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績效管理鼻祖
永漢元年七月初七,在上黨王劉靖兒的號召之下,,勃海太守袁紹,、后將軍袁術(shù)、典軍校尉曹操,、河內(nèi)太守王匡,、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紛紛舉起義旗,,加入到對董卓的作戰(zhàn)中,。
劉靖兒憑借他的皇室身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這支聯(lián)盟的盟主,。
按照他們之間的約定,,各路諸侯將在河內(nèi)郡懷縣集結(jié),共同商討出兵計劃。
但劉靖兒沒有想到,,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
袁術(shù),、王匡,、劉岱和橋瑁雖然到得早,但也沒干什么正事,,整天帶著麾下的將士飲酒作樂,。
曹操倒是有一股和董卓拼命的架勢,但他的兵太少,,只有兩千來人,,搞不出什么大動靜。
直到八月初,,隨著袁紹的姍姍來遲,,到場的諸侯總算是過半了。
劉靖兒好容易看到了點希望,,決定召集諸侯們開個集體討論會,。
“各位將軍,”劉靖兒坐在大帳正中,,嚴(yán)肅地道,,“我們既然已經(jīng)相約討伐董卓,解救圣上,,安撫百姓,,請問各位有何良策?”
沉默了許久,,河內(nèi)太守王匡開口了:“這個……我有一言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上黨王雖然身份高貴,但是年齡尚小,,并無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由殿下來做盟主,恐怕士兵們不會服氣??!”
劉靖兒覺得膝蓋好像中了一箭。
“哦,?”他冷笑道,,“那么依公節(jié)的意思,誰來當(dāng)這個盟主更合適呢,?”
王匡沒有說話,,只是不停地拿目光去瞟袁紹,。
袁紹假裝不懂王匡的意思,有意無意地把頭扭向一邊,,似乎還吹起了口哨,。
“好啊,合起伙來針對我是吧,?”劉靖兒心里暗暗發(fā)笑,,“本王再不發(fā)威,你們就要把我當(dāng)病貓了,!”
看來,,把這幫混子擰成一股繩,是不大可能了,。
那倒不如發(fā)動諸侯斗諸侯,,通過競爭提高整個團隊的戰(zhàn)斗力。
要讓這幫愚蠢的古代人看看,,什么叫做績效管理,!
想到這里,劉靖兒故意點點頭,,贊同道:“公節(jié)說得有道理,!本王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畢竟經(jīng)驗尚淺,。公路就不一樣了,,既是名門袁氏嫡子,又是朝廷欽封的前將軍,,來做這個盟主最合適不過了,。”
為了惡心袁紹,,他特意著重強調(diào)了“嫡子”這兩個字,。
袁紹聽了這話,臉色一變,,得意勁兒頓時消失了,。
就連袁術(shù)也沒想到這位素未謀面的上黨王這么看重自己,高興得滿臉跑眉毛,,他假意謙虛道:“哎呀……這個……上黨王謬贊啊……我……何德何能乎,?”
劉靖兒趁機說道:“公路的憂慮可以理解,你是怕當(dāng)了這個盟主,,有人心里不服對不對,?那么惡人還是讓我來做,我仍舊掛名盟主,,由你來當(dāng)副盟主,,妥否,?”
袁術(shù)得意地瞥了兩眼袁紹,,覺得這個提議甚好,,便笑道:“那公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p> 劉靖兒成功拉攏了袁術(shù),,又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
“我大致算了算,,”劉靖兒道,,“沒來的那幾位就暫時不說了,咱們在場的這七位,,手里的兵馬也有將近十萬,,要說擊敗董卓,那是輕而易舉的事,。為了避免戰(zhàn)勝以后大伙兒爭功傷和氣,,我要先把規(guī)矩說在前頭?!?p> “哼……”袁紹本來就心里不爽,,陰陽怪氣道,“一仗還沒打呢,,就想著拿好處,,上黨王好生自信喲!”
“大家都是漢室忠臣,,也都是遠道而來,,總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吧?”劉靖兒并不生氣,,笑吟吟地道,,“咱們都是俗人,都指望在沙場上搏個功名,,我不瞞大家,,我還盼著打敗董卓以后,朝廷能征召我重返洛陽享福呢,!據(jù)我所知,,在座的各位大多也都不滿足于太守、刺史的官職,,還想再進一步,,是不是啊,?”
劉靖兒的話還算點到為止,,沒有說透這些人心里的小九九,,但也足以讓他們產(chǎn)生秘密即將曝光于天下的恐慌。
直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面前這位看起來天真無邪、人畜無害的上黨王,,其實并不簡單,。
劉靖兒見大帳內(nèi)鴉雀無聲,內(nèi)心暗喜,,繼續(xù)說道:“等打敗了董卓,,他占據(jù)的司隸郡縣、賞賜給親信的官爵都是會空出來的,。給誰呢,?自然是立下大功的諸位。咱們親兄弟,,明算賬,,我打算實行積分制,到時候論功行賞也好有個憑證,?!?p> 積分制?什么是積分制,?
他這話一出,,在場的諸位都傻了眼。
劉靖兒慢條斯理地說道:“積分制就是用積分來衡量各位同盟成員表現(xiàn)的制度,。我會根據(jù)大家平時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和貢獻度為大家打積分,,積分高的就可以多拿賞賜,積分少的就只有少拿的份了,?!?p> “很合理!”曹操點頭道,,“多出力自然應(yīng)該多拿點,!”
劉靖兒繼續(xù)道:“咱們的規(guī)則很簡單,擊敗董卓軍一次加五分,,提供一條合理化建議并且成功實施的加一分,,俘虜或擊殺一名青綬[1]及以上級別軍官的加一分,完成一次運糧或救援任務(wù)加一分,。積分每旬公布一次,,等到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算總賬,大家明白了嗎,?”
袁紹等人都聽呆了,,他們覺得劉靖兒說得有道理,,可究竟有道理在哪,他們卻說不出來,。
“沒有人反對我就當(dāng)是通過了,。”劉靖兒笑道,,“除此之外,,為了鼓舞我軍士氣,,讓天下百姓知道我們的動向,,我會將各部兵馬每旬的表現(xiàn)進行排名,并抽調(diào)一百名信使組成宣威隊,,由他們向各州宣傳咱們?nèi)〉玫某煽?!?!?p> 在場的各路諸侯當(dāng)然不會知道,,劉靖兒搞出來的這一套東西會在后世被稱為績效管理。但他們畢竟都是老謀深算的人,,當(dāng)場就領(lǐng)會了積分制的精髓——要想多封賞,,就要多打架!
眼看著諸侯們本來事不關(guān)己的眼神,,又重新冒出了貪婪的火焰,,劉靖兒不禁暗暗得意:“十天以后,叫你們再嚇一跳,!”
[1]兩漢時,,凡秩比二千石以上、中二千石以下官吏,,如諸卿,、郡守、雜號將軍,、中郎將,、校尉、都尉等,,都授予銀印青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