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難民的選擇
富平城內的剛剛“穩(wěn)定”地過了兩天日子的百姓忽然之間就被告知賊軍即將襲擊富平,,必須緊急疏散到山區(qū)去避難,,頓時嘩然,。人干一樣的難民開始與前來勸說的第三營士兵們推搡起來,,眼看一場民亂就要爆發(fā)的時候,,暫時負責后方清理的閻烽出現了,。一聲:“不服從者就地格殺,!”配合著他蒼白的臉色對難民構成了巨大的震撼,。第三營士兵趁機對一些自己的親故灌輸困難是暫時的,,李別將不會忘記大家的說法,,百姓們終于在對閻烽的詛咒聲中不情愿地開始搬家——其實也就是把那連上面的虱子都餓死大半的褥子什么的卷個包。
夕陽西下,,難民們終于領到了屬于自己的陳粟,,開始離開安寧的富平,在這里,,李菩薩的“配給制度”給了他們一個繼續(xù)茍活的機會,,現在要走卻真是舍不得。難民也不是真的盡數蒙昧,,有頭腦清醒的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但他們卻并不埋怨李嚴,不管李嚴是出于什么心思,,活人數千畢竟也是大大的善事,,至于現在的局面,沒有撒手離開,,而是拼著死戰(zhàn)掩護大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最被怨恨的人是閻烽,甚至有人認為這個病癆鬼是夜叉轉世,,是他鼓惑李菩薩讓大伙去山里的,,或許還逼迫的!
負責掩護難民撤向山區(qū)的第三營的士兵構成很特殊,。這個營是張克行管的,,里面的新兵素質雖然不如第一營,但也不是最差的,。之所以留下這營作斷后,,是因為他們全都是有家口的。讓他們掩護固然可能造成逃亡,,但卻是具備了人情味,,保證了部隊的果決性,免得這些有家小的兵最終影響部隊情緒。
按照李嚴的命令,,閻烽在離城三里處召集士兵和百姓作了一次講話,。閻烽自從軍以來都是充當惡人的角色,這次也不例外,,不過他卻也不甚在意,。講話時候仍然沒有任何情意摻雜:“第三營士兵!你們現在必須作出選擇,,要么拿上武器,,護衛(wèi)你們的家小鄉(xiāng)親進山里結寨。要么跟著我去殺賊,,去拼命,!你們自己選擇,李別將絕無勉強之意,!”
聽到著突兀的講話,,第三營的士兵們沉默了。一路過來,,他們很多人的心都被揪緊,,盡管他們十分相信偉大的李別將,但是如今之世,,李別將未必能夠回來,,讓他們拋棄家人他們也的確做不到。
百姓們再一次亂了,,嘈雜的聲音此起彼伏,。
“二郎!幫李菩薩殺賊去,!別丟咱家的臉面,!”
“狗娃啊……爹這么大年紀了,夠本,!你將來當了官,,記得多續(xù)幾房媳婦……”
“別想家!三弟,,俺一定護著娘活下來,!”
“去吧……除了那些禍害!幫李別將保一方安寧,,兄弟到時候來投你……”
“…………”
依舊面如沉水的閻烽被震撼了,,難道李別將放糧之日早就估計到了現在的情形?難道百姓真不是戰(zhàn)時的累贅,?閻烽望向百姓那一張張凄苦而決絕的臉,,一時眼眶居然久違地濕潤了,,如果皇帝出奔的時候也允許自己選擇,自己會留下來陪娘子和小虎嗎,?
皇帝對于士兵們太過遙遠,,雖然大唐子民的驕傲仍在,但卻已經淡漠了,。李別將,,那個高大的男人,反而是最親切最值得信賴的,??墒羌胰四兀縼y世之中能有多少人活到李別將回長安,?士兵們恪于軍紀,沒有亂起來,。但淚流滿面,,身軀顫抖者卻不在少數。
閻烽從對家人的緬懷中清醒過來,,心中雖然略微顫抖,,但還是堅決地下令:“決定去殺賊的,往前三步走,!”
士兵們呆了片刻,,終于作出了選擇。
向前三步的士兵大約占了三分之二,,三百多人,。他們的神情由難舍轉向決絕。
閻烽點了點頭,,下了一個自他從軍以來最有人情味的命令:“全軍聽令,!與你們的前同袍,你們家人告別,!給你們一刻鐘,!”
命令一下,這支混雜了難民與士兵的隊伍終于發(fā)出了巨大的聲響,,很多士兵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感情,,發(fā)出男人才有的那種哭泣與嚎叫。他們的家屬,,無論之前多么豁達,,但終究無法舍棄自己的親情,舍棄自己的家人,,在這個關頭誰又能忍耐得???
若說亂世之中骨肉疏離,易子而食,,都是有的,。但吃著血腥的人肉,誰又能若無其事,,心如止水,?要是真的能半饑半飽地活下來,誰又愿意親人遠離,,生死由天,?
無論怎樣,一切都必須按照自己的選擇繼續(xù)下去,。李嚴所部軍紀嚴格,,如果當了逃兵被抓到,便是只有一個下場:當眾吊死,!這些決定離開家人走上戰(zhàn)場的新兵自然明白,,他們能做出這個決定就已經徹底下了決心。
一刻鐘沒到,,決意上戰(zhàn)場的士兵們就開始陸續(xù)列隊,。閻烽也抓緊向第三營負責留下指揮難民的一個叫做陸丙辰的副隊正作最后的交代。這個陸丙辰也是士官速成學習班的畢業(yè)生,,是第三營中頭腦最靈活的一個什長,,也是李嚴點名要求留下指揮不愿拋家棄子的新兵的一個下級軍官,隨同他留下的還有兩個老兵什長,。李嚴將他們的官職升了一級,,給他們的手令里要求他們帶著百姓在山區(qū)活動,適當地擴充力量長期游擊等待召喚,。職能類似于紅軍長征時留下的南方游擊隊,,當然,李嚴對他們能存在多久并不抱多少希望,。事實上,,對陸丙辰的危險任命,李嚴也有一絲愧疚,。
閻烽知道李嚴的心思,,因此除了勉勵,還給他們留下了一小部分軍械,。
作為主角的陸丙辰明白自己的職責,,卻是絲毫不怨恨自己的長官。他年紀不小了,,是招討大營補充給李嚴的兩百人之一,,混了多年軍旅,,生死早就沒有概念。唯一心有遺憾的是,,告別了生活幾個月的“和尚軍”,,告別了森嚴而和諧的軍營。
眼看全軍整頓完畢,,閻烽猶豫了一下,,還是對三個留下的下級軍官說道:“李別將讓我轉告你們……他允許你們投降任何人,畢竟,,活著最重要,!”說完,也不待對方回答,,閻烽立即策馬離開,。
“投降?以前會,,但跟了李別將,,咳!”陸丙辰一跺腳,,轉身下令:“有武器的在兩翼,,繼續(xù)前行,!”
雖然作為軍人的日子僅一月,,但留下來的百多士兵還是很自然地服從命令,握緊武器,,護著百姓開拔,,許多人忍不住回望前戰(zhàn)友們離去的方向。
已經消失在難民視線中的閻烽咳嗽著看自己的三百多淚痕未干的士兵,,心中并不平靜:“這樣的新兵,,決絕之處堪比藩鎮(zhèn)牙衛(wèi)……允許投降?李別將,,老李,,你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