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東漢,經(jīng)歷黃巾起義,、董卓亂政后,,徹底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時代。
建安十二年,,公孫康斬袁紹之子袁尚,、袁熙,并傳首許昌。
而吞并了幽州與冀州之后,,曹操將目光轉(zhuǎn)向了尚在劉表手中的荊襄之地,。
暗流涌動之下,天下形勢開始變得愈加復雜起來,。
而此時的南陽郡,,還不曾受得戰(zhàn)火席卷,那臥龍岡上,,更是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田壟旁,兩名少年牽牛而行,,其中身材頗為壯碩的少年放聲高歌,。
“聽雨,你別跑那么快,!慢些……”
兩人中頗顯瘦弱的少年面帶倦色,,三兩步跑到了壯碩少年的身邊,喘著粗氣埋怨道,。
沐風從沒想過,,穿越這種狗血的劇情會發(fā)生在他的身上:一覺醒來,他便成了臥龍崗上的一名小童子,。
沐風的先生諸葛亮,,同兩名小童子躬耕隴畝,自比于管仲樂毅,。
穿越以后,,沐風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先生雖說躬耕南陽,但其實絲毫不務(wù)農(nóng)事,,每天除了讀書便是在高堂睡覺,。
姜太公在渭水河畔釣魚,這位臥龍實則也穩(wěn)坐臥龍岡這塊釣臺,,等待愿者上鉤,。
不過主人不干活,這農(nóng)務(wù)自然落在了童子們身上,。
體格健碩的聽雨還好,,可對于缺乏鍛煉的沐風來說,那純靠人力的耕作就顯得有些要命了,。
“先生每天自比管仲樂毅,就不能研究些可以減輕農(nóng)活壓力的玩意兒出來嗎?”
敲著自己酸麻的腿,,沐風忍不住喃喃道,。
叫做聽雨的童子畢竟也只是十余歲的少年,此時額頭也布滿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播種灌溉這些事兒的,,避無可避,,先生能有些什么辦法?”
“澆灌的確躲不過,,不過若是將轆轤變作筒車,,豈不是輕松許多?”
聽著沐風的話,,聽雨眼中滿是迷惑:“什么車,?”
“筒車!靠著水力轉(zhuǎn)動,,用作引水的灌溉工具,!”
沒好氣的解釋了一句,沐風擺了擺手:“算了,,講了你也聽不懂,!”
與一個不過十余歲的童子講灌溉方式,顯然是一件費勁的事兒,,沐風索性止住了話頭,,領(lǐng)著聽雨,大搖大擺的對著草堂走去,。
臥龍崗上,,一名老氣橫秋的瘦弱童子,屁股后頭跟著另一名略顯憨厚的壯碩童子,,場面頗為有趣,。
……
臥龍草堂內(nèi),沐風跪坐桌旁,,緩緩磨著墨,。
上好的墨塊帶著沁人心脾的香氣,讓沐雨心曠神怡,。
他微微偏轉(zhuǎn)視線,,打量著桌前之人:
左手捧著一卷書冊,男子上挑的丹鳳眼此時微微瞇起,,右手輕輕擺動著一柄鵝羽扇,。
面如冠玉,三縷短須,,這飄飄然有著神仙之概的,,便是這臥龍草堂的主人——臥龍先生諸葛亮,。
“先生,墨好了,?!?p> 將余下的墨塊擦凈收起,沐風對著諸葛亮說道,。
經(jīng)過接觸,,他發(fā)現(xiàn)這位臥龍先生性子格外平和。如今沐風與之相處,,已然少了許多拘謹,。
“沐風,你與聽雨,,自小性子不同:聽雨憨直魯莽,,姑且可以算作率性。你卻陰沉內(nèi)斂,,行事乖張,,讓我格外擔心?!?p> 諸葛亮放下手中書冊,,看向沐風感嘆著:
“這幾日我觀你性情大變,一反往日之孤僻,,且行為處事還格外老成,,疑惑之余,又是大感欣慰,?!?p> 沐風聽著諸葛亮的話語,心底暗暗發(fā)笑,。
縱然是神機妙算,、算無遺策的諸葛孔明,只怕也難以猜到自己竟然來自于兩千多年后的世界,。
“今日聽雨告訴我,,你所述的筒車,可以用作灌溉,,對此我頗感興趣,。你且說與我聽聽,看我能否將其畫出,?!?p> 一邊說著,諸葛亮一邊鋪陳紙張,,筆沾濃墨,,靜待沐風描述,。
“這……筒車嘛……就是一個圓輪,裝上小筒,,然后……然后讓水流推動主輪,,讓小筒裝水,,至頂傾出,,通過木槽導入渠田?!?p> 磕磕絆絆的將印象中的筒車描述出來,,沐風也不太確定諸葛亮能否將其復原出來,畢竟在原先歷史中,,這套灌輸工具在隋唐時才得以問世,。
諸葛亮沉吟半晌,方才提筆在紙上勾勒起來,。
“依你所說,,我大致畫了份草圖?!?p> 將筆重新放回筆架,,諸葛亮略帶幾分自得的對著沐風說道:
“你且看看,與你所想是否貼合,?!?p> 沐風探上前去,仔細端詳著紙上所畫器械,,發(fā)現(xiàn)與自己前世所學的基本吻合:“不錯,,先生當真厲害,這與我所想幾乎沒有什么不同,?!?p> 眼見諸葛亮靠著自己的簡單描述,便將數(shù)百年后才出現(xiàn)的筒車勾勒出來,,沐風心底對于諸葛亮的敬佩更重了幾分,。
“妙!妙,!妙,!這筒車避免了人力,又提升了灌溉之效率,。沐風,,這奇思妙想,你是如何想到的,!”
端詳著桌上的草圖,,諸葛亮臉色微微漲紅,,不住夸贊道:“沐風,我往日當真小瞧了你,,這筒車的出現(xiàn),,可謂是造福天下千萬農(nóng)戶啊,!”
將熾熱的目光投向沐風,,諸葛亮仿佛盯著一塊璞玉,他手中羽扇更是微微顫動,。
深吸了幾口氣,,諸葛亮緩緩囑咐:“嗯……你明日帶著這份圖紙去尋季師傅,請他速速打造一份出來,,此物雖說極好,,但我還要在田中試用觀察?!?p> “好的,,先生?!?p> “日后有人問起這筒車,,你大可報上自己的名字。往后再有奇思,,也可以來尋我,。”
“是,,先生,。”
……
次日,,沐風拿起圖紙便出了臥龍草堂,。
諸葛亮所說的季師傅是臥龍岡上有名的能工巧匠,對于臥龍先生分外尊敬,。聽到是臥龍先生所需,,連忙拍著胸脯擔保幾日內(nèi)必見成品。
被熱情極盛的季師傅送出門,,沐風緩緩朝著草堂走去,。
沐風四下張望,沿岸田壟有著許多農(nóng)夫正自耕種,,他們揮鋤耕作,,高歌大笑,使得這臥龍岡確確實實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劉表去世后,,這荊州諸郡便將陷入戰(zhàn)火,,到了那時,這岡上眾人又該何去何從,?”
心中思緒萬千,,沐風一路且行且看,眼見前方便是臥龍草堂,,卻發(fā)現(xiàn)草堂外,,一名中年男子正對著聽雨行禮告辭。
“沐風,!”
眼見的男子漸行漸遠,,聽雨轉(zhuǎn)過身去,卻正好看見緩緩行來的沐風,。
見聽雨三步并作兩步奔來,沐風望著男子離去的方向,,開口問道:“聽雨,,那位先生是?”
“咦,,那位是潁川徐元直先生啊,。以往他也是常來的,你怎么不認識,?”
不理會聽雨的詢問,,沐風的注意力卻是集中在了他所說的人名之上:
“徐元直……徐庶,徐元直,?”
“是呀,,他可是先生……”
“先打住先打住,你先回答我,,徐庶先生為何來此,?”
眼見聽雨在這關(guān)頭羅嗦了起來,沐風哭笑不得,。
“我也不大清楚,,好像是徐庶先生因為母親身在曹營,不得不離開劉使君,,所以特來拜托先生,,請先生出山輔佐劉使君的?!?p> 隨著聽雨描述完,,沐風心頭一震,穿越者的記憶讓他迅速找到了此時的時間線,。
“三顧茅廬……三顧茅廬了,!嘿嘿嘿……”
“沐風,,你在嘀咕什么?”
“不行,!要盡早準備了,!”
猛地一拍大腿,沐風將一旁的聽雨嚇了一個大跳,。
不容聽雨發(fā)問,,沐風便已經(jīng)向著徐庶離開的方向飛奔而去,留下依舊滿腦子霧水的聽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