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替父揚名
婉娘的爹,,李綱的嫡長孫親生孫子,,是個很坑爹的主,。
她爹李安仁,,李綱嫡長子李少值的獨子,。
李綱年近八十,,家中四代同堂,。
其兩個兒子李少植,、李立言皆在朝中為官,。孫子李安仁,,如今也已年近不惑,在東宮之中任太子洗馬一職,,從五品上的官職,。
李綱一家四人皆在朝中出仕,,加之李淵對李綱的器重,算得上是家族鼎盛,。
但李安仁卻親近太子李建成,,對于自己爺爺武德二年請辭太子詹事一事,很是不滿,,更感惶恐,,生怕李建成因此惡了他們李家。
于是這個坑爹貨,,便一拍腦門,,想出了一個彌補之法。
他也不與他父親,、爺爺商議,,便自作主張,跑到李建成面前,,請李建成幫忙給自家女兒提親,。
提親的對象,便是李建成的親兄弟,,齊王李元吉的嫡長子,,梁郡王李承業(yè)。
李建成與李元吉自然一口答應(yīng),。
雖然太子李建成不愿聽李綱的嘮叨,,但卻明白李綱在朝中的影響力有多大。
所以為了能夠拉攏李綱,,借用李綱在朝堂,,在士林中的影響力,李建成與李元吉沒有絲毫猶豫,,便應(yīng)下了這門親事,,并立即找了媒人,登門納采,、問名,、納吉,迅速定下了這樁親事,。
這門親事,,在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刻意宣揚下,長安城內(nèi)很快人所皆知,。
只是李元吉的嫡長子,,梁郡王李承業(yè)才剛滿十歲,故而雙方完婚還需再等幾年。
等李綱得知此事后,,為時已晚,。
這把老頭給氣的直跳腳,當(dāng)即將孫子李安仁叫來痛罵一頓,,并罰他在祠堂之中跪了一天一夜,。
但木已成舟,即便李綱心中不甘,,卻也無奈,,只能捏著鼻子,,認(rèn)下了曾孫子定的這門親事,。
而婉娘得知此事后,,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姑娘將自己關(guān)在房中,,黯然淚下,很是哭了好幾天,。
婉娘已是豆蔻年華,,卻要讓她嫁給一個比自己小三四歲的男孩,她能樂意,,那才怪了,。
何況她那未來公公,齊王李元吉不僅面容極丑,,而且相當(dāng)暴虐,,陰鷙狠毒。
對李元吉有救命之恩,,冒死將其養(yǎng)大的乳母,,只因勸誡了李元吉幾句,便被李元吉下令手下部曲,,將其活活拉扯至死,。
《新唐書》便有記載,“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常令奴客,、諸妾數(shù)百人被甲習(xí)戰(zhàn),,相擊刺,死傷甚眾,。后元吉中創(chuàng),,陳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壯士拉死,,私謚慈訓(xùn)夫人,。”
李元吉如此殘暴,,他的兒子雖然尚且年幼,,但在長安城中也是無法無天,胡作非為,。
這樣的未來夫君,,婉娘如何能夠愿意。
但她再不情愿,,也抵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這樁婚事,便也成了婉娘心中一根難以言表的刺,。
方才廣陽縣主口不擇言,,又觸及到了她的傷心事,這才引得婉娘黯然神傷,。
其實就如廣陽縣主所言,,若是婉娘去找李綱哭訴一番,說不得老頭一時心軟,,豁出這張老臉,,也能將這門親事給攪黃了。
但如此一來,,她爹李安仁必然大丟臉面,。
婉娘素來孝順,自然是不肯如此做的,。
婉娘抬眼望向被士子簇?fù)淼亩四咎?,心中卻因為廣陽縣主那番無心之語,沒來由的一陣悸動,。
若她未來夫君,,能是端木小郎這般文采出眾,少年英姿,,那該有多好,?
想到這里,少女臉頰頓時變得緋紅,,忙在心中啐了自己一口,,收斂心神,不敢再想,。
不過她的心底,,卻烙下了一個身影……
端木天自然不知廣陽縣主與婉娘的少女悄悄話,他此刻只覺如坐針氈,渾身難受,。
被士子儒生“追星”的滋味,,并不是那么好受。
端木天心中哀嚎,,他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承受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
這些事情,,不應(yīng)該是他家老爺子來承擔(dān)嗎?
想到他家老爺子,,端木天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禍水東引的辦法。
“諸位,,請聽我一言,!”端木天朗聲說道,四周簇?fù)碇氖孔觽兊故橇⒓窗察o了下來,。
端木天輕咳一聲:“諸位,,其實某尚年幼,才疏學(xué)淺,。有些許微末文采,不過是家父教導(dǎo)有方,。其實我家大人才是學(xué)問淵博,,文采斐然?!?p> “雖然某如此說,,有自夸之嫌,但諸位若是不信,,可聽我念幾首家父作的詩,,便知究竟?!?p> 這貨也是個“坑爹”的主,。
既然擺脫不了一眾士子的糾纏,就干脆找人頂鍋,,甩鍋到他家老爺子頭上去,。
替父揚名,這是他應(yīng)該做的,,老爺子不用謝,!
至于他家老爺子日后是否會坐蠟,他可就管不著了!總之不能他一人受罪不是,。
端木天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來了興趣。
“端木兄,,快請吟幾首端木公的大作,,讓我等欣賞一二?!?p> “端木公想必也是經(jīng)世之儒,,他的詩作,必然不凡,!”
“端木兄的一首《紫騮馬》,,已讓我等敬佩不已,端木公的大作,,想必更是天人之作,!”
就連李綱與孔穎達等人,也來了興趣,,靜待端木天吟誦出其父“大作”,。
端木天略一琢磨,開口說道:“那某便先吟一篇家父作的詞,?!?p> 他這話說出,卻讓眾人不免大感失望,。
詞源于南朝,,但在隋唐時,地位不高,。
唐朝對詞的另一個稱呼,,便是詩余。
詞多是畫樓妓館里的妓家唱的淫詞小曲兒,,登不得大雅之堂,,故而被稱為“詩余”。
端木天卻不理會眾人失望之情,,繼續(xù)說道:“此詞名為《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家父去歲中秋醉酒后所作。雖是詩余,,但某卻覺得此詞不亞于家父的詩作,,故而吟出,請諸公品鑒,?!?p> 眾人暗自撇嘴,,倒也沒多說什么。
端木天清清嗓子,,開口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的一首千古名唱,,就這般改了主人,被端木天無恥的歸到了他爹端木丘的名下,。
水調(diào)歌頭一出,,誰與爭鋒?
即便在場的士子儒生都瞧不起詞,,但也被這飄逸出塵,,不似人間的詞曲,給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廣陽縣主與婉娘二女,更是如同被過電了一般,,渾身酥麻,,難以自己。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端木天吟出最后一句,,四下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