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三年十月初十,,在月影庵快活了四天的董大日,,終于是在接到了應昭馬上要抵達成都的消息,匆匆趕了回來,。
結果半道上,突然馬車一陣急剎,。
讓臉色發(fā)白,,眼袋青黑的他一個不穩(wěn),直接摔在了馬車上:“誰駕的車,,突然急剎做什么,?想死嗎!”
董大日爬了起來,,迷迷瞪瞪的怒吼出聲,。
本來被月影庵里的比丘尼伺候得好起來的心情,被這么一摔全部敗壞了,。
“家主,,路上全是車,還有哨卡,,咱們被攔住了,。”
“攔,?誰他娘敢攔老子的車,!”
董大日將車簾掀開,探出頭就要破口大罵,。
話還未出口卻噎住了,。
因為他看到了面前插著旌旗,寫滿各色家族來歷的車隊,。
比如在他面前的是正二品世家武都諸葛氏。
所謂武都諸葛氏,,并不是諸葛亮的后代,,而是諸葛均的后代。
整個后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東吳諸葛瑾,以及曹魏諸葛誕,,幾家子不是殉國就是被滅族,,尤其是諸葛誕,在徐州造反,,結果被司馬家誅了三族,,讓本就四散的瑯琊諸葛氏更弱了很多。
不過好在諸葛家后期因為三國政治立場不同,,進入了自相殘殺階段,,比如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更是視叔父為仇敵,
這一度讓司馬家很放心。
伴隨著三國結束,,諸葛氏只剩下諸葛均一家勉強算個世家,。
不過一直不溫不火度過了三十年的西晉和不到百年的東晉,在湯國太祖入蜀的時候,,留在武都縣的諸葛均孫子,,諸葛洵成為了帶路黨,直接洞開了太祖入蜀的大門,。
此后,,諸葛洵還在定都長安幫太祖很多,這才在錄入世家錄的時候,,給他戴上正二品世家的名頭,,瑯琊諸葛氏,現在也才從五品,。
武都的分支,,直接成為了主宗開始進行諸葛家族的統(tǒng)合。
不過這個家族一直沒有什么動靜,。
具體原因就是他們很聰明,。
或許是因為三國的下注,兩晉的清算,,讓他們明白了只要統(tǒng)治者夠強勢,,那就聽統(tǒng)治者的話,橫豎都不虧,,畢竟諸葛亮這個從曾祖父的名頭,,還是能通吃蜀地的。
這一次應昭分田,,漢中,、武都、陰平三郡前線自然不可能放過,。
再加上直接軍管的緣故,,當地注定民生凋敝,權衡利弊之后,,現任諸葛家族長諸葛恒選擇入成都,。
甚至一聽說應昭的軍隊在武都均田的消息,他自己就上書送來一封,,提出愿意贖買然后入蜀追隨皇帝,。
多識相!
事實上諸葛恒也很清楚自家的正二品世家怎么來的,,他們別說和關東的尿一壺了,,就是關隴的都不怎么待見他,。
因為諸葛武侯的名頭太響,一提到武都諸葛,,總是有人忍不住贊道諸葛丞相之后如何如何,。
這怎么能讓視蜀中是自家后花園的關隴世家安心?
因此諸葛家哪怕是正二品大族,,但全是虛銜,。
諸葛恒自己是光祿大夫加武都縣侯食邑六百戶,直接將他發(fā)配回老家養(yǎng)老,。
養(yǎng)老養(yǎng)久,,就得小心翼翼。
最近關隴的動作越來越快,,再加上太子提兵起事,,諸葛恒敏銳的嗅到了世家的大洗牌來了。
雖然他安穩(wěn)不動彈或許沒事,,但如果他去世了,,家族的人情開始單薄了,指不定全族都被關隴世家趁機送走,。
諸葛恒知道除了應昭,,或許他真的別無他處可去。
反正早死晚死都得死,,賭一把太子能不贏看看,!
要是贏了,翻身機會就在眼前,。
至于董大日的囂張氣焰,,在這位地方侯爵面前,也得閉嘴,。
蜀地世家中,,諸葛氏算是無冕之王,因為諸葛亮名頭太大,,諸葛家名聲還算不錯,而且還很識趣,,統(tǒng)治者是怎么看都喜歡的存在,,要是惹怒了他們,或許剛開始沒什么,,但要是你的家族出現弱勢了,,指不定你就被諸葛家的人脈給弄死了。
諸葛氏能活著除了安穩(wěn)不胡亂插手政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人脈之廣讓關隴也是爪麻,。
不是不想弄死他們,而是弄不死??!
在威懾面前,關隴只能選擇放棄打蛇的想法,,不然徹底撕破臉,,誰都不好收場。
總而言之,,這一波從武都入蜀,,還插了旌旗,讓董大日內心震撼的同時,,趕緊讓人上去問問到底怎么回事,。
為什么會有這么的世家車隊。
難道太子真的一統(tǒng)蜀州十六郡,?
這才過去了五天?。∵€沒五年呢,!
家奴上去問,,不一會兒諸葛家有侍者過來,送來口信:“武都侯請董兵曹一敘,?!?p> “麻煩告知,稍候片刻,?!?p> 董大日看著侍者還禮離開,內心之中更多了幾分撕裂感,。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趕緊在車里整理了一下,反正現在也已經前進不得,,也不怕車車簾掀起來被看到,。
接著他踩著奴仆的背走下來,看著地上深深的車轍和爛泥,,不由的緊縮眉頭,。
這得是走過多少車,才碾壓成這樣,?
往前走,,董大日左顧右盼之間,發(fā)現了不少車子都是騾馬馱拉,,滿滿當當都是財貨,,要不就是一些書籍,。
諸葛家的算是最夸張的,前后加一塊六百輛的車,,一眼望不到頭的那種,。
上了主家的車,寬大的馬車上有暖爐,,此時秋收基本進入尾聲,,天氣也涼了,諸葛恒正用暖爐溫著酒,。
“見過新山公,。”董大日看到了諸葛恒,。
這個八十了卻也身體倍棒,,一天能吃兩碗飯和一盅酒的老頭兒,實在讓董大日內心震撼,。
這位可是老活化石了,。
歷經太祖、太宗,、文宗以及太上皇和承禪皇帝五朝,,妥妥的夠長壽就能熬死一堆的統(tǒng)治者。
不過這位只是出生在太祖執(zhí)政的最后一年,,他周歲不久,,太祖就無了。
至于所謂的新山,,則是諸葛恒的號,。
他號新山老叟,為了這個號,,他花了點小錢,,大概是三千萬貫,讓人疏通了整個武都郡的水利,,然后將挖出來的淤泥放在自己后方的一百畝良田,,硬生生堆出了一座山。
取名為新山,,在上邊造景,,并且結廬而居,感應天地,,餐風飲露倒不至于,但他確實用實踐的方式來賣壞名給統(tǒng)治者看,,也賣好名給地方的百姓看,。
錢不算什么,,但他疏通武都的水利,就是功德無量,。
但他為了修煉居然花了這么多錢挖泥造山,,這就是浪費,這樣的人沒什么大志,,可以信任,。
不過人老了就精了。
諸葛恒看董大日好奇的模樣,,笑了笑道:“別著急問,,先賠老頭我喝一下這綠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