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抵達丹江,,新法屯田
大軍離開魯陽已經(jīng)一天多了,,俗話說人數(shù)滿萬漫山遍野,,三萬多大軍開拔,,斥候每間隔10里地就會通報一次情況,,需要不停的在隊列里來回巡視一刻不能停歇,,也是讓老裴張飛兩人的夠嗆,。
說到底還是劉備勢力人少,,雖然高端戰(zhàn)力關(guān)張趙在所有勢力中排在前列,,謀士有了魯肅劉曄之后也不再是短板,。
但是因為一直沒有穩(wěn)定的地盤,很多的中層文武要么不來,,要么就是在被追趕的過程中俘獲或者擊殺,,這樣的結(jié)果導(dǎo)致所有的主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完成眾多瑣碎的事情,諸葛亮在蜀漢后期被累死,,也有這樣的原因在內(nèi),。
“三將軍,如此行軍,,今晚即可抵達丹江口,,不知道小關(guān)將軍的營地能不能容下這三萬士卒?”
老裴巡視完隊列,,打馬來到張飛身邊,。
“不是三萬,是五萬,,大哥只帶數(shù)千兵馬去新野,,二哥那兩萬士卒也會趕來丹江口,。”張飛手提溜著丈八蛇矛,,一邊騎馬一邊晃著身子,。
“五萬人馬,每日糧草消耗,,那可不是小數(shù)目啊,,不知新野能不能提供足夠的糧草,?”老裴心里默算了一下,。
一個士卒一天至少2斤栗米,五萬人一天就需要十萬斤栗米約合一千石,,另外有二千多馬匹,,一日消耗的糧草就需要三百多石。
之前駐扎在魯陽時,,所有的糧草都是從汝南運過來的,,每次運輸除了需要消耗極大的人力還要消耗額外的糧草。
“無妨,,這些事情,,大哥跟軍師會想辦法解決的?!睆堬w大大咧咧的說道,。
正說間,一騎從遠(yuǎn)處疾馳而來,,徑直來到張飛面前,,老裴一看正是關(guān)平。
“三叔,,父親讓我前來迎接三叔,。”關(guān)平興奮的朝張飛行了禮,,然后上前拍了拍老裴的馬,,“元紹別來無恙?!?p> “關(guān)小將軍,,一切安好?!崩吓峄亓艘欢Y,。
“剛好,小平兒你跟元紹一起把部隊帶過去,我先去見二哥,。”張飛也不等老裴說完,,直接撂下一句話,,打馬狂奔而去,,只留下老裴與關(guān)平面面相覷。
兩人無奈的將隊伍帶到丹江口時已經(jīng)是黃昏了,,等到關(guān)平與老裴來到大帳里,,關(guān)羽張飛二人早就在一起喝了一壇酒下去了,旁邊周倉不停的給兩人添酒,,聽兩人邊喝邊訴說分開的這一個多月各自發(fā)生的事情,。
“二將軍,元福兄,?!崩吓岣P(guān)羽周倉打了招呼,也就跟關(guān)平一起坐了下來,。
見元紹與關(guān)平坐下,,關(guān)羽放下手中酒碗,一撫長須,,對著老裴說道,,
“元紹,方才聽三弟說,,元紹對我軍糧草問題甚是擔(dān)憂,?”
“二將軍,我軍五萬人馬屯聚在此,,每日糧草消耗就需要一千五百石左右,,一個月所需接近五萬石,末將恐擔(dān)心新野縣無法滿足大軍所需,?!?p> “元紹勿憂,此次大哥從荊州傳來的消息,,我軍糧草皆由荊州提供,。”
“可是,,二將軍,,荊州劉表可不知道我軍有五萬精兵...如果他知道我軍如此強大,那么我軍可能就要擔(dān)心劉表了,?!崩吓岵粺o擔(dān)憂的說道。
“元紹此言有理,,不知可有何法,?”
“末將前幾日在魯陽聽得張繡將軍講,,曹操有行屯田之法,末將剛才一路走來,,發(fā)現(xiàn)丹江口水源豐盛,,地勢平坦,完全能符合屯田所需,,不知我軍是否可以效仿,?”
“元紹所言有理,大哥他們后天會抵達丹江口,,到時可跟大哥提起此事,,今日先來喝酒?!?p> “諾,。”
當(dāng)天晚上,,老裴坐在自己的軍帳里,回想著屯田之法,,曹操所采用的的是漢制民屯法,,至于在歷史里很有名只不過是因為曹操的屯田是歷史上規(guī)模較大的屯田,漢制屯田法中的民屯采用:每五十人為一屯,,屯里設(shè)典農(nóng)都尉,,典農(nóng)校尉,典農(nóng)中郎將,,民戶開墾荒地,,每年的收成是官6民4,曹操具體開墾了多少荒地不知道,,只知道通過屯田曹操獲得糧草百萬石,,徹底解決了后勤的最大問題。
丹江口位于長江的漢水流域,,水資源豐富,,地勢也比較平坦。只不過在丹江進行屯田,,此處都是部隊,,只能實行軍屯法,但是我軍實力較弱,,部隊也就是手上的這五萬兵,,全部轉(zhuǎn)化成半耕半兵的狀態(tài)肯定是不行的,如此就只能進行軍屯中的士屯,。
所謂士屯就是讓士卒的家屬,、新選的后備兵,、輜重兵進行墾荒種地,獲取的收成呢官5民5,,這樣的好處是能讓士卒更好的與勢力捆綁在一起,,士卒不只是為主公而戰(zhàn),更是為自己的家人而戰(zhàn),,凝聚力,,軍心士氣都是無法估量的。
劉備軍現(xiàn)在的士卒基本都是汝南與廬江人,,而且親屬基本也都跟著劉備軍進行遷移,,這一點并不缺,所缺的就是墾荒所需的器具,、牲畜,。
老裴思慮良久終于開始寫下丹江軍屯策。
主公,,丹江毗鄰新野,,位于進軍關(guān)中路線一側(cè),五萬大軍屯集與此,,錢糧消耗巨大,,末將懇請在丹江實行士屯之策。
丹江士屯,,由士卒家屬開墾荒地,,我軍提供種子、農(nóng)具,、駑馬,,士卒家屬所種之地收成為官5民5,士屯設(shè)專門的管理人員,。
丹江士屯可為主公帶來的優(yōu)勢為:
第一:我軍士卒均為汝南,、廬江人士,行士屯之法,,可以讓士卒不再思念家鄉(xiāng),;
第二:我軍士卒即為主公實施大業(yè),又為保護自己小家而戰(zhàn),,戰(zhàn)力,、士氣均與一般部隊不可同語;
第三:丹江屯田可解決我軍錢糧均由荊州提供的隱患,,若荊州斷供,,則我軍便成為無錢無糧無所依之境界;
第四:若主公依軍師之策進軍關(guān)中,丹江恰好位于進軍路線一側(cè),,方便為大軍源源不斷提供糧草,,
第五:若丹江實施士屯,廬江與汝南遷移的百姓近半會轉(zhuǎn)道丹江,,緩解新野人員壓力,,畢竟荊州對新野關(guān)注力甚高。
第六:若士屯順利,,主公未來又可獲得一個穩(wěn)定的的士卒基地,。
老裴將自己寫的屯田策拿在手里仔細(xì)的檢查一番后,連夜遞至關(guān)羽,,雙方進行交流后對丹江屯田完成了看法一致,。
“元紹且去休息,待去新野之時,,關(guān)某定說服兄長行此屯田之法,。”關(guān)羽很滿意的看著元紹,。
“二將軍,,元紹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