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書畫雙絕
章臺宮內(nèi)。
群臣熱血過后,,又沉寂了下來,。
大秦不懼歸不懼,,但還有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擺在眼前。
一旦日后秦唐交惡,,如何應(yīng)對,?
左相商鞅出列,道:“如果按照九公子互利互惠的交易之策,,唐國必然會愿意用武器與我大秦換取戰(zhàn)馬,。
但這終究有所弊端,日后兩國若是交戰(zhàn),,于我大秦不利,。
九公子方才又說兩國聯(lián)盟,可換取短暫的和平,。莫非是想與唐國聯(lián)盟,?”
商鞅,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變法家,。
可以說大秦的崛起,,與商鞅息息相關(guān)。
贏楷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的大佬,,對他拱了拱手,,道:
“不錯,,正是與唐國聯(lián)盟。
不過聯(lián)盟,,也是要講究策略,。
與秦國沒有直接土壤接觸,處在遠方的國家,,兩者沒有直接利益的沖突,,我們可以交好。
唐國與我秦國便是如此情況,,而且唐國又有突厥之患,。兩國之間非但沒有利益上的沖突,還有共同的敵人,。
如今雙方各取所需,,正是最佳的結(jié)盟國。
當(dāng)然,,更遠處的明國同樣如此,。
而對于就處在我國旁邊的國家,譬如宋國,,我們可以出兵攻打,。
畢竟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酣睡,?!?p> 說完便對著嬴政一拜:“臣對此策稱之為……遠交近攻?!?p> 贏楷的話在大殿之中回蕩著,。
坐在上方的秦王嬴政在聽完贏楷的話后,心中掀起驚天海浪,。
而那些大臣們,,更是被贏楷的這番話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們之前一直在想的都是兩國交易,,只會讓唐國更加強大,,而大秦之后在原地踏步。
卻想不到大秦也一樣會隨之變得強大,,甚至更加強大,。
而贏楷對于遠交近攻的闡述,更是讓他們看到了一條不一樣的方向,。
一旁的李斯也對著秦王嬴政深深一拜:“王上,,臣以為九公子所言之策極為可行!”
語氣里的激動甚至已經(jīng)壓抑不住了,。
御史大夫張儀也是站出來說道:“唐國一直苦于沒有戰(zhàn)馬對付突厥,,就好比我大秦沒有精良的裝備以至于不敢深入草原追擊匈奴一樣,。
只要我大秦發(fā)出愿意與他們結(jié)盟的消息,相信唐國一定不會拒絕,?!?p> 一旁的商鞅也是連連點頭,就連左相,、右相還有御史大夫都同意贏楷的策略,。
大殿之中的那些大臣就更不用說了。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對贏楷刮目相看,,誰都沒想到原本不起眼的九公子,竟然能提出如此了不得的計策,。
而贏楷面對這四面八方投來的或震驚,、或驚奇、或欽佩的目光,,依然保持著平靜,,身姿挺拔如松。
秦王嬴政雖然還是一臉嚴肅,,但眼底難掩贊賞,。
“此計極善,,可以采納,,看來你在邊境確實成長了不少?!?p> “如今你的功勛已至大上造,,寡人準你向寡人提一個要求,作為對你的獎賞,?!?p> 他的幾個兒子中,只有扶蘇是稍具才能,,但是讓他來想也想不出如此計策,。
而且扶蘇一直推崇儒家學(xué)說,這點讓他頗為不喜,。
現(xiàn)在出了個贏楷,,這讓他如何不高興。
當(dāng)然,,在秦王嬴政的心中,,儲君的適合人選還是扶蘇。
贏楷現(xiàn)在所展現(xiàn)出來才能并不足以打動他來更換儲君人選,。
贏楷又對著秦王嬴政一拜:“回父王,,臣身為父王的兒子,,大秦的子民,為國分憂乃是臣的本分,。
父王讓我大秦越發(fā)強大,,便是對臣最大的獎賞?!?p> 聽到這一回答,,嬴政的嘴角才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意,輕笑道:“好,,這才是我大秦男兒應(yīng)該有的氣魄,!”
嬴政夸完,便開始與諸位大臣商議如何與唐國結(jié)盟的具體事宜,。
“秦唐結(jié)盟勢在必行,,若單單只是表面上結(jié)盟的話,恐怕大唐不會輕易信任大秦,,還是需要找個穩(wěn)妥的結(jié)盟法子才行,。”
御使大夫張儀手執(zhí)象牙笏板,,站出來說道:“回陛下,,臣認為,想要達成雙方都互相信任的聯(lián)盟,,只有通過聯(lián)姻,。
正好唐王向天下發(fā)布召令,要為長樂公主擇婿,。
臣以為,,唐王此舉,理應(yīng)就是為了通過聯(lián)姻的方式結(jié)一個盟國,。
按照方才九公子遠交近攻的理念,,我大秦便是唐國最佳的盟國。
如今各國都派遣了王子前往大唐長安,,我大秦也應(yīng)派遣一位王子前去競爭,。”
通過聯(lián)姻達成的聯(lián)盟,,是最為穩(wěn)固的聯(lián)盟方式之一,。
當(dāng)然,這個最為穩(wěn)固是指在兩方利益不沖突的情況下,。
若是利益有所沖突,,別說是聯(lián)姻了,就算是將皇帝的爹放在敵國當(dāng)質(zhì)子都沒用。
不過秦唐現(xiàn)在這種情況,,聯(lián)姻便是最穩(wěn)固的方式了,。
嬴政點點頭,道:“右相覺得由寡人的哪個兒子前往長安最合適,?”
李斯縮了縮身子,,道:“陛下恕罪,臣不知,?!?p> 方法他已經(jīng)提出來了,至于這種做決斷的事,,還是交給嬴政本人為好,。
更何況他女兒與扶蘇有婚約,總不能到時候扶蘇娶了長樂公主,,他女兒做小的,?
這他哪能愿意。
看著已經(jīng)退回去的李斯,,嬴政也明白他心中的小九九,,又掃視了其他諸臣:“諸位愛卿,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被掃視過的群臣,,互相對視一眼,然后皆是搖搖頭,。
不是他們不想說,,合適人選就站在他們的面前。
公子扶蘇,,無論是人品還是才能都無話可說,。
但扶蘇與李斯嫡女有婚約,,而且兩人平常多有書信往來,,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要是提出讓扶蘇前去競爭長樂公主的夫婿,,一是惡了李斯,,二又惹扶蘇不快。
所以這種做決策的事情還是讓嬴政來做好一點,。
嬴政自然知道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目光不著痕跡的看一眼站在下方的白色身影。
那人正是大秦未來的儲君,,扶蘇,。
扶蘇是秦國的嫡長子,是秦國的臉面。
按照他的身份,,無疑是最佳人選,。
但嬴政卻擔(dān)心,以扶蘇溫文爾雅的性格,,日后若是被那長樂公主吃的死死的,。
或者被枕頭風(fēng)一吹,大秦以后豈不是要易主,?
將目光收回,,嬴政搖了搖頭,又看向了贏楷,,宣布道:
“就由九公子贏楷前往唐國,!”
“此次前往大唐,干系重大,。若能迎娶長樂公主回秦,,則秦唐聯(lián)盟可成?!?p> “贏楷,,望你務(wù)必盡心?!?p> 贏楷在聽到讓自己去唐國的時候,,不由得一愣。
這種好事還能輪的到自己,?
但是還來不及他表態(tài),。
御史大夫張儀站了出來:“啟稟陛下,此次唐王擇婿,,一切聽?wèi){長樂公主自身意愿,。臣聽聞唐國長樂公主酷愛書畫,不知九公子的書畫如何,?”
若是對書畫一竅不通,,去了大唐迎娶不到長樂公主便算了,反倒會讓秦國遭人笑話,。
不是張儀挑刺,,而是秦國尚武,對于詩詞書畫這些并不甚關(guān)注,。
故此中原諸國,,動不動便稱秦人為蠻夷。
如今贏楷前往唐國聯(lián)姻,,若對書畫一竅不通,,到時免不了被嘲笑,整個秦國都跟著丟臉。
嬴政聽了后點點頭,,表示認可,。
看向贏楷,問道:“你的書畫水平如何,?”
贏楷道:“臣對書畫略有涉獵,。”
嬴政知道在邊境每日都是行軍作戰(zhàn),,他還能有所涉獵已是不錯,。
“無妨,你就作一幅畫,,寫一段字來給寡人看看,。”
嬴政話畢,,就有宦官將筆墨紙硯準備好,。
作畫到是沒什么,前世的秦朝連紙都沒有,,多是壁畫,,這里的秦國因為多朝并存,所以有了紙張,,但是書畫一道卻依舊是遠遠不及其他幾個國家,。
對于前世學(xué)過國畫的贏楷,隨便畫一副,,只要不是特別丑,,估計都能引來別人叫彩。
就在贏楷思索畫什么的時候,,宦官已經(jīng)將桌案搬了過來,。
贏楷正了正衣襟,端端正正的跪坐在書案前方,。
跪坐好后,,他沒有拿毛筆作畫,而是隨手從毛筆上扯下一些狼毫用以作畫,。
只是這秦國的顏料少的實在可憐,,他也只能隨便畫畫。
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皆是注視著大殿中央的身影,,不知道他能做出何樣的畫來。
約莫一刻鐘之后,,贏楷的素描結(jié)束,,讓宦官拿起來給嬴政閱覽。
嬴政一看,當(dāng)場稱贊:“好畫,?!?p> 贏楷畫的是一副秦軍大破匈奴的場景畫,工筆細膩,,畫中的人物,,表情生動。
就連匈奴士兵被秦國的弓箭射中后的那一瞬的痛苦表情都被畫了出來,。
在畫中,,還有秦國士兵已經(jīng)殺紅了眼的場景,整個表情盡顯猙獰,。
這種畫法,,與傳統(tǒng)的作畫技巧截然不同。
群臣一聽嬴政稱贊,,頓時好奇了起來,。
等到宦官將這幅畫拿過來之后,全都聚攏腦袋扎堆觀看,。
“彩,!彩!九公子這幅畫畫的真好啊,,看上面的人物毛發(fā)都畫的如此精細,!”
“九公子在邊境待了這么多年,沒想到竟然有如此精湛的畫技,!”
“好啊,,沒想到我大秦居然還能出一個畫技如此精湛的九公子,這下看那些國家的讀書人還能怎么說我大秦是蠻夷之國,?!?p> “沒想到一幅畫里的表情竟然可以如此生動!”
“通過這幅畫,,我仿佛看到了我大秦鐵騎追擊匈奴的場景,!”
“是啊,九公子的這幅畫讓臣猶如親臨戰(zhàn)場一般,!”
“臣此一生都未去過戰(zhàn)場,,現(xiàn)在卻能看到戰(zhàn)場的雄偉壯闊!”
“不過這究竟是什么作畫技巧,,竟如此新穎,。”
秦國的官員對贏楷的畫贊不絕口,,看得出來,,贏楷的畫畫功底確實雄厚,。
隨后,贏楷又將前世九年義務(wù)教育中的一首詩寫在紙上,。
畫畫難不倒他,,寫字就更難不倒了。
前世他的名字是他的爺爺給取的,,也是叫做楷,。
無他。
只是因為他的爺爺寫的一手漂亮的楷體,。
而他長大后更是深得他的爺爺?shù)恼鎮(zhèn)?,一手楷書寫的出神入化?p> 不過片刻,一首詩躍然紙上,。
一旁的宦官將贏楷寫好的詩呈上給秦王嬴政觀看,。
嬴政將上方的字逐一看過去,眼底的贊賞之色更加濃郁一分,。
他沒想到贏楷不僅畫的一手好畫,。
還寫的一首好字。
更作的一首好詩,。
秦王嬴政微微一笑,,讓宦官拿給百官傳閱。
文武百官看到贏楷的字后,,忍不住稱贊,,待看清楚詩的內(nèi)容之后,更是情不自禁念了出來,。
“贈將軍
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zhàn)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
將軍臨奴地,煊赫耀英才,。
劍舞若游電,,隨風(fēng)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震,。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p> 看到這首詩,那些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文官就仿佛是看到了一位將軍在匈奴的戰(zhàn)場之上,。
騎著猶如飛龍猛虎的戰(zhàn)馬,,在草原之上騰空而起。
揮舞著自己的武器,,大破匈奴,,何其壯哉。
更有斬殺匈奴之時,,將軍揮舞著手中的寶劍,,如同跳躍的閃電與風(fēng)一般。
縈回環(huán)繞,,將前后的敵人殺得前仰后翻,,不敢再靠近他。
緊接著,,大將軍便帶著所有鐵騎闖入匈奴的戰(zhàn)場,,
而大將軍自己騎著龍駒,站在高出仰望天山,。
一聲長嘯之后,,大將軍殺入敵人陣營。
戰(zhàn)勝驕蠻的匈奴人,。
他的威名在敵軍之中響亮威赫,。
大將軍一支箭射向敵軍,就能讓上百騎戰(zhàn)馬嚇得掉頭逃跑,。
不僅騎兵逃跑,,就連騎兵胯下的戰(zhàn)馬都被嚇得想要逃跑。
而再射一支箭出去,,千萬敵軍紛紛退避,,匈奴不敢與其對敵,相互招呼著準備逃跑,。
大有一種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氣勢!
最后大將軍帶領(lǐng)著鐵騎大破匈奴后班師回朝,。
一首詩,,寫的眾文臣熱血沸騰。
恨不得現(xiàn)在就跨馬前往戰(zhàn)場一睹這位將軍大戰(zhàn)匈奴的風(fēng)姿,。
而那些武官更甚,,將自己帶入詩中的大將軍,。
一個個恨不得自己就是詩里面的大將軍。
現(xiàn)在就想提起手中的寶刀,,前往戰(zhàn)場建功立業(yè),。
“九公子竟有如此詩才!”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此詩極妙,,兩箭就嚇倒匈奴,不敢再與我大秦為敵,!”
大殿內(nèi)的眾朝臣回過神來,,看著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的贏楷,。
一個個心中此時都是豪情萬丈,。
雖然他們不會作詩,但是最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
坐在王座之上的秦王嬴政,,看著贏楷,眼底閃過一絲滿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