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皇帝想干啥?
行宮書房內,。
幾碟剩菜,,四壺小酒,王迪和于謙他們君臣二人,,又來了一次促膝長談,。
“于謙,關于大明朝的稅收…在這一事上,,你了解多少,?”
抿了口小酒,王迪起來個話頭,。
于謙他這邊,,待到皇帝詢問完以后,說實話,,他心里有點懵圈,。
先前呢,他不是沒有料到皇帝會找自己談話,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就是,,皇帝竟然不問軍機要務或是解除他三軍總督的頭銜,,反而是問起了有關賦稅的事情。
“陛下,,國之賦稅,,分為夏秋兩種,皆為米麥,,錢鈔和絹帛以及鹽,、茶、礦各類稅課還有船鈔商稅……”
言語至此,,于謙不再說了,。
雖然他不清楚皇帝問詢賦稅一事所為何故,但他總覺得,,眼前這位年輕的正統(tǒng)皇帝,,他沒安好心吶。
“朕這段時間呆在居庸關城,,潛心研究了下大明朝的賦稅……”
“朕以為,目前諸多賦稅徭役太過繁雜,。更為重要的是,,我堂堂大明朝,竟然沒有一個掌管國家財稅的統(tǒng)一衙門,!”
“單就儲銀庫來講,,戶部管轄的有太倉銀庫,工部管轄的有節(jié)慎庫,,還有太仆寺的常盈庫,,和內承運庫等等?!?p> “當年我大明朝初建,,百廢待興,賦稅制度有點混亂還說得過去,。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內閣與六部的臣子們,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賦稅有著極其嚴重的問題嗎,?”
“或者說,,有人發(fā)現(xiàn)了,是沒有上奏朝廷呢,,還是壓根就沒想過改變呢,?”
“目前所行稅制太過混亂,一點都不符合朕的心意…于謙,如若朕將全國賦稅全部折以銀錢來替代,,你意如何,?”
一個國家強不強,除了兵馬以外,,就得看經(jīng)濟了,。
然而這一陣子從各方渠道了解到許多詳情過后,王迪才意識到,,大明朝的賦稅,,簡直就是混亂得一塌糊涂。
沒有統(tǒng)一掌管賦稅的衙門,,也沒有類似于宋朝轉運使那樣統(tǒng)一負責轉運賦稅的衙門官吏,。
一年到頭來,全國上下收繳的兩千萬兩左右的賦稅,,最終落到戶部手里頭的,,僅有三百萬兩而已!
雖說地方各州各縣各衙門的存留比例占了不少,,但到了最后一步上交到京城的時候,,竟然還能被各衙門給瓜分一通。
這種極度缺乏計劃性,,甚至可以說,,已經(jīng)到了‘寅吃卯糧’的財政運作手段,在王迪看來,,于國家發(fā)展這一塊,,簡直太過拖后腿了。
雖然他學的不是經(jīng)濟學專業(yè),,他也知曉在當下的大明朝,,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經(jīng)濟運行體系,但歷史課本上講過的‘一條鞭法’,,他腦海中還是有印象的,。
張居正人死政亡是有點可惜了,但他就不信了,,這條政策由皇帝本人親自頒發(fā)執(zhí)行下去,,還能落得個同樣的下場?
“稅賦折銀…此舉不可行啊,,陛下,!”
雖然沒有通貨膨脹或是緊縮的具體概念,但是皇帝的提議,,對于多年呆在基層的于謙而言,,他認為此舉太過想當然,。
真要實施了,就憑下面那些人曲解圣意偷奸?;氖侄?,定會落得個百姓得不到實利,朝廷還撈不著太多好處,,且各處官場更易滋生貪污腐敗這諸多的問題,。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這大明朝從上至下,,也定會陷入好一段混亂時期,。
“陛下,要知道,,米糧才是一國之本,。將賦稅全部折以銀錢,恐怕容易惹出難以預料的禍亂啊,?!?p> 時間太短了,再加上喝了不少酒腦子有點暈乎乎的,,于謙也想不出具體哪里不對,,但他知道賦稅全部折銀絕對行不通,也不能大行此舉,。
“賦稅全部折銀,,邁的步子是有點大了……”
靜下心來,考慮到現(xiàn)在實物稅占大頭的情況下,,突然來這么一下,,貌似真不大好,。
不過王迪并未死心,,抿了口小酒,思慮片刻后他繼續(xù)說道:“米糧照常征收,,剩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徭役,,定個清晰明確的條例,統(tǒng)一合并征收銀兩,?!?p> “如若朝廷或是地方州縣有需要用人勞工的情況,那就明碼標價,,花錢雇人,,不得行強迫之舉?!?p> 言語至此,,王迪是越說越來勁,,繼而對于謙講出今晚他最終想要表達的意思,“此次班師回朝,,朕意欲重新核查大明朝的實際戶數(shù),,順帶著,清丈我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
“洪武年間我圣朝初立,,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五次征討北虜,,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jīng)戶部統(tǒng)計登記在冊的全國戶數(shù),,也俱是在千萬戶以上,!”
“怎么…經(jīng)過朝堂上諸多文臣口中的‘仁宣盛世’,為何到了朕這里,,戶部登記在冊的戶數(shù),,竟然不增反降,目前僅有九百四十萬余戶,?”
“這是為何,?朕的心里,很是困惑,!”
“核查,,必須核查,給朕必須重新核查清楚,!朕倒要看看,,這少掉的六十萬戶三百來萬人,究竟是去了哪,?”
心中氣憤之際,,王迪悶了一大口酒。
翻閱袁彬遞上來的數(shù)據(jù)過后,,王迪這才知曉,,相較于明朝初期的洪武永樂年間,到了他正統(tǒng)一朝,,登記在冊的全國戶數(shù),,竟是個不增反降的可笑局面。
這些人去了哪,,經(jīng)過袁彬的解惑,,王迪也已知曉。
無外乎是被各地藩王還有那些豪紳地主給弄成了黑戶,,要么就是當兵被苛刻得厲害了,,隱姓埋名躲到大山深處去了。
后一種嚴肅整頓衛(wèi)所軍治即可,,但是前面那種肥了他們個人,,有損大明朝利益的事情,,王迪怎能視若無睹!
現(xiàn)在好了,,借此重新核查人口的機會,,連清丈土地也一并搞定,將大明朝的稅賦好好整頓一下,。
“陛下息怒,,請保重圣體!重新核查戶籍真實數(shù)目,,是理所應當之事,。臣卻不知,陛下口中言及的清丈土地一事,,又所謂何故,?”
核查戶數(shù),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算不上勞民傷財之舉。
但是呢,,清丈土地,,可就有點麻煩了。耗時長且不說,,這其中會遇到的阻力,,于謙還是能想到的。
只是…當皇帝將這兩件事同時列出以后,,對于皇帝所圖之事,,此時于謙的心中已是有所猜測。
但在沒有得到皇帝確切的答案之前,,于謙還是不敢相信皇帝會有這么瘋狂的想法,,會有如此大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