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高潔,,空余憐民之情,。
如果說帝王富有四海,,那么現(xiàn)實就會告訴他,,這句話聽聽就行,,太多的無奈,,太多的掣肘、太多的不得已。
從察哈爾營地到錦州,,南返路途五百里,,這一路上,萬歷皇帝很少說話,,看到遼東將士萬歷皇帝心快死了,,將士馬匹上掛著人頭,這些人頭都是蒙古牧民的,。
審查這些人頭由兵部,,就是因為人頭考核,上萬遼東百姓慘死在遼東將士手中,,甚至已經(jīng)死去的人都不放過,,都要刨墳把人頭割掉,化妝打扮一番,,當成蒙古人頭報功,。
萬歷皇帝下令,讓近衛(wèi)軍距離遼東將士遠一些,,同時要抵擋遼東將士,,營地要嚴密巡邏,口令對不上,,當場斬殺,!
這不是朱翊鈞的多疑,而是他害怕土木堡再次上演,。
土木堡就是一次政變,,明軍自己人把自己人全部殺掉,史書看一看就行,,現(xiàn)在言論被文人,、士大夫階層控制,皇帝也無能為力,。
土木堡距離居庸關一百里,,也先的大軍不直接奪取居庸關,反而去宣府,、大同,,這就是欺騙傻子。
要是也先活捉英宗,,那么只要長腦子都會直接打居庸關,,騎兵兩個時辰到居庸關,秋風掃落葉拿下,,在居庸關休整大軍,,換上明軍的盔甲,,居庸關到京城只有一百里,第二天當成大明大軍回京,,直接進城亂殺,,挾英宗以令天下官員。
何必要去宣府,、大同,?
事實就是楊洪、于謙,、石亨他們政變,,楊洪的兒子楊俊帶著紫荊關、獨石口的騎兵,,繞路來到居庸關,,從居庸關向土木堡殺去,英宗在土木堡的軍隊,,沒有抵擋京城方向有人殺過來,。
只要打過仗,能看懂地圖的都知道,,土木堡距離居庸關一百里,,騎兵兩個多時辰就到,拿下居庸關大軍換上明軍的盔甲,,拿下京城猶如探囊取物,,只有傻子才去打宣府、大同,。
那么為什么英宗要去宣府,、大同?
就是因為他知道政變了,,要去宣府,、大同調兵,可是楊洪,、石亨不敢見英宗,,這樣才跟著也先回草原,那么土木堡政變以后,,誰掌權,,誰升職最快,誰就是政變方,,這個道理很簡單,。
這次萬歷皇帝親率大軍打察哈爾部一個道理,從背后直接攻擊,,察哈爾部根本沒有反應,,瞬間就被打崩潰,。
為什么不打居庸關?也先要是有幾萬大軍,,為什么不秋風掃落葉一般拿下居庸關,?
居庸關當時守軍只有幾千人,也先大軍直接橫掃,,這就說不通,。
能說的通,,只有也先沒有人,,他到大明是朝貢的,當時他也召集不了大軍,,草原部落召集一般需要三個月左右,,以為各部落分散,當時又是八月,,草原各部落還在放牧,,根本就召集不了大軍。
草原各部落打仗不像中原,,各部落相距很遠,,部落首領可不管你是不是太師,馬匹,、牛羊放牧最重要,,這就像農(nóng)民秋收一樣,一般秋季以后扣邊,,也是這個原因,。
八月大軍攻打大明,那么也先五月就要召集各部落,,五月召集各部落,,這個可能嗎?
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萬歷皇帝北巡,,只有三千人,還要提前準備兩個月后勤糧草物資,,也先戰(zhàn)兵兩萬,,那么他就要帶四萬人扣邊,還需要十幾萬頭羊,,十萬匹馬,,當時五月,他能召集這么多兵,,這么多羊,、馬匹嗎,?
萬歷皇帝可以肯定,土木堡就是明軍自己人殺自己人,,政變方有楊洪,、石亨、于謙,、楊俊他們,,目的也很簡單,他們害怕英宗殺他們,。
大同,、宣府吃空餉、喝兵血嚴重,,而且還向蒙古賣武器,、火器,如果資敵,,被英宗查出來,,那么就會被砍。
這也怪英宗太善良,,不知人心的險惡,,他沒有想到這些人會政變,楊俊會帶著騎兵從京城方向殺過來,,以為快到京城沒什么事,,其實想害他的就在京城里。
這也是萬歷皇帝為什么會匆匆從草原撤軍的原因,,西邊傳來消息,,土默特部把漢那吉在召集各部,有意向東而來,。
還有遼東將士,、薊鎮(zhèn)將士、朵顏衛(wèi)四位首領,,都在大軍之中,,近衛(wèi)軍只有三千人,自保沒有問題,,可是被他們困在草原,,那么就會出現(xiàn)變故,萬歷皇帝現(xiàn)在不能信任戚繼光,,也不能信任李成梁,,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做出倒行逆施的事?
七日后,,大軍回到錦州,。
這次北巡結束,,萬歷皇帝脫下戰(zhàn)袍,汗水,、血水,、冰、雪都混合在一起,,脫下戰(zhàn)袍后,,屁股、后背幾乎撕掉一層皮,,流了很多血,。
回到錦州第二日,萬歷皇帝犒賞遼東將士,,士兵每人二兩白銀,,每人一斤高粱酒,,每人兩斗糧食,,每人一頭羊。
并不想在遼東久留,,犒賞完將士第二日,,大軍也休整差不多,大軍開始向薊鎮(zhèn)行軍,。
當大軍走后,,遼東將領心里很不爽。
“大哥,,陛下沒有召見你,,也沒有召見遼東的將領,就連葉巡撫也沒有召見,,他這是玩什么花招,?”
“不出意外今年咱們就會調往別處,陛下平定遼東外的蒙古各部落,,準備向西邊用兵,,咱們不是去宣府,就是去大同,?!崩畛闪嚎粗娙苏f。
“我以為陛下會調查咱們吃空餉,,殺良冒功呢,?”李成材端著酒杯看著眾人。
“引而不發(fā),,就是準備處置咱們,,先把咱們穩(wěn)住,,再把咱們調到別處,然后派人收拾遼東爛攤子,?!?p> “如果好好表現(xiàn),咱們或許可以活命,,如果表現(xiàn)不好,,全部都會被砍頭,陛下大軍在草原上斬敵一萬多人,,絕不是優(yōu)柔寡斷之人,。”
“反了算了,,不能繼續(xù)在遼東快活,,還有什么意思?!?p> 李成梁一拍桌子:“胡話,!如果咱們反了,薊鎮(zhèn)官兵,、蒙古這些部落就會過來打咱們,,掐斷咱們的糧草,只能等死,,陛下樂不得咱們反,,到時清理遼東更簡單?!?p> “除了咱們這些家丁,,誰愿意跟著咱們反?喝了這么多年兵血,,遼東的人心已經(jīng)失了,,咱們李家爺們,在遼東臭大街,,乖乖聽從安排就行,,如松能跟著萬歲爺,咱李家也不虧,,何況陛下并不想殺咱們,,他就是想讓咱們去宣府、大同,、山西平衡這些地方的將門,、文官。”
李成梁不愧清太祖,,他的頭腦夠,,人也非常圓滑,清朝人給他寫的歷史,,猶如一本小說一樣,。
傳說中的李成梁,四十歲沒錢承襲爵位,,家道貧寒,,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回事。
李成梁家世代將門,,他家世襲的指揮僉事為正四品,,月祿兩十四石,李成梁家在遼東很有影響力,。
大姐嫁給指揮使周軍圖,。
二姐嫁給指揮使管君海。
三妹嫁給指揮使劉君湚,。
指揮使正三品官職,,不算吃空餉的,就光拿工資,,都足夠養(yǎng)家,,而且朝廷優(yōu)撫很高,,三個指揮使親家,,李成梁家能缺錢嗎?
李成梁的弟弟李成材,,他可是比李成梁當官還要早,,最早承襲李成梁叔叔的副千戶,嘉靖四十四年李成材因功升千戶,。
這和明史李成梁傳一點都不一樣,,姐夫指揮使副部級干部,弟弟千戶副廳級干部,,你說李成梁家缺錢,,不能承襲軍爵,純屬胡編亂造,。
而且李成梁的爺爺李春美,,他可是活到退休,嘉靖九年李春美因為貪墨被革職,,這也是李成梁家貪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爺爺李春美,父親李陘,現(xiàn)在李成梁,,他們一家在遼東經(jīng)營很多年,,姐夫家、叔叔家,、還有他們李成梁家,,已經(jīng)和遼東深深綁定在一起,現(xiàn)在萬歷皇帝要收拾遼東爛攤子,,他們李家當然不愿意,。
不過有些時候不是愿意不愿意,現(xiàn)在除了謀反,,要不然就乖乖聽話,,李成梁也看透萬歷小皇帝,不待見他李成梁不是一天兩天了,。
三月初一,,大軍返回薊鎮(zhèn),張鯨派人賞賜的物資送到薊鎮(zhèn),。
薊鎮(zhèn)精兵將士們每人五兩白銀,,出征每個月再獎勵五兩白銀,輔兵每個月三兩白銀,,同樣也獎勵三兩白銀,,這些輔兵他們都沒上戰(zhàn)場,就一直運送物資,。
薊鎮(zhèn)一萬多將士,,這三個月北巡加獎勵就十八萬兩白銀,還有羊,、馬匹,、棉衣、糧食,、高粱酒賞賜他們,,光犒賞就用掉三十多萬兩白銀,加上遼東犒賞,,這五十萬兩白銀就用掉,。
在薊鎮(zhèn)休整兩天,朵顏衛(wèi)四位董家將從薊鎮(zhèn)返回朵顏衛(wèi)的牧場,,他們收獲很豐厚,,有部眾、糧食,、鹽,、土豆,、還有盔甲。
三月初五,,萬歷皇帝帶著近衛(wèi)軍返回京城,,戚繼光還有薊鎮(zhèn)將士們,給他們送行,。
萬歷皇帝也沒和戚繼光說太多,,馬上薊鎮(zhèn)、遼東就要輪換,,萬歷皇帝準備把戚繼光調回京城,,讓他賦閑下來,跟著練練兵也就可以了,,駱尚志鎮(zhèn)守薊鎮(zhèn),,吳惟忠鎮(zhèn)守遼東,把戚家軍拆分,,拿著朝廷的糧餉,,養(yǎng)自己家的私軍,這是不被允許的,。
李成梁調大同,,讓他和山西將門互相傷害,最好兩敗俱傷,,今年馬上就要在熱河上營修建城池,,土默特部被鼠疫、天花折騰的不能出兵,,已經(jīng)不足俱,。
密探向萬歷皇帝報告,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永謝布部這幾個部落,開春后又疫病死幾萬人,。
這些部落才一百四十萬人,現(xiàn)在就剩不到一百一十萬人,,這幾年被天花,、鼠疫傳染,已經(jīng)死了幾十萬人,。
明朝末年的鼠疫,、天花就是大同過來的,去年大同瘟疫死幾萬人,,就是因為和西部蒙古互市傳染過來的,,今年開春大同又出現(xiàn)瘟疫,可以確定草原上的鼠疫已經(jīng)傳到大同乃至整個山西。
這場瘟疫要是控制不住,,大明最少死幾千萬人,,搞不好要死上億人,現(xiàn)在大明人口一億五千萬左右,,可以肯定這場瘟疫有多厲害,。
鼠疫加天花,這都快趕上養(yǎng)蠱了,。
土蠻也告訴萬歷皇帝了,,俺答嘉靖時期入侵大明,有文官,、武將和俺答勾搭,,嘉靖年間庚戌之變就是晉黨串聯(lián)俺答,故意放俺答到京城周邊,。
當時西部蒙古各部落被瘟疫折磨不成樣子,,還不是鼠疫。
萬歷皇帝猜想應該就是天花,,蒙古部落經(jīng)歷過鼠疫,,牧民對鼠疫也熟悉,可是他們不熟悉天花,。
這也是俺答去請喇嘛回來的原因,,牧民們都快絕望了,只能不問蒼天問鬼神了,。
這也是信仰崩潰的原因,,就如同東漢末年儒家信仰沒用,人們開始信仰道教,、佛教,,災難、疾病,、瘟疫是宗教傳播最好的時候,。
東漢末年瘟疫,人口從將近五千萬,,到最后的一千多萬,,這就是瘟疫傳播的結果,東漢末年宗教盛行也是這個原因,。
當人們被天災,、人禍、瘟疫折磨的時候,,也是信仰缺失的時候,,現(xiàn)在西部蒙古各部落不信長生天,,開始信喇嘛的原因,也如東漢末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