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席宰相,中書省中書令,,張九齡,,身材修長面色清朗,年近六十卻依舊腰桿筆直,,臨風(fēng)玉樹般肅立在朝堂上,。
張九齡,字子壽,,自幼才智過人有神童之名,,武則天長安二年進(jìn)士,先后經(jīng)歷武周,、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幾經(jīng)貶黜卻每次都能翻身,真真是打不死的小強(qiáng),。
作為大唐文學(xué)家,,詩人,文壇領(lǐng)袖,,張九齡紫袍玉帶,,手持象牙笏板,風(fēng)度儀表無可挑剔,,可是極不協(xié)調(diào)的,,他的肩上卻挎著一個大錦囊。
似乎是感應(yīng)到皇帝看向自己,,張九齡抬起頭來,,沖著皇帝微微一笑,然后示威一般,,從錦囊中取出七八個笏板來,。
嘩啦啦的聲音響起,其他文官也紛紛打開錦囊,,取出里面的笏板,,像是武器彈藥一般排列在自己身前。
唐玄宗的腦闊有點疼了,,這是有備而來啊,。
文武百官手持的笏板,,是作文字記錄的,一般人手一個,,這是慣例,。
可是規(guī)矩到了張九齡那里就變了,張九齡身體不好,,話又多,,所以每次上朝都會準(zhǔn)備一個錦囊,現(xiàn)在也叫笏囊,,里面裝著好幾個笏板,。
其他官員也紛紛效仿,上朝的時候一人背著一個笏囊,,仿佛不如此不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拳拳之心,。
朝會上的事越大,文官們準(zhǔn)備的笏板就越多,,不但能做記錄,,還能作為近身搏斗的武器,不但能近身搏斗,,還能進(jìn)行中遠(yuǎn)程的投擲,。
別看文官們斯斯文文,打起架來那也是豁得出去的,。
坐在張九齡旁邊的是另一位宰相,,門下省侍中,裴耀卿,。
裴耀卿字煥之,,出身河?xùn)|裴氏,以童子舉入仕,,去歲因為奏對得宜,,被唐玄宗從京兆尹任命為黃門侍郎,旋即拜相,。
裴耀卿五十出頭,,身材中等面色冷峻,頜下留著短須,,端坐上胡床上眼簾低垂,,似乎是在閉目養(yǎng)神。
而他旁邊的大唐第三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禮部尚書李林甫,顯得就有點不淡定了。
李林甫字哥奴,,李唐宗室,,論起輩分還是玄宗皇帝的叔叔,以門蔭入仕,,所以和科舉出身的張九齡為首的文官集團(tuán)天然尿不到一個壺里去,,加之他剛剛拜相,朝堂上的黨羽并不多,,妥妥的少數(shù)派,。
李林甫敏銳地發(fā)現(xiàn),今天文官們攜帶的“武器”有點多啊,,搞不好他的屁股又要被人給偷襲了,。
之所以是“又”,那是因為在三個多月前,,朝會上大家為了是否舉辦皇帝的生日千秋節(jié)而吵得不可開交,,李林甫不過是拍了一下皇帝的馬屁,就被身后飛來的笏板打中了屁股,。
李林甫心里那個氣啊,,他是堂堂宰相又不是活靶子,憑什么挨打,?
更讓他委屈的是,,皇帝最終取消今年的千秋節(jié),他的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事后皇帝也沒有追究行兇者,甚至連詢問都沒詢問一下,,御史臺也忘了這件事,,就好像從來沒有發(fā)生過。
從那以后李林甫和文官集團(tuán)徹底疏遠(yuǎn),,就長了心眼,,朝堂上他能少說就少說,能躲則躲,,功課做在朝堂下就對了,。
李林甫腹誹之際,張九齡已然輕咳一聲站起身來,,昂然看向大唐皇帝,,朗聲道:“幽州捷報,節(jié)度使張守珪大破契丹,,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臣為陛下賀,臣為大唐賀!”
說罷張九齡高舉笏板,,九十度躬身行禮,。
“臣為陛下賀,臣為大唐賀,!”武官這邊,,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兼兵部尚書,同時也是大唐最能打的王爺,,信安王李祎,,叉手肅聲道。
“臣為陛下賀,,臣為大唐賀,!”文武百官紛紛起身,或者欣喜或者熱烈地向著唐玄宗行禮,。
李林甫眉飛色舞,,索性在大殿上蹈舞起來。
蹈舞是很正式的禮儀,,字面意思,,就是通過跳舞的方式向皇帝行禮致敬。
按道理說北方戰(zhàn)事取得大捷,,大家一起跳跳也無所謂,,可張九齡的躬身禮也是有講究的,即表達(dá)了真誠的祝賀,,也表達(dá)了儒家一貫反對武力擴(kuò)張的態(tài)度和立場,。
對比之下,李林甫的蹈舞就是純粹的拍馬屁了,。
而且,,李哥奴的舞姿真的很難看啊。
俗話說得好,,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皇帝李隆基就非常尷尬,,他可不止是大唐皇帝,,還是大唐頂尖的文學(xué)家,音樂家,,舞蹈家,,審美之高首屈一指。
李林甫的舞姿,,實在是……一言難盡,!
不過李隆基心情很好,如今雖然是開元盛世,但大唐周邊的威脅卻始終未曾解除,,時有戰(zhàn)爭爆發(fā),。
北方的奚人、契丹部落,,陰魂不散的東西突厥,,西面強(qiáng)大的吐蕃,都給大唐的邊境線帶來巨大的壓力,。
而在蔥嶺以西,,崛起的大食人在滅掉波斯帝國以后,正在侵蝕大唐在中亞的勢力,,早年大唐設(shè)置在波斯境內(nèi)的波斯都護(hù)府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
所以張守珪的這場大捷可謂提振人心,提振軍心,,也能震懾到大唐周邊勢力,。
而且,契丹王死后契丹勢必陷入內(nèi)亂,,幽州方向的壓力解除,,朝廷的國庫能節(jié)省下更多錢財物資,用于別處,。
嗯,,這筆省下的軍費,足夠修繕一下溫泉宮了吧,?
捏著鼻子看完李林甫的蹈舞,,李隆基違心地夸贊一句:“李相有心了!”
嗯,,李隆基就是要夸李林甫,,他就是不爽張九齡那不卑不亢的樣子。
李林甫頓時眉開眼笑,,趕緊道:“為此大捷,,臣還特意作詩一首……”
打住,,一次傷害還不夠嘛,!
李隆基趕緊阻止道:“詩詞乃錦上之花,先亮錦,,先亮錦,。”
文武百官紛紛松了一口氣,,李林甫的詩水平如何暫且不說,,但寫得都很肉麻,真的沒法聽。
更何況,,在張九齡和賀知章面前賣弄詩詞,,你是認(rèn)真的?
張九齡繼續(xù)主持會議,,開始討論朝廷對張守珪的封賞,,其實都是之前擬定好的,賞賜為:加授職官為正三品的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加授武散官為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加授憲銜也就是虛銜為正三品的御史大夫。
只等張守珪將敵酋的賊首獻(xiàn)至東都,,另外賞賜給張守珪的金銀錢帛一應(yīng)下發(fā),,張守珪的兩個兒子也加官晉升。
討論完畢,,皆大歡喜,。
張九齡拋出第二個議題,在兩京及大唐各個州縣建立病坊,,用以安置,、救濟(jì)無家可歸的病患者和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