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一年,,秋季,。
春,西北李傕,、郭汜反,,帝親征,數(shù)月而定西北諸郡,,二賊授首,,秋時班師。
本來今年的事情放到史書中也就這么一句話的事情,,可是因為劉軒隨口的一句詔令,,使得朝堂中爭論不休,歸根究底還是當時他那句:誅其九族,!鬧出來的,。
誅殺幾族之法始于秦,漢朝沿襲,,不過此時只是夷三族,。莫說九族了,連誅殺五族都沒有冒出來呢,,結果劉軒直接跳過五族,、七族這個階段,往更高的層次發(fā)起了沖擊。
“陛下,,族誅之法太過嚴苛,,雖有此法然鮮有行之,今李傕,、郭汜作亂謀反,,雖然其罪當誅,但株連九族,,恐惹天下人群起而攻,。”
這攻也就是說劉軒用刑太狠,,太過殘暴,,尤其是那族誅之法,,但凡用了的皇帝都逃不了一個暴君的稱呼,。
可即便殘暴如始皇,也不過是夷三族,,劉軒這一下就來個九族……可想而知天下士人會如何評價,。
更重要的是,這滿朝諸公對這等酷刑也極為抵觸,。因為一旦皇帝開了這個先例,,那么以后保不準這個酷刑就落到他們腦袋上。
雖然那李傕是因為謀逆大罪而被處刑,,他們這群人不會去做這等事情,,但誰知道皇帝究竟是怎么個脾氣?心里面對于什么罪行特別的忌諱,?保不準萬一他們權力大了點,,皇帝不滿也會招惹來這等酷刑呢?
更要命的一點是,,他們即便能控制住自己不出問題,,但控制不住別人,而誅九族這個刑法,,簡直就是一網(wǎng)打盡,,沾親帶故的就會被牽連進去,若朝中有人因親戚被株連,,那未免也太過冤枉了吧,?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考量,都不能讓皇帝下這個詔令,,所以滿朝諸公都在想方設法的阻止皇帝下詔,,一副皇帝不改口我們就誓不罷休的架勢。
但是他們這般姿態(tài),放在劉軒眼里最是討厭不過,,橫眼一掃,,只見這群家伙一個個挺著脖子,劉軒就覺得氣不打一處來:“莫非以為朕不敢大開殺戒,?”
他也瞧了瞧,,那些張口閉口一副為陛下考量的,基本都是大族出身——這群人背景錯綜復雜,,關系網(wǎng)也牽連極廣,。
其中不乏那種瞧出漢室衰微,開始四處下注以便保存宗族延續(xù)的家族——比如潁川荀氏,,荀彧雖然還在朝中,,荀爽也住在京師,但是劉軒可知道,,荀家已經(jīng)有人去河北袁紹那里任職了,。
只看那平時都不到處跑的荀爽今日還特意跑來求見自己,劉軒就知道這些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
好在荀彧,、荀攸這兩個自己一力提拔之人沒有在這里和自己對著干,只是提了兩句:“太過嚴苛,!”就不說話了,,靜靜坐在那里不言不語,哪怕旁邊幾人沖他二人使眼色,,依舊一副神在在的模樣,。
“倒也不枉我提拔你們?!?p> 回頭再看群臣,,劉軒最后怒喝一聲:“朕可曾問過你們意見?草擬詔書,,直接下詔令,,莫要再來聒噪!”
一句話吼出,,滿朝諸公齊齊一愣,,但還有不死心之人在那大喊大叫大吵大鬧,劉軒一看,,竟然又是那馬字,。
“這家伙莫非以為朕真不敢殺人?”
前一次這馬字就唧唧歪歪的和自己對著干,,如今竟然又蹦了出來,,劉軒還注意到左中郎將劉范似乎是對那馬字使了眼色,看來這劉范才是幕后推手。
但不管如何,,劉軒都瞧不得這種跳梁小丑,,立刻呼喝殿外侍衛(wèi):“侍中馬字于殿上咆哮,君前失儀,、抗旨不遵,,數(shù)罪并罰!去其官職,,關入死牢擇日問斬,!”
話一出,殿中群臣齊齊一驚,,只覺得一股子寒氣在這殿中繚繞,,然后呆呆的看著張遼起身招呼幾名羽林近衛(wèi)沖進殿,將那侍中馬字拖出大殿,。
“不殺這個家伙,,恐怕以后這朝堂上就由不得我做主了?!?p> 冷眼瞧了瞧一下子老實下來的滿朝文武,,劉軒就當沒有剛才那回事一樣繼續(xù)說著自己的話:“李傕,、郭汜已除,,西北平靖。然各處民生等事都需要好好處理,,諸公這段時日盡快選些合適人選出來,,派往各處,好恢復各地政務,?!?p> 諸公雖然還在驚懼,但皇帝這番交代他們可不敢隨便應付,,連忙提出各自的意見,。這樣一來,倒是把馬字的事情給丟到了一旁,,然后推舉起各自認可的人去各處任職,。
其中程昱、滿寵幾人也被提了出來,,劉軒注意到并非是由荀攸以及荀彧所提,,看來是與荀家有所交好的人代為提出的。
同時,,還有人提出九卿中衛(wèi)尉一職空懸,,當盡快擇合適人選補上,另外六部成立許久,可六部主官都沒齊全,,是不是也該定下,?
有人一提這個話頭,滿朝文武立刻就不再理會什么誅殺九族以及馬字的事情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明白,,皇帝已經(jīng)下了決心一定要殺了李傕以及郭汜九族才肯罷休,這時候還與皇帝對抗,,那不是聰明人應該為之的事情,。
此時要緊的是如何在這一輪新的勢力洗牌中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此時就連王允等人也都不在乎什么馬字,,也許唯一在意的就是左中郎將劉范,。
劉范會這么在意,甚至攛掇馬字與皇帝對抗,,歸根究底因為他爹是劉焉,。劉焉打的什么主意,劉范清楚的很,,他留在朝中主要是就近觀察朝廷動態(tài),,給他父親當個眼線,若朝廷有什么舉動,,他也能盡快給自己父親傳信,。
今日這種情況,在劉范眼里就是一個訊號:新皇帝容不得別人在外面割據(jù)稱霸一方,,而且頗為忌諱,,若被其抓個正著,定然會下狠手,。這么來看,,自己父親面臨的局勢就很危險啊,!
一擔心起來,,連這朝堂上的又一輪紛爭都沒心思去關注了。
而就在他為自己父親擔憂的這陣功夫,,劉軒已經(jīng)將自己擬定好的升任名單給說了出來,。眾人聽了也大致認可,所以只是一頓飯的功夫,,劉軒的這個朝廷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的架構,。
除去皇帝不言,地位最高者為太傅袁隗,。
不過如今袁隗在這個位置上坐的并不舒坦,,雖然地位極高,,軍政大事都可以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基本上劉軒有什么事情都不去問他,,等于就是個擺設,。
太傅下就是三公,可三公現(xiàn)在實權也被削弱了許多,,司空張溫,、司徒王允和太尉楊彪,也就王允時不時提點建議被皇帝采用,,甚至應該掌管漢朝所有兵馬的楊彪,,連一支兵馬都指揮不動??梢娙壳霸诔械膶擂?。
三公往下,本該是九卿,,但劉軒立六部后,,六部地位儼然在九卿之上,如今六部經(jīng)過了這么長時間的發(fā)展,,終于完整了起來,。
其中作為六部首官的六部尚書分別為:禮部尚書蔡邕;吏部尚書荀彧,;兵部尚書皇甫嵩,;戶部尚書荀攸;刑部尚書趙岐,;工部尚書馬日磾,。
其中荀攸一直在戶部做事,此次也是順勢升遷為尚書,,誰也說不了什么。荀彧的升遷雖然讓眾人意外,,但也不足以吃驚,,畢竟荀彧一直在皇帝身邊,被重用是早晚的事情,,何況荀彧是荀氏中人,,朝中諸人多少還給荀爽一些面子。所以二人的提升都沒有什么意見,。
劉軒當然也知道不能這么做,,先前殺了馬字、后來又提拔了自己的兩個親信,,若這么下去那群老臣齊齊罷工可不美,,所以也給了適當?shù)陌矒?,比如提拔鄭泰接任戶部左侍郎?p> 再比如升任伏完為廷尉,掌廷尉寺(大理寺),,加上九卿中其余眾人,,基本都是朝中老臣:太常卿種拂、光祿勛盧植,、太仆卿魯馗,、大鴻臚周奐、宗正卿劉艾,、少府朱儁,,大司農(nóng)劉虞更不用提,而衛(wèi)尉皇甫壽堅乃皇甫嵩之子,,也算是‘自己人’,,所以老臣們也沒說什么。
不過劉軒隨后竟然裁撤了中尉寺,,這一點讓眾人很是吃驚,,不少人還表示反對。
但劉軒也有說辭:“中尉寺有巡視京城,、管理武庫以及防止火患的任務,。然這些事情都與別部所管轄事務重疊,單獨再立一寺著實無用,,所以中尉寺就此裁撤,。”
中尉寺被裁撤,,意味著執(zhí)金吾一職被裁撤,,不少盯著這個職位的人不由得一陣郁悶,偏偏劉軒隨后又準了王允的一個建議,,一下就安撫了眾人,,所以眾人也沒說什么。
王允這一下是推薦了一人:舉薦司馬防,,劉軒順勢以司馬防為京兆尹,,治理京兆地區(qū)。同時因為京兆尹一直空懸,,所以司馬防任職后需要重新建立班底,,等于一下多出好多職位,群臣自然不會再說什么了,,即便裁撤了中尉寺也是無妨,。
另外那司馬家也是豪族,近年來雖有些落寞,,但人脈還在,。王允又覺得同為豪門大族中人才是可依仗之輩,,所以一直都在盡力向皇帝舉薦,只是先前舉薦之人皇帝都沒重用,,沒想到這一次皇帝倒是賣了自己一個面子,。
他可不知道劉軒會同意,完全是因為司馬防有個兒子很讓他在意,,不過倒也因此堵住了王允等人的口,,這一番重新洗牌后,朝中新老勢力也算各有所得,,大家都覺得滿意,。
最滿意的自然是劉軒,他終于將自己的班子給搭建了起來,,雖然還不完美,,還有很多讓他頭疼的問題,但只要慢慢的將那些不聽話的老人淘汰,,換上自己信任的人,,早晚會得到一個自己最滿意的朝廷。
而就在他確定了朝廷的架構,,同時正式任命了雍涼各地的太守之后,,他終于感覺到雍涼地區(qū)上空的龍氣匯聚在了一起,慢慢演變成了一條巨龍護佑住了這一方地區(qū),。
同時,,他體內(nèi)的龍蛋也傳來了一聲細微的輕響,劉軒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天子龍氣,,再徹底掌握西北之后終于突破了,。
****************************
P.S:本日還債第二更,呼……總算是還上了,,今日還完兩章,,還欠大家兩章,爭取在本月結束前還完,。
另外,,這一章也是第一卷最后一章,下一章開始就是新的一卷了:漢室江山,!希望各位繼續(x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