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急報(bào)
三日后,,
將將好卡在了眾臣心里底線的邊上,。
今日的早朝可謂是劍拔弩張,,爭(zhēng)吵不休,。
荀尚書和大理寺卿就差被眾人指著腦門子罵了,,說著查個(gè)案查不明白就趕緊還人家盧氏“清白”,。
“盧太傅乃三朝元老,,門生故舊遍布朝野,,為我大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若讓這樣的老臣寒了心……陛下,!是我大靖的之辱啊,!”
“臣附議,!太子僅憑一些不知哪里來的流民和證詞就誣告范陽盧氏,還是在端陽佳節(jié)如此重要的日子,,這是不敬師長(zhǎng),,也是對(duì)陛下的藐視!”
“胡說八道,!一國(guó)儲(chǔ)君也是爾等能夠妄言的,?太子殿下已經(jīng)說了,查清事實(shí)也是還盧氏一族的清白,,爾等胡攪蠻纏,,百般遮掩,莫不是和那殺人放火,,圈地隱民,,賣官鬻爵的人是一伙的?,!”
他們喋喋不休,,坐在上面的皇帝卻有些昏昏欲睡。
吵吵吵,,大朝吵到小朝堂,。
他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大殿里眼看著就要打起來了,,陛下的大舅子,,兼太子的小舅子他爹王尚書也站了出來:
“陛下,朝中百官的顧慮不無道理,。殿下證據(jù)不足,,陛下卻已然圈禁盧氏,倘若事后發(fā)現(xiàn)……豈不是叫太傅平白蒙受不白之冤,?”
他中間頓那一下,,眾人聽明白意思。
太子也明白,。
所以他看向這個(gè)向來不喜歡自己,,卻總裝得事事為自己考慮的親舅公。
他一身黑金四爪蟒袍,,腰背筆直,,比以往更多了幾分銳氣。
此時(shí)他眼尾上挑,,勾了勾嘴角,,問道:
“王尚書的意思,,孤在肆意構(gòu)陷?”
王尚書垂下了眼眸,,一副為太子著想的語調(diào):
“非也,!臣只是怕太子年幼,難免有為人所蒙蔽,,思慮不周的地方……”
“太傅畢竟教導(dǎo)你一場(chǎng),,若是太子有什么不滿,,和陛下私下進(jìn)言便是,,如此大費(fèi)周章,若鬧到最后是個(gè)誤會(huì),,于殿下于太傅,,都不好?!?p> 他說著,,竟是太子此舉是因?yàn)椴粷M太傅的“私怨”。
可真是他的好舅爺??!
太子冷冷的看了眼自己的父皇,毫不客氣地反問:
“孤愚鈍,,不知這有何不好,?”
“大靖律法寫得清清楚楚,凡民有訴,,任何官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應(yīng)訴,。”
“有白家村上下一百多口人命,,十幾姓人家不遠(yuǎn)千里親赴上京告御狀,,哪怕告的是孤!是哪位親王,!難道大理寺和刑部不該一查,?”
“還是說……王尚書覺得,就因?yàn)樗翘??因?yàn)槟鞘潜R氏一族,?所以他們就該凌駕于我大靖律法之上?凌駕于我大靖皇族之上,?”
這帽子不小,,面對(duì)太子一字一句咄咄逼人的質(zhì)問,眾人紛紛垂下了頭,。
王尚書睜大眼睛,,目光銳利地看著自己這個(gè)好外侄,。
“太子嚴(yán)重了,臣不敢,!律法乃我大靖立朝的根基所在,,任何人都無法凌駕于律法之上,更不能凌駕于皇族之上,!”
大殿之上,,王尚書說了這么一番軟話,可太子卻仍舊追問:
“天子犯法尚且要贖罪,,所以,,王尚書,還有諸位大人,,盧太傅不該查嗎,?”
王尚書冷笑一聲:“自然,該查,!”
他猶豫了這么多年,,現(xiàn)在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這位尊貴的太子殿下,,和他的皇祖父一樣,,對(duì)他們這些世家是半點(diǎn)不留情面的。
既然如此,,那他還有什么心慈手軟的,?
就在他還要說些什么,殿外突然傳來一聲聲急促的高喊,。
“報(bào),!”
“八百里加急!”
“冀州急報(bào),!”
聽到“冀州”二字,,王尚書神色莫名,殿內(nèi)其他人亦是如此,。
這怎么是冀州急報(bào),?
……
插著令旗的傳令兵一路暢通無阻,騎著快馬直入內(nèi)城,,到了承天門才翻身下馬朝著太極殿狂奔而去,。
“冀州急報(bào)!”
“稟陛下,,屬下乃冀州守備軍崔將軍麾下,,幽州茂縣、珙縣出現(xiàn)大批造反的流民,圍攻大理寺和刑部官員,,崔將軍已將人拿下,,特來請(qǐng)示陛下!”
他遞上一個(gè)火漆封口的信件,,明顯就是他們那位崔將軍送來的,。
陛下身邊的路公公親自下來將東西接了過來,確認(rèn)沒什么問題后交給了陛下,。
可他們陛下懷疑自己聽錯(cuò)了,,于是特地問道:“造反的流民?”
那傳令兵言之鑿鑿:“正是,!流民共有五百人聚首,,包圍了小南山,意圖殺害朝廷派往幽州的欽差大臣,!”
五百人,。
那確實(shí)是“大批造反的流民”了。
聽到傳令兵的話,,眾人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就說嘛,,怎么會(huì)是冀州急報(bào),。
現(xiàn)在就是有消息,也該是幽州的才對(duì)……
誒,?
不是,!
怎么幽州的事兒是冀州的守備軍出馬的?
陛下拆開急件,,一目十行地往下看,,神色由一開始的散漫漸漸變得凝重。
“豈有此理,!簡(jiǎn)直喪心病狂,!喪盡天良!”
“傳令,,叫崔榮親自把人全部押解歸京,,若有頑抗,阻攔者,,殺無赦,!”
“還有,讓崔榮務(wù)必護(hù)送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平安歸京,!朕倒要看看,,何人敢當(dāng)著朕的面殺人滅口?!”
傳令兵得令,,轉(zhuǎn)身就要往回跑,。
也不知道他的馬還在不在門口……
常年溫和的帝王突然動(dòng)了怒,嚇得眾人一肚子疑問都憋了回去,。
崔榮是冀州守備,,怎么可能突然出現(xiàn)在茂縣?
又那么巧合地帶了幾百人馬,?發(fā)現(xiàn)了造反的“流民”,?
還救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人?
崔榮可是崔相的親侄子,!
王尚書心思百轉(zhuǎn),,視線在那位想來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崔相和太子身上打著轉(zhuǎn)。
他記得東宮有位側(cè)妃,,就是這老匹夫的孫女吧,?
覺得自己想明白了些什么,以至于隨即不少朝臣開始就這八百里急報(bào)進(jìn)行質(zhì)詢,,王尚書卻安安靜靜地退了回去,。
有那聰明的,也有樣學(xué)樣地漸漸沒了聲音,。
大理寺卿迎頭趕上:“陛下,,不知犬子可還安在?”
皇帝陛下:“……”
你是多盼著你兒子不在,?
索性他們這位陛下還算靠譜,,叫路公公將急報(bào)上的內(nèi)容一字一句念了出來給大家聽。
念完急報(bào),,眾人還要再問,。
就只聽得他們陛下丟下一句:
“一切等崔榮把人帶回來再議!”
隨后第一次在朝上拂袖而去,。
倒叫不少人心里惶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