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一九七九年的盛暑季節(jié),,年滿十六周歲的庶盶回到家中,,正式參與家里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一年,,生產(chǎn)隊推行了聯(lián)產(chǎn)計酬責任制,,糧食獲得大豐收,,每個勞動日報酬奇跡般高達六角錢,。家中飼養(yǎng)出了兩頭大肥豬,,一家人破天荒地單獨享受一整頭大年豬,。生活的改善,,父親的病情極大緩解,人們都說他如今和健康人沒啥兩樣,,幾乎天天都在正常參加勞動,。今年,生產(chǎn)隊進一步推行了包產(chǎn)到組,,大豐收已基本成定局,,隨處能夠聽到人們諸如“莊稼好得很”、“吃不完的糧食”等贊嘆聲,。
由于家庭極度貧困,,庶盶能夠讀到初中畢業(yè),是以弟妹棄學——放牛,、養(yǎng)豬掙工分為代價勉強維持的結果,。不料想初中剛畢業(yè)卻意外摔折手臂,因而在大哥執(zhí)教的學校復讀一年,,可中考結果仍然使“考個中專沒啥問題”的預言落空,。大哥生病住院,文教局委托家屬護理,,庶盶繼之在醫(yī)院護理大哥一年,。為此,庶盶比同級農(nóng)村同學晚兩年參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庶盶年逾八旬的婆婆,,因多謀善斷,是爺爺去世后家族中的實際主心骨,。婆婆厚待讀書人——崇尚智慧,,加上父親“無古不成今,知古便知今”影響,,庶盶在小學三四年級時開始想方設法閱讀歷史書籍,。大約從四年級寒假開始,兩頭不見天地跑到方園數(shù)十里沒人煙的深山中采山貨,,僅初中期間,,每年都能夠找回百元左右的現(xiàn)金。這些錢,大都在父母和婆婆的默許下變成了歷史等各類書籍,。時至今日,,凡在市縣新華書店中售賣的歷史書籍,庶盶早已應有盡有,。
在護理大哥住院的期間,,大哥還特意四處或租或借來《史記》、《資治通鑒》等,,令庶盶對中國歷史有了更加深刻,、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在此期間,,庶盶不僅成功交涉,、辦成了不少連大哥都深感頭痛的事宜,而且還廣泛接觸到各界人士,,甚至能夠感同身受的了解他們愛憎的大體思想傾向及其一些長短優(yōu)劣,。這些,,使庶盶對自己的語言表達,、交流、溝通等能力充滿高度自信,。
細究自己的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得益于從小的諸多實踐,。記得第一次父親要自己給親戚寫回信,當父親聽說不會寫信時,,一句“連信都寫不來,,還讀啥子書哦,干脆莫讀了,!”嚇得自己慌忙按父親的口述,寫出來的回信,,滿篇都是琳瑯滿目的拼音,。滿以為就此了事大吉,可父親卻說:“這個信到了人家手上,,還不笑掉牙齒,?趕緊把一個字一個字的給我寫清楚?!蹦脕碜值?,大半天才將所有的拼音改寫成文字。大概進入小學三年級前后,,不僅所寫書信被親友稱贊,,還有左鄰右舍找自己代筆家書等。
自己原本言遲口鈍,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始終不知道要如何開口說話,。不過,在同學面前則有所不同,。畢竟,,從一開始讀書就當班長,路頭路尾的人群中還不乏“這娃讀書的成績好的很”等聲音,,這使自己走進學校便多出一些優(yōu)越感來,。不過,每當想起頭一兩次被迫公開說話,,開口前的瞬間,,真是把個腦袋逼得嗡嗡直叫,那滋味是記憶猶新,。后來,,凡覺得可能涉及的重要話題,就提前擬出一些原則性框架,,時間允許還用紙筆記錄下來,,以免忘記。漸漸地,,感覺只要是提前用紙筆記錄,,不僅可以隨意輕松表述,還能避免丟三納四,、廢話成堆等弊端,。最關鍵的是,通過用紙筆記錄的方法,,能夠提前推演別人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反應,,從而事先找出相應話語。當然,,別人究竟會怎么想怎么做,,自己哪能事先知道那么多?只是針對自己所希望達成的目的,,猜想一些最有可能存在的話題,,然后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加以應對。大概因為事先設想普遍需要撒大網(wǎng)——將各種可能都概括其中(具體涉及,、應用時相對很少),,可謂準備充分,屆時大多能夠揮灑自如,。在依稀的童年記憶中,,這種方法可謂屢試不爽,。
1.02
大概是小學一年級末或二年級初的某天,下午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一窩小狗突然沒有了,。入夜卻聽見對面荒山溝一帶,,有很多小狗哀聲嘶鳴了整整一個夜晚。好像家里大人說過“小狗沒人要,,又沒糧養(yǎng)活,,只得倒掉?!钡脑?。第二天下午放學后,繞行一兩公里的坡坡坎坎,、荊刺叢林,,邊呼喚邊尋找,最終找到一只小狗并帶回家里,。把自己的半碗飯分一半給小狗,,沒過多久小狗就開始活蹦亂跳起來。婆婆看到小狗被撿回家來便說:“死鬼仔,,我看你用啥子養(yǎng)活它,,你爸爸回來不罵死你!”好在晚上有婆婆一句:“撿回來的是一條命,,要是家里稍微有點糧食能夠養(yǎng)活它們,,連我都不允許你們把幾條鮮活的生命倒在荒山野外被活活餓死。我看啊,,也就莫怪這娃兒了,,逢場天把就它捉到街上去,有沒有人救它一條命,,就看它的造化了,。”這事,,總算沒有挨父親的罵,。
還沒有等到逢場天,大人們晚上高高興興在擺談小狗終于可以活命了,,并叫庶盶第二天打早把小狗捉到“你吳表叔家里去”。想到自己現(xiàn)在用的一段鉛筆都是同桌同學送的,,心里動起了小九九——這只狗要賣兩毛錢,,用來買5支光頭鉛筆!
一只無法養(yǎng)活的小狗,,大人生怕沒人要,,可自己卻想賣錢,,這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勺约貉劭淳鸵獩]筆寫字了,,立即翻身點亮煤油燈,拿出紙筆,,羅列出自己該怎么說,,對方又可能會怎么樣,自己又該怎么樣,。次日早上,,故意磨磨蹭蹭的說太晚了,改天把小狗給捉去,。
放學后找到吳三哥,,先說明自己是如何把奄奄一息的小狗抱回家的,繼而說自己那小狗是如何如何的討人喜歡,,然后表明無論怎樣都舍不得將小狗捉來,。吳三哥聽完后用審視的目光盯著說:“可你家的大人,都說是沒辦法養(yǎng)活它的呀,!”由于事先有準備,,便從容回應:“我讀書連筆都沒得用的,如果一直沒錢買筆,,我只有離開學?;氐郊依锶チ恕H绻B書都讀不成了,,我就偏偏要多養(yǎng)條狗,。就算大人打死我,我也不會把狗給你捉來,。除非…我那只狗能夠賣兩毛錢,,用來買5支筆。這樣的話,,我才會把小狗給你捉來,。”“你真的是連寫字的筆都沒得了,?”趕緊從書包中掏出快拿不上手的一小段鉛筆:“就連這個都還是同桌同學在好多天之前給的,。”
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多一毛七分錢,,再多一分錢都不行!”反正也能夠買四支筆的了,,“那就一毛七吧,!”接著,,又心有不甘地抱怨說:“我后悔死了,那么好的一條狗,,三四天的糧食可能都不止兩毛錢,。我還是該從一開始就要你一塊錢。哪怕要你三毛錢,,你最少也得給二毛五,!”“哎呀,我會盡量幫你在我媽面前多說一些好話的,,或者還遠不止一毛七呢,!”
天剛放亮,抱著小狗到吳三哥家旁邊,。睡眼惺忪的吳三哥還沒有走近身邊,,早早揚起手中的兩角錢?!拔?guī)湍阏f了好多的好話,,我媽就按你要的最高價給了這兩毛錢。趕緊去把筆買了,,安安心心讀書,!”對吳三哥千恩萬謝,當天買回來5支沒有搽頭的嶄新鉛筆,。
大姐收工回家,,親切叫著要把書包提過去。大姐徑直從書包中掏出那些剛買來的鉛筆,,問是哪里來的,。只得老實交代說是用賣狗的錢買來的,不湊巧被突如其來的父親聽見了,,忽然大發(fā)雷霆:“這還了得,。俗話說窮不賣狗,你連狗都敢賣了,,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你,。”父親旋風般找來藤條之類的東西,,轉眼一手如提小雞一樣抓住自己的臂膀,,一手迅猛揚起藤條。忽聞婆婆“這是要搞啥子啊”的爆吼聲,。原來,,是大姐拉著婆婆從廚房內(nèi)走進了堂屋。藤條揮舞的聲音在空中呼呼回蕩,,最終沒被打到身上來,。婆婆繼續(xù)吼道:“我看今天哪個敢打人。你不想想看,,娃娃讀書連寫字的筆都沒得用的了,,是他自己撿回一條狗,既救了一條命,,又換回幾支筆,。賣狗咋的啦?雙方大人都不知情,,純粹就是兩個憨娃娃之間的事,。我這可不是在護短,今天這娃你就是打不得,!”一場在劫難逃的皮肉之苦,,瞬間就這樣被婆婆阻止了。
記得升初中的第一學期,,遇上家里沒有交學雜費的錢,。自己能夠在冬季外加深秋早春期間通過采集山貨找錢(其它季節(jié)沒有收購指標而分文不值)。只不過缺乏計劃多買了一些書籍,,加上不清楚父母能否允許自己讀初中,,以至于將上年找的錢花個精光。既然父母允許自己讀初中,,則從今往后的學雜費完全能夠自行解決,,不愿懷揣減免學費證明前往學校報名。對此,,父親叫自己去找生產(chǎn)隊財務,,借五元錢到學校報名。這借錢可不是小事,,自己哪里能行呢,?但是,若惹得父親一個不高興,,這讀書的事就別想了,。可如果借不到這五元錢,,多半還是同樣不讓自己上學,。仔細想想,自己閱讀過那么多的歷史,、小說等書籍——不缺乏儲備語言,。不就是借五元錢嘛,離要命還遠得很,。財務不給自己不借錢也就是兩三種理由,。隨即拿出紙筆,,將可能不借錢的理由羅列出來,逐一找出合適的應對語言,。
找到生產(chǎn)隊財務借錢時,,財務剛說了一句“你們家里超分那么多”,自己就從本人不僅參加假期集體勞動,,還自力更生解決學雜費并買了百十來元錢的書籍,。“事實上,,自己不僅正在為緩解家中貧窮出力,,而且也已經(jīng)在為生產(chǎn)隊和社會添磚加瓦了。關于歷欠集體超分款的事,,自己還遠未成年,,沒道理棄學來還超分款,待出將來學校以后,,盡早歸還超分款是水到渠成的事,。”話音剛落,,財務慌忙道:“要借,,要借,我沒說不給你借,。我的意思是,,你爸媽養(yǎng)你們不容易。只要你好好讀書,,別說借5塊錢,,就是再多幾個5塊都要給你借?!睅滋旌?,多渠道反饋財務的評價:“庶盶那娃不簡單。尤其是那張嘴,,我才說了一句話,,就讓他從角角洽洽把你想要說話給堵死完了?!睗u漸地,,自己“會說話”被人們所公認。
1.03
一天放午學后,,和一位發(fā)小同學一起到當?shù)毓╀N社去賣周日剛采集來的山貨,,恰好校長經(jīng)過,領錢的票據(jù)被校長拿走了。下午放學前,,通知全校開校會,。全校大會開始,校長漫步講臺:“今天放午學的時候,,我剛好從供銷社門口路過,。見供銷社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而且都在紛紛議論著兩個學生怎么怎么的不得了,。走過去一看,是庶盶他們兩個同學在賣山貨,。再一看錢數(shù),,我的天乖乖!一個是三塊八毛多,,一個是三塊五毛多,。也就是說,他們每個人一天所賣山貨的錢,,差不多是我們一個老師三天的工資了,。還是個學生娃娃,要錢不要命啦,?嗯,!…對這件事情呢,學校就不能不管,,絕不能讓資本主義思潮腐蝕我校師生,。因此,今天專門主持召開這個全校大會,,對庶盶等兩位同學給予通報批評,。”校長隨即舉起手里兩張票據(jù):“這兩張領錢的憑據(jù),,學校決定交由這兩個同學所在的生產(chǎn)隊,,建議他們隊上,依據(jù)該生是否圓滿完成假期集體勞動任務進行處理,?!眴柫藛柶渌蠋煟紱]有什么話要講,,校長最后一句:“全體都有:立正,、稍息、解散,!”
根據(jù)校長的講話和會后態(tài)度,,既沒有批評之實,更沒有要求留下做檢討。庶盶有所明白:校長的目的,,一是提醒采山貨危險,,二是防范資本主義思潮對師生的腐蝕,大張旗鼓敲了個警鐘,,僅此而已,。“依據(jù)該生是否圓滿完成假期集體勞動任務進行處理”,,且不說自己圓滿完成了假期集體勞動任務,,即或沒完成,也沒說此錢應該被沒收,。而且,,哪個隊長沒有三親六戚的?這領錢的憑據(jù),,校長無疑是允許被當事學生去要回來的,。
為了從生產(chǎn)隊拿回取款票據(jù),本打算是預先寫好草稿再去找生產(chǎn)隊隊長,。不料卻在大街上迎頭遇上隊長,,一切都來不及準備了。隊長旁邊還有一大群本隊和外隊的人,,庶盶走過去,,怯生生說明要拿回領款憑證的意思。隊長和藹可親道:“按現(xiàn)在的有關要求,,這錢是該歸生產(chǎn)隊集體的哦,!給你記兩天的工分好不好啊,?”兩天的工分合計才6分,,相當于是一個全勞力的半個工日,折合成錢還不到一角錢,,這等于是變相沒收了自己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現(xiàn)金,。
情急之下,一掃拙口鈍辭和膽怯陰影:“我認為,,沒有任何理由不該我取這個錢,。首先,對集體的各種規(guī)定我有所了解,。我敢斷言,,沒有任何人能夠找出這錢該歸集體的明文規(guī)定;第二,,建議生產(chǎn)隊依據(jù)該生假期參加集體勞動情況進行處理,,這是校長在全校大會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我每個假期圓滿完成了集體勞動任務,,既然這錢是在不影響參加集體勞動的前提下的汗水錢,,理所當然該歸我本人;第三,,每次采集這些山貨,,都是兩頭不見天,腳踩懸崖峭壁和冰川雪窖,,一不留神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如果不是為了不缺筆少本子,為了不年年減免學費,,誰愿意去找這個錢,?啥叫資本主義?是我一個學生娃娃能夠搞起來的,?凡是好過一些的家庭,像我這么大的學生娃娃,,有哪個父母舍得讓他們的寶貝疙瘩,,到風險重重的深山老林中去找這個錢?我家里窮歸窮,,但一不偷二不搶,。自己堂堂正正的到危機四伏的萬關懸崖中,去找點買筆墨紙張的錢,,有哪條哪款規(guī)定說,,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我在踴躍完成集體勞動任務的前提下,,抽空找點買筆墨紙張的錢,,這叫什么?這就叫積極響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號召,!是忠實踐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實際行為,!現(xiàn)在,有誰來告訴我,,本人有哪點做的不對,?”總之,一聽說賣山貨的錢要被收歸為集體所有,,頓感自己是理直氣壯,,所謂有理走遍天下,就該得理不饒人,。面對很快聚集了不下百人并還在不斷增加的場合,,一場數(shù)十分鐘獨享的一言堂,自我感覺是頗為酣暢淋漓,贏得滿場的贊許聲浪和目光,。
旁聽的人都在七嘴八舌議論著,,不少人公開發(fā)聲“把發(fā)票給人家算了!”“一沒偷二沒搶的,,這錢說啥都該歸還給人家這個學生娃娃,。”“堂堂一個生產(chǎn)隊,,哪能留下這么大點一個孩子的血汗錢呢,?這個道理在哪里都說不走!”隊長笑呵呵面對大家:“大家都聽到了,。人家可說得句句在理,,我找不出任何反對的理由。我要是把這錢強行留在生產(chǎn)隊,,那我就是在和這個娃接死梁子了,。哪個都是養(yǎng)兒活女的,哪個人心都是肉長的,。管他三七二十一,,今天這票據(jù)我不能留下。二天,,如果上面有人追問這件事,,大家可得為我做個證啊,!”隨即拿出領錢憑據(jù):“早點去取錢,,趕緊買你所需的筆墨紙張!”
后來才明白,,可能隊長早知道本人能夠講清個中道理,,故而逼迫自己當眾講講。畢竟,,一頂支持“搞資本主義”的帽子,,壓垮一家老少的事例不少。自那以后,,有不少的人們公開稱贊本人“口若懸河的一張鐵嘴”,。同時,在能說會寫方面,,自己是愈來愈充滿自信:本人不缺“打得出油來”的潛力,。
關于《pk時代前沿》所涉時間背景等的說明
編輯老師:您好!
作品以改革開放四十年間(略有出入)的真人真事為素材,。故事前期主要發(fā)生在SC省范圍,,此后主要集中發(fā)生在GD省SZ市,,不涉及國外區(qū)域。
在堅定奉行集體主義精神的人文背景中,,以對客觀循環(huán)鏈利益連帶關系的認識為紐帶,,隨著探索、實踐,、再探索,、再實踐的深入,不斷詮釋高效團隊,、科學技術等萬物背后一脈相通的共性規(guī)律與千差萬別的個性特征,。真實反映將看似互不關聯(lián)的知識拆卸交叉重組,靈活用于實踐的奇特效果,。
作品現(xiàn)已完成將近七十萬字,,接下來的故事篇幅,將視故事情節(jié)需要而定,。預計,,大概尚有四、五十萬字的內(nèi)容還沒有完成,。懇請編輯老師不吝批評指導為謝,。恭祝編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