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人一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無奈,,而成為皇帝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無奈,。
這個皇位對我來說就像一塊燙手山芋,吃不掉卻又放不下,。
我說人生矛盾,,擁有的時候,不懂珍惜,,失去了卻要開始后悔莫及,,少年的放縱是這樣,娥皇是這樣,,但王位,真不是這樣,。
我,,不想當王。
父王在位的后期,,宋朝已經(jīng)開始逐漸崛起,,在趙匡胤的帶領下,北周被滅,,江山易主。然而由于父王在位之時,,曾多次對外征戰(zhàn),,導致后期國力衰弱,以至于面對宋朝的崛起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宋朝一步步壯大,,甚至威脅到我南唐朝廷,。
可是父王沉浸在夜夜笙歌的歡樂中,被紙醉金迷的生活蒙蔽了心智,,竟上表,,表示愿意與宋朝和平共處,長年交好,。
我登基之后,,北宋已經(jīng)更加壯大,我朝更是根本無力應對,。于是我只好延續(xù)了父王在位時的應對政策,,沿用北宋的年號,并上表向趙匡胤表示我做皇帝實屬無奈,,只是為了祖宗基業(yè)不得不如此,,以后會歲歲朝貢,只求保全自身,。
趙匡胤同意了我的奏表,,并沒有向我朝發(fā)動戰(zhàn)爭??墒菦]有哪一個君主是不想要一統(tǒng)天下的,,趙匡胤也不例外。
開寶四年十月,,趙匡胤派兵滅掉了南漢,,并在漢陽屯兵。面對宋朝的鐵蹄,,我非常害怕,,只好再次上表,表示可以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于第二年下令貶損儀制,,以示對宋朝的尊崇,。
然而我的一退再退不僅沒有換來趙匡胤的同情,反而助長了北宋的崛起,,等我想要反抗時,,早已無力回天。
其實我登基之時就應該想到是這樣一個結局,,只是我一直醉生夢死不愿去面對,,就連娥皇都看到了南唐的風雨飄搖,我又豈會不知,只是我始終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這個無力回天的局面,。
那天夜里,,我破天荒地沒有喝酒,而是獨自一人站在“錦洞天”上看風景,。
“陛下,,夜里風大,為了陛下的龍體著想,,還是早點去睡吧,。”敬宗的聲音在我身旁響起,,敬宗是父皇為我選的伴讀,,自小就跟在我身邊。
“敬宗,,你說我這樣做對嗎,?”或許是頭一次這么清醒地站在“錦洞天”看風景,我竟忍不住地問出了早就想問地那句話,。
“陛下,,您怎么會有錯呢?陛下是天子,,天子下的決斷,,臣這些做下人的,又怎么敢多言呢,?”敬宗嚇得慌忙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
看著敬宗,,我覺得好陌生,,還記得敬宗剛到我身邊時,雖然恪守做下人的禮數(shù),,但在私底下,,更像我的朋友一樣,我畫的畫與他一起共賞,,寫的詩和他一起品讀,,有時候還可以給我提點建議,我偷溜出宮的時候,,他也偶爾會忘了禮數(shù)和我一起胡鬧,。
好像是我登基之后,一切就都變了,。他對我越來越恭敬,,說話瞻前顧后,,滴水不漏,成了一個完美的內(nèi)侍總管,。
不僅僅是他,還有那些以前一起從小玩到大的伙伴,,都變了,,我不再有朋友,不再有胡鬧的機會,,不再出錯,,甚至,我不再是個人,。
我是皇上,,是陛下,我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有了一手遮天的權力,,好像我什么都有了,但在這個夜里,,在這富麗堂皇的“錦洞天”下,,我竟然感到了孤獨,我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孤家寡人,,我覺得我什么都沒有,,這個皇位讓我失去了我之前所擁有的一切。
“算了,,起來吧,!給我溫一壺酒來,我要在這里喝酒賞月,!”看著敬宗轉(zhuǎn)身離開的影子,,我想若是我和他說我不想當王,他怕是會覺得我瘋魔了吧,,算了還是喝我的酒,,賞我的月吧!
這世道要如何,,便就如何吧,!
父王在位時,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多次對外作戰(zhàn),,百姓們早已生靈涂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廷更是國庫空虛,,這樣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我要靠什么去和趙匡胤的鐵騎戰(zhàn)斗,我又怎么可以再一次把百姓們置于水深火熱的戰(zhàn)爭之中,??粗粋€個瘦弱的子民,我做不到也不能做,,于是我下詔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讓百姓們休養(yǎng)生息,,我想或許只要時間夠久,,南唐終究是可以緩和過來的。
之后就是整頓朝綱,,父王去世之后,,朝野頹喪,大臣們更是對南唐的未來持悲觀態(tài)度,。為了穩(wěn)定朝野,,重振信心,我重用之前的老臣,,啟用了一大批有才有德之人,,像是韓熙載、林仁肇,、皇甫繼勛等人,。
為了選舉對朝廷有用的人才,我還命令韓熙載主持了當年的科舉考試,,甚至還親自命題審核,,以求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軍事方面,,我采用了陳喬等人的策略,,固守城池、堅守清野,,目的是為了拖垮長途奔襲的宋軍,,以求能有與其一戰(zhàn)的能力。
由于我登基之時,,宋朝已經(jīng)崛起,,國力強大,我南唐國力薄弱,,因此我知道不能正面與趙匡胤對抗,,只能表面俯首稱臣,暗地里臥薪嘗膽,,悄悄休養(yǎng)生息調(diào)兵遣將,,以求能與宋軍一戰(zhàn),。
直到開寶七年,我自覺時機成熟,,于是就向趙匡胤上表求他放我弟李從善歸朝,,然而并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那一年秋天,,趙匡胤還派遣使臣來我朝,,想以祭天作為借口,詔我入京師,,我知道這一去,我就是生死難料,,因此稱病不從,,并回復“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廟,,想不到竟會這樣,,事已至此,唯死而已”,。
奏表回復的時候,,我內(nèi)心竟有一絲快感,自登基以來,,我作為一國之主就一直卑躬屈膝,,唯唯諾諾,為了保存我李氏宗廟,,年年向宋朝進貢,,每逢宋朝有大事,還要奏表祝賀,。
這么多年來,,我步步退讓,然而那宋朝卻步步緊逼,,我只不過是想要保全江南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卻也不被趙匡胤所容。果然,,在我的奏表到了京師之后,,趙匡胤就立即派兵出兵江陵,之后還下令讓曹彬隨后出師,,水陸并進,。
戰(zhàn)爭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
紫墨蝴蝶
這世道要如何,,便就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