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一直算是比較輕松的,。三所高校合并之后,我曾一度擔心告別原有的悠閑,。
之前,,三所學校共有四個系部資料室。合校不久,,院領導就指出所有零散的這些資料室全部書刊資料都統(tǒng)一歸屬到圖書館,,各處的資料員到圖書館工作。
緊接著,,在短短兩個月內,,那三個資料室就執(zhí)行了命令。唯有我不聲不響就逃脫了,,這要歸功于許多因素,。
系主任接到命令后,首先本著自身利益考慮自然是不愿意經營多年的資料室拱手轉讓圖書館,,再就是考慮到我許多時候在系里起到的作用不是其他教師能替代的,。這樣就出現了系主任既不愿意放走資料更不愿意放走人的問題。聽說四個領導在討論這件事時,,一個領教過我?guī)状蔚念I導直言不能把我放走,,說我關鍵時候真能靠得上,。他們幾個原本就研究好之后才假惺惺地征求我的意見,。其實我的意見他們心知肚明,我又不是傻子,自然選擇留下,。圖書館人多眼雜,,習慣自由散漫的我一定受不了。
不過,,系主任還是很善意地提醒我,,在我的去留問題上首先必須考慮我個人的利益,如果我還準備評定高級職稱的話,,到圖書館是有利的,,畢竟我走的是圖書系列。但我早就決心不再體驗這種游戲了,,再說費勁折騰半天就算弄了個高職每月多掙幾十元又能怎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晚退休五年,必須干到60歲才能回家,。而我希望及早退休,,拋開一切專享天倫。
同時,,已經退下來的老主任從另一方面提醒我,,假如系里真安排我到系辦公室最好不要去,辦公室的工作太累人,,又沒頭緒,,還不如去圖書館省心。
我開始猶豫了,,最后還是老公促使我下決心留下,。他深刻體會到與新同事共事的艱難,說我如果到圖書館不但要在作息時間上不能差錯,,而且要和不了解的一些同事相處,。就算在系里辦公室也要比去圖書館強,系里的同事大多知根知底,,誰是什么性情也一清二楚,,就憑在系里這么多年積累的人緣和資歷,任何領導都不可能給你太多工作壓力,。
第一次發(fā)現自己居然非常擔心被工作牽制,,迷戀無拘無束來去自由的象征性工作。
曾幾何時,,我有很崇高的專業(yè)理想,,對職業(yè)對工作都有過規(guī)劃。我之前就說過,,我算是最幸運的一代人之一,,從上高中到大學,,幾乎沒花過家里幾個錢。高中時,,學校每月發(fā)給5元的助學金作為生活費,,而我那時每月花費大概在7元左右。家里拿出2元我就能過一個月,。上大學后學校每月發(fā)給21元的生活費和40斤糧票,,這筆錢我每月都有剩余??梢院敛豢鋸埖卣f不但是父母培養(yǎng)了我,,更是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認真工作,,首先是一個社會的人,,自身所有的能力學識是國家專門培養(yǎng)才擁有的。
工作后,,我工資從來都不高,,但我覺得與我的付出是相當的。我一度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在工作上想做出些成績,。但真正的經歷往往不和我個人意志平行,,我由講臺上一名中學教師無意中轉變成一個圖書管理員。盡管我依然盡心盡力地工作著,,但資料員這個工作是會把人的意志棱角磨平的職業(yè),。剛接觸時,你會很喜歡這份清靜與安寧的工作,,時間久了你會發(fā)現這份清靜與安寧中包含了沒有挑戰(zhàn)沒有激情更沒有創(chuàng)新與前景,。幸虧我是女人,要是男人干這個職業(yè)定然會磨沒許多陽剛之氣,。就這樣,,我一步步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得過且過成了習慣,。一想到這點,,多少會感到一絲悲哀。我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在哪里,?我怎么會淪落得如此平庸,?
什么是生活理想?什么又是理想的生活,?每當糾結在無數個死結中時,,我就感覺自己如同一支無力無根的羽毛,從來都是隨風來去,。
最后結果是我們系名義上取消資料室,,改名叫閱覽室,。我雖歸為辦公室人員,其實依然主管著這一塊,。不過以后領導有說辭了,系里一旦有緊急任務便會抓我壯丁,。從此,,我成了十足的后備,平時看似悠閑,,一旦任何時候任務來了必須不講條件地頂上來,。
不久,我們系升級為二級學院,,之前所謂系主任等稱呼一并升級為某院長,。每一個頭目聽起來似乎都很牛,其實換湯不換藥,,甚至湯都沒換,,還是那伙兵還是那個頭。
我們學院是博士女頭,,論年齡的話,,數了這個女頭就該數我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可以倚老賣老,,不過我還是盡量把領導交給我完成的工作做到最好,。也因此,女頭往往會在緊急關頭想到我,。平日里,,女頭從來對我都是放養(yǎng)著,只睜半只眼,,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全靠自覺,。我也習慣了這種偶爾遲到早退或有事臨時曠工無人過問的崗位。多年積累的成見不可逆轉,,我給領導和同事的印象太正了,,大家的眼里我一直是一個工作認真非常死心眼的角色,即便知道我今天不在單位大家也會認定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處理,,不會懷疑我是故意消極怠工,。無論哪位同事的忙只要找到我我定然會全力幫忙,絕對不會存在稀里糊涂忘掉的例外,。
老公常不無感慨地說他是整個學院最累的一個,,而我是最悠閑的一個。
我的大部分心思放到了孩子身上,,像一個十足的家庭婦女一樣每日精打細算,,還全方位關注著兒子的學習生活,。上班如同應景,在工作上基本是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即便這樣,,依然得到同事與領導的看好。我的內心或多或少是有一點慚愧的,。
就這樣,,自我感覺不倫不類地混在高校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云集的大環(huán)境中,既不是做學問的教授也不是專一管人的領導人才,。有一段時間,,我給自己定位成家庭婦女。但從本性上來講,,我又不完全符合家庭婦女的特征,,我缺少一般家庭婦女的逍遙自得,骨子里有著天然的驕傲與小資情結,。
2004年,,我真正接觸了網絡,通過網絡,,我有意無意中學到不少新的知識,,真正應了那句活到老學到老的老話。
潛藏的才智被發(fā)掘的欣喜常常激勵著我,,原本出身理科對機械感興趣喜歡動手動腦的特性得到發(fā)揚,。很快我就成了我家的電腦高手,一次次得到老公和兒子的首肯,。無論是臺式電腦出了問題還是老公去年買的筆記本電腦出了問題都是我親自動手處理,。也因此,培養(yǎng)的我家兩個男人都懶得操心這塊,。
系里雖然有機房,,但電腦不是足夠,像我這樣的配角自然開始沒給配備電腦,。但后來為了抓我壯丁急需我在電腦上完成幾項工作時,,領導不得已找來一臺別人都沒法用在墻角扔了半年多動不動就突然自動關機的電腦給我用。接手這臺機子后,,我首先把主機箱徹底打開研究,,把各種硬件拆了裝裝了拆。
有意無意中,,我的興趣再次被激發(fā),。伴隨著一次次的小成功,不久我就成了系里的女能人,,幫別的女同事對付電腦問題成了常事,。
從此,,我的工作重心有所轉移,也為后來接手學院網站的工作埋下伏筆,。
網絡也給我打開另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起初我如同一個青澀的處子,這個既新鮮又陌生的世界令我砰然心動,。
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我是如此的渺小。面對無垠廣闊與色彩繽紛,,我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口,這里能滿足我不少作為非家庭婦女非事業(yè)輝煌婦女的精神嗜好,。我可以讀到自己喜歡的文字,,同時,我也可以抒發(fā)自己,。這點于我是何等重要別人也許不理解,,但我自己明白文字是我前世的情人,我對他的依賴已別無二心,。我是個無趣之人,,沒有其它稱得上高端的愛好,僅此便是永遠,。