,,所以夫子每每看他上課走神,,也只能搖搖頭,,嘆一聲孺子不可教也。
雷虎的父親是一名上騎都尉,,四品武勛,。
國朝以武建國,所以武勛后人頗為顯貴,。
雷虎不愛讀書,,父母也不逼他,倒是因為家門風氣的緣故,,雷虎三歲時習武,,五歲時就頗具章法。
十一歲時已可與成年人放對,,十五歲時,,出落豪俠模樣,名聲漸起,。
他父親對他的期望頗高,,希望他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青史留名的將帥之才,。
但雷虎本人生性灑脫,,不受拘束,相比那些每日的練兵操守,,循規(guī)蹈矩,,雷虎更向往那任性放縱的豪俠人生。
他十七歲那年,,出門游歷,,途經(jīng)莽川。
聞得此山深處有一蛟蛇,,好食過路的人與獸,,民眾苦其久矣。
作為初生牛犢不懼虎,,又是那種好打抱不平的性子,,這等事情,年少氣盛的雷虎是絕不愿錯過的,。
他不顧同行者的阻攔,,只身深入那云霧繚繞的山間,尋覓那頭禍人不淺的蛟蛇,。
在雷虎原本的認知當中,,蛇乃性兇之物,可吞噬數(shù)倍與身的牛馬,。所以按照這樣計算的話,,那蛇或許有數(shù)米長,,碗口粗細,尋常人必然不是其對手,。
但雷虎非常人,,他有自信,自己可以完成斬蛇之舉,。
只是他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親見蛟時,眼前的蛟似蛇而非蛇,,身長十丈余,,翻身可攪動風雷。
這哪是什么蛇,,明明是離化龍僅差一步的奇獸,。
在看到對方的那一刻起,雷虎就自知自己這一趟絕無生路,,可笑自己以為自己有擒龍技,,卻不想今日要成了這頭孽畜的腹中餐。
但雷虎也有血性——
他決定拼死一搏,,就算慘敗,,也要讓這大蛟崩掉兩顆牙。
而就在雷虎一心赴死的時刻,。
他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改變他一生的人,。
胡姓,,名紫陽。
不是在人洞房前吹簫的那個紫陽,,而是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的那個紫陽真人。
他曾經(jīng)問過真人,,這世上可有仙人,,可有長生。
真人每每都是笑著答復:這泱泱華夏數(shù)千載,,你可見過不變的王朝,,不死的皇帝?即便是有人活得久一些,,那也不是仙,,而是人。
是人,,則人力有窮盡時,。
師傅明明如此說得,,可當年那斬蛇的一劍,卻分明與仙人手腕如出一轍,,烙印在少年郎的心間,。
那一劍——
劍勢驚動了天雷,以長虹貫海之氣勢,,又如銀河垂幕于九天上,。
一劍之威,讓撲向雷虎的巨蛟,,沒及空中時已是身首異處,。
墜落下來的蛇首陷入山壁,落下能掩車馬的深坑,。
蛇血更如雨幕一般傾盆落下,,雷虎能見到,那不甘的蛇眼與吞吐的蛇信,,懷著怨憤而吞下最后一口氣,。
在那頸口七寸,刀口齊平的裂隙之間,,雷虎看到了一個人影,。
偃月冠,大褂衫,,一把拂塵,,一柄劍。
讓少年的心中覺得:這世上若是有神仙,,必然就是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