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另一個高調(diào)的穿越者
王氏沒有想到還能是這樣,如果真是這么說來的話,,自己到時領(lǐng)了苗子,,只要辛苦多開墾兩畝荒田就可以了,倒是不用占了自己家里的上等田,,這樣也好,,也好,!
王氏就跟官差那里報了,番薯跟土豆各種兩畝,,而王丫倒是有些好奇這些苗子到底是怎么來的,,后來聽王氏說,聽官差說,,是一個一品大員的千金小姐引進(jìn)來的,,說是這種作物能高產(chǎn),皇上還為此嘉獎了這位官家小姐一番,,聽說這個一品大員的千金小姐平常的時候就是平易近人,,并且慈悲為懷,對下面的人也沒有官架子,,是真正的菩薩心腸,,見受苦的人都要幫忙一番,并且天生聰慧,,很多東西都是她發(fā)明出來的,,特別是一些作物,都是她慧眼識珠引進(jìn)來的,,比如說現(xiàn)在用的各種八角茴香,,桂皮陳皮的,還有現(xiàn)在的炒制手法,,也是這個官家小姐發(fā)明的,,更讓人神奇的是,官家小姐,,不但會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才情比之最有盛名的才子都好,,還做出了兩首令人叫絕的詩句,,一首就是現(xiàn)在孩童先要教授的鵝鵝鵝,還有一手則是一首數(shù)字詩,今年才八歲的年紀(jì),,就已經(jīng)是這般不得了的人物了,,大家都在猜想著,等到這個官家小姐成年了以后,,會如何的令人驚艷,,創(chuàng)造出多少的驚喜。
王氏說的時候,,還感嘆了一番那官家小姐做的詩呢,,覺得讀起來,真是朗朗上口,,直感嘆果然不愧是官家的小姐就是不一樣。
王丫當(dāng)即就聽出了一身的冷汗,,這不會是跟自己一樣是同樣的穿越著吧,?不過,這個穿越者也太大膽了吧,,不但把一些東西說成是自己發(fā)明的,,竟然還盜用了原來那個世界的詩,也太高調(diào)了一些吧,。
王丫之所以這么肯定,,是因為聽說了王氏說的那兩首詩,一首鵝鵝鵝,,自然就是小學(xué)課本里學(xué)過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還有一首也是小學(xué)的課本里學(xué)過的:“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王丫真是佩服死這個人了,,竟然能這么光明正大的拿出這些東西來,,不讓人懷疑,不像自己,,不過是做個酸筍就引得王氏問了一堆的話,,好在她現(xiàn)在有了一個借口以后,拿出什么東西方便了不說,,王氏也不會懷疑了,,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言歸正傳,,王氏在感嘆了一番那官家小姐以后,,就看到王丫若有所思的表情,還以為是自己夸別的女孩,,王丫吃醋了呢,,又夸道:“小丫,你也很聰明呢,!”
弄的王丫哭笑不得,,想要解釋,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也會給人欲蓋彌彰的感覺,,覺得還是不說的好,就這么默認(rèn)了,。
村子里有不少人是看王家的風(fēng)向的,,畢竟相對于他們的不識字,王家的人,,即使是王氏都認(rèn)得幾個斗大的字,,王丫近來不用說,說話也是文縐縐的,,說話斯文著呢,,想也知道,那是家學(xué)淵源??!所以,一看王氏都去報名了,,大家就爭先恐后的報名了,,生怕自己落了點什么好處,有人仗著跟王氏關(guān)系比較好,,比如說,,大馬嬸一流的,還會私底下先問一下王氏:“哎呀,,王嬸,,種這些東西可有什么說頭沒有?不過,,就算真的有好處,,我們家的田也種上了麥子了,其他的也種了菜,,其他的,,也沒有空閑的地方來種這新作物了。”
王丫看著大馬嬸說著有些沮喪,,這一回,,臉上倒是干干凈凈的了,不再涂那些亂七八糟的了,,也是,,瞧瞧這說話的功夫就冒了一身的汗,要是真抹上那些東西,,都不知道那會是怎樣的一場災(zāi)難了,。
“真要說有什么說頭,就是種這些東西,,聽說挺容易的,,并且,下等田就行了,,不用什么上等田,,再說了,你也不用沮喪,,沒聽官差說呢嗎,頭五年不收稅,,不收田租,。只要咱們能開了這荒地,這田豈不是相當(dāng)于白送,?”王氏倒是也不藏私,,也是,前段時間大家都這么幫著自己呢,,有人問,,王氏也不是那等小氣的人,自然是會說的,。
大馬嬸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呢!
王氏也不但跟大馬嬸說,,還跟不少其他來問的人說,,有人問是怎么知道這么多的,王氏就說是聽王生提起過這個事情,。
作為一個大家庭的成員,,王丫很明白王氏的做法,前段時間大家見王氏一個人在忙,,都過來幫忙了,,既然這樣,幫幫大家也是應(yīng)該的,人們嘛,,不就應(yīng)該是互幫互助嘛,!
王丫就是喜歡這種濃濃的,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大家都是那么的友善,,在學(xué)校的時候,因為是孤兒,,又沒有錢,,王丫真是什么氣都受過,人生百態(tài)更是見識不少,,好人見過,,壞人也見過,那些天生覺得高人一等的也有,,因為她的身份,,讓她能更客觀的看到人生的百態(tài),所以,,對于這種互幫互助的做法,,王丫心里是歡喜的。
不管是古人還是現(xiàn)代人,,愛湊熱鬧的毛病是一樣的,,愛跟風(fēng)的毛病是一樣的,其他村子的人,,雖然都不是什么聰明的人,,但是見王家村竟然這么多的人報名了,也紛紛的報名了,,甚至村子里的媳婦,,基本上都是從外面的村子嫁過來的居多,見王氏報名,,也會勸家里報名,,這樣一來,五羊城的縣令樂得合不攏嘴了,,無他,,只因這個是上級布置下來的一項任務(wù),其他的縣城成果怎么樣,,五羊城的縣令是不知道,,但是他們的任務(wù)卻是完成了,還是超額的完成了,,可想而知,,肯定會受到上司的嘉獎,,在聽說這個事情是由王氏引起的,五羊城的縣令就想起了王生,,覺得果然是王生的妻子,,果然是深明大義啊,!
王氏不覺得有什么,,但是縣令卻是把這個事記在了心里,尤其是在當(dāng)看到很多其他的縣城都沒有完成任務(wù),,而他們縣卻是完成的非常好,,受到了上司大力的表揚的時候,更是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