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這活不能接
夜幕,,江華騎著一輛破敗不堪的自行車,,一路朝著自己的家駛去。
夜幕下的淮北,,并沒有像十八年后那般燈火輝煌,,極致璀璨,,而是基本上還是普通而蠟黃的路燈照亮路面,江華沿著記憶中的路線慢慢的行走著,,呼吸著,,這其中前世,無數(shù)次午夜夢回時的舊時淮北,。
那時的淮北……立交橋剛剛建好,,很多地方還吐露著淳樸而懷舊的風姿,水泥混凝土建筑不多,,還有很多七拐八彎的胡同……而當江華駛入二紡職工樓,,看著職工樓下那片因為寒冷而寸草不生的綠草地,卻是有些迷茫了,。
懷念的感覺,,一下子激在了他的心扉深處。
那篇綠蔭草地,,卻是占據了他一半的孩時記憶,。
打流彈,拍畫片,,還有扔沙包……
多少年了……
舊時的一切,,和回蕩在此地上方的笑聲。
還有騎自行車,,第一次跌倒在地,,哭泣的淚水,和父母的鼓勵,。
良久,,江華輕輕的婆娑掉了自己的眼淚。
隨后,,按照記憶中的路線,,七拐八繞,來到了一件并不年輕的宿舍樓之前,,隨后停車,,漫步走了上去。
那個年代的宿舍樓,,雖然已經正式和“筒子樓”告別,,成了獨門獨戶……但是面積不算大,,大概只有四五十平方。
樓梯也是非常簡陋,,都是水泥的,,根本不可能有大理石。
至于扶梯,,極少地方是木制的,,一般是沒有的。
而電梯,?那是商場里面的稀罕物,。
江華還記得,小學的時候,,為了嘗鮮,,和小伙伴們一起坐電梯上下。
當時,,那已經是玩鬧界的天花板,。
江華一口氣沖到四樓,打開那扇早就破敗不堪的紗門,,隨后正要打開大門,,卻聽到門內,傳來了童安格的歌聲,。
那首,,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男人,,特別是中老年男人難以免疫的歌曲,。
《把根留住》。
多少臉龐茫然隨波逐流
他們在追尋什么
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
卻在命運中交錯
……
舒緩而動聽的音樂,,瞬間把江華感染,,不知為何,他拿著鑰匙的手,,突然開始簌簌發(fā)抖,。
如果沒有想錯,十年后,,父親就會得老年癡呆,,平日里坐著輪椅,艱難度日,。
而江華,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和自己的父親,,進行一次真正的心靈交流,。
《把根留住》……
初聽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啊,。
江華打開大門,,卻一眼看見,坐在太師椅上,,叼著小茶壺的父親自在的喝著茶,。
而母親卻在他旁邊不斷嘮叨。
父親是個樂天派,,天塌下來當被蓋那種,。
母親,則是一家之主,,平日里柴米油鹽醬醋茶,。
見江華推開了門,母親趙月娥,,停住了嘮叨,,卻是急匆匆的迎上來。
“兒子,,買斷金拿來沒有,?”
“一共多少錢啊,?”
“別擔心,,讓你父親活動活動,再給你找個工作啊……”
一頓嘮叨,,父親江子漢卻忍不住說了一句,。
“我說,華子他娘,,你就少說兩句吧,,孩子餓了,你老頭子我也餓了,,燒飯去吧,。”
趙月娥看了江華一眼,,只見江華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卻是終究拗不過孩子的“肚子”,白了江子漢一眼,,隨后下廚房去了,。
江華來到父親的太師椅前,找了個凳子隨后坐下,。
隨后,,他開始環(huán)顧整個家,。
四十多平方米的地方,在當時不算太小,。
家里布置很一般,,雖然干凈,但都帶著幾分“古董”味,,82年的熊貓電視機,,九十年代的小天鵝的冰箱,還有一臺,,吊頂風扇,。
都是有年份的古物。
按當時的生活條件,,平均是一家三大件——電視機,、空調和冰箱。
有時,,還得多出個半自動洗衣機,。
但是由于給江華找工作,父母用盡了全部的積蓄,,還借了一大筆錢,。
不說一貧如洗,起碼生活中下層,。
江子漢聽完曲子,,隨后坐起身來,看向江華,,眼眸中卻閃過了幾分驚愕,。
他是了解自己兒子的。
典型的吃了上頓不想下頓的主,,平日里,,不算太紈绔,但是絕對不會上進,。
說是胸無大志,,其實都在夸他。
可是今天,,江華的神色無比平靜安和,,環(huán)顧之中更顯沉穩(wěn)……
眼眸中還有絲絲流連的光……
這孩子轉性了?
江子漢有些意外,。
不由自主的摸到了黑黃,,打開盒蓋,點著,,頗為舒服的抽了一口,。
那個年代,,工人抽的煙,,標配是黑黃,,頂配是紅黃,五塊錢到十塊錢不等,,至于其他,,一般不來人,沒人抽,。
一個月300多工資,,買二十塊錢一包煙?
用那個年代的詞說,,就是臭顯擺,。
江子漢隨后,才對江華說道,。
“華子,,這次下崗是國家大勢,沒有辦法,,不過別擔心,,你爸我說什么也是在社會上混了那么多年的?!?p> “前段時間,,我和你王明明王叔一起吃飯,他公司缺一個打雜的,,工資不高,,一個月200元,但是包吃,,不知你去不去,。”
隨后,,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只是個過渡性的工作,,雖然……忙一點,,但是,總歸是一個辦法,?!?p> “再說你也該結婚了,這年頭,,沒有工作,,哪家的丫頭愿意嫁給你啊,。”
說完,,江子漢一臉擔心的看向江華,。
王明明是江子漢的發(fā)小,雖然身份有差距,,但是兩人的關系一直不錯,。
那個年代,正是大量外國企業(yè)蜂擁涌入華國,,把華國本地企業(yè)沖擊的很多都是歇業(yè)關門,。
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時代,。
低級的公司,,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
就是混下去,,也是生意慘淡,。
于是那個時代,無數(shù)老板,,背著一身的債務,,來到城市最高層,一躍而下,。
說是求死,,不如說是解脫。
這年頭,,能給一個打雜的員工,,給出每個月兩百塊的工資的老板,配得上“慷慨”兩字了,。
但是,,江子漢卻是了解江華的性格的。
自己這兒子啊……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啊,。
在國有企業(yè)逍遙夠了,恐怕受不了打雜這份苦,,也看不上這兩百塊錢,。
打雜?
江華的心中突然想到了記憶中的一幕,。
前世的自己,,來到王叔叔的公司,當一個打雜的,然后蹉跎了整整三年時間,,最后淪為平庸,。
要不是后來的這家公司被淘汰,自己還不知道會成為什么樣,。
這活……不能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