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八月稅祀
八月里的京師,,籠罩著一個夏季的暑氣依然彌漫不散,,這個月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日子,農(nóng)民們忙著在秋收的好天氣從地里收回莊稼晾曬,,縣吏與穡夫們則忙著計算丁口和稅賦,。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來自各郡縣的戶籍丁口匯總,,朝廷則負責(zé)統(tǒng)計人丁計算每個郡縣的徭役負擔,計算人口不僅僅是確定稅賦,,更要確定每戶家庭的大致成員構(gòu)成,,家里有多少勞動力和非勞動力,有多少老人多少未成年的孩子,,孩子幾歲需要多久能納稅和服徭役等等,。
漢帝國便是通過這繁復(fù)而又詳實的記錄,來確保徭役制度分攤到每個人的頭上,,公平公等公開并且一樣的殘酷,,世人皆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秦漢律令制作之初就是確保平均的徭役,,除非戶主的軍功爵超越免役標準,,又或者按月支付一筆錢來雇人代替服役,這叫做更賦,。
侯國的稅款早早的送到長安郊外的平陽侯府,,這歸功于提前統(tǒng)計人口的功勞,七月統(tǒng)計八月拿出數(shù)字接著征稅運輸一氣呵成,,無須像其他郡縣緩緩統(tǒng)計人口先上報,,等到稅收完成再上報繳納一次,效率低劣到經(jīng)常拖延一個月以上,。
按照顓頊歷,,每年的秋天是年末,當進入冬日十月初一就是新的一年,,因而每年閏月通常集中在九月,,除了歲首是十月不太相同以外,大體上與太陰歷法是相同,,而顓頊歷則是秦帝國施行的紀元歷法,,從立法的設(shè)計到施行都已經(jīng)非常完善,,高皇帝入關(guān)以后也沒有改動過。
平陽侯能享受的衣食租稅總額頗為可觀,,侯國一共22252戶可征得衣食租稅可得445萬錢,,這么一大筆錢看起來著實驚人無比,可若按照1000錢為一貫的標準來算,,列侯一年的稅收所得也只有4450貫,。
盯著銅錢看了許久,曹時苦笑道:“一年衣食租稅只有445金,,我聽說天下販賣鹽鐵的大商人家資巨萬仆從數(shù)千,,普通列侯根本無法與之比擬,萬戶侯只不過人口多稅收多點罷了,,反倒不如一介庶民逍遙愉快,。”
這點錢放在千年以后真心不算巨款,,再晚幾朝說不定普通富戶家里也能拿得出來,,即便按照如今標準一金等于一萬錢也不過445金而已,天子高興時開口就賞賜一千金,,頂?shù)蒙虾顕鴥赡甑呢敹愂杖搿?p> “君侯可不能這么算,,自先秦以來各國長期缺銅少錢,所以赤金價貴,,而黃金價賤,,且列侯沒有只靠衣食租稅吃飯的,列侯們通常有自家商隊,,開山挖礦,,還會把錢拿出來貰貸行賈?!?p> 平陽侯家擁有五座露天安定煤礦,,兩座大鐵礦,一座品質(zhì)可以的鉛鋅礦,,石灰礦之類的基本不算在內(nèi),,這幾座大礦要說日進斗金都不為過,尤其是石炭在河?xùn)|和關(guān)中地區(qū)全面取代木炭作為煉鐵主要原料,,挖出來清洗一下就不愁沒有買家來收購,雖然缺少賺錢最快的銅礦和金礦,,可要說平陽侯家缺錢恐怕連曹時自己都不信,。
商隊的生意各家有各家的路數(shù),不但賺錢還充當著打探消息的耳目,,有許多隱秘的忌諱不足為道,,除此之外,,王侯通過商賈放貸于民是普遍現(xiàn)象,只要列侯沒有心里潔癖通常都會用這種手段斂財,,如平陽侯家這等頂尖列侯還會通過自己的商人直接放貸,,賺來的錢自然會更多。
天子也早已默許了私下放貸的行為,,朝中上下從王侯到官僚,,再到商人和有土的豪民都在放貸,放貸的人不用想也知道主體必然是庶民百姓,,尤其是每年八月算人的當口,,官吏們迫于壓力催稅急迫,而平民家庭手里不見得有幾百銅錢納稅,,官府又不認那些劣質(zhì)的莢錢,。
如不繳稅就要抵押田產(chǎn)賣兒賣女,為了茍活的庶民們只好默默的借取高利貸來納稅,,這種情況每逢災(zāi)年時會更加頻繁的出現(xiàn),,自耕農(nóng)破產(chǎn)流離失所為了茍活賣掉自己為奴為婢,,而買他們做奴婢的恰恰就是這群債主,。
“侯府有積財多少?”
樊它廣迅速說道:“四萬七千八百金,,八千一百萬錢,,布匹數(shù)萬,,綾羅三千,存糧亦有萬石,?!?p> “你家舞陽侯也是這樣?”
“遠不及君侯,,家中僅有三千五百金,,七百萬錢而已,當年我家太公在世時也曾有三萬金,?!狈鼜V感嘆一聲,舞陽侯家經(jīng)過誅滅諸呂的大掃蕩,,家中余財被搶掠的七七八八,,到他父親樊市人為侯時資產(chǎn)也只比普通的二千戶侯強一些,遠不及呂后稱制時期樊噲為相國大將軍那般風(fēng)光,。
曹時點點頭失去說話的欲望,,他們曹家老實本分有這些積蓄大部分來自曹參、曹窋兩代積攢下來的賞賜,,高皇帝當年賞賜曹參的黃金為數(shù)眾多,,曹窋為漢惠帝的近臣也得到不少賞賜,,到他父親曹奇這一代只是依靠放貸就可以安穩(wěn)的過日子。
平陽侯家放貸8100萬錢,,樊它廣只放貸700萬錢,,這兩家放貸的總額不到9000萬錢,遠不及部分貪婪的王侯動輒放貸數(shù)億錢,,天子的好兄弟梁孝王劉武,,死的時候家中窖藏黃金40萬斤,銅錢綾羅綢緞等家產(chǎn)不可計量,,這其中就有不少是放貸賺來的,。
曹時嘆道:“貰貸行賈之事以后要盡量少做,咱們漢家百姓受苦受累,,每天躬耕于田間面朝黃土背朝天,,用高利貸盤剝百姓實在不應(yīng)該啊,!”
“君侯心地善良,,但是天下人都以高利貸為營生,咱們侯府只收2成利息已經(jīng)非常仁善了,,要知道別家侯府和諸侯王家至少要5成利息,,略高的8成、一倍利息,,吳楚七國之亂時無鹽氏以10倍利息貸給列侯1000金,,大亂平定連本帶利收回11000金,立刻成為關(guān)中最富有的商人之一,?!?p> 漢初放貸是最賺錢的生意,因為放貸業(yè)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超過5成的高利貸比比皆是,,從宗親諸侯王到列侯、外戚,、官僚,、商賈、地主豪強都以放貸為業(yè),,放貸的目標雖然各不相同,,但層層疊加必然是加碼到普通農(nóng)民身上。
說起來讓人齒冷,,但大漢帝國的制度就是這般的嚴苛不公,,轉(zhuǎn)了一個圈剝削的依然是平民百姓和勞苦大眾,而諸侯王到列侯、外戚,、官僚、商賈,、地主豪強們卻錦衣玉食歌舞升平,,天子再勸農(nóng)桑也不夠整個階層群體放貸吸的快。
漢家子民苦苛政久矣,,以至于漢文帝免田租就歌功頌德稱為仁君,,卻不知田租三十稅一不過是稅收里極小的部分,最大頭是年滿十五歲者繳納120錢的算賦,,還有每個成年人要繳納的63錢獻費,,即使不滿15歲也沒關(guān)系,7到14歲的未成年人繳納20錢口賦,,理由是用來養(yǎng)天子,,看起來很荒唐,但在這個時代卻非常合理,。
“文師速速去右內(nèi)史通報一聲,,就說我要買下渭河邊的那塊地,你約個日子與章武侯家商談買地諸事宜,?!?p> 曹時依然對那塊地念念不忘,侯國的土地與他沒有直接關(guān)系,,自家買下的耕地才可以隨意支配,,他們平陽侯府幾代列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熬到現(xiàn)在除了侯國有少量田產(chǎn),,還沒有做過大規(guī)模的土地買賣,,趁著遷入關(guān)中的機會合法占田成為最著緊的事情。
除了計算財稅收入情況,,在繁忙的八月里,,天子與列侯大臣們則在忙著祭祀的準備,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一年中最大事情。
漢文帝時規(guī)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shù)獻黃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兩,,余數(shù)超過五百口的也是四兩并由少府驗收,,一斤等于16兩,平陽侯依例獻金23斤黃金。
祭祀儀式漫長而繁復(fù),,儀式前要熟悉干凈齋戒三天以示尊敬,,對著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行大禮祭拜,,儀式中天子會賜予黃金為酒器釀造的濁酒,,喝完酒又是一番祭拜才結(jié)束儀式。
廟號不同于謚號,,劉邦謚號高,,廟號太祖,謂之太祖高皇帝,,這個格式也是往后歷**國君主的廟號與謚號格式,,劉恒謚號文,廟號太宗,,謂之太宗文皇帝,,有趣的是孝惠帝沒有進宗廟,只有一個謚號,。
列侯們紛紛出了太廟,,曹時正要直奔車架迅速撤退,被幾個年輕列侯一把攔住去路,。
“平陽侯可讓我等苦找你許久?。≮s巧我們齋戒三日肚子里沒有油水,,趁此機會在東市設(shè)宴饕餮一番豈不快哉,!”潁陰侯灌強連拉帶拽上了車架,列侯們長長的隊伍直奔東市而去,。
PS:口賦是最早的人頭稅,,要求搭配嚴密的戶籍納稅體系,這套體系在漢初還承擔徭役,,確保每戶都有一丁服役,,要論制度的嚴密性要比隋唐的府軍更強,所以漢軍戰(zhàn)斗力媲美秦軍,,幾可為歷代之冠,。烏梅厚顏求個收藏,請書友們多多支持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