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說宋留之后再也沒有起義軍投降秦軍有點兒夸張,,凡事都會有個例外,,最有影響力的意外是趙國的大將李良。
李良是趙王武臣手下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先打下常山郡,,又被趙王派去打太原郡。從常山到太原要穿過太行山脈,,必須經(jīng)過井陘,,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
所謂的“陘”就是指山脈中斷的地方,,是要穿過山脈所必須要走的道路,。太行山脈東西向有很多這樣的陘,最著名的八陘分別是軍都陘,、薄陽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和幟關(guān)陘,。在古代交通不發(fā)達的條件下,,這八條陘便成為了軍隊在北方中原(現(xiàn)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穿梭的八條咽喉要道。太行山脈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八條陘都各自地形復(fù)雜,非常容易埋伏,,易守難攻,,是一等一的軍事重地。
李良的部隊從常山到太原就要穿過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可是秦軍已經(jīng)早早的在這里設(shè)好了埋伏,,他一時間攻不過去。在僵持的過程中,,守關(guān)的秦將偽造了一封秦二世寫給李良的勸降書,,希望李良能夠倒戈。
以秦二世的智商和那個放不下面子向起義軍低頭的勁兒,,當(dāng)然不可能給李良這種小人物寫勸降書,,這不過是秦朝守將的計謀。李良雖然沒有這么堅定的懷疑,,但也沒有輕易信,,就撤回了HD,希望能夠請趙王再多撥一些兵馬,,讓他一舉攻破井陘,。
李良的部隊還沒有到HD,先遇到了趙王武臣的姐姐,。趙王這個姐姐也是飛揚跋扈的人,,出去找人喝酒帶了一百多個騎兵隨行,李良一看這個陣勢以為是趙王本人出行,,于是畢恭畢敬的跪在道路一旁,。
李良是趙國大將,還手握重兵,,按道理來說,,即便真的是趙王武臣,也應(yīng)該很客氣的下車來打個招呼,,可偏偏武臣的姐姐此時已經(jīng)喝醉,,搞不清楚狀況,也沒弄清楚外面是誰,,以為只是個普通的官員,,就派隨行的隨從簡單回了個禮。
李良素來驕貴,,看到一個女子居然如此看不起自己,,不肯下車來接見他,立刻就勃然大怒,。當(dāng)初大澤鄉(xiāng)起義的時候,,李良地位本來高于武臣,,后來因為武臣和陳王關(guān)系好,所以成為了軍隊的主帥,,再之后又因緣際會成了趙王,,李良反而成了他的臣子。
所以,,其實在內(nèi)心,,李良都不一定能把趙王放在眼里,更何況是他的姐姐,?
本來接到秦二世的勸降書,,李良就有了些想法,如今遇到這種事,,腦子一熱就真的反了,。他帶部隊追上前去殺了武臣的姐姐,看到自己已經(jīng)在HD城下,,索性就攻入了HD,。
HD城內(nèi)的趙王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躺著中槍,姐姐的一場醉酒居然釀成如此大禍,,對李良的倒戈沒有一點兒防備,。李良很輕松的攻入HD,殺了趙王和一票趙國大臣,,只有趙王的左膀右臂張耳陳馀兩人因為耳目眾多,,提前開溜,逃脫了這場大難,。
張耳和陳馀二人素來在北方享有大名,,在建立趙國的過程中又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威望,。他們在逃出HD之后四處收攏散兵,,最后湊齊了一支部隊打回HD。李良不敵張耳陳馀二人,,就連夜逃跑,,恰好此時章邯的大軍一路追殺陳王到了附近,他就投奔了章邯,,成為了起義軍中少有的投降秦軍的人,,逆歷史的大勢而行。
李良到底后來如何,,歷史沒有記載,,鉅鹿之戰(zhàn)后不知道他有沒有和章邯一起投降項羽,如果是那樣,,也真是一個諷刺了,。
張耳和陳馀沒有自己稱王,,他們還是比較聰明的,不想把自己推向風(fēng)口浪尖,,找了個原來戰(zhàn)國時期趙國王族的后人趙歇來做傀儡君主,,而自己完全把持了趙國的朝政,。
陳王和趙國都因為內(nèi)亂出了狀況,,勢力大大的削弱,劉邦也沒能幸免,,在起兵反秦的最開始階段,,他也好好的享受了一次手下背叛所帶來的惡果。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劉邦享有天下后對手下的臣子百般防備,甚至是蕭何周勃這些老鄉(xiāng)都難以幸免,,韓信彭越這樣的更是被趕盡殺絕,,只怕都和劉邦一開始吃的這個虧有關(guān)。
教訓(xùn)太深刻,,難免會矯枉過正,。
前面說劉邦殺了沛縣縣令自立為沛公,斬白蛇而起,,他攻打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好兄弟盧綰的家鄉(xiāng),,和沛縣互為唇齒的豐縣。沛,、豐兩縣相距甚近,,兩地人之間也基本都是親戚或者朋友,劉邦想立足家鄉(xiāng)繼續(xù)發(fā)展,,攻打豐縣是最好的選擇,。
劉邦打下豐縣之后,逐漸引起了秦軍的注意,,沛縣和豐縣都屬于秦朝泗水郡的管轄范圍,,于是泗水郡的郡監(jiān),一個叫平的人(悲劇的小哥沒有給后人留下自己的姓氏),,開始對劉邦進行剿滅,。結(jié)果這個叫平的人打著打著發(fā)現(xiàn)打不過劉邦,就帶著殘兵逃到了薛郡,。
沛縣大概在如今的江蘇徐州,,而薛郡在山東曲阜,還是有一點兒距離的,,劉邦為了壯大自己,,取得進一步發(fā)展就率軍追殺平,。沛縣有蕭何曹參防守沒有問題,豐縣他挑選了本地人雍齒做長官守城,。此時的劉邦對老鄉(xiāng)們還都是比較信任的,,也就沒有留下什么后手防備。
結(jié)果就在劉邦追殺平的這段時間,,陳王兵敗被殺,,原本一致抗秦的形勢陡然大亂,各地起義軍開始紛紛擴張自己的地盤而不再齊心向西攻秦,。
做的最露骨的就是魏國,。
魏國的來歷前文提過,陳王大將周市在攻打齊國被田儋擊敗后,,撤到魏地做土皇帝,,建立了魏國,還要挾陳王送來了戰(zhàn)國魏國王室的后人魏咎做傀儡國王,。從周市這些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他是個見利忘義,、目光短淺、且毫無道義的人,,拿著陳王的部隊打不下齊國就自己稱王稱霸,,還借機要挾陳王,可謂是小人之至,。
周市缺乏道德操守,,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也都不會太顧慮別人怎么罵他,他見秦軍勢大,,毫無節(jié)操的就把兵鋒轉(zhuǎn)向了周邊起義軍,,妄圖通過殘害同道來擴大自己的勢力。
周市無節(jié)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劉邦的沛縣和豐縣,。
周市趁劉邦大軍去薛郡的時候,,帶兵到了沛、豐一帶,,招降當(dāng)?shù)厥貙?。蕭何和曹參?dāng)然不會倒戈,以他們的智慧怎么可能跟這么一個毫無前途的主子,,可雍齒就不一樣了,。
劉邦年輕時在沛、豐一帶的名聲不好,,雍齒向來看不起他,,后來劉邦風(fēng)云際會當(dāng)了沛公,雍齒在他手下做事也還是心中不服,,總覺得自己在這么一個無賴手下干活兒很丟面子,,于是就把整個豐縣直接獻給了周市,。
劉邦追殺平到薛郡,后來又繼續(xù)追殺到了戚地,,剛剛?cè)〉脧氐椎拇髣倬吐犝f自己后院起火,,大驚之下馬上率軍回救。周市的部隊這時候也撤了,,沒有和劉邦大軍發(fā)生正面沖突,,因為他們的后院也起火了,而且這把火還是強大的章邯大軍點的,。周市的如意算盤還想趁陳王死后的混亂擴大勢力,,誰知道滅了陳王之后的章邯第一個就把屠刀伸向了他。
周市的部隊雖然撤走,,可豐縣已經(jīng)倒戈,劉邦大怒之下對豐縣進行了狂轟濫炸式的猛攻,??捎糊X當(dāng)初能夠被委以重任,確實也是因為比較會守城,,一時間劉邦居然就是打不下來,,只能在城外僵持。
劉邦的內(nèi)心非常著急,,周圍虎狼成群無不死死的盯著他,,對于他來說,久攻不下一座城池是非常危險的,,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趁機吞并,。
鑒于這種危險的形勢,劉邦沒有被仇恨沖昏頭腦一根筋的死攻豐縣,,而是開始思考不再單獨作戰(zhàn),,投靠一個稍微強大一點兒的勢力,借外力來發(fā)展自己,。
他的第一個選擇是楚王景駒,。
楚國的張楚王陳勝不是剛剛被殺嗎?如何又多出來一個楚王來,?
其實景駒也是一個剛剛興起的勢力,。
東陽人秦嘉最早在東海郡一帶起義,,他不想孤軍奮戰(zhàn),,就打出旗號說自己是跟隨陳王一起反秦的。陳王聽了很高興,,就派了一個叫武平君畔的人去給他們當(dāng)監(jiān)軍,。秦嘉是個不肯放權(quán)的奸雄人物,,雖然表面上尊敬陳王,但其實心里還是“老子天下第一”,。陳王要派一個人來管他,,他當(dāng)然受不了,就假傳陳王的命令,,找了個理由殺了武平君畔,。
按道理說秦嘉的這種做法定會引起陳王的不滿,但是當(dāng)時陳王的大軍已經(jīng)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這種小事,,再后來陳王就兵敗身亡了。本來已經(jīng)做好和陳王決裂打算的秦嘉一聽說陳王已死,,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馬上大變臉,立身邊一個戰(zhàn)國時楚國王室的后人景駒為楚王,,延續(xù)楚國大旗,。
不得不說秦嘉還是很有腦子的,他知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道理,,明白“名分”二字有多重要,,厚著臉皮借陳王和楚國的余威為自己服務(wù)。雖然秦嘉只是諸多反秦起義軍里起兵較晚的一個,,卻很快就成了很有影響力的一個,,楚國的旗號讓他們無形中有延續(xù)陳王起義軍“正統(tǒng)”的感覺,引的諸多人紛紛來投,,實力發(fā)展迅速,。
此時恰好楚王景駒和秦嘉就在留縣,劉邦也被他們楚國正統(tǒng)的旗號吸引,,在危難時刻選擇投靠他們,,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