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內(nèi)憂不停的同時,外患又起。
漢安帝繼位時,,發(fā)生了西域諸國紛紛叛漢事件,。朝廷便從臨近西域的西北各地征調(diào)部隊和物資,,到西域平定各族叛亂。
本來在東漢中后期,,朝政腐敗已成常態(tài),,可帝國還在邊境實行高壓民族政策,,對羌人百般欺凌壓榨,。從官吏到將領(lǐng),多有掠奪羌人妻女財物和征發(fā)羌人服從徭役或兵役的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雙方的積怨頗深,。
羌人部落民風(fēng)彪悍,生活原始,,擅長山地作戰(zhàn),,性格好戰(zhàn),打仗不怕死,。對東漢朝廷而言,,你不是有力量嗎?你不是能打仗嗎,?你不是不怕死嗎,?那行,我打匈奴人,,打西域諸國,打鮮卑人都先征你羌人入伍,。
這樣一來,,在東漢王朝心中,西北的諸羌部落就成了雇傭軍和被壓迫的對象,。
在各級官吏的壓迫下,,羌人再也無法容忍,終于奮起反抗,。在漢安帝繼位的第一年(公元107年),,諸羌之一的先零羌部落因為拒絕跟隨漢朝大軍討伐西域,大舉逃亡到甘肅各地,,并在其首領(lǐng)滇零的率領(lǐng)下發(fā)動一場武裝暴動,。
滇零在北地稱王,糾集了先零羌,、鐘羌,、參狼羌等眾多羌人部落作亂,先后打到漢朝的三輔和益州地區(qū),。三輔在今天的陜西中部地區(qū),,是東漢王朝的命脈所在。
車騎將軍鄧騭急匆匆地率領(lǐng)河?xùn)|,、河西,、三輔等地的五萬精兵伐羌,結(jié)果在甘肅武山一帶被打得潰不成軍。
到了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平叛的漢將任尚,、司馬鈞又在甘肅通渭一帶被羌人擊敗。這一次漢軍損失慘重,,陣亡8000余人,。隨后,漢軍不敢再主動出擊,,只能筑城防守,。
羌軍切斷隴道,掠奪三輔地區(qū)并南下殺死了漢中郡太守董炳,,次年又進攻到陜西臨洮,。
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為之震動,。
各地羌人的起義絲毫沒有減弱的勢頭,。連漢朝的河內(nèi)郡(河南武陟)、隴西郡,、陜北諸郡也受到侵襲,,所以朝廷一度打算放棄涼州和西域地區(qū),但在太尉郎中虞詡的極力反對之下才放棄了這一想法,。
從公元107年以來的數(shù)年間,,聲勢浩大的西北羌人就進犯到陜西、山西,、河南一帶,,極大地打擊了以地主階級為主的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并威脅到漢都洛陽,。
無奈之下,,漢朝只能從并州、幽州征發(fā)入塞的匈奴,、鮮卑人去與羌人作戰(zhàn),,越來越多的胡人從塞外進入塞內(nèi)定居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在這場長達13年的羌亂中,,東漢王朝的益州,、并州、三輔,、涼州等地全部卷入戰(zhàn)火,,而上郡、西河郡,、漢中郡,、河內(nèi)郡,、安定郡的百姓更是流離失所。為了鎮(zhèn)壓這場叛亂,,東漢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這一場規(guī)模最大的西羌之亂成為東漢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重要原因,。
直到漢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這場規(guī)模浩大的羌亂才被漢將馬賢等人鎮(zhèn)壓,。漢順帝時期,,西北的羌亂再起。馬賢這位名將在漢順帝永和六年(141年)率軍討伐射姑山羌人的且凍部落時,,與他的兩個兒子全都戰(zhàn)死了,。后來,東漢王朝調(diào)集大軍,,耗費巨資才平定了這場叛亂,。
不過,西北的羌亂仍然沒有完全消失,。在漢順帝,、漢桓帝、漢靈帝,,甚至到了漢獻帝時期,,西北羌亂仍然時不時地爆發(fā)。
而東漢王朝為了鎮(zhèn)壓這些叛亂,,只能耗盡國庫和民力,疲于奔命,。這成為拖垮東漢王朝的重要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