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章 孫揆面圣
為張濬伸冤,、力主出兵的人也有一個,,便是原定的招討副使,、京兆尹孫揆,。
孫揆沒有上牓子,,大概是知道他的牓子到不了天子跟前,,而是長跪延英門外,請求入禁面圣,。
孫揆本官京兆尹,,從三品官銜,兼刑部侍郎,,實際主持刑部庶務(wù),,名副其實的外朝重臣,如今竟選擇了跪求面圣,,可算得轟動朝野的消息,。
如此重大消息,內(nèi)宦們不可能封鎖得住,。
很快李曄便也得知了,。
并同意了孫揆的請求。
“臣請問,,圣上為何出爾反爾,?”
孫揆被領(lǐng)至李曄跟前,未拜,迎頭便問,。
敢當(dāng)面質(zhì)難天子的臣子,,一般都是不怕死的。
這倒讓李曄想起了腦海里的一則趣聞,。
孫揆隨張濬出征河?xùn)|后,,兵敗被執(zhí),隨后被押解至李克用面前,。
李克用不愿與朝廷結(jié)怨太深,,有意放孫揆一條生路,只質(zhì)問道,,“孫公貴為社稷重臣,,當(dāng)從容居廟堂,何為身履行陣,,犯我河?xùn)|,?”
言下之意,讓孫揆認(rèn)個錯,,然后就坡下驢,,好放了他。
可孫揆卻昂首回道:“既為社稷重臣,,當(dāng)以社稷為重,,何況乎為國除賊?”
李克用怒:“匹夫,!你罵誰是賊,?”
孫揆越發(fā)得意:“我罵的便是你,雁門獨眼賊,!”
李克用天生一目微眇,,雖自命“獨眼龍”,但身旁無人敢如此稱呼,,生怕觸了他的忌諱,,更別說被人當(dāng)面罵“獨眼賊”了,這恐怕還是他人生中的頭一遭,。
李克用盛怒之下,,直接讓人提了鋸子來,要當(dāng)場將孫揆鋸成兩半,。
不成想鋸人是門技術(shù)活,,與刀斧砍人不同,幾名親兵忙活了半天,,仍未能成功,。
孫揆非但不求饒,反利用他豐富的刑訊經(jīng)驗,得意地教授他們:“死狗奴,!解人當(dāng)束之以夾板,,而后方可下鋸。爾等死狗奴知否,?”
那幾名親兵恍然大悟,,忙去尋了夾板來,將孫揆捆綁在夾板中,,才成功地給鋸成了兩半……
“沙陀人不臣之心久矣,,又進(jìn)犯宮闕,逼迫先帝播遷他地,,實是大唐國的第一號逆賊,,此賊不除,四海難寧,,大唐臣民寢夜難眠……”
孫揆繼續(xù)數(shù)落李克用的罪狀,。
李曄聽了前半段便知道這孫揆純是一腔熱情,但見識粗淺,。
對這種臣子,,當(dāng)用建功立業(yè)來鼓勵,用大忠大義來感召,,而非與他爭辯是非曲直,。
李曄不正面回答,另問了一個問題:“我曾聽人說,,當(dāng)年將黃巢亂軍逐出京師后,整座城市荒涼不堪,,處處是斷壁殘垣,,城內(nèi)百姓不過五百戶,是孫卿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勵精圖治,,排除萬難,將京城治理成了現(xiàn)下這副景象,。只不知,,孫卿是如何做到的?”
“?。,。俊?p> 孫揆性秉直,,許久才轉(zhuǎn)過彎來,,回答李曄的問題。
“圣上明鑒。臣,,臣其實也沒做什么,,無非招撫流民,緝捕盜賊,,開倉放糧,,懲治惡少這些……談不上什么高明的法子,就是勤勉一些……”
孫揆似乎很不習(xí)慣來自天子的夸獎,,既想謙虛點回答,,可他又不懂如何有分寸的謙虛,回答得磕磕絆絆,,很是別扭,。
李曄微笑著再問:“孫卿過謙了。其他的不說,,但就勤勉這一條,,便是多少人做不到的。你方說到招撫流民,,能否細(xì)細(xì)說說,,具體是如何個招撫法子?”
“能,,能,,凡圣上有問,臣無敢不答……”
講起招撫流民時用過的法子,,孫揆就答得自然多了,,也順暢多了。
甚至還講了當(dāng)時城內(nèi)糧食短缺,,為安頓城內(nèi)居民,,他不得不化身竊賊頭子,領(lǐng)著府內(nèi)不良人四處敲詐,、盜竊富商大戶家的余糧,。連這種事都不知避諱地跟天子講,也可見孫揆這人心直口快,,沒有心機,。
李曄耐心地傾聽著,偶爾就其中幾個不解處再詳問,,引導(dǎo)孫揆持續(xù)講下去,。
找撫流民的方法問完,再問如何緝捕盜賊,、開倉放糧……
不知不覺,,君臣竟私談了一個時辰,。
孫揆已將他能講的盡數(shù)講完,此時才猛然發(fā)現(xiàn),,他竟然能與天子單獨相處這么長的時間,。
身為一個信奉盡忠盡孝的臣子,他仿若得到了世上最高的恩寵,,仿若沐浴在圣明天子的仁恩雨露下,。
此時。
再回想起自己剛一進(jìn)門時的莽撞,,孫揆羞愧難耐,,躬身謝罪道:“臣方才沖撞了圣顏,罪該萬死,,臣,,叩請圣上降罪?!?p> 李曄一笑了之,,“直言勸諫,本是做臣子的職分,,孫卿何罪之有,?”
既然又說回了之前的話題,李曄再勸道:“孫卿效忠的心是好的,,可也應(yīng)當(dāng)明白什么叫效忠,,什么又是盡忠?并非只有領(lǐng)兵出征,、上陣殺賊這一條途徑,。能在你最擅長的職位上,做出你最大的努力,,實實在在地做一些為君王分憂,、為庶民謀福的事,就是最好的效忠,,也是我最在意的。孫卿明白否,?”
“臣,,明白?!?p> 孫揆腦袋再不會轉(zhuǎn)彎,,也聽懂了李曄話里的含義。
雖然他依舊不明白天子為何放棄討伐國賊李克用,,但他已知道天子是最圣明的天子,,他要聽天子的話,。
送孫揆出宮的途中,李曄又囑咐道:“以后孫卿要來見我,,可向樞密院遞牓子,,也可以讓宰臣們遞個話,我收到消息后,,自然會抽空傳召,。”
這既是一句溫馨的提示,,也是天子的恩寵,。
“臣,叩謝圣上……恩德……”
孫揆感激滿懷,,不足言表,。
他倒退著走出三步,隨后雙臂如鳥翼長展,,單腿緩緩提起,,跳起了謝恩舞。
有唐一代,,謝恩舞是臣下表達(dá)對天子感激時常用的一種方式,。依據(jù)的是“歌詠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古禮,。
孫揆身形中等,異常粗壯,,有如一個裝滿了水的圓木桶,,但當(dāng)他跳起舞來,卻絲毫不讓人覺得滑稽可笑,。皆因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張手,每一次提腳……無不典雅莊穆,,都承載著一個臣子的滿滿的感恩戴德之心,,都散發(fā)著一個臣子的誓死報效君王的恢弘之志。
李曄亦心中有感,,都說王朝末年,,哀大莫過于心死。
可也有“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一說,。
他眼前的孫揆,正是這一說法的最好詮釋,。
這樣的臣子,,不該被鋸成兩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