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朕,,難道真的錯了嗎
雖然大家剛剛笑的開心,但是此刻,,李世民真的很憤怒,。
在場大臣們都被嚇壞了,顯然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會有如此怒火,,嚇得大家趕緊跪下:
“陛下息怒,,龍體要緊……”
李世民氣的站起來,指著地上的戰(zhàn)報,,看著那驛卒說:
“這是真的,?你告訴朕,,這是不是真的?”
“回……回陛下……”驛卒跪著說:
“我不知道戰(zhàn)報上怎么寫的……不過,,不過……”
李世民怒道:“不過什么,?”
那驛卒小心翼翼說:
“不過,我知道,,劍南道一戰(zhàn)中那里劍南道節(jié)度使……慘敗了……”
轟……
朝堂上,,無形之中仿佛一個漩渦炸開,驚起所有人,。
緊接著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看向那驛卒,,似乎對他說的劍南道節(jié)度使慘敗,根本不信,。
甚至那河間郡王李孝恭也大喝:
“這根本不可能,,劍南道常備軍的實力我是知道的,劍南道節(jié)度使也具備不弱的指揮能力,,怎么可能這么快慘?。俊?p> 那李承乾也指著驛卒說:
“到底怎么回事,?如實說來,!”
那驛卒哪里見過這種大場面,早就嚇得不行,,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說:
“一日前,劍南道節(jié)度使帶大軍到了蜀縣,。然而卻只是和李愔幾句話,,就被李愔自城樓上一步躍下,一刀殺死……”
聽到這里,,不少大臣臉色難看,。
主將還未大戰(zhàn),而身先死,,這場戰(zhàn)斗的輸贏,,自然有了巨大的偏差。
“那……那些常備軍呢,?”李承乾問,。
那驛卒說:“他們被李愔大軍所震懾,全部……”
李承乾:“全部怎么了,?”
上方,,李世民揉了揉額頭:“全部投降了?!?p> 一句話,,讓所有人愣住,。
投降了………
這就很打擊人了。
李承乾皺眉說:
“這怎么可能,?他們……怎么可能會投降李愔,?”
實際上,這可不是第一次發(fā)生這種事,。
那一千武侯衛(wèi)投降李愔,現在,,已經是李愔忠誠的屬下了,。
所以,這近三萬常備軍若是投降李愔,,那可真不是什么好事,。
“仗還未打,主帥先死,,士兵叛降……好啊,,真是好?!?p> 李世民緩緩坐下,,看似面無表情,實際上內心的憤怒,,已經昭然若揭,。
“陛下,那李愔,,原本就有兩萬多兵馬,,現在又有近三萬,豈不是五萬多兵馬了,?這……不得不重視起來了,!”房玄齡嚴肅開口。
本來軍事這一塊,,他是不怎么參與的,。
不過現在,卻又不得不說幾句,。
李世民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
五萬多兵馬,已經抵得上李世民這大唐十分之一的兵力了,,已經不容他小覷,。
他神色嚴肅,道:
“朕沒有想到,,這逆子,,居然能走到如此地步,,朕大意了。這件事,,朕不得不認真對待了,。”
這種話,,倒也是在給自己找回面子都托詞,。
侯君集開口:“陛下,這蜀王造反,,已經成了氣候,。臣建議,臣親自帶兵,,去鎮(zhèn)壓逆賊叛亂,!”
此話一出,李承乾一笑,,看了一眼侯君集,。
打仗這種事,尤其是去蜀地這種道險且阻的地方打仗這種事,,向來沒什么人愿意的,。
這侯君集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開口想要去,無非,,是想再次手握兵力,。
他雖然是兵部尚書,掌握軍政事宜,,但是,,并沒有真正掌握兵馬,沒有完全的兵馬調動權力,。
這個權力,,在李世民那兒。
調動兵馬,,有魚符和虎符,。
虎符比較常見,一分為二,,半塊在兵部,,半塊在皇帝手上。
要調動哪兒兵馬,,皇帝就把自己手上的半塊虎符和兵部的半塊虎符,,給指定的武將。
武將拿到兩塊虎符,即可根據皇帝的命令,,調兵遣將,!
侯君集的兵部,有許多半塊的虎符,,他也沒法直接掌握兵馬,。
所以需要李世民給他權力,指定他調動一些兵馬,。
這就叫,,手握兵權。
侯君集這段時間,,大有被李世民剝奪權力的意思,,那怕給他兵部尚書的位置,卻也真正很少給他實權,。
畢竟,像侯君集這樣的武將,,他所想要的,,是手握重兵而不是去做一個文官。
那怕這個文官是兵部尚書統(tǒng)領兵部,,卻也沒有直接手握重兵來的舒服,。
為人臣著,適當放下權力這種覺悟,,侯君集明顯沒有,。
倒也不如那戰(zhàn)神李靖聰明抽身。
他不僅沒有意識到被奪掉權力可以保全自己,,甚至還為此生氣,,為此記恨李世民。
認為李世民卸磨殺驢……
于是乎,,他暗中,,和李承乾勾搭上了。
李承乾這段時間,,也是因為各種愿意,,隱約覺得自己太子之位不穩(wěn)。
李世民明顯在扶持嫡二子李泰,,和李承乾制衡,。
這也激怒了李承乾。
故而,,他造反之念頭,,無礙通達!
于是乎,和侯君集一拍即合,。
現在,,若是侯君集借助去攻打李愔的理由,再度擁兵的話,,將來,,為李承乾奪位,便有了極大的底牌,。
此刻,!
李世民自然是沒想到侯君集和李承乾之間,有這么多事兒,。
他皺眉,,看向幾個文臣,問:
“你們去什么意思,?”
杜如晦摸了摸胡子,,說: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要打李愔,,起碼需要六萬,甚至更多的大軍,。這么多士兵,,入蜀地作戰(zhàn),恐怕不是易事,。
甚至因為地形,,形成的易守難攻之勢,恐怕需要十萬大軍入蜀地方能確保勝利,?!?p> “陛下,如今各地災情嚴重,,國庫賑濟災區(qū)尚且困難,,恐難以支撐兵馬調度和消耗。
況且,,關外游牧一族也虎視眈眈,。一旦咱們爆發(fā)大規(guī)模內戰(zhàn),這些異族,,難免不會趁機而入……”
李世民頭疼的說:
“你就說,,你的意見!”
本來李世民是贊同侯君集的,,直接打,。
畢竟,他要臉。
但,,杜如晦這種聰明人,,分析問題,還是很犀利的,。
一番話,,直接給李世民當頭棒喝。
李世民也意識到,,再和李愔打,,那規(guī)模絕不能小。
打仗的消耗和用度,,是勞民傷財的,。
尤其是劍南道內已經幾乎沒了朝廷的兵馬,所以要打,,也只能從長安調動大軍過去,。
這是很費時費力的事情。
總之,,種種原因下,,劍南道損失三萬常備軍,李愔增加三萬大軍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要和李愔打,,已經不像之前了,。
李承乾急了:“李愔已經起來猖狂,,難道坐視不理?”
侯君集也說:“陛下,,這是造反,,豈能姑息?難不成就算了,?讓他繼續(xù)造反,?”
“當然不是!”
房玄齡說:“應該,,用其他辦法解決,!陛下,我覺得,,這件事,,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
您,,好好跟蜀王道歉,,派個重要的人親自過去,認真的和解一下吧。這已經不是您氣不氣的問題了,?!?p> 李世民一愣,還要道歉,?
但他沒有反駁,。
而是在心里想:朕……難道真的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