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
又是一天的朝會,。杵臼聽著卿議院嘰嘰喳喳,,討論國家大計。他腹中有一預(yù)案,,非得等到前面的決議都討論完畢了再拋出——不是都說,,重要的人物最后出場,,重要的事情壓軸說,。
塵埃落定,,杵臼才道:“諸卿,卿議院草創(chuàng),,有些規(guī)矩還是早定為好,。
譬如說這個決議的投票。卿議院實(shí)施以來,常常有卿遲到甚至不到,,放在平時還好,,大家等等便是了,可若是適逢外敵入寇,,抑或是水災(zāi)蝗災(zāi),,那可是一時半會都等不了,必須果斷決議,,果斷行事,。因此,,孤一人提議,,卿議院不必等全員到場方才決議,那樣太耽誤事,。
尋常事項,,半數(shù)卿大夫在場就可做出決議;重要的議案,,則需三分之二之人與會,。而議案的投票,也是普通議案只要與會者半數(shù)通過即可,,戎事祭事等大事需三分之二的與會之人同意即可,。
諸卿對此,意下如何???”
“不可!“鱗矔與杵臼關(guān)系不善,,時時提防著杵臼,,以免對方提出于己不利的政策。杵臼這個提案很明顯就是沖著自己來的,,鱗矔冷笑道:“矔既是司徒之身,,又忝為數(shù)邑的公邑大夫,為司徒,,當(dāng)在都城為國君設(shè)謀,,為公邑大夫時,又要統(tǒng)領(lǐng)地方軍事,,以免邊邑為外敵所趁,。朝中似我這等情況的卿大夫不少,不可能天天待在都城,,兩頭跑乃是家常便飯,。
不少議案,國君與諸卿的意見相左。怕就怕國君的一些昏庸之策在重正盈朝時,,不被通過,,可一旦持有異議的臣子外出封邑時,又趁機(jī)表決通過,。如此一來,,這卿議院設(shè)與不設(shè)又有何分別?以前尚有六卿為國君匡正紕漏,,可以后呢,?誰來阻止國君的乾綱獨(dú)斷?”
堂上頓時議論紛紛,。鱗矔趁熱打鐵,,對華御事道:“大司寇,我且問你,,如果卿議院趁你不在場,,強(qiáng)行通過決議,提高對外貿(mào)易的賦稅,,你能接受否,?”
華氏本與鱗氏有齟齬,可鱗矔這么一問,,他也覺得鱗矔的話有道理,。華氏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對外貿(mào)易,如果對外貿(mào)苛以重稅,,無異于打斷華氏的脊梁骨,。
華御事心道:“鱗矔所說不無道理。我既為卿大夫,,絕不可使卿議院通過與我不利的議案,。杵臼小兒如今與我無不睦之事,可他日未必相善,,此事不可不防,。”
鱗矔又點(diǎn)了幾個人的名字,,皆心有戚戚,。
火候已到,鱗矔提出自己的辦法:“矔以為,,卿大夫不在都城時,,可擇人代為投票。如此可以家事國事兩頭兼顧,?!?p> 因?yàn)榈艿艽蜻^預(yù)防針,,杵臼自有反制的話術(shù):“敢問鱗大夫,卿不在都城時,,欲使何人代為投票,?令郎可乎?”
鱗矔想也不想拒絕了,。長子鱗乾缺乏歷練,,為人處世不夠牢靠,上次鱗乾不和自己打一聲招呼,,就要帶人對老黃曲三家家主動粗,,險些壞了大事。在長子成熟前,,讓他坐在卿議院,,和一堆老謀深算的政治動物角力,這不是給鱗氏添堵么,?
杵臼又問:“令弟可乎,?”
鱗矔再次否決。鱗矔和幾個弟弟關(guān)系處得并不好,,就好像鄭莊公和段一樣。宗法制下,,嫡長子天然就是家里的主子,,他的弟弟們成年后就給打發(fā)到其他家族里面當(dāng)家臣,就好像蕩虺要離開蕩家,,投入公子卬門下為士,。十幾年沒相處在一起了,鱗矔對他們談不上什么信任,,他寧可把事情交代給家臣來做,。家臣一身榮辱都系于家主,自然比親弟弟可靠,。這就好像皇帝寧可信任自己豢養(yǎng)的太監(jiān),,也不信任可能與自己爭奪家產(chǎn)的親王。聽說北邊的晉獻(xiàn)公更狠,,把自己兄弟們一概誅殺,,根除兄弟奪位的禍患。
鱗矔絕不會把卿議院的交椅讓給弟弟代理,,他寧可讓自家的家宰代表自己——家宰既忠心,,能力也比血親要強(qiáng)。成為血親,,只要投個好胎就行了,;成為家宰,非得有些能力不可。
老氏的族長頓時跳腳,,大聲嚷嚷:“這怎能行,?怎么能派個家奴站在卿議院?大司徒把我等當(dāng)成什么人了,?竟然讓我等與家奴同席列坐,?卿大夫與士涇渭分明,大司徒如果執(zhí)意讓家奴列座,,我明日就牽一條狗進(jìn)來撒尿!”
鱗矔臉色陰沉,,正要發(fā)作,曲大夫發(fā)言道:“老大夫所言是也,。君上與卿大夫治國家,,非與士大夫牧民?!?p> 杵臼道:“二位所言甚是,,鱗大夫所諫,實(shí)是漏見,。再者,,陪臣執(zhí)國政就一定會按照家主的意思辦么?會不會出現(xiàn)陪臣架空家主之事,,進(jìn)而作出違背大夫本人意愿的決議,?一旦決議促成,大夫們又反悔了怎么辦,?都推說是家臣胡來,,要重新決議,那國家不就亂套了么,?無論如何,,本人在場比什么代理人都可靠。
況且國家大事,,難道不比封邑之事更加重要么,?鱗大夫怎么能先家而后國,先小而后大呢,?”
不是所有卿大夫都站在杵臼的一邊,。有人道:“可是我家封地就在邊疆,一旦外敵入侵,,我不在邊邑親自鎮(zhèn)守,,下面人一旦處理失當(dāng),萬一邊邑陷落如何是好,?于國君而言,,邊鄙小邑,,不過是宋室?guī)资侵唬挥谙鲁级?,采邑乃是一族之人的全部?。 ?p> 杵臼道:“又不是沒有辦法,,卿大可以把邊邑分封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再以家臣輔佐之。以前卿大夫之子只有立下功勞,,才能獲得封地(如趙衰封于原邑,、畢萬封于魏),現(xiàn)在諸位只要上報于孤,,甭管嫡子庶子,,孤一律按諸卿的意思,把卿名下的采邑,,分封給你們的兒子,。
什么?你覺得朝廷以前沒有這個體例,?這個好辦,,孤一人可以下詔啊,詔令就喚作推恩令好了,。
什么,?你覺得幾個兒子都不堪大用?這怎么能行,?卿總不可能照顧兒子一輩子吧?等卿百年之后,,又有誰來照顧他們呢,?卿當(dāng)抓緊時間,把渾身本事傳給兒子,,好使他們可堪大用,。所謂養(yǎng)不教,父之過啊,?!?p> 大司馬樂豫突然想到一個bug:“君上先前與諸大夫言,凡有一城一邑者,,皆可以入卿議院,,參與一票之選。如果豫把樂氏城邑分封給四個兒子,,那他們是不是可以在卿議院內(nèi),,得到四個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