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友“風(fēng)含雨”對《宋風(fēng)》的一些書評
下面是風(fēng)含雨書友對《宋風(fēng)》今后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所發(fā)的一些書評,,戒念很受感動,,在這里先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和鼓勵,我一定會盡全力為大家奉獻上全本的《宋風(fēng)》并且盡力做到精致,。下面每一個段落為一條書評,,可能大家讀起來有些不是很連貫,但我還是非常感謝支持《宋風(fēng)》的書友:
該死的分割線打不出來,,手寫分割,,下面的文字為風(fēng)兄的貼子****************
運輸糧食當然不如奢侈品賺錢,但前提是大家都不懂得戰(zhàn)略資源的重要性,,如果搞明白其中的關(guān)系,,不是不可以的,而是完全可以,。宋代已經(jīng)可以制造五千料的神舟,,常不多可以運260噸貨物。從山東萊州出發(fā),,橫渡黃海,,用兩天既可到達朝鮮半島西南海岸的甕津。從明州出發(fā)至朝鮮西岸禮成江碧瀾亭,。也只15即可到達,。雖然朝鮮半島不是產(chǎn)糧區(qū),但用奢侈品肯定可以換來糧食,,反正不是大宋人餓肚子,。
而從廣州,泉州到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臘(柬埔寨)、蒲甘(緬甸)這些都屬于進程航線,,大部分地區(qū)都短時間內(nèi)就能達到,,只不過這些地方不賺錢,但產(chǎn)糧啊,,可以組織官方船隊運輸,甚至干脆組建海軍運輸,,既可以鍛煉還能儲備戰(zhàn)略資源,。之所以宋代沒有糧食貿(mào)易,因為確實不賺錢,,本來南方就不缺糧食,,再便宜也沒有奢侈品利潤大。航線已經(jīng)開辟到橫跨印度洋至東非,,這些附近地區(qū),,唐代的時候就有了穩(wěn)定航線,,根本不必擔心航線問題。
當然有更好的辦法,,周圍的小國都仰慕中原文化,,可以許以名義上的好處,或扶植代理人,,讓對方主動運糧運物到大宋,,連錢都不用花。這方面策略當初的英國,,過去的日本,,現(xiàn)在的美國都經(jīng)常用。不要以為換糧食必然花錢,,別忘了這世界上還有掠奪這條路,,資本主義擴張哪有那么干凈,何況國家性質(zhì)的行為就更方便了,。一手舉著論語,,一手拿著大棒才最聰明。大宋海軍提供保護,,給代理人封個什么官,,還不是要什么有什么。是國家就有矛盾,,是人就談心,,根本不愁找不到代理。
等價交換,,商人可以這么做,,國家這么做就傻了。你看美國什么時候和人等價交換過,。那時候宋朝地位絕不比現(xiàn)在美國差,。政策定好了不富強才奇怪了??梢哉f回旋的余地非常之大,,這世界上賺錢的辦法不是只有一種公平交換,還可以搶啊,。當然這里的搶不是單純的強,,運用手段讓人家主動送錢才高明,最后對方史書上還寫著“共榮”,!
宋代造創(chuàng)技術(shù)也很高超,,竹帆比西方布帆吊起放下容易的多,每件事都可以在甲板上通過轆轤和繩索去做,。進一步說,,竹桿可以多用或少用,;在強風(fēng)中,一艘船可以只用兩根竹桿的面積迎風(fēng),,但在微風(fēng)時,,整個帆都張開迎風(fēng)。這大大加強了對船只的控制,。竹筋的帆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即使一半的帆有孔洞,,船只仍然能航行。一個西方的布帆有這么多孔是絕不能航行的,。
而且這些竹筋使中國帆繃緊,,這在空氣動力上更有效率。在風(fēng)中鼓脹的帆引起不必要的渦流,,從而減低船只速度,。另外南宋大的海船可載重幾萬石,深闊各幾十丈,,比北宋的船要大好幾倍,。水密倉結(jié)構(gòu)也早就實現(xiàn)??衫脗?cè)風(fēng)行駛,。而主角要發(fā)明的是六分儀,經(jīng)線儀和黃金圓規(guī),,以及海圖的標準畫法,,這幾個原理都不難。
糧食部分依靠其他國家并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周圍國家都太弱小,。如果本身是弱國,海軍也弱,,隨時被人封鎖航線,,當然不可能依靠糧食進口??伤纬脑齑夹g(shù)世界上是頂尖的,,軍隊也是強大的,周圍小國完全構(gòu)不成威脅,。還有糧食是要儲備的,,儲備量大就不用擔心。如果幾年的時間都還解決不了問題,,依靠本國產(chǎn)糧也白費。那個時期和現(xiàn)在根本不能比較,,整個世界上就大宋一家獨大,,完全不用擔心海運被人截斷,。也根本不用擔心周圍那些產(chǎn)糧地區(qū)欺負或者趁火打劫等等。
另外還可以派船隊探索美洲尋找玉米等高產(chǎn)作物,。重金懸賞下去,,絕對可行。如果著急的話懸賞甚至可以不必局限于中國商人,,只要提個愛吃這個的借口就行,,自然有人送來。當然這樣做肯定不合算,,畢竟還那還有金礦等等,,也算領(lǐng)土擴展。不同的歷史時期,,外部條件不同,,過去不可行,現(xiàn)在不可行,,不代表當時就不可行,。
組建海軍運輸糧食,效率絕對比種田高多了?,F(xiàn)代一個農(nóng)民人均產(chǎn)糧也就500公斤左右,。宋代遠沒有這么高吧。這是一年的產(chǎn)量,。海運的話,,一次一個人平均就可以運五六噸。除去損耗也快10倍了,。而且一年怎么也不會只運一次吧,。關(guān)鍵是,不能花錢,,用玻璃換,,或者干脆扶植代理人免費送貨上門。
一直以來,,王靜暉不愿涉足朝堂,,無非就是怕遇上政治斗爭遭到打擊。問題是,,有真正的改變歷史,,挽救大宋乃至中原的命運,就必須身登高位,,以上位者的威權(quán)來作為,,光在民間搞搞實業(yè)發(fā)展思想教育什么的,千百年后可能會有些余澤,要想就此改變近百年內(nèi)的天下大勢,,無異于緣木求魚,,同他為了娶公主也是不得不為之。
但是,,這其實是可以反過來看的,。北宋的政治斗爭雖然也很就激烈,但就殺傷力而言,,卻是歷代最小的,,極少有流事件,大多就是貶到外地,。而假如王靜暉娶了蜀國公主,,以神宗的為人和他對公主的愛護,難道還會讓公主隨著王靜暉到海南島受苦不成,?再怎么樣,,只要王靜暉不是謀反,了不起就是削職為民,、打回原形,,反正他也不是很熱衷于權(quán)勢,又是富貴雙全,,也樂得過逍遙日子,。所以說,王靜暉現(xiàn)在這樣專心娶到公主,,然后放膽去做,,沒什么好怕的。
另外有一個問題想不通的就是,,熟知歷史的王靜暉,,怎么就是想不到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呢?北宋之禍,,禍在王安石,,只要在王安石沒有成為禍患之前干掉他,別的不敢說,,讓老百姓多過幾十年安生日子,,讓北宋的國祚多延續(xù)幾十年還是沒有問題的,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于公,,完全可以說是為國除害,也是為將來朝堂之上的各位名臣消災(zāi),;于私,,王安石那廝也不是什么好鳥,只看他身邊的親信包括他兒子不是奸伶就是小人,要說他本人的人品不下做,,別開玩笑了,。
宋代一兩銀子大概可以買一百公斤糧食(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一石大米59.2公斤,。用一只玻璃杯跑到越南換一船糧食絕對沒問題.上位這考慮的決不是值不值,而是喜歡不喜歡.即使今天也是一樣.玻璃這東西在那個時代對國家實力沒什么增強作用,,當然除去科技上的發(fā)展.換成糧食作用可以大大的.只不過把周邊國家都變成大宋的殖民地罷了.還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不必考慮災(zāi)害動亂反抗.沒有腥那里的繁榮.
是啊,從身邊的人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如果真正剛正不阿,,身邊的人也差不到哪去.哪有自己高尚,,周圍都是小人的情況,騙騙無知的小皇帝還行.不過王安石完蛋了,,這書也不好寫了.先獻策成立廉政公署吧:)對皇帝直接負責.
基本上變法都需要打擊到某些人的利益,,變法的難度也在于此。找到一個不影響他人利益,,甚至讓大家否分享利益的辦法方式,,通過起來要容易得多,而且見效還快,。當然也遠遠比涉及到國家自身內(nèi)部民眾利益的變法來的好,。當利益集團形成了以后,想要變回以前的方式也不可能了,。所以這貿(mào)易的利益要讓從皇帝到百姓大家都得到好處,,當然事實上也可以做到。光顧者天朝威儀,,往外送東西的方式當然沒人支持,。切實的利益比什么大道理都更有力。參考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式也能明白,。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改變落后的統(tǒng)計方式,,用數(shù)字說話。
最好的改變歷史的辦法不是一個人擁有多么大的能力和多么大的權(quán)力,,而是給所有人找到一條通向生活幸福的道路,。所以不一定具體官職大了才能解決問題。誘惑永遠比講道理更有力,。上帝還不是用天堂來誘惑你們,。說起來魔鬼更現(xiàn)實一些,可以立刻兌現(xiàn)好處,。兩者皆采用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了,。你去搞個高產(chǎn)的種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有那么多年還不如大家發(fā)展貿(mào)易,,帶來的好處太多了,,還會逐漸讓思想解放,不困守一地,。
上面的文字為風(fēng)兄的帖子*****************
以上便是我整理粘貼風(fēng)含雨老大的書評,,內(nèi)容非常多也非常有質(zhì)量,其中一些觀點也非常棒,,對我今后的寫作很有啟發(fā),,這些書評中也有其他書友對《宋風(fēng)》的疑問,我順便在這里集中回復(fù)一下,。
第一,,關(guān)于王靜輝為什么不到金陵趁王安石還沒有被啟用前干掉他。有很多書友認為我在寫作中把王安石給妖魔化了,,戒念要說的是:王安石變法首先出發(fā)點是好的,,戒念決非妖魔化王安石。戒念對王安石的文學(xué)水準和成就非常佩服,,歷史也對他在文學(xué)上的貢獻給予了公正的評價,。王安石唯一受到詬病的便是他的政治方面的問題,戒念認為他是個大文豪,,但決非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事實上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能夠稱得上“有作為的政治家”的皇帝君臣屈指可數(shù),,王安石肯定不屬于這一行列中的一員,。第一他缺少政治家的胸懷;第二他缺少政治家的忍耐和退讓,,在政治手段上一味的強調(diào)“強權(quán)”,、“征誅”,就是皇帝老子要像他這么干,,也會被史官冠以暴君的名頭,,更何況他是依附于皇帝權(quán)力的臣子,后果可想而知,;第三,,他缺乏政治家的遠見;第四也是他最要命的一點——無識人之能,,大批的投機分子和奸相都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王安石的缺點還有很多,這些缺點造成了他在政治上不可避免的失敗,,我個人認為王安石就是一個宋朝版的荊軻,,他成就了自己英雄的主義,,而是政治上的敗筆。盡管王安石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但他依然讓人尊敬:心懷百姓和國家,!就憑這一點,王靜輝也不能干掉他,,況且把王安石干掉了,,戒念還怎么來安排以后的章節(jié)啊,?,!
第二,關(guān)于糧食問題,,歷史教科書上明確的寫明了明朝萬歷年間,江南地區(qū)水稻畝產(chǎn)大約在180公斤左右,,想必宋朝的水平和明朝也差不多,。古代歷史上,恐怕中國的耕作水平是全世界最牛的,,我想主角不過是個醫(yī)生,,他還沒有這個水平去當宋朝的袁隆平,但在農(nóng)業(yè)上王靜輝也會有一定動作,,畢竟民以食為天,,要是解決不了吃飯問題,什么都白搭,。不過書友提出要去美洲尋找玉米等耐旱高產(chǎn)作物,,不是戒念不想去讓主角找,但這件事可不是件容易事,,這是很不現(xiàn)實的,,基本被戒念給否決了。
第三,,在風(fēng)兄的書評中建議王靜輝影響宋朝決策,,把其他如越南等地的小國作為大宋的殖民地,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成功操作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不說那些儒生抱著孔老夫子“仁義”的臭腳不放,單單是軍事上的行動也是及其困難的,,因為在神宗統(tǒng)治時期就和越南干了一仗,,弄得灰頭土臉,再加上南方多瘴癘,,不利于軍事行動,,想把周邊小國變成殖民地,,實在是不容易。
第四,,關(guān)于腐敗問題,。太祖趙匡胤立下了不殺士大夫的誓言,這給宋朝的反腐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連阿越老大都還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小弟就更難辦了,不過戒念是不會讓那些貪官好過的,。
這次就說這么多,,順便鼓勵大家多發(fā)有質(zhì)量的書評,我看到后不會吝嗇手中的精華的,,戒念給讀者加精的大方程度,,我想各位心中都有數(shù),另外順便再求求老大們:千萬要筆下留情,,小小的打擊是好的,,但大大的打擊是很要命的!剛開始發(fā)書的時候是每天都挨罵,,那個時候我都快變成賤骨頭了,,一天不挨罵似乎都感到很驚奇,不過還是請各位老大對書中的錯誤多多包涵,!多謝,!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