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說客
刺史府,。
袁紹當(dāng)仁不讓坐在主位上。
臺下分文武兩列,,站著荀諶淳于瓊等人,。
荀諶向前一步躬身一拜,接著捧來一堆文冊:“主公,,此乃冀州戶籍文冊,,共戶七十余萬,男女共三百五十余萬,,請主公過目,。”
改口改的極為自然,,沒有半點(diǎn)生澀和不適,。
袁紹故作豪爽大氣道:“我欲表友若為冀州長史,,將戶籍之事盡皆托付于友若,這些文冊,,友若好生收著便是?!?p> 名冊輿圖之物固然重要,,可一來沒啥好看的,二來實(shí)在太多,,他堂堂冀州之主,,看這些玩意干嘛?
不如大方一點(diǎn),,以彰顯他對麾下能臣的信任,。
荀諶頓時面露感動之色,大聲道:“謝主公信任和賞賜,?!?p> 其他新投靠的冀州文臣紛紛上前表忠心,一人說冀州府庫有糧三十萬石,,一人述銅錢百億,。
袁紹一一回應(yīng),并按照之前商議好的給予封賞,,烘托出一副君臣和諧的畫面,。
直到顏良帶著一身血腥味來到大廳,氣氛稍稍冷卻一些,。
“主公,,鄴城城防已全部被末將帶人接管,冀州武將鞠義,、高覽欲率本部兵馬歸順主公,,現(xiàn)在軍營待命,還請主公定奪,?!?p> 袁紹不假思索道:“此等棄暗投明的義士,吾必以禮相待,,快快請來一見,。”
他此番鯨吞冀州,,正是用人之際,,這種帶著“家底”投靠的,自然來者不拒,。
“諾,?!?p> 顏良拱手一禮,領(lǐng)命離去,。
接著同樣一身血腥味的文丑趕來:“主公,,城內(nèi)以馮氏為首的世家均表示愿意為主公效力?!?p> 袁紹聞言心情大好,,搞定了世家和軍隊(duì),這冀州牧,,他便能坐的安穩(wěn),。
“來人,替本官送請柬至各大世家府上,,本官今晚在刺史府設(shè)宴,,恭候他們前來?!?p> 荀諶拱手道:“臣愿為主公前去遞送請柬,,以顯主公誠意?!?p> 袁紹神色微動,,笑道:“冀州初定,州事多有倚重友若之處,,此等小事,,就不必勞煩友若出面了?!?p> “正南,,你替本官跑一趟?!?p> 剛成為冀州從事的審配不慌不忙出列,,躬身拜道:“諾?!?p> 荀諶臉上笑意不減,,心里卻暗嘆了一聲:“袁本初作為雄主,果然不像韓文節(jié)一樣,,全盤信任一人,,這就開始互相制衡了?!?p> 雖然有些失落,,但他不曾后悔背棄韓馥轉(zhuǎn)投袁紹。
他心里很清楚,天生亂象,,跟著性子羸弱之人是沒有前途的,。
袁紹否了荀諶的提議,又擔(dān)心他多想,,借著話題問道:“以友若所見,,我欲穩(wěn)坐冀州,接下來該當(dāng)如何,?”
可謂姿態(tài)放低到了極點(diǎn),。
荀諶提起精神回道:“臣有三點(diǎn)淺薄之見,供主公參詳,。”
“其一,,善待韓文節(jié),。此人雖性子暗弱,但其經(jīng)營冀州多年,,頗得人心,,主公既取冀州,大可言之韓文節(jié)主動相讓,,則民心可附,。”
“其二,,招降潘鳳,。此人不但武藝高強(qiáng),有萬人之勇,,且在軍中威望極高,,主公若能將他招降,則如虎添翼,,大業(yè)可期,。”
“其三,,擊退公孫瓚,。公孫瓚兵犯冀州,四處劫掠,,深為冀州百姓痛恨,,若主公能擊退公孫瓚,彰顯文治武功,,可得冀州百姓愛戴,。”
袁紹拊掌贊道:“友若字字珠璣,實(shí)乃吾之子房,?!?p> “依友若所言,來人,,封韓馥為奮武將軍,,吾在冀州一天,保韓家世代富貴,,如有違背,,不得好死?!?p> 荀諶適時送上馬屁:“主公英明,。”
袁紹面露謙遜之色:“不知何人愿為吾去說降潘鳳,?”
話剛落音,,就有一人高聲道:“臣愿前往?!?p> 袁紹望去,,出言之人正是冀州別駕沮授。
他沒有立刻應(yīng)允,,而是看向荀諶,,面帶詢問之色。
荀諶亦有些意外,,他曾因迎立袁紹之事三番五次試探冀州文武,。
沮授每次都是態(tài)度堅(jiān)決反對,故被他排除在外,。
可這次不知為何,,對方居然沒有指責(zé)袁紹入侵冀州,反而表現(xiàn)十分順從,。
以至于他都搞不清楚沮授到底向著哪邊,。
沮授似乎看出袁紹有所猶豫,補(bǔ)了一句:“臣與潘無雙私交甚密,,愿說他來降,,以作晉升之資?!?p> 荀諶聞言恍然,,看來是見事不可為,不如順勢而為,。
“潘無雙和公與的確私交甚密,,曾多次出入別駕府,。”
他沒有給予明確的建議,,只是陳述事實(shí),。
袁紹頓時會意,起身道:“吾頗為賞識潘鳳,,公與若能讓其歸附,,吾必有重賞?!?p> “不過公與一人前去,,既勢單力薄,又無法展示吾之誠意,。元圖,,你與公與一同前往,他正你副,,配合行事,。”
沮授這等新歸附的,,尚不得他信任,安排逢紀(jì)跟著,,名為配合,,實(shí)為監(jiān)督。
沮授臉上不見半點(diǎn)異色,,躬身道:“謝明公信任,。”
荀諶再次出列:“恭喜主公,,若得潘無雙依附,,擊退公孫瓚指日可待?!?p> 文丑不樂意了:“河北大將非他潘無雙一人,,本將與我大哥顏良亦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何懼公孫瓚,?”
荀諶神色一滯,,連人家一刀都接不下的人,焉敢大放厥詞,?
然而他深知顏良文丑頗得袁紹喜愛,,此等得罪人的話語,他是萬萬不會說的,。
倒是袁紹為了安撫愛將,,朗聲道:“人有親疏,潘鳳固然勇猛,階位必在你二人之下,?!?p> 荀諶臉色微變,轉(zhuǎn)而恢復(fù)尋常,。
這種任人唯親的話語,,私下說和做都行,又怎能隨意在眾人面前敘說,?
可他今日說的太多,,且在眾人面前反駁主公得罪同僚乃是大忌,唯有保持沉默,。
“改天私下再好好勸勸主公,。”
文丑則大為感動:“蒙主公重用,,末將敢不效死,?”
氣氛再次恢復(fù)熱烈。
……
博野縣外,。
三萬大軍旌旗飛揚(yáng),。
路夏橫刀立馬,望著兩丈多高的城墻,,命人前去叫戰(zhàn),。
可不管叫戰(zhàn)之人怎么羞辱公孫瓚和幽州軍,對方兩萬大軍堅(jiān)決據(jù)城而守,,不肯出戰(zhàn),。
似乎打定主意將冀州軍主力拖在安平郡境內(nèi),以便另外兩路大軍劫掠中山郡與河間郡,。
路夏對此不急不躁,,只是派人叫戰(zhàn),卻不曾下令攻城,。
一來北上匆忙,,沒帶太多攻城器械,短時間內(nèi)又打造不出來,。
二來攻城兵力在守城兵力五倍以上,,才有必勝的把握。
公孫瓚兩萬大軍守城,,路夏手里可沒十萬大軍,。
這種情況持續(xù)多日。
直到兩路信使到來,。
“報(bào),,張郃將軍率軍入河間郡伏擊敵軍,,先鋒趙云生擒敵將嚴(yán)綱,此戰(zhàn)斬?cái)橙?,俘獲敵軍千余,,大勝而歸?!?p> “報(bào),,沮別駕奉刺史之命而來,要求面見將軍,,說有要事相商,。”
“鳴金收兵,?!?p> 路夏果斷下令,他等的時機(j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