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即位之初的元祐年間,,高后盡心輔政。但由于其本身極為保守的政治傾向,,高后盡廢新法,,熙寧變法的成果幾乎廢除殆盡,加上西北連年戰(zhàn)爭,,北宋朝廷財政又亮起了紅燈,。
在神宗即位初年,國家一年收入是5000多萬貫錢,,熙寧變法之后,,收入增加到7300多萬貫錢,但是在元祐年間新法全部廢除之后,,國家歲收僅剩4800多萬貫錢,。
財政收入下降34%,換誰當皇帝都得急,,因為按這個勢頭下去國家只有滅亡的份兒,。可高后不急,,原因很簡單,,她不是皇帝,國家的富強,、發(fā)展,,對她來說根本不重要,她要的是按她意志呈現(xiàn)的一個安定祥和的國家,,王安石和神宗給國庫攢夠了要花的錢,,罵名他們來背,,我高后一定要做一個女中堯舜。
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女堯舜高后不急,,大臣們也不急,宰相呂公著呂大防們要的是忠臣賢臣的名聲,,高后成了堯舜了,,宰相那就是致君堯舜的名臣了,國家財政破產(chǎn)什么的有什么可害怕的,,再怎么破產(chǎn)也輪不到宰相自己家。
國家如果危難了,,第一個直接承受后果的就是皇帝哲宗,,高后和舊黨宰相們不在意,不代表哲宗不在意,。
哲宗十歲即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元祐七年,,哲宗大婚娶了孟皇后,,十七歲的哲宗已經(jīng)對朝政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按照封建社會制度,,皇帝大婚意味著已經(jīng)成年,,應該也必須要親政了。
奇怪的是,,高后只字不提還政,,大臣們也完全不提還政,仿佛成年的哲宗就是還應該在高后的操縱下當一個傀儡,。
高后雖不還政,,卻已經(jīng)察覺到了不和諧的氣氛,眼看著自己與哲宗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尷尬,,便在一次早朝過后問哲宗,,大臣們早朝議事,陛下為何一言不發(fā),?
哲宗回答,,娘娘已經(jīng)吩咐大臣處理過了,我又能說些什么呢,?
北宋朝會議事常在垂拱殿,,垂拱殿規(guī)模不大,高后和哲宗相對而坐,。大臣們匯報國家大事面向高后,,背對著哲宗,,匯報之后經(jīng)過高后決策,這事兒就算完了,,哲宗從頭到尾插不上話,,只能看到大臣的屁股,也確實插不上什么話,。
年邁的高后意識到了自己的專權已經(jīng)引起哲宗的反感,,可權力這東西一旦沾上就如同沾上了毒品,輕易無法戒除,,高后堅決不放權,。為了防止死后被反攻倒算,元祐八年七月,,百病纏身的高后召范純?nèi)驶爻瘬未蜗唷?p> 首相呂大防,、次相范純?nèi)剩@兩位是舊黨的核心人物,,也是高后的政治同盟,。元祐八年八月,高后病情進一步加劇,,呂大防和范純?nèi)实綄m中探視的時候高后再三交代,,自己死后務必盡心輔佐哲宗,防止皇帝被人蒙騙恢復新法,。
病入膏肓的高后還惦記著大宋的天下,,可她不知道哲宗已經(jīng)忍無可忍了,多年沉默寡言的哲宗聽到高后給宰相們交代身后事,,突然怒斥二位宰相,,把呂大防和范純?nèi)蕯f了出去。
呂大防和范純?nèi)食隽撕髮m之后面面相覷,,兩位宰相心里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怕是到頭了。
交代完身后事,,元祐八年九月,,高后病逝,結束了她“女中堯舜”的垂簾聽政歲月,。
由于高后的特殊政治地位,,首相呂大防擔任了山陵使負責給高后監(jiān)造陵墓,墓成之后呂大防回朝,,按照慣例辭任首相,,按說高后畢竟不是皇帝,山陵使沒有必須卸任宰相的慣例,可哲宗沒有挽留,,直接準了,。
哲宗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二月,首相呂大防罷相外放,,戶部尚書李清臣,、兵部尚書鄧潤甫分別擔任副宰相,進入宰執(zhí),。
舊黨的首相呂大防罷相,,而新黨的李清臣和鄧潤甫兩人進入宰執(zhí),朝廷的政治風向再一次風云突變,。
當年三月,,在哲宗的授意下,李清臣主持當年的科舉考試,,殿試的策論出了一道題,,說現(xiàn)在國家全面恢復舊法但從民間到國庫未見富饒,對外部邊患采取懷柔政策但敵人仍然屢屢犯邊,,請大家暢所欲言,,是恢復神宗朝時候實行新法討伐西夏的國策呢,,還是應該堅持元祐年間實行舊法懷柔西夏的國策呢,?
當年凡是殿試策論支持舊法的,全部淘汰,,所有榜上進士全部是新法的支持者,。
變天了。
可就如同高后當初復辟舊法一樣,,哲宗想要恢復新法,,一開始也是困難重重,殿試策論之后,,副宰相蘇轍對朝廷這種做法非常反對,,上疏說如果陛下對元祐年間的舊法復辟不滿,應當與宰執(zhí)們商議,,共同決定今后的政策,,而不是直接把此事當作殿試策論出題,這樣會導致朝政不穩(wěn),。
蘇家兄弟在新舊兩法之爭中,,雖然名義上是舊黨,但更多的像是中間派,,并不贊成完全的倒向任何一方,。
蘇轍這封上疏言辭其實非常中肯,皇帝如果真的想改回新法,,告訴宰執(zhí),,大家一起想辦法改回去?,F(xiàn)在直接出題把底牌亮出來就說要改回新法,難免會造成朝廷的動蕩,。
上疏言事不過癮,,蘇轍在朝會上又提起新舊法之爭的事兒,而且還是在神宗朝就反復論證過的漢武帝用桑弘羊變法,,后來國內(nèi)動蕩,,影響民生。
壓抑已經(jīng)的哲宗根本不理會蘇轍的勸諫,,反駁蘇轍漢武帝與神宗情境不同,,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蘇轍可不會輕易罷休,,皇帝反駁我,,我再反駁回去,說把神宗比作漢武帝,,那是因為漢武帝是明君,。
哲宗從小跟隨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學習,,漢武帝的典故早就學爛了,,于是反問蘇轍,那之前你的奏疏里說漢武帝對內(nèi)改革鹽鐵,、均屬等法度,,對外連年征戰(zhàn)窮兵黷武,晚年巫蠱之禍,,現(xiàn)在又說這是明君所為,,也都是在比喻神宗嗎?
蘇轍大吃一驚,,皇帝這是在給自己扣帽子啊,,這對話要再接下去幾個腦袋也不夠砍,連忙謝罪,。宰相范純?nèi)授s緊出來和稀泥,,說蘇轍只是用漢武帝文治武功比喻神宗,沒別的意思,,陛下莫見怪,。
在范純?nèi)实膭窠庀拢茏诘挂矝]有過分追究蘇轍的奏疏,,否則又是一場車蓋亭詩案,,但蘇轍相位是保不住了,很快就被貶出開封,外放去了汝州,。
接著,,哲宗一刻都沒停歇,到了四月下詔改元,,改元祐九年為紹圣元年
我們在前文中介紹過,,封建王朝改元一般要在年底過完,新的一年開始才改,。只要有特殊的當年年中就改元的,,一定是皇帝有特殊原因的。
哲宗就有這個特殊原因,,所謂紹圣,,紹謂之繼承、尊崇,;圣謂之父祖神圣的行為,。
哲宗通過改元向天下昭告,我要遵循父親神宗的意志,,繼續(xù)堅持新法,。
在紹圣元年接下來的時間里,年輕的哲宗先把新黨的骨干章惇召回來直接擔任首相,,然后把次相范純?nèi)寿H出京城,,前任新黨樞相安燾因為守孝后來一直賦閑在家,哲宗也把人召回來擔任副宰相,。
活人安排明白了,,死人也要有個說法,。哲宗下詔王安石配享太廟,,給予了王安石身后最高榮譽,蔡確追贈觀文殿大學士,,平反生前一切罪名,,剝奪司馬光、呂公著死后榮譽稱號,。
在這一次大清洗中,,很多舊黨都被貶了官,蘇轍被貶到了南京,、呂大防被貶到了安州,、蘇門四學士之首的黃庭堅被貶到黔州(今重慶彭水縣)、當年跟著司馬光一起修書的范祖禹時任給事中,,被貶到了永州(今湖南永州市),。
這些被貶的其實也都還好,貶謫地并非特別偏遠之地,但是蘇軾就跟大家都不一樣了,,在這次群體貶謫之中,,蘇軾領到了一等獎-貶謫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