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九,,木匠一個,,玩木頭的
李治這邊回到石雷的地盤。
這時,,石雷已經(jīng)把塑形機搬到了特制的平板馬車上面,。
看到石雷和他所帶領(lǐng)的團隊已經(jīng)做好了出發(fā)的準(zhǔn)備。
李治赧然一笑,,帶著歉意招呼一聲,。
“在那邊耽誤了點時間,讓大家等急了吧,?”
石雷連忙道:“晉王哪里話,,我們也是剛把機器裝上?!?p> “嗯,,那就好?!崩钪巫吡诉^去,朝幾人說道:“走吧,,不耽擱諸位的時間了,,我們這就出發(fā),去造紙所測試機器,?!?p> “是!晉王,?!?p> 石雷答應(yīng)一聲,等待中的匠人們一揮手,。
隨著他的動作,,馬車緩緩開動,朝著皇城外進發(fā),。
耗費了一些時間,,眾人將塑形機搬運到了造紙所。
所謂造紙所,,其實和居民區(qū)差不了太多,。
只不過相比于普通的民房,多了幾個水槽和幾口大鍋罷了。
造紙所的工匠對于他們的到來,,十分好奇,。
主要是沒見過復(fù)雜的機械,一看到造紙機,,就被那帶有工業(yè)氣息的東西給吸引住了,。
“幾位來我造紙所,是為了何事,?”
剛進入造紙所的院子沒多久,,就有一個穿著簡練的工人跑過來詢問。
石雷把頭轉(zhuǎn)向李治,,以為這位王爺已經(jīng)做好了安排,。
卻聽李治說道:“啊,!那什么,!我們是將作監(jiān)的人,這些時日造了個造紙的機器,,想過來測試測試,,請諸位安排一下,配合進行一場測驗,,看看這東西到底好不好用,。”
“將作監(jiān)的人,?你可有證明,?”造紙所的工匠一點都不客氣,話音里的質(zhì)疑顯而易見,。
石雷剛想踏出一步,,呵斥這人的不敬,但被李治一手攔了下來,。
李治轉(zhuǎn)過頭去,,朝石雷道:“石匠人可有身份證明?還是給這位匠人看一眼吧,?!?p> 說著,李治還擠眉弄眼,,朝他眨了眨眼睛,。
石雷不明所以,但聽李治話音里的稱呼,,用的是“石匠人”這三個字,。
他想了一下,,招呼一個手下過來,讓他拿出了腰牌,。
造紙所的匠人接過腰牌,,狐疑地看了幾眼,確定了這些人確實來自造紙所,,這才放緩態(tài)度,。
“你們將作監(jiān)不是專門為宮廷制造精美器物的嗎?跑我們這里來做什么,?”
匠人狐疑地問道,,因為對方擺出來的腰牌并非是什么大官,因此也沒有太多的恭敬之意,。
石雷帶來的匠人們有些不爽,,但看晉王沒有發(fā)話,強行忍了下來,。
再看李治本人,,他一直帶著淡淡的笑意,一點都沒有為這群人的無禮而生氣,。
人都是這樣,,態(tài)度傲慢其實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尤其是對朝廷衙門而言,,更是如此,。
既然對方不是什么大人物,那就沒必要特殊對待,。
這就是對方的態(tài)度,。
而李治要的其實也就是這個效果,他不想聽到拍馬屁的話,,他只想得到一個最真實的反饋。
所以他今天出門的時候,,也特意換了一身看不出身份的衣服,。
“將作監(jiān)最近迎來改制,朝廷鼓勵我們制作些新鮮事物出來,?!?p> “這不,我們左校署不是想到了你們造紙所嘛,?!?p> “平日里總聽你們抱怨工作太苦太累,所以看看有沒有辦法用機械代替人力,,看能不能幫到我們,?!?p> “如果這次測試成功了,日后我們會造更多的機器過來,,為你們排憂解難,。”
“這對我們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你覺得呢?”
“所以這次就麻煩閣下了,,找?guī)讉€人幫忙測試一下,。”
李治裝作自己是左校署的人,,語氣從容地說道,。
匠人一聽東西是為了幫他們,所以才制造出來的,,態(tài)度立馬就不一樣,。
“宮立華,造紙所甲等匠師,,負責(zé)這一片的造紙工作,。”
宮立華自報家門,,表達出友善的態(tài)度,。
李治想都不想,張口就來:“李九,,左校署木匠,,平日里玩木頭的?!?p> “李九,?你這名字真奇怪?!?p> 宮立華疑惑地說著,,搖搖頭看向一群看熱鬧的造紙匠人,招呼一聲,。
“來,!兄弟們!將作監(jiān)的兄弟給我們造了個好玩意兒,,大家過來把東西搬下來,,配合測試一下?!?p> 一群人早就好奇的不行了,,一聽宮立華招呼,,烏泱泱地就跑了過來。
都不需要將作監(jiān)的木匠幫忙,,這群人七手八腳的,,自己就把機器給搬到地上。
而后,,宮立華指著機器問:“這東西該怎么用,?有些地方看著熟悉,但和我們平常用的工具,,差別好大,。”
李治輕笑一聲,,指向了機器的凹槽,。
“這是水槽,想來就不必介紹了,,重點在于竹簾以及捆在竹簾上的繩子,,更具體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我們還是一邊測試,,一邊講解如何,?”
機器的使用說明本身就是一個很復(fù)雜的東西,光說不練還真挺難描述出來,。
宮立華也明白光靠語言的方式,,不可能搞清楚這玩意兒的作用。
他帶領(lǐng)工匠們開始按照李治的指示做事,,等待近一步的說明,。
“先把水和紙漿都倒進水槽里面吧,就跟你們平時做的一樣,?!?p> “之后就是竹簾,你們把竹簾抬起來,,按照你們最常用的高度抬起來就行,。”
“剩下的交給木匠們?nèi)フ{(diào)試,,這東西挺容易的,你們看一遍就會了,?!?p> ……
所謂的調(diào)試,就是把掛在竹簾上的繩子打一個結(jié),。
目的是為了在抬起竹簾的時候,,把竹簾固定在一個固定的高度上,。
造紙的時候,造紙匠們以往都是靠匠人們的經(jīng)驗來把控這個尺度,,而繩子的作用就是直接將尺度固定在那個地方,,不需要再不停地做出調(diào)整。
不僅如此,,這些繩子還連接上了機器上方的滑輪,,通過機關(guān)來控制。
這樣一來的話,,就不需要匠人們用手去抬起塑形紙漿用的竹簾了,。
只要轉(zhuǎn)動搖把,就能把竹簾給抬到一個固定的高度,。
四平八穩(wěn)的,,而且因為有滑輪的存在,還特別省力,。
原本需要九個人同時用力的活,,現(xiàn)在只需要兩人配合就能完成。
在李治的指示下,,造紙所的匠人們進行了第一輪的測試,。
而當(dāng)宮立華看到最終的結(jié)果之時,不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