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昆侖山
當(dāng)年光明左使楊逍因為教主一位與五散人大打出手,,為了避免有人說他想當(dāng)教主,,因此改在昆侖山的‘坐忘峰’中隱居,。
以楊逍性格來看,,這坐忘峰距離光明頂肯定不會太遠,不然總壇一旦有事他肯定不能及時趕到,!
而數(shù)百年前峨眉派當(dāng)年連同其他五大門派圍攻過明教的光明頂,,想來門派中自然對于此事有所記載,老尼姑身為峨眉派僅存的宿老,,自然對此事有所了解,。
因此明教光明頂?shù)木唧w方位,她定然知曉,。
借程靈素的口,,徐子義也終于從老尼姑口中得來了當(dāng)年明教光明頂?shù)姆轿弧?p> 隨即徐子義二人也并未在此停留,直接告辭離去,,只是在離別前留下了一小瓶豹胎易筋丸,。
這豹胎易筋丸經(jīng)過程靈素的改良,早已沒有當(dāng)初的隱患,,反而成了滋補身體的奇藥,。
圓性身形佝僂,是因為未能及時化解化骨綿掌之毒導(dǎo)致,,而這豹胎易筋丸是補常人不能補,,藥性顯然是將原來身體上的特點反其道而行之。
而經(jīng)過程靈素之手,,卻成了能夠彌補人體缺陷的靈丹妙藥,,圓性身形佝僂,常人不能醫(yī),,可這豹胎易筋丸卻偏偏能起死回生,,重新讓她骨骼恢復(fù)如初。
只是固然身形可以恢復(fù),,可她一身武功可自此難以練回來,,甚至這后半生也與武功無緣了!
豹胎易筋丸神奇不假,,能壯人體魄,,可徐子義的化骨綿掌卻不僅傷了她的骨骼,連帶著自身經(jīng)絡(luò)也是受損,。
這豹胎易筋丸有奪天造化,,能緩慢治愈圓性周身受損骨骼,,可對于經(jīng)絡(luò)之傷卻是無能為力!
……
按照老尼姑所說的方位,,徐子義二人耗費數(shù)日功夫,很快便趕到了光明頂?shù)姆较颉?p> 經(jīng)歷數(shù)百年光景,,這原本屬于明教的總壇卻是早已被雜草和樹木覆蓋,,從外面來看根本看不出這里曾是明教總壇的輝煌!
本來對此還抱有別的心思的徐子義,,則是有些大失所望,!
因為越往前走,地面反而變得寸草不生,,經(jīng)歷百年之久,,地面仍是隱隱發(fā)黑。
徐子義眼力不俗,,自然看得出這地面上的痕跡,,是曾遭受過火油烘烤才留下的痕跡。
同時這空地上則有無數(shù)房屋舊址的痕跡,,只是如今數(shù)百年過去了,,莫說是斷壁殘垣了,只剩下一兩塊舊磚了,!
這一切自然是讓徐子義有些意外,,于是他又繼續(xù)向前走了半炷香的功夫,看到前方的場景卻是忽然停了下來,。
因為前方一個本該寬廣的洞窟,,卻被無數(shù)巨石掩蓋,從外表來看明顯是以前曾遭到火石引爆所致,。
看到這兒,,徐子義又怎會不明白呢!
當(dāng)年朱元璋繼承大位后,,免不了要對明教一陣打壓,,張無忌隱退之后,朱元璋即便是對張無忌有所忌憚,,剛開始不敢過于明顯,!
可待他根基牢固后,又怎會放過明教呢,!
看到光明頂上的焦土,,徐子義就明白了當(dāng)初發(fā)生了什么!
本來他還想要借閱一下當(dāng)年明教的鎮(zhèn)教絕學(xué)“乾坤大挪移”,,可看著面前早已化作焦土的光明頂,,以及不遠處被無數(shù)巨石掩蓋的洞窟入口,,心思也隨之消散了。
這些埋在洞窟入口的巨石,,其中有上萬斤的巨石也有數(shù)顆,,即便費勁人力物力搬開了這些巨石!
徐子義也不能確定里面的通道,,有沒有遭到火石破壞,!
想到這兒,徐子義只得嘆息一聲,,隨即帶著程靈素離開了這個曾經(jīng)明教的總壇,。
……
此后徐子義二人又在光明頂附近搜尋十?dāng)?shù)日,只是仍是一無所獲,,莫說坐忘峰的下落,,就連當(dāng)年的朱武連環(huán)莊舊址也未曾找到。
就在徐子義心中大失所望之際,,他已與程靈素則在不知不覺間來到一處懸崖旁,,從上面俯瞰下去這峽谷深不見底,如若不慎掉落下來,,任何人都要粉身碎骨,。
“徐大哥,你看對面,!”
這時候程靈素似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開口的同時便伸手指向了對面的懸崖。
聞言徐子義便定睛向遠處看去,,只見對面峭壁中間居然多出一個凸出來的高臺,,然而就是這座上下皆不得的高臺,卻是讓徐子瞬間精神一振,!
徐子義含笑對著身旁的程靈素說道:“小妹,,若非有你提醒恐怕我就真錯過了!”
“難道這里便是大哥你要尋找的藏經(jīng)處,?”
程靈素俏眉微皺,,看著遠處上下不得的平臺問道。
“不錯,,當(dāng)年明教的教主張無忌便在機緣巧合墜入深谷而不死,,而因此因禍得福習(xí)得了一門武功絕學(xué)!”
明白程靈素心中詫異,,徐子義便耐性解釋道,。
既然已經(jīng)找到當(dāng)年張無忌的藏經(jīng)處,徐子義心中自然大定下來,這平臺位于峭壁半中腰,,表面光滑無比,,想要從底部攀登根本不現(xiàn)實。
而要憑借輕功從上方輾轉(zhuǎn)騰挪至半山腰的平臺,,無疑是天方夜譚,,加上此地地勢較高,天氣苦寒峭壁又會結(jié)冰,,想要只依仗輕功落至半山腰的平臺風(fēng)險則是太大,!
不過徐子義早就有所準(zhǔn)備,待到二人抵達對面的懸崖上時,,已經(jīng)第二日正午了。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兩處懸崖看起來不過是相隔百米之遙,,但想要抵達到對面懸崖的頂端,可不是那么容易,!
若非徐子義二人都有武功在身,,這才能這么快趕至對面懸崖上方。
頂著一輪烈日,,徐子義將早已準(zhǔn)備繩索固定好后,,便將繩索從上方丟了下去。
“小妹,,你待我下去后,,便將這繩索收起,待到三日再來此處,!”
明白深山中天氣變幻莫測,,為了避免程靈素在此久等,行動前徐子義便開口叮囑道,。
聽到這兒,,程靈素便點點頭道:“徐大哥,我知道了,!”
“那我便下去了,!”
交代完一切后,徐子義用布條包住雙手后,,這才抓住繩索緩緩落下,。
徐子義清楚這懸崖峭壁上經(jīng)常會有大風(fēng),如今天氣剛好只有微風(fēng),,若是繼續(xù)拖延下去,,等到刮起風(fēng)來反而才更危險。
片刻功夫后,,徐子義身形便已至高臺上方,。
只是哪怕他事前做足了準(zhǔn)備,,這繩索距離高臺仍有五六丈的距離,這個距離若無借力,,就算是徐子義貿(mào)然跳下去也要摔得雙腿骨折,。
不過好在這高臺地處半山腰,地勢頗高,,十余丈方圓的高臺上全部都被白雪覆蓋,。
看到這兒,徐子義也只得心中一橫,,同時雙臂發(fā)力運足氣力將手中繩索向峭壁方向蕩去,,眼看接近峭壁后,便撒手松開手中繩索,。
同時便抓住了峭壁上的突起,,只是這剛一觸手就感到光滑異常,原來是懸崖上方融化的雪水流下來所至,。
好在徐子義反應(yīng)極快,,左手又及時抓住了峭壁上另一個突起。
將身形穩(wěn)住后,,徐子義又小心向下騰挪了數(shù)次后,,見到距離腳下平臺不過兩丈左右后,徐子義便放下心落了下來,。
這剛一落地便感到腳下軟綿綿的,,腳下積雪足有半米深,這才心知自己此前過于謹慎了,,這這半米深的積雪,,哪怕是徐子義剛剛直接跳下來也無大礙。
落在了石臺上后,,徐子義不由抬起頭向上打量,,這才發(fā)現(xiàn)高臺距離懸頂距離極遠,少說也有著百米之遙,,真不知當(dāng)年張無忌與朱長齡又如何從高空墜落而不死,?
想到這里后,徐子義則是微微搖頭,,很快便在高臺左側(cè)山壁黑黝黝的似乎有個洞穴,,便順勢鉆了進去。
這洞穴看起來并不大,,可里面通道卻是極長,,徐子義向前走了十余丈后,卻發(fā)現(xiàn)前方變窄的洞穴被一具白骨攔住了去路。
看到這白骨胸口肋骨多出骨折,,徐子義很快便猜出了他的身份,,正是朱長齡。
此人卑鄙無恥,,全然不似其先輩朱子柳的風(fēng)骨,,張無忌以德報怨,甚至愿意將“九陽真經(jīng)”的秘密與他分曉,。
可卻被他轉(zhuǎn)手打落山崖,,還好張無忌僥幸不死,至于朱長齡則在貪念助長下卡死在了這不見天日的洞穴之中,,真是報應(yīng)不爽,!
將朱長齡的骸骨仍到身后,徐子義便收斂自身筋骨緩緩爬進了前方越來越窄的通道,。
早在鹿鼎記中,,徐子義與洪安通分出勝負后,便接管了神龍教多年的收藏,,其中便有一本“卸骨術(shù)”。
這“卸骨術(shù)”能卸掉自身大半骨骼,,足以常人鉆入只有某些動物才能鉆入的狹窄洞穴,,如今這便派上了用場。
徐子義再向前爬了數(shù)丈后,,忽見前面透進光亮,,心知前方便是出口,手足兼施,,加速前行,。
突然間陽光耀眼。徐子義閉著眼定一定神,,再睜開眼來,,面前竟是個花團錦簇的翠谷,紅花綠樹,,交相掩映,,終于到了這山谷之內(nèi)。
PS:話說這本書養(yǎng)的人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