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亭內,,樂師奏響了《清樂》,,高莽從茶箱里取出五個紫竹斗笠杯,,還有一個竹節(jié)提梁茶壺,成排擺放在面前,,旋即將身旁小火爐上的銀壺提起來,,用開水燙了一下茶壺和杯子,。
取出竹筒封裝的茶葉,,用竹片鏟了一些放在茶壺里,又額外鏟出一些放在竹瓦上,,遞給陳玄禮,。
這既是為了讓皇帝鑒賞茶葉的外觀,也是為了檢驗是否有毒,。
李隆基好奇不已,,這道茶通體幽綠,形如雀舌,,很是好看,,湊到鼻前輕聞,竟有一種清新的香氣。
李隆基沉思不語,,慣性思維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該用何種香料,何種調料來搭配這種香氣,。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高莽直接將銀壺的熱水倒入提梁茶壺,旋即將茶湯倒入分茶的公道杯中,。
用茶葉水燙過杯子,,高莽笑道:“此為洗茶,一則洗去茶葉的浮塵,,二則激發(fā)出茶葉本身的香氣?!?p> 說著話,,他將四個竹墊放在四人面前,又用竹鑷子夾著洗過的斗笠杯,,放在茶墊上,。
再次將熱水倒入茶壺,出茶,,分茶,,高莽的動作如行云流水,沒有一分多也沒有一分少,,有一種說不出的樸素之美,。
“大家,請品茶,?!备呙ё龀鲆粋€請的動作,自顧自的端起面前的主人杯,,享受地喝了一口,。
這就完事了?
李隆基和兩個親信一臉吃驚之色,,同時看向面前的茶杯,。
敞口的斗笠杯中,茶湯清亮,,清澈透底,,說白了啥也沒有,這是要喝個寂寞,?
陳玄禮倒是很欣賞,,真好,銀壺煮水,材料只有茶葉,,茶湯一眼看到底,,絲毫沒有下毒的操作空間。
疑惑歸疑惑,,他們還是學著玉真公主的樣子,,端起茶杯后先是聞了聞,然后輕輕地抿了一小口,。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p> 高莽悠然道,,“淡乎其無味,是為道茶,?!?p> 亦或是受到音樂的熏陶,亦或是受到《道德真經》的加持,,李隆基的心靜下來,,茶湯入口直覺氣味恬淡,稍有苦澀之感,,但旋即一股清香和回甘在口腔中蔓延開來,。
妙哉!
天子李隆基眉頭舒展開來,,心頭隱約有一些激動,。
化繁為簡,返璞歸真,,氣質沖淡,,苦后余甘,道茶之名,,誠不我欺,。
大唐是濃烈的,,博大的,也是多元的,,李隆基從這一杯清茶中,,卻探尋到不尋常的淡雅質樸的美學意境。
李隆基驚嘆不已,,再看高莽沏茶時樸素而自然的動作,,也和清雅的道韻如此契合。
“子壽,,”李隆基趕緊向著看棋的張九齡他們招手,,道韻之茶當然要和名士分享了。
他可不相信道茶是高莽發(fā)明的,,最大的可能是司馬承禎返璞歸真道法自然,,才創(chuàng)造出這恬淡為上的道茶,乃至茶道的儀軌,。
正如李隆基所料,,張九齡和韓擇木幾人品過道茶后,紛紛贊不絕口,,氣質太契合了,。
所謂大道至簡,,淡乎無味,,合乎無為,道茶既然冠之以“道”,,原本就該如此,。
玉真公主當即代小師弟做主,每人送二兩茶,,外加一套紫竹茶具,,皇帝三哥的另算。
此為雅贈,,比不得金銀珠寶,,勝似金銀珠寶。
天子很開心,,向著高莽問道:“懷柔,,你拿出道茶與我等分享,想要什么賞賜呢,?”
高莽想了一下,,認真道:“圣人,不如給小子寫幾幅字吧,?!?p> “還有呢,?”
“沒了,圣人賜了官階又賞了宅子,,小子知足了,,”高莽補充道,“以后缺啥了再向您討要就是了,?!?p> 李隆基哈哈大笑,張九齡幾人紛紛微笑微笑,,這話從別人嘴里說出來是貪婪,,從小仙師的嘴里說出來就是率真。
“三郎,,何事如此高興,,”寧王意氣風發(fā)地走了過來,得意洋洋道,,“連殺了李相三塊棋,,真真是過癮!”
李林甫一臉苦相道:“寧王算路精深,,我是被那小奴的聲音喊得心慌,,抓著棋子就往棋盤上丟,哪里還顧得上計算,?!?p> 眾人不禁莞爾,李隆基大方道:“見者有份,,懷柔的道茶你們也拿回去嘗嘗,。”說罷他把高莽的道茶又是一番描述,。
寧王悠然神往,,忽然向著高莽道:“懷柔,既然道茶如此受推崇,,不若你我二人合作,,在兩京開設茶莊?”
高莽驚訝看著寧王,,這廝眼睛真毒,,他真有打算開設茶莊呢,把道茶包裝為高端茶,,不過現(xiàn)在不是聊這些的時候,。
高莽呵呵傻笑,沒有接這個岔,。
那邊書桌是現(xiàn)成的,,內侍研好了墨,,李隆基當仁不讓地走到書桌前。
有唐以來,,一共出過兩位書法皇帝,,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取法“二王”擅長行楷,,再有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
李隆基也是一位書法大家,擅長隸書八分體,,為弘揚書法,,他在宮廷中設置了專門的書家,其中有名的如韓擇木,,梁升卿,,賀知章及張旭等人。
只見李隆基氣定神閑,,毛筆蘸著濃墨,,在裁剪好的宣城案紙上,寫下一個“堂”字,。
風雅使然,,大唐上到帝王下到學子,每人腰間都掛著一方私印,,李隆基當即用了印,,還加蓋了私人的道印。
接著是張九齡,,龍飛鳳舞寫下一個“枝”字,。
我,?
李林甫見高莽讓他寫,,先是驚訝了一下,旋即欣然應允,。
然而當他得知高莽只是讓他寫個“一”字的時候,,心情頓時不好了。
怎么著,,是嫌棄我的字太丑,,所以讓我寫個最簡單的?
不高興歸不高興,,李林甫還是一副笑呵呵的樣子,,拿起筆來,寫下一個大大的“一”字,。
“一,,枝,,堂,”旁觀的寧王喃喃自語,,忽然驚訝道,,“一枝堂,懷柔,,你這是打算開鮮花鋪子嗎,?”
天子李隆基也瞧出端倪,卻沒有寧王那么不靠譜,,他微笑看著高莽:“懷柔,,可是取意《南華真經》?”
見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張九齡解釋道:“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李林甫夸張地哦了一聲:“出自莊子的《南華真經》,,逍遙游,!”
眾人不禁向著李林甫投以白眼,人家張九齡連原文都引用出來了,,圣人之前也點明了出處,,還用你多嘴?
高莽看向皇帝,,脆生生道:“鵪鶉棲身不過一根樹枝,,鼴鼠饑渴不過喝一肚子水,一枝堂,,其實是我給書齋起的名號,,也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p> 眾人紛紛點頭,,李隆基沉默不語,他似乎從高莽自表心意的這三個字里,,咂摸出來一絲委屈,。
李隆基不能確定,這三個字是高莽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司馬承禎刻意設計好的,,但不管怎樣,內心深處,,李隆基確實愧對司馬承禎,。
洛陽少尹梁升卿寫下“厚德載物”,,禮部郎中韓擇木寫下“天道酬勤”,御史大夫李適之寫下“上善若水”,,沒錯,,三幅字,正是后世傳說中的“老干體”三板斧,。
皇帝起了頭,,眾人皆以隸書八分體書寫。
湊熱鬧的寧王也留下一坨坨的墨寶,,就連高力士和陳玄禮也各寫一聯(lián),。
高莽眉開眼笑,這些字擱在大唐都是寶貝,,還不是有錢就能請得到的,,這要是掛出去,比護身符還管用呢,。
高莽看向張九齡,,再次請求道:“張相,我還想請你寫一聯(lián),,可以嗎,?”
張九齡愕然,旋即點點頭,,不可以也要可以啊,,誰讓你是小仙師我又拿人手短呢。
張九齡站在書案前,,持筆問道:“懷柔,,所寫何字?”
高莽正色道:“只有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