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未央宮,。
等候多時的鐘繇見了天子似乎還挺開心,,以至于今天都沒有推銷他很熱衷的“曹操可靠說”,。
屏退左右,,前殿內(nèi)只剩下劉弋和鐘繇,,以及負劍靠在柱子陰影里的王老頭,。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劉弋看著面前的中年老帥哥問道,。
“回稟陛下,暫時還沒有,?!?p> 所謂“那件事”,便是由楊彪朱儁指導,,鐘繇主持,,數(shù)位可靠官員參與的,策反李傕軍中的軍吏楊帛,、宋果,。
而軍吏楊帛便是那日在南塢中放楊修過來的人,其人與弘農(nóng)楊氏算是沾點親戚關(guān)系,,前些年也因楊氏舉薦得以成為小吏,。
楊帛這種人,在大漢的道德觀念里是屬于要為楊氏赴死的私人......如今在教育程度普遍只有阿娘胎教的李傕軍中,,也算是有些地位,,被大臣們視為突破口也不奇怪。
當然了,,這位軍吏楊帛的道德底線比較靈活......換句話說就是沒什么下限,。
在目睹了西涼軍把持朝廷,視天子百官如無物后,,楊帛不僅不打算承擔對楊氏的義務,,反而獅子大開口,,所以他和宋果的策反,大臣們也一直也沒談妥,。
甚至于,,劉弋隱隱猜測,那天之所以李傕追上來的這么快,,便是此人去報信走漏了風聲,!
這件事劉弋也僅僅是知道,根本無從插手,。
鐘繇不會向他匯報任何行動的具體細節(jié),。
事實上,劉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些大臣根本就是把他當小孩,,當傀儡。
在長安城的大漢中樞里,,有上千名官吏在維持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表面運作,。
而劉弋即便是逃出了南塢,現(xiàn)在也是太尉楊彪錄尚書事,,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根本就不會向他匯報。
這也是劉弋想要盡快東出的原因之一,。
他的阻力來自各個方面,,除了軍事方面西涼軍派系復雜的軍頭很難搞定,政治上劉弋也急需利用某種變動的契機,,來真正達到掌控朝廷的目的,。
所以,他開始拿一些士族們根本不會去做的事情找由頭,。
“那便是朕要做的求賢令,,尚書臺覺得可行了?”
鐘繇面露難色,,苦笑道:“陛下...此事莫再提了,。”
“怎地,,朕想求天下賢才為朝廷所用都不行嗎,?”
“朝廷選士人,自有孝廉察舉,,況且,,長安臺閣人滿為患了?!?p> 劉弋冷冷一笑,,道:“非是士族豪強,,出身低賤,便為官不得,?”
鐘繇無言以對,。
大漢朝廷自有規(guī)矩在此,就算當官的有不少是冗官,,是廢物,,但他們背后都站著各自的家族,或是詩書傳家的士族,,或是地方上只手遮天的豪強,。
你要是讓大量的底層賢才進來,那他們這些廢物不就要被擠下去了,?
天子非要弄所謂的求賢令,便是跟所有官員過不去了,。
“那朕要你們做的度田,、屯田,又落實的如何了,?”
“臣無能,,臣請辭?!?p> 鐘繇沒說自己只是個黃門侍郎,,決定不了這些三公九卿才能干的事情,他直接摘冠下拜,。
“罷了,,起來吧,鐘卿前來所為何事,?”
“陛下,。”瞧了瞧天子的臉色,,鐘繇慢吞吞地開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冊立皇后之事,,三公和大臣們都覺得不能再拖了,。”
劉弋沉默了片刻,,問道:“大臣們什么意思,?”
“立伏家女為后,斷不可立董承之女,?!?p> “說說吧,。”
“陛下須知道,,伏氏祖上伏湛在光武帝時便是大司徒,,封爵陽都侯。
伏完品行高潔,、儒學精深,,娶得是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伏家女冊為皇后,,便是與陛下親上加親,。”
“朕曉得,?!眲⑦行o奈,“鐘卿的意思是,,伏家是士族,,比董承這種沒根底的軍頭強得多,是這意思吧,?”
“也不全是,。”
“陛下,,外戚按慣例是要加大將軍封侯的,,若是立董家女,再出個何進之亂可怎么辦,?”鐘繇躊躇了幾息,,艱難開口。
話說出了口,,鐘繇反而輕松了許多,,他誠懇地分析道。
“國事傾頹至此,,宦官,、外戚,都是根源,,也正是為幾位先帝不用士族,,甚至鬧出了長達數(shù)十年黨錮之禍,才會導致如今這般下場,?!?p> “本朝自前三位天子后,天子登基時普遍年幼,,沒有超過十五歲的,,這必然導致了太后授權(quán)外戚掌權(quán),,陛下知道最大的后果是什么嗎?”
“天子威權(quán)淪喪,?外戚故意選擇年幼的天子以此延長掌權(quán)的時間,?”
“不是!”鐘繇嚴肅以對:“是國家的太學和一整套士人培養(yǎng)體系崩潰,?!?p> 劉弋沒聽明白,太后和外戚掌權(quán)跟士人培養(yǎng)體系崩潰有什么關(guān)系,。
大約是看出了天子的疑惑,,鐘繇嘆了口氣詳細解釋:“天子是儒生的君父,也是師長,,這是光武帝建立育官,、選官制度的基礎(chǔ),太后和外戚是承擔不了這個身份的,。
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年幼的天子始終承擔不了天下士人師長的身份,光武帝的制度設(shè)計被破壞,,所以才會私學大興,所以才會出現(xiàn)累世公卿的士族高門,?!?p> 官員是從士人中產(chǎn)生的,而天子在士人培養(yǎng)里“師”的角色因天子年幼長期缺位,,這與后世科舉制產(chǎn)生的進士,,按理說是所謂的“天子門生”,卻被士大夫用來拉幫結(jié)派拜碼頭是一個道理,。
“陛下應該猜出來了,,是外戚導致國家儒士選官制度荒廢,私學大興,,傳承學問的士族因此興起,。
“而每一位代替天子掌國的外戚,乃至后來天子為了對抗外戚收回權(quán)力支持的宦官,,都站在了士族的對立面上......這才是黨錮之禍的根源,,也是何進之亂,甚至如今天下諸侯割據(jù)的根源,?!?p> “如何破解?”
“如何破解都沒用,!”跪坐在席上的鐘繇很無奈,。
“陛下,,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冊立伏氏女為皇后,,以安士族之心,。您得弄清楚,誰是支持您的,,誰是反對您的,。”
“董承這些西涼軍頭不可靠,,您能依靠的,,是如伏氏這樣的長安士族,和關(guān)東如曹操那樣還忠于漢室的大臣,?!?p> 你不說最后一句話,我就真信了,。
目前對于劉弋來說,,長安內(nèi)的士族固然是相對可靠的。
但這種可靠的根源在于他們必須通過維持天子的權(quán)威,,來維持朝廷的合法性,,繼而維持自身權(quán)位、富貴的合法性,。
而非是士族真的對劉弋本人忠心耿耿,!
可如今漢末亂世中說句不好聽的,就如后世五代十國時流行的那句話——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問問士族手里有幾個師?
不說興復漢室掃平割據(jù)這個大目標,,就說搞定西涼軍這個中目標,,甚至逃離長安城這個小目標。
對于劉弋來說,,最需要的東西都不是儒學經(jīng)義背的滾瓜爛熟的士人,,而是真正手里有刀把子的武夫!
這個道理,,劉弋從穿越的第一天奮起殺人的時候就明白了,。
有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果可言,劉弋必須謹慎地篩出真正對他挽回局勢有用的信息,,并以此為基礎(chǔ)做出決斷,,走錯一步就將萬劫不復。
想到這里,劉弋又想了想自己那粗糙的破局東出計劃,,不由地愈發(fā)想擁有自己的謀士了,。
鐘繇、楊修,,他不是沒有嘗試過交心招攬,,然而根本沒有用!
他們的立場,,還是站在士族這邊,,代表著士族的利益。
而士族自己就能把控朝廷,,鐘繇,、楊修半點都沒有對劉弋這個天子進行個人輸誠納忠的意思。
說句誅心之論,,從結(jié)果上看,,鐘繇和楊修是在曹魏混的風生水起的,而董承董胖胖卻是為了他去死的,!
誰更忠心,,或者說誰有可能成為自己核心利益圈子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劉弋拎得清,。
所以,,立伏壽為皇后固然是國家法度的需要。
但對于董胖胖,,劉弋卻必須將他跟自己徹底捆綁在一起,。
董承所部三千多西涼軍,這也是目前劉弋最有可能拉攏到手的一支軍隊,。
但前提是,劉弋必須試探董承的態(tài)度,!
即便是史書上證明了董承在幾年后的衣帶詔事件里是忠心的,,也不代表董承現(xiàn)在就是對他忠心不二。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私心的,。
這世界上真的有品德高尚的人為了匡扶漢室至死方休,劉弋肯定相信,。
哪怕他只是個傀儡天子,,他也相信,這個時代肯定有不少人愿意為了他這個天子去拋頭顱灑熱血,。
可從目前的所見所聞來看,,董胖胖可是西涼軍里干壞事哪次都沒少他啊,無論如何都稱不上是“忠臣義士”。
故此,,劉弋覺得史書上董承的舉動,,也有可能夾雜了自己獨占天子的私心。
他現(xiàn)在要親自衡量的,,就是董承的私心究竟有多重,。
如果說有一個頂級的謀士來幫忙參謀制作計劃,是劉弋的理想需求,,那么拉攏軍隊為己所用,,則是劉弋破局計劃里最關(guān)鍵、最現(xiàn)實的需求,。
“立伏氏女為后,。”劉弋頓了頓,,堅決地說道:“但要給董承封侯,,朕親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