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猜的沒錯,,來人正是涼州刺史董卓,只見那遮天蔽日的旗幟兵馬呼嘯而來,,劉軒也被這磅礴的氣勢給震了下——他雖然曾經與友人共建龐大帝國,,但是卻不怎么引兵在外,加上那時候的行軍也與眼前這時候大不相同,,驟然得見如此景象,,小小吃了一驚。
此時天子以及眾官都已經聚集到了一起,,先前劉軒一刀將那大將斬成重傷,,也叫眾官吃了一驚,天子更是懼色盡去,,只覺得有兄長在前,,還有什么好害怕的,?
其中王允和楊彪更是互相對視,不曾想這梁王竟然有這般高強武藝,,他二人都是見多識廣之輩,,曉得剛才劉軒那一刀有多厲害——遠的不說,京中諸將,,怕是沒幾個能接的下來,。
再想想一路上這梁王進退有據,言語間也是條理分明,,楊彪心中更是擔憂:“梁王賢明,恐非天子之福,!”
漢朝自八王之亂后就開始削藩,,王侯雖然依舊得有封地,但卻不能如之前那般掌握當地大權,,只能做一生富貴王爺,。
甚至為了提防藩王作亂,哪怕才德俱佳,,也不得重用,!反倒是一些皇親國戚更得器重——如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嚴格算來只算遠房親戚,,卻鎮(zhèn)守一方,掌一地大權,,儼然一方土皇帝,;再如大將軍何進,乃是皇太后的兄長,,也得重用,。
如今劉軒展露出這般才干,能甘心做那富貴王爺而不問天下大事嗎,?楊彪想了想,,覺得不靠譜,但是這事情卻輪不到他來操心,,想了片刻就不再去想了,。
瞧了眼旁邊的王允,只看他表情,,就知道這王司徒估摸著也在尋思這事,,一時間覺得這些年忒也多事,也不知道這漢家天下還能維持下去與否,?
曹操同樣瞧的出這些,,不過此時的他則在劉軒身旁,,低聲道:“來軍的確是涼州軍,而且是董卓帳下最精銳的兵馬,,號‘飛熊’,,由李傕、郭汜二人統(tǒng)領,?!?p> 劉軒眼力遠勝曹操,瞧的比曹操清楚許多,,不但看出這一群兵馬乃是極為精銳的百戰(zhàn)之兵,,也早看到大旗上所書之涼州刺史董幾個大字。
不到片刻,,那一支軍已經沖到了近前,,當先一人身材不見得多高,但是身型極為壯碩,,那一身盔甲穿在他身上,,就好像一個移動的大鐵塊,又寬又壯,。
“此時的董卓還沒變成董肥,!”
這般模樣一看就知此人之兇悍,而且身上殺伐兇戾之氣絲毫不做遮掩,,劉軒一瞧就知道,,這董卓手下的人命怕是比那華雄還多。
不過眼下可不是打量的時候,,兵馬一到近前,,劉軒打馬向前,周圍眾官見有梁王出頭,,也不與他爭,,只在后面看著。
“來者何人,?”
全當看不見那大旗上所寫,,反正此時天色正是接近破曉,乃是晚上最昏暗的時候,,縱使拿著火把燈籠也瞧不出多遠,,看不見也是正常。
一聲大喝,,聲音傳出好遠,,這一下莫說周圍眾人聽的清楚,對面的軍馬竟然人人聽的清楚這一聲大喝,,一馬當先的董卓也被驚了一跳,,暗道:“這少年好大的嗓門,!”
同時勒住戰(zhàn)馬,四下只一瞧,,立刻就瞧見了倒在一旁的華雄——那身上刀傷顯眼的很,,董卓見了眼神立刻一凝,不過視線卻越過劉軒,,在他身后的曹操,、淳于瓊等人身上來回打量。
這些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董卓一樣看的出來劉軒身份不凡,,他出馬喝問,自己也不好不應,,反正此時自己已經趕來,,詳細的事情稍后再問就是。
“西涼刺史董卓,!”然后故意提高音量:“天子何在?”
劉軒卻不吃他這一套,,不但沒回答反而大聲斥責:“你引兵攔住天子去路,,莫非欲劫駕不成?”
董卓這時候才仔細打量起劉軒,,這年輕人在自己手下精銳兵馬前竟然臉色絲毫不變,,還能與自己對峙,絕非一般人,,而且這幾個帽子扣下來,,董卓也不敢隨意的應付,恭敬道:“早先得大將軍書信,,特引兵進京誅殺閹宦,,半路得聞宮中事變,遂引兵前來保駕,!更先派手下將?!?p> “既來保駕,天子在此,,緣何不下馬拜見,,還以大軍阻路?”
劉軒根本就不等董卓說完,,先是幾個下馬威丟過去,,嚇住這西涼刺史再說。尤其是大帽子一個接一個,,你董卓只要稍微應對的不妥當,,再想要收拾可就難了,!
不過這時候瞧出這董卓也是果斷之人,聞言根本就不廢話,,直接翻身下馬,,然后恭恭敬敬的依照禮法拜見天子:“臣西涼刺史董卓,拜見陛下,!”
隨后果斷將兵馬散開,,讓出大路,使得天子一行可以行過——他本意就是要以保駕之名引兵入京,,如今事情已成,,沒必要在這時候再鬧什么花樣。
劉軒早在董卓下馬拜見的時候就閃開一旁,,這等大禮不是他如今能夠受的,,若是還站在那里,難保被人瞧出什么來,,若橫生枝節(jié)反而不美,。
不過他也知道,一切順利的話,,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受此等大禮了,,也不必急于一時。
這時候的董卓卻在偷眼打量天子,,只見劉辯坐在馬上,,在自己拜見的時候顯得很是局促,等自己抬頭后,,發(fā)現(xiàn)這劉辯似乎是被自己嚇了一跳,,臉色不怎么好看,應對的時候也磕磕絆絆,,還要旁邊人幫襯——自然是司徒王允和太尉楊彪,。
心中暗自搖了搖頭:“這等孩童,能坐的了這江山之主,?”
不管怎樣,,見禮完畢,董卓以保駕之名,,讓自己的飛熊軍將眾官護在當中,,雖然董卓出場的聲勢有點駭人,但如今有了精銳兵卒護衛(wèi),,百官的臉色也好看了一些,,覺得這一回總算是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董卓有了帶兵進京的借口,心中也是高興,,同時對身旁的人暗中吩咐了兩句后,,主動單騎擠進了里圈,,與天子近了許多,。
如今有涼州兵馬護衛(wèi),這開路的事情自然也不需要劉軒去做了,,好在兵馬護衛(wèi)住了之后,,天色也開始明亮,行進速度也快了許多,,同時再用龍氣護住懷中劉協(xié),,他也不必如一開始那般急忙忙。
回過頭,,恰好見到董卓湊了過來,,沖自己抱拳道:“不知如何稱呼?”
“吾乃梁王劉軒,!”
董卓這才知曉劉軒身份,,一臉驚訝:“原來是梁王殿下!”一句話畢,,就沒了后續(xù),,不過看那表情,應該是心中在謀劃著什么,。
過了半晌,董卓又好奇的道:“這位莫非是陳留王,?”
“正是,!”
他與董卓沒什么交情,而且對其也沒什么好感,,不過眼下兩人還沒交惡,,自然沒必要擺一副冷臉拒人千里之外。
何況接下來的謀劃中,,還要這董卓多多出力,,雖然不曉得今日能在這董卓心中留下多大分量,不過想想應該足夠了,。
劉軒算的還真沒錯,,董卓從一出現(xiàn)就開始觀察朝中諸公、天子以及周圍將校,。
初時他只當劉軒是京中才俊,,許是某位大能之子,所以年紀輕輕才有這般能耐,,可是隨后得知劉軒竟然是當今圣上之兄,,梁王劉軒之后,,心中就開始了算計。
再回想皇帝劉辯的模樣,,心中暗道:“新帝無能,,然其是太后所生,先帝嫡子,!這一身份定然會叫許多老臣盡心輔佐,,可若是這梁王……”
實際上董卓早就與自己手下頭號謀士李儒將這進京后的要做的事情給計算了一通,其中就包括廢立天子以彰顯自身權勢,,震懾朝中諸公的想法,。
一開始的時候,董卓和李儒屬意的是陳留王——陳留王年幼,,最好掌控,,同時陳留王也算庶出,又是幼子,,按照如今的習俗,,若陳留王登基,定然有許多老臣不滿,,而偏偏這群老臣在朝中勢力極大,,若老臣對皇帝不滿,那就是自己鉆空子掌握朝堂的絕佳契機,。
可是他也聽聞陳留王自小體弱多病,,雖然顯得有幾分聰慧,卻不見得比尋常人強到多少,,自己想立其為君,,卻沒有什么合適的借口。
如今看來,,這梁王倒是不錯,。
只觀這一路行事舉措,就知道這梁王頗有才能,,那么自己就有了立其為君的借口,,更重要的一點,梁王還是當今皇帝的兄長,,這在禮法上也有話可說——廢長立幼,,本就有違祖制,梁王身為長子,,自當繼承大統(tǒng),,卻因為皇后與外戚干政,才使得二皇子繼位。
這番借口拿出來,,也能叫朝中原本勢力出現(xiàn)分裂,,自己也更容易渾水摸魚,趁機增強自家勢力了,。
至于劉軒有才能,,若不肯老老實實的坐在皇位上,想要與自己對著干這個可能,,董卓思來想去,,覺得只要自己掌控住京中兵馬大權,縱使劉軒再有能耐,,又能鬧出多大動靜來,?
“如今最要緊的,便是將大將軍何進以及其弟何苗所遺留兵馬掌控在手中,!”
董卓一切計劃的好,,卻不知道那邊劉軒也在暗中思量:“這等時節(jié),若無兵馬在手根本就什么也不是,,得想辦法抓一支可用之軍,!”
轉眼瞧了下身旁跟著的曹操,劉軒覺得這事情最后還得著落在這位身上,。
*******************
P.S:翻滾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