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約定的這一天,,吳茱兒早早進了城,,來到客棧門前,就見太史擎帶著小鹿子已經(jīng)等在那里了,,他人高馬大,,穿著直綴長袍,交領(lǐng)白紉,,頭戴紗網(wǎng)露出一張罕見的好相貌,,令人目眩,實難相信這樣年輕俊俏的郎君,,居然是一位舉人老爺。
她快跑幾步趕上前去,,叉手一彎腰:“來遲來遲,,叫相公等我。”
太史擎打量她,,一如他所料,,這呆瓜沒點兒自覺,仍穿著她那套舊布衫麻草鞋,,梳著雙包頭,,腰間掛一根褪色的竹笛,一副市井小民的打扮,。
“免了,。”他不愛見人沖著他這一身行頭點頭哈腰,,若非是登門挑釁,,他寧愿穿得舒服一些。
小鹿子冒了頭,,笑嘻嘻地遞上一樣?xùn)|西,,對吳茱兒道:“這是我家少主昨日親自挑選的笛子,贈予吳娘子,?!?p> 吳茱兒向他手里看去,眼前不由地一亮,,只見一管鮮艷欲滴的翠笛,,腰身筆挺,眼孔圓潤,,末端系著一條黃絲絳,,掛著玉墜兒,似個嬌滴滴的小姑娘一般漂亮,。
“給我的,?”她驚道。見小鹿子點頭,,她連忙擺擺手道:“不成不成,,那個誰說過,無功不受祿,,我還欠著恩公的人情,,怎好意思反過來拿要?!?p> “拿著,,今日有你立功的機會?!碧非孀テ鸫涞褣佅蛩?。
吳茱兒生怕它摔在地上,,只好慌手慌腳地接在懷里,再要說些推拒的話,,太史擎已是轉(zhuǎn)身大步朝前走了,。小鹿子招招手示意她跟上,她低頭看看懷里的翠笛,,摟緊了追上去,。
......
茅山書院位于句容縣東南,茅山后山下,。
但凡書院,,歷來都有“講學(xué)”這一項傳統(tǒng),即是推選出書院內(nèi)有名望或者有才學(xué)之人作為講師,,于特定的日子里公開講述自己在學(xué)術(shù)上的心得與體會,。凡到場者皆可旁聽,不拘身份貴賤,,正所謂“有教無類”,。
茅山書院也不例外,雖沒有東林書院的東林會約聞名海外,,但是每月十五日,,都在茅山腳下有一場講學(xué)。方圓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讀書人更是趨之若鶩,當日茅山腳下必定是人山人海,,觀者甚多,。
這天,又逢十五,。一大清早就見那貨郎兒肩著挑擔進山,,還有那賣紙的賣墨的,提前就在山腳下占了好攤位,,又有臨時搭起的茶棚,,要上一壺清茶便能占個座兒,省兩個銅錢租板凳,。
吳茱兒跟著太史擎來到山腳下,,入目全是人,若非是太史擎這一身派頭叫人不敢造次,,路人見之紛紛讓道,,他們都不一定能擠得進去。
講壇就設(shè)在一片寬闊的平地上,,中央有一塊大青石,,上面鋪著席子,,擺著蒲團,那是今日講師的席位,。
講壇四周的好位置都叫人占滿了,約莫鋪了十幾張草席,,三三兩兩席地而坐,,盡是些穿袍子戴巾子的讀書人,坐在那里談笑風(fēng)生,,吟詩作對,,沒有哪個平頭的老百姓好意思往跟前湊的。
吳茱兒越往前走,,越是心虛,,頭埋的越低,同前面趾高氣揚的太史擎,,還有昂首挺胸的小鹿子一比,,就像是一只誤闖進鶴群里的野鴨子,招人側(cè)目,。
其實是她想多了,,有太史擎這樣玉樹臨風(fēng)的人物在前,誰會留意到她呢,。
好不容易擠到了平地上,,離著大青石能有七八丈遠,有一張草席上還留著空位,,那處獨坐的書生感到身后有人接近,,抬頭一見,暗暗吃了一驚,,連忙起身作揖,,一面讓座:
“相公請坐?!?p> 太史擎倒不客氣,,撩起衣袍盤膝坐下,對那書生擺手道:“坐罷,?!?p> 書生面露喜色,趕緊坐到他身旁,,頻頻側(cè)顧,,忍不住搭話:“敢問足下高姓,聽口音不似當?shù)厝??!?p> 太史擎目不斜視,,懶得回頭看他一眼,敷衍道:“吾字魁一,,江西人士,。”
“原來是魁一兄,,久仰久仰,,弊姓祝,表字知德,,兄臺喚我表字即可,。”這個祝知德倒是個自來熟,,不怵太史擎的冷臉,,剃頭擔子一頭熱。
不怪他上趕著套近乎,,太史擎的身份擺在那里,。
當今科舉,三年一回大比,,分為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四輪,。這童試,又分為院式,、府試和縣試三場,,先要過了院試,才有生員的資格,,方能進入官學(xué)或書院求學(xué),,稱之秀才,又叫書生,。
再進一步就是鄉(xiāng)試,,同樣是三年一回,八月期間,,在各省省城舉行,,又稱秋闈。秀才去赴鄉(xiāng)試,,由天子欽點主考官主持,,需得登榜,才能稱之舉人,。這一考尤為艱難,,萬人爭過獨木橋,,能夠上岸的又有幾人。
到了這一步,,就算有了進京趕考的資格,,只差一步就能進得廟堂,登高望遠,,是以舉人又被時人笑稱“半步官”,。
祝知德三年前就過了童試,鄉(xiāng)試落榜,,今秋八月預(yù)備再次下場。今日遇著個前輩,,既有同席之緣,,豈會不抓緊機會攀談,就算不能請教些考場上的訣竅,,也能結(jié)交一位前途大好的朋友,,何樂而不為。
于是就見祝知德一張嘴吧嗒吧嗒個不停,,太史擎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魁一兄,你家既在江西,,可曾到過白鹿書院一游,?哎呀,據(jù)說太史公當年離朝返鄉(xiāng),,就在白鹿書院隱居,,擔當院主,若是有幸見得一面,,聆聽一句教誨,,真不枉此生了?!?p> “......”
小鹿子捂嘴偷笑,,心說:我家少主天天被院主念叨,耳朵里都快長繭子了,,怕的家都不敢回呢,。
他扭頭想同吳茱兒說話,卻發(fā)現(xiàn)她站在身后的人墻邊上,,畏手畏腳不敢靠近,。他眼珠子一轉(zhuǎn),湊到太史擎耳邊小聲嘀咕了兩句,,太史擎轉(zhuǎn)頭看了看她,,皺了皺眉毛,,點點頭,從袖里摸出了錢袋子丟給他,。
“你們?nèi)グ?。”就這點膽子還要進京闖蕩,,真是生嫌命長,。
小鹿子得了令,跑去吳茱兒身邊,,拉了拉她袖子,,示意她往外走,吳茱兒不明所以,,跟著他擠出了人墻,,問他道:“咱們這是去哪兒啊,?”
小鹿子?xùn)|張西望,,興匆匆道:“我剛剛看見路邊兒有賣千層糕的,咱們過去嘗嘗,,待會兒給少主捎一壺清茶就好,。”
吳茱兒早晨只是喝了一碗稀米湯,,這會兒肚里確實餓了,,聞見遠處飄來的香氣兒,點點頭,,就隨他去了,。
平緩的山路兩旁盡是些挑擔子擺攤子的小商小販,有的吃有得玩,。小鹿子找到了那家賣千層糕的,,五顏六色切成菱形,一層一層中間夾著香瓜果脯,、青梅蜜棗,,最上一層撒著紅絲綠絲和花生碎,瞧著就饞人,,價錢也不貴,,只要八個銅板一塊兒。
他們一人一塊,,吳茱兒將翠笛插在腰帶上打了個結(jié),,搶著掏了錢,小鹿子沒同她爭搶,“啊嗚”咬了一大口,,滿嘴香甜,,軟糯好吃,那梅子干酸酸的化在口里,,別提多有滋味兒了,。
手里的千層糕沒有吃完,小鹿子又跑到另一家賣涼粉的攤子上,,要了兩碟子澆上醋和麻油,,撒上蔥末辣椒末,一邊招呼了吳茱兒來吃,,一邊吸溜了一大口,,擠著眼睛吐著舌頭喊辣。
吳茱兒哈哈大笑,,干脆放開了肚子,,陪著他吃喝,很快兩人就把附近的小吃攤子嘗了一遍,,吃得他們滿頭大汗,直打飽嗝,。
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鐘鳴聲,山腳下一陣騷動,,原是茅山書院的人來了,。
吳茱兒趕緊催著小鹿子到茶棚去提了一壺清茶,借了個杯子,,就往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