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王爺有挽天傾之宏志
朱明瞇起眼睛,,腦子飛速轉動,。
如今是崇禎元年,,也是大明滅亡倒計時了,。
天災人禍,,接連不斷,。
根據后世的科學考證,,明末整體氣溫下降兩度,。
大明北方,,尤其是山西,、陜西、河南等地,,這些地方的開發(fā)已有數千年,,人口甚廣,自然環(huán)境相對脆弱,。
干旱降臨北方,,一系列的氣候異常將會深刻影響大明的時局。
這可不是一年兩年的氣候異常,,而是數十上百年的氣候異常,。
南方或許要好一點,,但大明不是南北分立的諸侯國。
北方的戰(zhàn)亂和干旱,,勢必是會傳導到南方,。
朱明悚然一驚,他忽然發(fā)現,,自己這段時間竟然忽略了一個大問題——糧食問題,。
如果糧食出了問題,那就意味吃不飽飯,,甚至會餓死,。
當發(fā)生這種慘劇時,一切的文明都將毫無意義,。
朱明想到后世的幾種高產抗旱作物,。
實際上,馬鈴薯和番薯早已傳到中國,。
所謂“糠稀盛世”,,人口大量增長,也是如此來的,。
只是農民對種植莊稼是很謹慎的,,推廣難度相當大。
當然,,大明朝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在搞推廣工作,。
明末西學大家徐光啟其實就干過這事。
這位“叛出”儒門,,皈依西教的大學問家自從接觸過西方的科學知識之后,,就深深沉浸其中。
徐光啟可不是“不學無術”之徒,,相反,,他在科舉上的成就也足以令人仰望。
其本人是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高中第八十八名,。
作為統治中國千年的士大夫階層一員,徐光啟自從接觸到利瑪竇等來自西方的傳教人員,,就敏銳地意識到士大夫知識體系中的不足,。
此外,徐光啟還是一個相當務實的人,。
天啟年間,,徐光啟以高官顯赫,進士之身,,親事農桑,,在京師一帶推廣馬鈴薯和番薯,。
可惜,這時候的大明已經病入膏肓了,。
他的成功是極其有限的,,并沒有得到官方的有力支持,倒教女真野人得了大便宜,。
后來馬鈴薯和番薯逐漸獲得了廣泛傳播,,鑄就了“糠稀盛世”。
不過,,底層平民長期食用這些粗糧,,也會造成智力和體力的衰退。
當然,,這就是后話了,。
無論如何,這也比餓死強多了,。
尤其是在餓殍遍野的明末,,馬鈴薯和番薯簡直就是神器啊,!
朱明這樣想著,,有些入神了……
徐四平似乎習慣了王爺會時不時如此作派。
這種時候他是萬萬不敢打擾的,。
良久,,朱明回過神來。
“四平,,現在有個緊急任務交與你……”
朱明忽然聲音一頓,,直接道:“你回頭安排石大去福建收羅此三種莊稼作物,?!?p> “一物名曰馬鈴薯,又叫土豆,。一物名曰番薯,,或叫地瓜。一物名曰玉米,?!?p> 朱明想了想,又取出宣紙,,描畫幾筆,。
徐四平見朱明如此鄭重其事,也不敢怠慢,。
他目光一掃,,但見兩個狀如雞子的橢圓形之物躍然紙上,。
又見一株高大植株,上面著點綴著果實,。
徐四平不禁好奇道:“王爺,,這三物有何特異之處嗎?”
朱明大笑道:“若我瑞昌百姓得此三物,,百姓幾無饑饉之患難,!”
“這幾種作物產量很高,且耐旱,,山地旱地亦適宜種植,。”
“產量嘛……”
朱明頓了一下,,一時有些拿捏不準,。
據他所知,比如這番薯,,后世經過各種育種培植,,輔以化肥肥料,畝產五六千斤應該是有的,。
但這個時代,,沒有經過特殊的培育以及充分的肥料,他還真說不準具體產量,。
他想了想,,含糊道:“正常年景,畝產千斤應該問題不大,?!?p> 徐四平瞪大眼睛,定定看著這宣紙上的作物,。
他本是農家出身,,當然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徐四平拿起宣紙,,如獲至寶,,聲音顫抖道:“王爺,若得此三物,,推廣開來,,實乃萬家生佛之善舉!”
朱明笑著搖搖頭,,道:“此物皆傳自西洋異域,,我大明早有人能人義士推廣了?!?p> “不過,,一來百姓謹慎,,難以取得信服栽種開來。二來庸官懶政者眾,,少有官方大力宣傳,。”
“不然北方危局,,可稍解一二,。”
徐四平聞言默然,,跪伏在地,,肅然道:“王爺有挽天傾之宏志,屬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明頗為詫異地瞥了一眼徐四平。
由于徐四平算是他招攬的第一個“高學歷”人才,,朱明甚是厚待徐四平,。
之前縱論古今中外,也多有忽悠暗示這小子,。
只是這小子頗為猶豫,,似乎過不了內心那一關。
要知道,,前陣子他幫徐四平滅了李家,,也算是幫徐四平報了生死大仇了。
怎么今天突然就誓死效忠了,?
朱明笑道:“四平,,這是何故?”
徐四平正色道:“四平雖因劣紳小人絕于科舉正道,,報國無門,,卻也不能惑亂綱常,造反作亂,!”
“今日始見王爺宏圖大志,,愛民之心,四平愿為前驅,,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朱明哈哈大笑,,道:“你這小子,莫要太高看自個了,?!?p> “誰告訴你本王要造反作亂,?”
“你就這么篤定你能惑亂天下?大明雖已病入膏肓,,卻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p> “旦夕之間,,能聚十萬大軍,你我二人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徐四平聞言臉色一紅,,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了,。
朱明笑瞇瞇道:“起來吧,,本王知你心意了?!?p> “以后好好做事即可,,不要多想,本王對你還是很信任的,?!?p> 徐四平起身行禮,自去了,。
……
孫李兩家謀害宗室,、造反作亂可是在瑞昌縣城鬧出了好大新聞。
街頭巷尾熱議不斷,,好一番談資,。
不過,談資終歸是談資,。
個把月之后,,熱度也降低了不少。
昔日威風凜凜的孫李兩家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還是那句話,,世界很大,離了誰都能轉,。
不過,,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瑞昌王府愈發(fā)聲威顯赫了,。
當然,,王府的聲名又與孫李兩家這樣的劣紳大為不同。
多是豎大拇指,吹捧王爺的,。
如此,,王府的一舉一動也愈發(fā)令人矚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