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繡領了張濟之命,,帶了張濟在火燒洛陽之時劫掠的金銀珠寶,,領了三百名隨從,,悄悄的抵達冀州治所鄴城,遞了帖子拜見冀州牧,、大司馬袁紹,袁紹接見了張繡之后,,問明來意,,收了張繡的禮物,卻不置可否,,安排張繡在驛館暫住,。
不幾日,,曹操的親筆書信送到袁紹手中,袁紹看后遂召集麾下一幫幕僚商議對策,,出席的有審配,、逢紀、許攸,、田豐,、沮授、辛毗等袁紹麾下的六大謀士,,郭圖與辛評二人因為在青州協(xié)助袁譚作戰(zhàn),,此刻不在鄴城。
袁紹拿著文書遍示手下道:“曹阿瞞寫書讓我趁機攻取河東,,在信中說要出兵幫助我軍,,并已命他的宗弟曹仁提兵兩萬屯駐白馬,不知諸位有何見解,?”
審配出列道:“依配之見,,這曹阿瞞居心叵測,雖然他表面上對主公恭敬有加,,卻一直暗中積蓄力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把天子強行遷徙到許昌,,分明就是想做天下諸侯的首領,,這一次無緣無故的要出兵助我,必有用意,,只怕這曹阿瞞用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明里說要助我們攻取河東,說不定會趁著我們大舉起兵,,后防空虛之時而偷襲我們,,依配之見,只宜固守城池,,北防公孫瓚,,東攻劉備,南面提防曹操,,絕對不可再興兵向西,!”
袁紹聽了頷首贊許道:“正南所言正合我意,我與曹阿瞞相交多年,,這廝最是狡詐,,少年之時本牧在他手里吃過不少苦頭,這次無事獻殷勤,只怕非奸即盜,,用心不良,。”
“審正南所言差矣,!”一人出列道,,正是巨鹿人田豐。
田豐對袁紹躬身施禮道:“以豐之見,,這是曹操的疑兵之計,,必是曹操唯恐我趁機取河東,壯大實力,,而又不敢公開與我軍翻臉,,故出此疑兵之計,依豐之見,,不必理會曹孟德的舉動,,派遣一員大將,聯(lián)合并州高干將軍,,出兵十萬,,以雷霆之勢一舉攻占河東,如此則進可以威懾洛陽,、長安,,退可以保全并州門戶,值此西涼大軍兵犯長安之時,,此乃天賜良機,,若喪失了此機會,等關羽傷勢好轉(zhuǎn)擊退了西涼兵馬,,鞏固了防守之后,主公再想圖謀河東,,便是困難了,。”
“元皓說的好像也有道理,?!痹B撫摸著胡須,有些舉棋不定,,本來威武剛健的臉上此刻布滿了疑惑之色,。
“我軍起大舉進攻河東,若是曹操趁機來犯,,又該如何防守,?”一邊的逢紀也加入了辯論道。
田豐斬釘截鐵的道:“依我之見,曹操用的必是疑兵之計,,曹孟德絕對不會敢主動對我軍挑起戰(zhàn)端,。”
“曹操目前手下也有十萬人馬了,,況且從洛陽到河東不過是一日的路程,,洛陽夏侯兄弟屯兵三萬,況且中間除了一條黃河,,并無關隘,,為何曹操不自己直接攻取河東,反而要助我們,?這其中分明有詐,,元皓你這么聰明的人難道還看不出曹操玩的這小把戲?”審配不滿的掃視了田豐一眼道,,在袁紹手下他是頭號謀士,,審配平時最憎恨的便是有人頂撞自己。
田豐依然堅持己見道:“機不可失,,河東富庶,,此時只有一萬多守軍,況且關羽被困在長安無法脫身,,只要主公派一員大將,,起十萬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攻破了壺關險隘之后,,河東城墻低矮,一介區(qū)區(qū)小郡,,不出半月必能攻破,,如此則打開了進軍三秦的道路,他日霸業(yè)可圖,?!?p> 審配聞言大怒,拂袖而起道:“田元皓,,你這分明就是賭博,,我們傾巢而出,鄴城空虛,,萬一曹操趁機大軍直叩鄴城之下,,誰來抵御?用一個小小的河東城,,換取苦心經(jīng)營了幾年的鄴城,,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好了,好了,,吵什么哪,!”
袁紹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撫摸著下巴道:“昨日顯甫得了風寒,,咳嗽的厲害,,你們這般吵鬧,影響了他休息,,病情加重怎生是好,?”
審配聞言怒視了田豐一眼不再說話,而田豐依然固執(zhí)己見,,請袁紹火速出兵進攻河東,。
審配聞言又是火起,指著田豐的鼻子道:“田元皓你是不是收了張濟的好處了,?還是為曹操做內(nèi)應,,你置鄴城的安危與不顧,堅持要攻打小小的河東,,究竟是何居心,?”
“審正南,某就事論事,,你休要血口噴人,,我田豐行得正做的端,問心無愧,,你空口污蔑于我,,又是何居心?”田豐脾氣剛烈,,絲毫不顧及審配乃是眾謀士之首的身份,。
后院傳來袁紹十二歲的兒子袁尚的劇烈咳嗽之聲,袁紹聽到之后目光之中顯得很是疼惜,,搓著手站起來不耐煩的道:“不讓你們吵,,你們還吵個沒完,你們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主公,?你們既然喜歡吵,就在這里吵吧,,我去后院看看顯甫是否無恙,。”
袁紹氣呼呼的起身走到門口,,駐足揮手道:“算了,,算了,今天不商議此事了,你們都回去吧,,想吵到外面吵去,,等你們吵夠了,拿定主意之后再來見我,!”說完一甩袖子,,徑自去了后院,田豐和審配在眾人的勸說之下,,方才氣呼呼的離開,。
次日袁尚病情好轉(zhuǎn),袁紹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又派人把眾幕僚召集到府里商議討伐河東之事,,并讓眾謀士各抒己見。
以審配為首,,逢紀,、辛毗二人支持按兵不動,靜觀時局變化,,以提防曹操有詐,,而田豐、沮授二人則堅持認為曹操使用的是疑兵之計,,之所以命令曹仁屯兵白馬,,完全就是為了迷惑自己一方,而不讓袁紹占領河東,。
最后還是許攸給出了一條折中的計劃,,讓袁紹派出一名將領帶一小部分兵馬,會和并州的高干對壺關發(fā)動一場試探性的進攻,,看看曹操做何反應,,再做下一步打算。
袁紹從許攸之計,,命令張郃出兵兩萬翻過太行山,,聯(lián)合并州牧高干攻打壺關,張繡得知袁紹準備出兵之后,,滿意的辭別袁紹徑自奔潼關向張濟復命去了,。
張郃領了命令之后,以蔣奇為副將,,點起五千騎兵,,一萬五千名步兵,從鄴城出發(fā),,翻過茫茫的太行山,,用了四五天的功夫抵達上黨,。
上一次壺關之戰(zhàn)幾乎被全殲的張揚僥幸逃脫,從高干的手里借了五千人馬,,重新整備,,方才在上黨立足。
張郃到來之后,,張揚主動請戰(zhàn),,張郃命張揚與蔣奇各自統(tǒng)兵五千,兵分兩路,,向壺關進軍,,自己親統(tǒng)大軍在后,一面派人聯(lián)絡晉陽的高干,,約好共擊河東,,只是高干因為境內(nèi)黑山張燕的造反忙的焦頭爛額,無法分身,,遂派遣部將郭援領兵一萬南下,,助張郃攻打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