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差不多到了“枯槁而死”的田地,,那時每一想起則全身發(fā)顫,怒恨無邊,,自責心軟,。如今想起來雖還有“曾因酒醉鞭名馬,,惟恐情多累美人”的惆悵。
多情滿溢,,有時甚至被他人掛以無知的銜號,,以至于漸漸淪為可笑的童子。
無情傷人,,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也不過是忘世的借口。天無情而人倦情,,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怕也不是世外無情之人,,以情入世者反而才是能夠更好地劍中懷情,翅展凌云,。
但已成為灰燼的去處,,是一種奇怪的因緣,責怪的心也就淡了,。
人,,生而有三——其一為入情,其二為傷情,,其三乃懷情,。
多情必傷,后為無情,;無情悲憫,,后懷情以濟天下。
所謂“鶴有還巢夢,,云無出岫心”,,為鶴為云都無對錯,只是一種個人選擇罷了,。
或許,,“夜深忽夢少年事,唯夢閑人不夢君”是不可能的,。畢竟鶴也想著曾經(jīng),,云也依戀山巒。我們都有著藏在心中而無法割舍的那段記憶,。但那段時光終會散去,。等到真的散去的時候,也是能繼續(xù)走自己選擇的路,。
近讀納蘭性德的詩,,《塞上詠雪花》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孤負春心,,獨自下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偏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還有一首《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偏偏催零落,,斜陽何時近黃昏,不道人間尤有未招魂,。銀箋別夢當時寄,,珍重郎來意,郎今亦是夢中人,,長向畫圖影里喚真真,。”
是啊,,“唯夢閑人不夢君”是不可能的,,只要有著一種“鶴有還巢夢,云無出岫心”的心境,,那么,,無論何時,無論遇到什么,,“郎今亦是夢中人”了,。
多情與無情之間,醉與醒都是一念之間,,酒還是要喝,,情還是要多,否則,,我們當年的胸懷博大豈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還是那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大鵬有翅當乘空
一舉遙看夢星河
?。o情者,便無依而存,;多情者,,方可傾灑世事,縱使千夫所指,,依舊可以向著東坡那般竹杖芒鞋輕勝馬之勢,,凌駕于世人之上。因此,,多情,,多的不是情感,而是對這個世間萬物的熱情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