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終究是缺席了,。
已經(jīng)記不得是多久之前的事了,,那次是我最后一次見她,,或許我當時也沒有料到吧,姥姥家那個我多年不敢跨族的小臥室,,有一個生命正在消逝,,大概有三,、四年沒進去了,,因為怕,,因為不忍心,不敢正視那逐日衰老到可怖的身軀,。
那天,,姑姥姥從濟南攜她回姥爺家,我和媽媽一同去看望,,大人們都聚集在那間平時用來堆放雜物的小屋,,我最終決定媽媽進去,蓋著一層薄毯,,連人形也看不出了,,眼眶深凹下去,嘴半張著,,似乎也合不上了,她看到了媽媽,,那個她最疼愛的孫女,,渙散的眼神有了一點活色,細長的舌頭在口中時伸時卷,,那時她在同我們講話,。
她講話時的樣子、神情,,和八年前第一次見這個老人時一樣,。我一進屋,發(fā)現(xiàn)屋里比先前多了一個坐著的老人,。三代之隔,,進門便感受到了那來自老輩的審視,一臉嚴肅問我:“你是誰家的小孩兒?”姑姥姥在一旁說:“這是小華的孩子,。小華還記得嗎,?”她好像很生氣,轉(zhuǎn)頭怒視姑姥姥:“怎么不記得,?那是我孫女,!”
“你多大啦?上學了嗎,?別愣著,,快吃。現(xiàn)在好嘍,,有什么吃什么,,我們那時候可吃不起……”然后就開始講***、鄧爺爺,、***,、孫中山,講一些革命戰(zhàn)士,,講為國奉獻的人,,講紅軍故事,那時的我聽得津津有味,。
再大一點,,我和妹妹一起進屋,她已經(jīng)認不得自己孫女的樣子了,,但唯獨不曾忘卻她的名字,。她依舊是一臉一臉嚴肅,指著妹妹問我:“小華,,這是誰家的小孩兒,?”當時只覺得好笑。現(xiàn)在想想,,卻是陣陣酸楚,。我陪她坐了一會兒,抱怨屋內(nèi)蒼蠅多,,我拿起拍子來打蒼蠅,。她嫌我打得不準,然后手把手教我:“你把拍子甩那么遠,,能打到嗎,?以前的飛蟲比這還多,也沒見人抱怨過,,人家是怎么過的……”然后又開始講孫中山,、***,、鄧爺爺,講那些為國奉獻的人,。當時還想,,她逢人就講這些,自己不會煩嗎,?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那是那些烈士戰(zhàn)士為國奉獻的精神在心中扎了根。這些精神,,這些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在中華兒女心中的!
后來,,大家都有了自己要做的事,,很忙。放學后家里老是沒人,,我從門前亂草堆里扒出鑰匙,,打開姥姥家的大門,進屋,。這整個屋子只我們兩個人,。“外面有月亮嗎,?”“沒有,。”我開始寫作業(yè),,她依舊是看著外面,。“寫字呢,?挺好,,我們那時候啊……”再一次開始了我那些早聽膩了的故事,那些為國奉獻的人一一被提及,。學了些皮毛的我,,時常糾正她的錯誤,可她卻堅信自己所講的:“你這小孩兒,,怎么這么不聽話?還跟大人犟嘴,?!北悴辉倮砦伊恕?p> 后來,,我住校了,,不常見她,,只能偶爾從媽媽口中得知她的消息:站不起來了、不會說話了,、坐著的時候都能把皮磨破,、只能躺著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好像再沒進過那個小屋,。
如今,再次見到她,,她的舌頭一跌一蕩間,,仿佛又說起了那些故事。我認真識讀,,卻也看不明白,。
她去世月余,我仍舊會夢見她,。夢中,,她又講起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愛國奉獻故事。她沒讀過書,,卻講得如此動人心弦,,感情至深。她忘記了所有人和事,,卻唯獨不曾忘卻這些,。而夢中的我,也像八年前第一次聽他講時一樣,,認真,、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