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部隊幾乎是一路橫沖直撞般的將牛輔軍給碾壓的四處亂竄,呂布也不管牛輔怎么跑,,反正你跑到哪里我就追到哪里,,然后直接一頓猛揍。
加上李傕,、郭汜早就見了朝廷派來的特使——劉軒派侍中楊琦為使,,安撫李傕和郭汜兩部兵馬,承諾朝廷只追究董卓之罪,,不會過分追究李傕與郭汜的事情,。
甚至為了安撫二人,劉軒還封二人為平寇中郎將以及討賊中郎將,。
這兩個官職,,前面的名號只是劉軒隨口一提,根本做不得準,,只不過畢竟有了中郎將的稱號,,也算是不低的實權(quán)武職,同時又下旨以二人分別駐扎天水與安定兩郡,,算是給二人確定了地盤——實際上劉軒不給他們二人定下也不行,,這兩郡就在二人手中掌握著,還不如順手做了人情,。
同時,,著二人防御北方匈奴以及西方羌氐,至于討伐牛輔的事情,倒是沒有讓二人參與,,不過有了這么一次封賞,,只要這兩人不是白癡就不會參與到牛輔的事情當中去。
因此當呂布追著牛輔屁股后面狂揍海扁的時期,,兩個人始終按兵不動,,只是將兵馬擺在家門口,美其名曰:護衛(wèi)州郡,,不叫賊寇流竄入內(nèi),。
這般姿態(tài)在表明了自己依舊提防朝廷之外,同時也徹底的與董卓一系劃開了界限,,因為牛輔派出的求援使者直接就被兩人給砍了腦袋,,交送到侍中楊琦手上,請其帶回京師,,以表其忠心,。
事情到了這般地步,牛輔已經(jīng)無路可逃,,最后竟然趁夜領著三五親衛(wèi)潛出軍營,,想要沿著人跡罕至的山路樹林入漢中,然后去益州避禍——老丈人董卓那里不比他好過到哪里去,,此時過去也是送死,,牛輔還沒偉大到要與自家丈人同生共死的地步。
只是他沒料到,,自己還沒跑出多遠,,就被帳下親衛(wèi)一刀梟首,,然后奪了其財務后提著牛輔的腦袋跑去找呂布邀功——這貨也沒討到好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身的經(jīng)歷使然,呂布對這樣的行為極為忌諱,,直接下令把這人砍了,。
所以這一陣戰(zhàn)事,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后得利的就只有呂布一人,,不但將牛輔這個釘子給拔除,,同時這一陣亂戰(zhàn)還將長安西面這一片地帶給清理了出來。
而且因為牛輔最后的不戰(zhàn)而逃,,呂布直接接收了牛輔留下的這一支兵馬,。
人數(shù)倒是不少,足足還剩下六千可戰(zhàn)之兵,,而且民夫精壯也不少,,更有許多鐵匠混在軍中,這一場戰(zhàn)可謂是大豐收,呂布喜滋滋的將這些盡數(shù)寫在戰(zhàn)報之上,,然后派人快馬送回京中報捷,。
隨后依照劉軒事前的吩咐,引兵據(jù)住咸陽到沈嶺這一片地帶,,至于再往西的諸多郡縣,,呂布受限于手中兵馬太少,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李傕,、郭汜二人派兵馬將其占據(jù),。
“早晚將這些地方都給打下來?!?p> 收兵回京,,呂布這一戰(zhàn)可謂是大獲全勝,朝中諸公雖然對呂布頗為忌憚,,但是有這么一個猛將坐鎮(zhèn),,的確能夠安心許多,起碼在戰(zhàn)事上有個可以依靠之人,。
讓他們意外的倒是曹操,,這新任的平西將軍在平定賊寇后并沒有直接收兵,反而繼續(xù)向北推進,,幫朝廷收攏了馮翊等地,,比鄰北地郡,若是再往北打一點,,就可以直接把長城以南的地方都給重新劃歸到朝廷的直接統(tǒng)治之下了,。
隨后曹操又就地組織抓來的多余民壯開墾土地,大肆屯田,,并且上表請劉軒派官吏進行接管,,他則是繼續(xù)在外練兵,同時防范北方異族,。
曹操的奏章是在朝堂上直接宣讀的,,劉軒這次沒有直接做出決斷,反而是問朝中諸公:“對此有何建議,?”
此時朝中大致情況已經(jīng)在自己掌握之中,,同時六部也開始按照計劃般進行組建,老臣們見皇帝心意已決,,知道不能在此事上違逆皇帝之意,,加上朝中不少人對六部制度并無抵觸,若強行制造麻煩,,恐遭來皇帝記恨,,因此都改為尋思如何更好的穩(wěn)固自己的權(quán)利,。
眼下皇帝垂詢,也是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朝中諸公立刻將自己的建議提出,。
其中讓劉軒在意的是一句:“曹平西如今穩(wěn)住馮翊局勢,若不趁機穩(wěn)固,,恐為賊寇所乘,。加上比鄰京畿,須得派一能吏前往,,臣舉薦一人,,可擔此任?!?p> 他知道這些人肯定是要趁機安插自家親信,,那馮翊就在長安北面,真算不上什么偏遠之地,,就如今朝廷的局勢來說,,馮翊算是僅有的被朝廷直接控制住的郡縣了,所以派出去的官吏是真正的握有實權(quán)的地方長官,,若能為此處郡守,,也算是在皇帝眼皮底下做事,只要稍有成績,,日后自當被皇帝看重,。
而自己舉薦有功,想來今后在朝中的位置也能穩(wěn)固一些,,諸多人都打著這般算盤,,一瞬間朝堂之上各種名字不停的冒出來,劉軒聽的頭都疼了,,可惜卻始終沒有聽到什么比較熟悉的名字,。
一直到最后,還是荀攸舉薦一人讓劉軒稍微起了興趣,。
“微臣舉薦一人,,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自幼素有才名,可當此任,?!?p> 此言一出,朝中諸公互相瞧了瞧,,其中有幾個出身潁川的人倒是想起來這么一位,,不過這幾人的臉色并不怎么好看,可見他們對這個郭嘉的印象并不怎么樣。
實際上也差不多,,郭嘉雖然也算是潁川名士,,但他這個名并非全部都是好的方面的。
首先這個人的一些脾性并不叫當今的士人所能接受,,加上這人頗為傲氣,,對他看不上的人就不是那么友善,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郭嘉這人討厭的很,。
不想荀攸今天竟然推薦了此人,他們不記得郭嘉和荀攸有什么交情???
實際上郭嘉與荀攸交情不深,倒是與荀彧是舊識,,加上荀彧之才不遜于郭嘉,,郭嘉對這有才之人也是頗為友善,兩人如此成了至交,。
劉軒如今為皇帝,,將荀彧拉攏到了自己這一邊后,荀彧一開始還是抱著觀察觀察的態(tài)度,,并沒有真的準備盡心輔佐,,后來隨著日子漸漸久了,慢慢摸清楚了劉軒的一些能力和志向,,覺得漢朝氣數(shù)恐怕未盡,,中興也并非不可能。
這樣一來,,他就得開始尋思如何盡量增強劉軒的力量,,同時削弱潛在對手的實力。
郭嘉之才,,荀彧最是清楚不過,,若就這么放在外面,被人重用,,恐非朝廷之福,,所以趁早拉攏到身旁才是正經(jīng)。
有了這種想法,,荀彧就與荀攸說了此事,,恰好前些日子與郭嘉通信,知道郭嘉因田豐邀請,,投了袁紹帳下,,只是不過十數(shù)日就看出袁紹非成事之人,,遂辭官回了老家,這等機會可不能錯過,,準備叫荀攸找個機會向皇上舉薦郭嘉,。
荀攸當時還頗為不解,因為荀彧乃是皇帝近臣,,要舉薦什么人,,豈非比他方便的多?結(jié)果荀彧卻以所處之位行此舉薦之舉并不恰當,,恐遭非議,,這才讓荀攸做了此事。
這叔侄倆卻不知道,,劉軒早就惦記著那幾個原本在曹操帳下效力的謀士了,,他可記得演義中正是這對叔侄投了曹操后,一個接一個的介紹出色謀士到曹操帳下,,這才叫曹操帳下文武齊備,,勢力漸漸大漲,成為北方最為強橫的幾大諸侯之一,。
只是過了這么多日子,,兩人誰都不提此事,劉軒知道這是叔侄倆還沒真正的認可自己,,眼下只能繼續(xù)努力,。
不想今日議事的時候竟然提到了郭嘉,這可是大大的人才,,萬萬不能錯過,。
只是要郭嘉去做馮翊太守也不合適,郭嘉之才,,重在謀略計策上,,也就是說留在身旁出謀劃策最好,放到外面反而顯不出其大能來,,那太守的位置,,還是得讓他人赴任。
何況,,郭嘉再有才名,,畢竟只是才二十一歲的年輕人,就算皇帝想用也不可能直接就將一地太守交給他,。
“侍中楊琦此前出使有功,,為馮翊太守一職,。郭奉孝素有才名,,自當征辟入朝,。”
想了想,,最后以楊琦做那太守,,反正馮翊那地方目前主要就是民生和軍備,軍備的事務有曹操,,不勞楊琦費心,,只要他穩(wěn)住民生也就沒什么了。
郭嘉先進朝做個侍中比較合適,,以后看他的謀略是偏于軍事多一些還是偏向政務多一些,,那時候再考慮是讓其去兵部參謀司任職還是別的地方。
若是兩邊都牽扯,,就只能留在身邊充任一個助理的角色了,。當然,助理做到巔峰也不是沒有高職位,,那太傅實際上就是一個高階助理,,職權(quán)就是隨時回答皇帝的垂詢,幫皇帝出謀劃策——與太子太傅不同,,太子太傅是太子的老師,。
這些事情不過是瞬間就做出了決斷,他現(xiàn)在倒是期待起這荀氏叔侄還能向自己舉薦哪些人才,?
不過在此之前,,他倒是想到了一件事,所以早朝之后將王允留下,,不等王允詢問,,直接就開口道:“朕聽聞卿府中有一歌姬,名喚貂蟬,,自幼習練歌舞,,稍后當派人送進宮來,與朕并蔡貴人解悶,?!?p> 王允聽了,臉上先是一陣錯愕,,可縱使老大不情愿,,最后還是苦著臉應了聲:“遵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