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十一年冬,,令所有江湖人震撼不已的消息自遙遠的燕州傳出,并且迅速轟傳天下,。
距離燕州安撫使遇刺身亡之后不到一個月,,禁衛(wèi)府突然以雷霆之勢覆滅了天罡門燕州分舵。是役,,禁衛(wèi)府大軍壓境,,高手層出不窮,殺得天罡門五大分舵之一的燕州分舵之內伏尸處處,,血流成河,,熊熊燃燒的大火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
在禁衛(wèi)府雷霆萬鈞的攻勢下,,燕州分舵幾乎被夷為平地,,天罡門九太保刑仲山,分舵舵主崔長河,,副舵主“沖天棍”方霸海,,“燕境八雄”等眾多燕州(黑)道上赫赫有名的強者盡皆戰(zhàn)死,如果不是另一個副舵主公孫萬澤當時并不在場,恐怕燕州分舵的強者會被一網(wǎng)打盡,。
不僅僅是高手死傷殆盡,,駐地內的千余名天罡門幫眾除了只有少數(shù)人逃走之外,其余的也大都死在了大戰(zhàn)之中,。
此等震撼人心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頓時引起一片嘩然,各方勢力反應不一,,有的人目瞪口呆,,有的人拍手稱快,有的人暗自擔憂,,有的人冷眼旁觀,。
當初禁衛(wèi)府調派大批人馬一路浩浩蕩蕩趕赴北地之時,無論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中,,無論白道勢力還是(黑)道勢力,,甚至大江南岸的南楚武林和遠在西南的蜀國江湖,俱都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燕州,,他們猜測著禁衛(wèi)府的打擊目標,,等待著禁衛(wèi)府的下一步行動,想要看一看禁衛(wèi)府的大棒子最終會落到誰的腦袋上,。
隨著禁衛(wèi)府的增援人馬進駐燕州,,各方勢力的探子耳目也同時匯聚到了燕山府,燕山府之內頓時變得魚龍混雜起來,,大街小巷中攜刀帶劍的江湖人士明顯增多,,但街頭的治安卻好的出奇,那些往日里好勇斗狠的江湖人紛紛變得無比老實,,無人敢于在這個敏感的時期惹是生非,。
他們每日流連于酒樓、茶肆,、客棧,、青樓等消息靈通之地,靜靜等待著消息的傳來,。
各方勢力的探子耳目并沒有等待多久,,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禁衛(wèi)府會將攻擊的目標鎖定為天罡門這個北地最大的黑(道)勢力,,而且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動作,禁衛(wèi)府的出手是如此果決,,如此勢若萬鈞,,大棒子掄起來就將天罡門砸得眼冒金星滿臉桃花開,。
如今看來禁衛(wèi)府清除天罡門在燕山府的勢力只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原來他們真正的目標是燕州分舵,。
天罡門燕州分舵在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有好事之徒特意趕往分舵的駐地觀察,回來之后對別人眉飛色舞繪聲繪色地描述,,比如塢堡已經(jīng)被一把大火燒成了廢墟瓦礫,濃厚的血腥氣息到現(xiàn)在也沒有消散,,堆積在一起的尸體上所燃起的火焰直沖天際等諸如之類的景象,。
旁聽的人們目瞪口呆,要知道那可是天罡門啊,,雖然燕州分舵只是天罡門五大分舵之一,,但是其本身擁有的實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一流門派。如此強大的燕州分舵竟然被輕而易舉地消滅,,甚至連十三太保之一的九太保刑仲山和舵主崔長河也身陷其中,,這等情形不得不讓人聯(lián)想到禁衛(wèi)府的實力到底有多么強悍。
震驚之余,,那些負責探聽消息的人們心中不由轉起了別樣的心思,。
禁衛(wèi)府擺出了這般架勢,看來前些日子燕州安撫使遇襲一事鐵定是天罡門做的好事,,雖然不知道天罡門門主犯了哪門子傻做出了這等不智的決定,,但此事對于其余各方勢力卻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禁衛(wèi)府和天罡門兩大勢力一旦互相爭斗起來,,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得利的可是他們這些看熱鬧的外人。
朝廷威嚴不容侵犯,,燕州安撫使遇刺事關朝廷尊嚴,,禁衛(wèi)府決不會輕易放過天罡門這個罪魁禍首。
天罡門雖然是天下兩大黑(道)勢力之一,,威震北地兼且高手如云,,但和禁衛(wèi)府此等真正的巨頭比起來,便如同惡狼比之猛虎,,小巫比之大巫,。
如果事情不出意外的話,失敗的一方必然是天罡門無疑,,天罡門實力大損之后,,便有可能無法維持原本的勢力范圍,比如腳下的燕山府,,比如與禁衛(wèi)府交鋒最為激烈的燕州,。
一旦天罡門抵擋不住禁衛(wèi)府的攻勢,那么徹底退出燕州就會成為無奈的事實,到了那時,,因天罡門的撤退而遺留出來的大片勢力空白……
一塊毫不費力便可以到嘴的肥肉,。
想到這里,有些人眼中的光芒頓時熾烈了起來,,其中以黑(道)幫派的探子居多,。白道宗門都有自己固定的勢力范圍,爭斗也沒有黑(道)幫派那么激烈,,所以對此并不怎么在意,。
但黑(道)勢力就不同了,他們不會像白道門派那樣表面其樂融融地坐下來商談,,然后暗地里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小手段,。他們也會坐下來談判,但更多的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江湖上幾乎每一天都有因為搶地盤而發(fā)生的摩擦,,每一天都有因為搶地盤而流淌的鮮血,所以他們的心情比白道勢力更加急切,。
在這些黑(道)勢力的探子當中,,尤以長風九堂的幾個探子表現(xiàn)的最為積極。
長風幫不是不想向北方擴展,,只不過長風幫與天罡門并列南北雙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只要天罡門杵在哪里,,長風幫就無法向北發(fā)展,,但如果天罡門真的有一天不得不退出燕州,那么最有能力占據(jù)那一片勢力空白的便非長風幫莫屬,。
一時間,,只見不斷有快馬從燕山府城中行出,隨后向不同的方向飛馳而去,。他們都是各方勢力派遣到燕州的耳目,,此時要盡快將消息通傳回去。
暫且不提燕山府城中各方的反應,,作為此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天罡門的表現(xiàn)卻顯得有些微妙。
駐扎在燕州的最大據(jù)點一夜覆滅,,天罡門卻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舉動,,就好像忍者神龜一般,不但看客們預想中的反擊并沒有如期到來,,而且燕州各地的天罡門幫眾仿佛人間蒸發(fā)了一般消失得無形無蹤,。
如果有了解天罡門的人在,,就會發(fā)現(xiàn)天罡門平時在各地的主事者紛紛隱藏了起來,只留下了一些無足輕重的小卒子撐著門面,。
有人嘲笑天罡門膽小怕事,,既然當初敢刺殺朝廷高官,如今就要有承受代價的心理準備,。有人認為天罡門十分明智,,因為與禁衛(wèi)府作對是討不到好的,避其鋒芒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還有的人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你禁衛(wèi)府和天罡門誰生誰死都和他們沒有干系,只要戰(zhàn)火不要燒到自家門口就萬事大吉,。最后一種人是純粹看熱鬧打醬油的,這種人什么時候都不會缺少,,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的想法是雙方打得越激烈越好,打到天昏地暗最好,,這樣他們才有熱鬧可看,。
有人笑有人罵有人冷眼旁觀,天罡門依然故我,,該躲地躲,,該藏地藏,誓要將龜縮進行到底,。
不過天罡門的人再怎么龜縮,,禁衛(wèi)府也不會放過他們。李元圖是打定了主意要將天罡門在燕州的勢力連根拔起,,消滅了燕州分舵之后,,禁衛(wèi)們略微修整了幾日,隨即數(shù)千人的隊伍便被打散組成或數(shù)十人或數(shù)百人的隊伍,,然后分別趕往燕州的各地,。
每一支隊伍都指定了區(qū)域,這些在地圖上圈出的區(qū)域涵蓋了燕州大部,,而禁衛(wèi)們的職責便是清理自己所負責轄區(qū)內的所有天罡門勢力,。
元真,錦繡,,石青蟒依然被分在一組,,此時他們正處于趕往轄區(qū)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