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南下修武和項羽對峙的前期,,封張耳為趙王,,帶兵守趙,;領韓信率軍平齊,。兩個人又重新找到了工作。
這份工作對張耳來說很輕松,,領著小弟鉆城里納賢乘涼,,不亦樂乎。南邊的項羽由劉邦親自扛著,,張耳無需掛懷,。北邊的臧荼更無須考慮,因為這個人已經(jīng)投降了過來,。只有西邊的齊國不太照路,,不過也無大礙,因為田橫這一年多來愜意地在齊國過日子,,沒太多奢望,,也不愿參和太多是非,,穿著背心搖著蒲扇,一邊嗑瓜子一邊看熱鬧,,很是愜意,。更重要的是,,韓信現(xiàn)在就要去收拾齊國,,張耳大可不必為這些閑雜事情勞心費神。
至于臧荼,,由于前邊事情太多,,沒顧得上介紹這位仁兄。
臧荼是個很有意思的人,。這個人愛講排場,、愛吹會擂、氣勢逼人,,乍然一看覺得是個大才,,很有利用價值。這個人在帶兵打仗方面的確很有一套,,當初就曾把韓廣追到無處藏身,。可這個人當個將領還很夠標準,,如果當個封王那就有些不怎么靠譜了,。因為這個人屬于那種眼高手低、想入非非,、愛說愛吹,、目標遠大,卻不愿意付諸實施的那種人,,好高騖遠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
自從當上燕王后,無論項羽怎么催促,,他就是按兵不動,,一直納賢乘涼看熱鬧。后來項羽攻齊,,頻繁派人催促,,這才懶洋洋地派了一些小弟去齊國邊境意思了一下。除此之外,,一直龜縮燕地,,不肯露頭。臧荼沒有什么遠大理想,,只想在燕國過幾年舒坦日子,,從來不隨便打別人的主意,。
雖然臧荼沒打別人的主意,但不代表別人就不打他的主意,,韓信就很不夠意思的動過心思,。
韓信當初滅趙后,抓住了李左車,。李左車被捆成粽子送到韓信面前后,,韓信不光給他松了綁,讓到上座,,還和他做了一番長談,,長談的內(nèi)容就是關于臧荼的。
韓信和李左車落座后,,相互吹捧一番,,抬高一下身份,終于進入了正題,,應該說韓信逮他是有明確目標的,。
韓信開口了,“我準備北攻燕國,,東伐齊國,,何如?”
李左車剛被松了棒,,手臂還在發(fā)麻,,根本沒想到韓信這么直白的進入了正題,連忙又謙讓了一番,,說什么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什么什么一堆客氣話后,,進入了正題,“士卒疲乏,,難以繼續(xù)驅使?,F(xiàn)在用疲憊之軍進攻燕國堅固城池,想打又恐怕時間拖的太久,,時間一久,,糧草定會緊張,如此情形,,弱小的燕國肯定不會降服,,齊國也一定會據(jù)守邊境以圖自強。與燕國,、齊國僵持不下,,那么劉邦、項羽的勝負就很難分明,。以自己短處攻擊敵人的長處,,這是不足取的,。”
分析完形勢,,李左車停頓了一下,。
韓信連忙問道:“先生認為該當如何?”
李左車道:“目前應按兵不動,,撫恤陣亡將士,,籠絡人心。然后向燕國的道路上布置重兵,,再派說客前去游說燕王臧荼,,以將軍神武,,臧荼定會迎風而降,。燕國歸降,齊國將無能為矣,?!?p> 李左車的話,讓韓信茅塞頓開,,大笑著站了起來,,“好,很好,,就這么辦,。”
于是,,韓信立刻遣使進入燕國,,游說臧荼。
使者來了,,在愛吹牛的臧荼面前把韓信定趙的故事,,形象生動地進行了一番描述,然后又把韓信吹噓了一番,,再把臧荼自己曾經(jīng)消遣項羽的事情拿出來分析了一番,。
使者的話說完了,臧荼猶豫了,。
臧荼雖然愛吹牛,,但他明白吹牛是需要一定資本的,最起碼不能讓別人明白自己手中的籌碼,,而這一次,,自己手中的籌碼已被對方摸的一清二楚。
更為重要的是,,自己當初陪著項羽打齊國,,讓齊國和趙國都比較討厭他,。而后來彭城大戰(zhàn)后,趙國的陳余和齊國的田橫都紛紛向項羽示好,,最終都成了楚國的盟友,。而成為盟友的齊、趙卻不怎么喜歡臧荼,,還時不時跑過來騷擾騷擾,,他們這些行為讓臧荼受夠了。更要命的是,,臧荼覺得項羽已經(jīng)不再信任他了,,在項羽的心目中自己似乎還不如田橫、陳余那兩個角色,,因此臧荼很失望,。甚至他還懷疑項羽有一天可能會轉過頭來收拾自己,因為自己前一陣的行為已經(jīng)瀕臨項羽所能忍受的底線,。
因此臧荼猶豫了,。
看到臧荼猶豫的表情,使者明白了,。這個使者是個聰明人,,立馬對前邊所說的話進行了一個總結,“降漢后,,仍為燕王,。否則,韓大將軍將兵臨燕國,?!?p> 鑒于韓信定趙的表演,臧荼自認沒有攔住韓信腳步的信心,,因此很干脆地修書投降了,。
當使者帶著臧荼的投降信返回趙地后,興奮的張耳和韓信趕緊打發(fā)使者向待在滎陽的劉邦報喜,。這個消息讓劉邦樂開了花,,為表彰功績,安撫趙地,,借著這股喜氣,,劉邦封張耳為趙王。經(jīng)過一年多的折騰,,張耳又重新恢復了項羽曾經(jīng)給過他的這個身份,。
也許你會問,張耳和韓信倆人都在這里,并且韓信的功勞比張耳大的多,,為什么要封張耳為趙王,?韓信怎么什么也沒得到,還的帶著兵接著去干那份很是危險的工作,?
這就是政治,,政治需要考慮功勞,但也絕不會嚴格按功勞的大小確定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因為有些人功勞很大,,卻不合適那個位置,或者說有人比他更適合,。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地方,,去做合適的事,這就是政治,。簡單點說就是平衡,,平衡各方面利益、關系,,達到最佳的配置,,那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否則只能功敗垂成,。劉邦是這方面的高手,而項羽恰恰是這方面的弱智,,對于誰來當皇帝那個角色,,孰優(yōu)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張耳是曾經(jīng)的趙王,,在這里有聲望,、有人脈、還有地位,,更重要的是張耳自己很想當,,并且和劉邦的關系還很好,他來干這份工作很合適,。當然,,主要是劉邦會很來事,他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精髓,,就這樣張耳稱王了,。
稱王后的張耳很高興,但現(xiàn)在的劉邦很著急,,因為此時的劉邦正被項羽圍在滎陽城內(nèi)敲打,。
劉邦在滎陽的事情我們在前邊是做過介紹了的,而此時的張耳、韓信也很忙活,,因為項羽在圍困滎陽的同時,,也不忘派遣騎兵渡過黃河攻打他倆。因此在這段時間里,,這兩位仁兄也基本算是正副救火隊長,,四處滅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趙地城邑全部平定了下來,。趙地平定了,可劉邦還在受氣,,因此又連忙派人去滎陽支援,,可不幸的是派去的人很不幸地被項羽趕了回來。
再后來的事前邊也介紹過了,,劉邦逃出滎陽,,在關中帶兵攻下成皋;后來項羽又把他趕了出來,,一路長跑,,趕到趙地;再后來劉邦親自帶兵南下修武和項羽對壘去了,,當然韓信也在隨后沒幾天也開始向齊國進發(fā)了,。在齊國,韓信將實現(xiàn)他的夢想,,達到他這一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