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的居室并非其他弟子居住的北樓,,而是位于院子西南角的一處園中之園,,盡管不大,亭臺樓閣卻是一應俱全,,并有圍墻與其他地方分隔開來,,很是幽靜??磥?,這鄧子衛(wèi)表面兇狠,其實還是很給陳虎面子的,。
有了新居,,四人自是喜不自勝??墒沁@樣特殊的待遇,,別說同級師兄師姐不配享受,就是門派低級教頭,,也少有此等條件,,這令俊東的心中產(chǎn)生一絲隱憂。無奈剛剛經(jīng)歷過白天的考驗,,身體已是又困又乏,,也只好放下顧慮,,各自沉沉睡去。
一夜無話,。
“咚~,,日始~,早課~”
天剛蒙蒙亮,,隨著一聲鐘鳴,,值班道士洪亮的聲音便傳進了房間。
俊東翻身起床,,一路小跑著到達天仙宮時,,道士們的誦經(jīng)聲早已響成了一片。就連阿水,、胖子,、蘇瑪也是身著道服,頭挽發(fā)髻,,跟著師兄們搖頭晃腦地念著經(jīng)文,。
俊東在阿水身邊找到一個空著的位置,跪坐下來,,一抬頭,,就發(fā)現(xiàn)面前的幾案上,放著一卷經(jīng)文和一張作息表:
上面寫著:早上六點,,各大門必須在掌門帶領下開始誦經(jīng),,在這里被稱為卯時早課;七點至九點,,即辰時,是早食時間,;九點至十一點,,即巳時,是武課時間,;午時叫做日正,,是用齋和休息時間;未時到酉時稱為日落,,這段時間教習功法,;戌時稱為日夕,又要做晚課,;亥時稱為人定,,就是弟子們就寢的時間。
再看那經(jīng)卷之上,,則密密麻麻的寫著:
莫嘆天之晴好,,不畏日之灼滔,。
步輕輕欲何往,踏人間之正道,。
炎光無遮,,片云飄飄。
將休將休,,前林茂茂,。
休矣休矣,陰陰翳道,。
解衣而松懷,,迎風之西東。
有清風以盈袖,,落星花于懷中,。
愿坐休于樹下,瞰天鶴之飛沖,。
飲葉下之凝露,,啖青果之甜津。
心靜心靜,,涼風輕輕,。
閉目以滋神,感萬籟皆寂靜,。
且忘人間之灼色,,獨窺心中之明清。
拒萬物于身外,,攬?zhí)煜掠谛匦摹?p> 且罷且罷,,汗息暑清。
既懷心中之茂林,,何懼炎之益精,?
初略看罷,俊東不免咋舌:
崆峒不愧是道教祖庭,,規(guī)矩好嚴,!這都堪比當年高考沖刺了!照這樣下去,,護寶大業(yè)豈不要被耽誤了嗎,?俊東本來是沖著武學而來,可不想就在這樣浪費光陰,。
正當俊東心煩意亂之時,,隱隱覺得有一雙目光在盯著自己,他斜睨了一眼,,發(fā)現(xiàn)竟是道兄呂景中,。
此刻,,作為奇兵門掌門,景中正帶著一眾弟子虔誠的吟誦著經(jīng)文,。眼見俊東心事重重,,便對著他輕輕的搖搖頭,又點點頭,。
好容易到了早食時間,,景中端著齋飯坐到俊東對面,低聲說道:
“怎么,?這才剛剛開始,,就有些著急了?”
“是呀,!現(xiàn)在水靈玨下落不明,,慕容遺宗虎視眈眈。我等雖已進入門派,,卻又要被這些瑣事纏身,,護寶大計,何時可成,?”俊東道,。
“崆峒武學,博大精深,,你千萬不要小覷,。只是,練功之初,,必先凈心,,當你了卻了執(zhí)念,才能有成,。作為老氐頭人,,你肩負家國重任,更需要舉重若輕,,不可操之過急呀。早晚兩次的誦經(jīng),,是我崆峒弟子必修之課,,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武者踏入圣境的不二法門,。就是目前我崆峒掌派陳虎道長,,也無不是從打坐誦經(jīng)開始?!本爸薪又值溃?p> “這《清靜經(jīng)》,,本來叫作《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是老君西游白龜臺之時,為西天王母所說的經(jīng)文,。經(jīng)常誦習,,不但可清心寧神,去濁存清,。到一定階段,,還可以拒萬物于身外,攬?zhí)煜掠谛男?,建立自身氣海,,打通周天之脈……”
不待景中說完,俊東便問道:“道兄,,你說得如此玄乎,,我無法全都明白。只是這功課真的乏味,,你告訴我,,我等需要多少時間可以到達玄空門境界?”
景中聞言,,略一思忖,,又道:
“崆峒武學,從飛龍門始,,至玄空門出,,千年來鮮有例外。以你們目前的修為,,修習完全部功課最少需要十年,。”
“十年,?”俊東一聽,,幾乎喊了出來,引得正在用齋的一眾道士紛紛側目,。
道士將食指放在唇上,,做了個肅靜的表情,低聲道:
“也并非沒有特例,,八百年前有位飛鴻子前輩,,憑借深厚的內(nèi)功,便是在半年之內(nèi)達成全部修為,,并將《七傷拳》練至化境,。可那只是傳說,,沒有人真正見過,?!?p> “難道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俊東仍不甘心,。
景中這次沒有說話,,放下碗筷,認真的看著俊東,。
良久悠悠的說道:“有,,就看你有沒有膽量!”
“既然有此捷徑,,道兄……”俊東一聽,,忍不住站了起來,引得眾人又是一番側目,。便連忙壓低聲音,,耳語景中道;
“哪怕一線機會,,我等也要努力爭取,,縱然千難萬險,決不后悔,!”
“好吧,,這里不是說話之處,早膳之后,,你經(jīng)朝天門來西臺找我,。”景中說罷,,起身自去,。
俊東聞言暗喜,匆忙用罷齋飯,,與阿水等人交待一番,,便尋那景中而去。
豈料要去得天臺,,首先要經(jīng)過九百余步上天梯,。這天梯寬不盈丈,卻是壁立千仞,,步步驚心,。古人曾有一首詩這樣形容上天梯:“一步僅一寸,天門攀鐵柱,,自向此間行,才得上天路,?!笨|好容易到了盡頭,,又有一道懸空鐵索橫亙面前,鐵索臨淵而建,,直達對面一座孤峰,,險絕異常。怎奈俊東在攀援天梯之時,,幾乎耗盡體力,。面對懸索,只能勉強踏了上去,。懸索為上下兩根,,為手臂粗的精鐵所鑄,上面的一根可以攀住保持平衡,,下面一根用來行走,,因路徑多變,時左時右,,有時候竟需左右上下互換身位,,身體就像在空中飛翔一般,這段險路也因此被人稱做“鷂子翻身”,。
過了懸空鐵索,,遠遠的便見前方一處平臺,那景中背手而立,,早已等待多時,。
俊東氣喘如牛,揪住景中兩肩,,嗔怒道:
“什么秘密,,非要到這里來說?”
景中待他站定,,轉身向崖下一指道:
“這里便是捷徑,。”
俊東聞言,,欺身一看,,竟驚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