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印刷
王靜輝此時的想法全都是鉛與火的革命——印刷機(jī),,在這個紙質(zhì)傳媒還一統(tǒng)天下的今天,,鉛活字無疑是傳媒天下第一利器,,相比之下的泥活字就差得太遠(yuǎn)了:印刷質(zhì)量很差,泥活字重復(fù)使用的次數(shù)太少,,如果不是規(guī)模大的印書作坊,,是根本不會考慮使用泥活字的,所以泥活字的使用范圍還集中在畢升的老家杭州一帶,,汴都的印刷作坊還在使用雕版印刷的方式,。
鉛應(yīng)該是很好找的,,做鉛活字沒有什么問題,;沒有蒸汽機(jī),動力方式可以采用水力……盤算好這一切后,,王靜輝就立刻行動起來,他讓賬房先生到汴都城中去物色印刷作坊,。賬房先生是最喜歡他這么做的,,因為王靜輝一讓他去購買什么東西的時候,總是會有一條生財之道要誕生,。
劉賬房沒有費太大功夫就把汴都的一家曾記印刷作坊連老板帶伙計全部買下,,雖然這家印刷作坊規(guī)模在汴都開封的印刷行業(yè)中也不算小了,員工就有四五十個,,但他的老板王靜輝更是牛叉:價錢隨便他們開,,你只要買下來就可以了!劉賬房對王靜輝的話沒有絲毫疑慮,,聽他的老上司李管事說過,這個年輕的東家每個月光是在徐氏玻璃行就有近十萬兩白銀的收入,,花上兩千兩銀子買個印刷作坊對于他簡直就是毛毛雨,。
王靜輝在城郊不遠(yuǎn)的一條水流比較急的河邊買下了一塊兒地皮,召集大批泥瓦工匠在那里興建印刷作坊所使用的廠房,。因為他要趕在入冬前蓋起一片水泥建筑,,所以就不惜工本的趕時間。另外他還召集了一批工匠在那里按照他所畫的圖紙趕造水利印刷機(jī),,城內(nèi)原有的曾記印刷作坊的雇員們在按照他的意思去制造鉛活字,。
按照王靜輝的設(shè)想,印刷作坊的雇員伙計要從醫(yī)館周圍的貧民區(qū)中選擇,,因為明年的大雨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淹死,,所以他要在貧民區(qū)多蓋些水泥樓房,到時候用來安置災(zāi)民,不僅在城內(nèi)蓋,,在城外郊區(qū)自己購買的土地上也要大興土木,。由于自己選擇購買的土地都是處于較高的位置,,在郊外的印刷作坊也蓋了供伙計所居住的宿舍樓,。“反正是能轉(zhuǎn)移一個算一個吧,!”王靜輝心中暗嘆道,。
城里的曾記印刷坊已經(jīng)更名為“商務(wù)印書館”,盡管賬房先生對此十分不解,,但這個東家做事向來不按常理出牌,,這也是他們比較習(xí)慣了,上次給仁丹制藥作坊命名的時候取了個令人費解的“濟(jì)民制藥”的名字,,但后來的效果反而還不錯,,人家就認(rèn)這濟(jì)民制藥的仁丹,反正看這個年輕的東家這次收購印刷作坊的舉動上來看,,這次銀子是跑不了了,。
“商務(wù)印書館”有原來的老印刷設(shè)備,只要稍加改造便成為一部活字印刷機(jī),,沒過幾天,,伙計們便按照王靜輝的指示將鉛活字給造好了。鉛活字是造好了,,不過麻煩也來了:沒有合適的油墨來共鉛活字使用,。王靜輝做夢也想不到在他想心目中的傳媒帝國邁進(jìn)的第一步會碰到這樣的麻煩,不過他還是很有耐心,,他相信這個時代工匠們的智慧不是蓋的:只要誰能制造出共鉛活字印刷所使用的油墨,,賞銀一百兩!
一百兩銀子在王靜輝的眼中不算什么,,但在底下那幫工匠的眼中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這樣的獎勵機(jī)制下,工匠們開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隨著一筆讓賬房先生心痛的“研究費用”的消失,,半個月后,工匠們終于拿出了可以供鉛活字印刷機(jī)使用的油墨了,,對此,,王靜輝對這些黑眼圈兒的工匠們可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當(dāng)即就將一百兩銀子給了那個被稱為俞叔的工匠,,其他參與此事的工匠也每人給了五兩銀子,,這讓印刷作坊的工匠們對新東家十分感激,,當(dāng)然事后少不了向俞叔灌輸了一遍保密條例。
當(dāng)散發(fā)著油墨香味的鉛活字書籍印好后,,王靜輝感到紙質(zhì)傳媒時代巔峰的鑰匙已經(jīng)掌握在他的手中了,。既然鉛活字印刷機(jī)已經(jīng)大功告成,王靜輝當(dāng)然就讓它投入使用,,由于郊外的新印刷作坊還沒有建成,,所以也只能在老印刷作坊里開工了。所刊印的第一批書籍當(dāng)然少不了王靜輝的大作:《兒科》,、《婦科》,、《瘟疫》、《外科正宗》再加上儒家傳統(tǒng)書籍《論語》,、《大學(xué)》,、《中庸》、《周易》,、《春秋》,、《尚書》等林林總總共十幾本書。
從投放到市場上所受的歡迎程度上來看,,王靜輝的“商務(wù)印書館”這次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與以前市面上的動輒就四五百文錢一本的書籍相比,“商務(wù)印書館”所印刷的書籍才兩三百文錢的售價簡直是廉價的很,,況且印刷質(zhì)量優(yōu)良比雕版印刷毫不遜色,。對于原來那些買不起書的貧窮讀書人來說,現(xiàn)在他們也可以賣上兩三本自己喜歡的書籍來看以外,,最大的福音便是鉛字印刷的書籍內(nèi)容上要比雕版印刷的書要大得多,,雖然鉛字比較小了點,但對于他們來說實惠也就更多了些,。
投放到市場上的第一批兩萬冊書籍沒過三天便被搶購一空,,連王靜輝自己寫的那四本書籍也被賣到脫銷,這是讓他始料不及的,。但不管王靜輝對銷售量怎么驚訝,,賬房先生這次可是樂翻天了:雖然書籍的單價要比以前便宜近一半,但鉛活字印刷書籍的優(yōu)勢就在那里明擺著的,,說起來單本售價這么低,但聽原來曾記老板說利潤比以前可是上提了三四十文錢,,這讓賬房先生感嘆這個年輕東家令人吃驚的商業(yè)才能之余,,對他這種降價行為無不表示痛心。
趙葉,,這個王靜輝來到這個時代后認(rèn)識的唯一一個比較熟悉的讀書人,,當(dāng)他再次帶妹妹來到王靜輝的書房當(dāng)中的時候,,王靜輝除了給他一篇策論以外,還順便送他一套剛剛印好的鉛字書籍,。
趙葉看著這幾本還散發(fā)著油墨香味的書籍有點迷惑不解問道:“王兄這是何意,?”
王靜輝笑著說道:“趙兄可曾明白這幾本書所包含的意義嗎?”看著趙葉迷惑的眼神,,王靜輝繼續(xù)說道:“這幾本書不過是儒家基本的經(jīng)典著作罷了,,本身沒有什么,但這幾本書可不是用市面上的雕版印刷成的,,它是用鉛活字印刷出來的,!”
趙葉默默的念叨:“鉛活字?它有什么用處,?”
王靜輝說道:“你可別小看這鉛活字印刷書籍,,它能夠非常方便快捷的印刷書籍,而且可以重復(fù)使用,,這就使得書籍的售價會不斷降低,。我現(xiàn)在開了一家印書坊,現(xiàn)在出售書籍的價格只有原來的一半而且賺的錢比以前更多,,這鉛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字要小,,一本書的內(nèi)容是原來的兩倍,這樣要細(xì)算起來,,一本書的價格將是原來的四分之一,,這可是讓以前許多買不起書的讀書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書了!不過話說回來,,你將來靠科舉的難度也就更大了,,想想以前那些沒有書的讀書人考試可是處于下風(fēng)的,但以后他們也可以買的起書了,,你老弟的好日子可就要到頭了,!”
趙葉聽了他的話后笑了笑說道:“這到?jīng)]什么!不過能夠讓更多的讀書人都能買的起書,,這可是件善事,!”但他心里更加得意的是:我就是當(dāng)今的大皇子,也許是未來的大宋皇帝,,我難道還需要和天下的讀書人去爭進(jìn)士的名額嗎,?!
王靜輝并沒有注意到趙葉臉上得意的神情,,還以為他身為讀書人特有的驕傲與自信,,所以繼續(xù)說道:“光是把書籍的價格降下來是不夠的,畢竟天下還有很多讀書人是由于出身貧寒所以讀不起書,,買不起書,,這可是我大宋的一大損失,!我想在郊外買塊地開辦個書院,每年都招收一批優(yōu)秀的貧家子弟來書院中免費讀書,,這樣也不會使有才能的讀書人不至于因為家中貧困而埋沒,。”
趙葉說道:“王兄這么做可真是一大善舉了,!小弟在這里代表那些受益的讀書人先向王兄謝了,!”
王靜輝說道:“你先別忙著謝我,我還有件事需要你幫忙,?!?p> 趙葉說道:“什么事?只要小弟能夠做到,,自然不會推辭,!”
王靜輝說道:“你也知道我在這里認(rèn)識的人不多,而有學(xué)問的人認(rèn)識的更少,,我想趙兄既然是汴都本地的讀書人,,自然知道這里的名師大儒的情況。我開辦書院也是希望在書院中寄讀的讀書人除了能夠不再擔(dān)憂學(xué)費昂貴,,而且更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名師的指點,,這就需要你幫忙了?!?p> 趙葉微微的想了想說道:“這沒有問題,!小弟我自會把此事辦好,請你放心,!不過你的書院什么時候能夠建好,?”
王靜輝說道:“我在城郊不遠(yuǎn)的地方已經(jīng)有了幾棟房子,但作為書院還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不過現(xiàn)在我就多蓋些房子,,我想明年春天就可以蓋好?!?p> 趙葉說道:“好,!那小弟在你的書院建好后當(dāng)會介紹一些大儒到你那里講課授道!”
王靜輝聽了他的話后也放心的點了點頭,,沒有辦法,,他在讀書人的眼中不過是個郎中加商人罷了,在這個社會的階層中是屬于地位非常低的那種,,這種事情還是交給趙葉來辦比較合適一些,,他的朋友圈子要比自己大多了。
王靜輝將書桌上用鎮(zhèn)紙壓著的文稿拿出來交給趙葉,說道:“這是我這幾天寫的,,你拿去看看吧?!蓖蹯o輝交給趙葉的文稿正是第二篇文稿《論蜀漢和曹魏的人才策略》,。
這次王靜輝寫的策論讓趙葉非常滿意,因為在他的強(qiáng)烈建議下,,王靜輝終于用文言文來寫策論了,,這給王靜輝造成了相當(dāng)大的麻煩,但好在他來到這個時代后讀書非常多,,再加上以前的家教,,所以現(xiàn)在也能用文言文來寫東西了。但在文稿中還是夾雜著大量的標(biāo)點符號,,趙葉對此到?jīng)]有什么意見,,相反,他也認(rèn)為有標(biāo)點符號的文章要比沒有的更好理解一些,。這次策論的題目也讓趙葉輕松了許多,,不是劉禪那樣容易引起爭議的人物了。
不過趙葉在仔細(xì)閱讀策論的內(nèi)容的時候不禁又是苦笑搖頭,,旁邊的妹妹蜀國公主趙淺予看到哥哥那奇怪的表情后,,也拿起他讀過的文稿來看,她也被策論的內(nèi)容給搞笑了:這回策論的主角由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換成了聞名千古的諸葛亮和曹操,,不過充當(dāng)反面教材的還是被人們認(rèn)為的千古名相諸葛亮,,這多少讓趙氏兄妹有些哭笑不得:難道這個王靜輝和諸葛亮有仇嗎?,!
正如王靜輝不知道眼前的趙氏兄妹是當(dāng)今英宗皇帝的兒女一樣,,趙頊兄妹更想不到王靜輝是一千多年后的未來人。在后世王靜輝的時代,,連開國主席*都走下神壇的時代,,對古人心目中的神人諸葛亮早就有了公正合理的評價,諸葛亮在王靜輝心目中只不過是一個比較能干的蜀國丞相罷了,,如果說諸葛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也不過是比歷史上那些同樣地位的名人能干些,可以納入清官能吏的范疇,,如此而已,。
看完王靜輝新寫的策論后,趙葉兄妹想了半天也沒有辦法想出王靜輝策論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不應(yīng)該拿諸葛亮這樣歷朝歷代丞相們的偶像來開涮,。當(dāng)然如果趙葉能夠找出什么毛病向王靜輝提出疑問的話,其結(jié)果也和上次王靜輝為劉禪辯護(hù)一樣,,對此王靜輝的信心十分爆滿:他實在是想不出以這個時代人們的認(rèn)識水平能夠和一千年后的網(wǎng)絡(luò)大蝦們相提并論,,為了照顧趙葉的個人情緒,,他的筆已經(jīng)給諸葛亮很留面子了,如果讓那幫灌水大蝦來寫的話,,諸葛亮恐怕就變成蜀漢的罪人了,。
但趙葉還是不甘心心目中的偶像諸葛亮被王靜輝寫成這個樣子,說道:“難道王兄認(rèn)為蜀漢諸葛丞相的識人用人能力還不如曹魏的曹操嗎,?”
王靜輝說道:“那你認(rèn)為呢,?!如果諸葛丞相識人用人有曹操好的話,,那在諸葛亮和曹操死后,,他們提拔上來的人才到底是誰勝利了呢?”
趙葉有些語塞,,但還是問道:“那司馬懿也是曹操提拔上來的吧,?”說完便有些得意的看著王靜輝,想他該怎么為曹操來辯解,。
王靜輝說道:“司馬懿的崛起確實和曹操有些關(guān)系,,但曹操對他更多是壓制,只是曹操死后,,他后世的子孫不爭氣罷了,。換言之,如果司馬懿生在我大宋朝,,他還有能力作亂嗎,?我想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機(jī)會!這畢竟是和曹魏當(dāng)時的制度有莫大的關(guān)系,。但話說到底,,終究是司馬懿耗死了諸葛亮,單就人才的觀點,,這也算是司馬懿勝了吧,。其實關(guān)于司馬懿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這篇策論所講的主要是人才的發(fā)現(xiàn),、使用,、培養(yǎng)和儲備,在這一點上,,在三國歷史上的君主大臣們中,,曹操可以稱得上是典范。曹操并沒有像劉備這么好的運氣,,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但他有一群謀士為他出謀劃策,還有為數(shù)眾多的武將為他沖鋒陷陣,。劉備運氣比曹操好的地方就是諸葛亮不是司馬懿,,否則蜀漢就要改名換姓了!”
這一席話讓趙葉再次啞口無言,,不得不再次甘拜下風(fēng),。趙淺予看到哥哥那個窘迫的樣子不由得好笑,但為了照顧他的面子,,所以轉(zhuǎn)移話題說道:“不知道王兄最近有沒有寫出得意的詩詞?”
王靜輝聽后感到自己實在是不給趙葉一點兒面子,,每次他來到自己這里對自己寫的文章品頭論足提出疑問的時候,,多半會被自己給批駁的傷痕累累,所以他聽了趙予的話后立刻很配合的說道:“最近忙于俗物沒有寫出什么好詞,,以前寫的東西倒是讓你們見笑了,。”
“哪里,!在汴都有誰能說王兄的詩詞不好,?!王兄的詩詞時而清麗委婉,,時而慷慨激昂,,真是風(fēng)格多變,但偏偏每首詩詞寫得又如此深入人心,,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聽了趙予對他詩詞的評論后,王靜輝不禁汗顏:真是對不起蘇偶像他們了,!不過沒有辦法,,誰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好這一口呢?自己既然來到這個宋詞時代,,要是不多寫點宋詞,,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更何況寫詩詞的人大都是和蘇偶像差不多的官員,,他們平時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寫了這么多詩詞,有這些功夫還不如多關(guān)心一下百姓疾苦,,自己大肆抄襲他們的詩詞也是讓他們都務(wù)點正業(yè),。想到這里,王靜輝終于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抄襲后人詩詞作品的絕佳理由,,連他自己都認(rèn)為正在從事一項非常偉大的事業(yè)以拯救這些宋朝官員們,。
“趙公子過譽(yù)了,王某虧不敢當(dāng),如果你們喜歡,,我在中秋的時候倒是作了一首《青玉案》,。”當(dāng)下他就把辛棄疾的名作變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并且編了一個完美的理由解釋了詞中的寓意,。
趙氏兄妹又被王靜輝的絕世好詞給打倒了,趙葉雖然看王靜輝寫的策論很不順眼,,但也挑不出其中的毛病,,這讓他很是郁悶。如果說王靜輝最讓他心服口服的才能,,便是王靜輝在這詩詞上的造詣了,,用他妹妹說的話:咱們就是拍馬也追不上他!他非常贊同自己妹妹的眼力,,他也認(rèn)為在這個世界上單論詩詞,,王靜輝就是唐朝的詩人李白在唐詩上地位,他可真是無可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