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君主情報(青銅與火之王)
—…—
諾頓(Norton)
體長:686米(不算尾部)
全長:1373米。
身高(加上龍角):479米,。
體重:15.7萬噸,。
翼展:1709米,。
作為古老的青銅與火之王,它的本體超乎想象的巨大,,可以使用青銅與火一脈的所有言靈,被后世的混血種敬畏的稱之為“煉金的王座”,,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匯聚元素,,施展終極言靈·燭龍,。這是足以滅世的超高危絕密言靈,,能形成當(dāng)量等同于氫彈的超級爆炸,。
在本文設(shè)定中,,這樣的爆炸并不會消耗他的生命,,也不會與敵人同歸于盡,,只是會導(dǎo)致長時間的虛弱,這也是他上一次沉睡的原因,。
燭龍的發(fā)動條件相當(dāng)苛刻,,但威力也是超越一切的恐怖,如果有雙生子中的另一位幫忙,,諾頓甚至可以形成威力超過沙皇氫彈三倍的毀滅性破壞,足以改變局部氣候,,甚至永久改變地形,。
根據(jù)目前已知的情報推斷,諾頓并沒有孵化出人形態(tài),,與另一個平行世界的發(fā)展稍有不同。
他是真正的火焰掌控者,,可以抽離金屬內(nèi)部的力量,使其轉(zhuǎn)化為再生金屬,。這是煉金術(shù)上的巔峰創(chuàng)造,是任何煉金術(shù)師都無法想象的巔峰,。
諾頓在北歐建立了巨大的青銅城,后翻越雪山,,抵達了瑪旁雍錯,在這里他建立了第二座巨城,,又因為一場大戰(zhàn),,兩次被歸墟鎮(zhèn)壓,形成淡水湖,。
在本文中,諾頓原本會以理智狀態(tài)復(fù)蘇尋找雙生子中的另一位,,但夏彌的血激怒了他,。
于是龍王暴走了。
這本書里的老唐不是羅納德·唐,,這位諾頓也沒有人形態(tài),,至始至終都沒有,不要提這個問題了,。
人形態(tài)的龍王只有夏彌,。
還有隱藏龍王唐銘。
—…—
康斯坦?。–onstantine)
諾頓的弟弟,。
體長:642米(不算尾部)
全長:1248米,。
身高(加上龍角):468米,。
體重:14.2萬噸。
翼展:1630米,。
烈焰的君王,,火焰的掌控者,諾頓掌握至高的“權(quán)”,,他便掌握最強的“力”,,與諾頓一起,可以形成青銅與火之王的究極形態(tài)“洛基”,。
如果處于喪失理智的情況下,,兩條巨龍融合,會形成“蘇爾特爾”,,這個名字代表著北歐神話中的滅世火焰巨人,,會施展足以滅世的烈焰光輝。
康斯坦丁體型比諾頓小一點,,他一直活在哥哥的威嚴下,,直到哥哥死去的那一刻才從沉睡中復(fù)蘇。
他懵懂的抬起頭來,,看向黑暗的地下宮殿,,想尋找可以復(fù)仇的對象,卻邂逅了來自故土的追尋者,。
盡管體型較小,,但并不意味著它的力量就很弱,相反的,康斯坦丁擁有的破壞力甚至遠超哥哥,,但只有在極端憤怒的情況下才會徹底爆發(fā),。
非常倒霉的是,路明非恰好就激起了這位龍王的憤怒,。
—…—
青銅與火之王擁有亞音速的飛行能力以及長久的耐力,,可以免疫任何與熱量有關(guān)的武器,甚至包括核彈,。
可如果力量足夠大的話,,某些具備超強動能的武器也可以擊退他,青銅與火之王與大地與山之王之間展開過大戰(zhàn),,但戰(zhàn)斗的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
根據(jù)部分史料推斷,諾頓曾經(jīng)有過人形態(tài)的時光,,曾用過“李熊”這樣的名字,,輔佐過公孫述,在白帝城的下方建立了現(xiàn)已廢棄的青銅城,。
全球范圍內(nèi)的青銅城一共有七座,,分別位于瑪旁雍錯、白帝城,、納木錯,、冰島、北極,、阿爾卑斯山脈,、愛丁堡,全都位于地底深處,。那是地質(zhì)活動演變而產(chǎn)生的后果,,在建造青銅城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傳說中這位龍王用他的權(quán)與力化青銅而澆筑山巔,,巖土熔化,,最后留下青銅的模型,便是龍王的宮殿,。
這一幕極其盛大,,但高熱量也會熔化地層,產(chǎn)生地下空洞,,于是每一座青銅城都陷入了地底,。
但青銅與火之王從不在乎這些,因為他們在尼伯龍根里有自己的世界,,那里才是他們永恒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